发新话题
打印

中法建交秘闻:周恩来向法国使者口授三点默契

中法建交秘闻:周恩来向法国使者口授三点默契


  1963年10月22日,北京来了一位秘密客人。他不是政府成员,也没有正式的外交头衔,却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此人乃是受戴高乐委派来华商谈中法建交问题的法国前总理埃德加

查看原图

周总理口授三点默契,法国特使愁容顿消 当时毛主席在上海小住。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先期去上海。毛主席与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陈毅面商后,在“直接建交”方案上批示:“照此办。”我随同富尔去上海,一路上富尔情绪低落,平时谈笑风生的他变得寡言少语。抵上海不多时,我被周总理召到他办公之处。总理口授了三点默契的内容,由我笔录,随后译成法文,交给富尔。 看完译文,富尔愁容顿消,认为这个方案合情合理,可以接受。周总理和富尔着重就三点默契的措辞反复推敲、斟酌,最后达成一致。主要内容是:法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法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地位;法台断交后,法国撤回它驻台湾的外交代表机构和外交人员。 三点默契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一向坚持的建交原则和法国政府对建交所承担的相应义务。这是中法建交协议的基础和核心。 11月2日,毛主席接见富尔夫妇,标志着中法建交谈判圆满结束。

查看原图

中法建交被喻为“外交核爆炸”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轰动国际社会,堪称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精彩之笔,也是新中国外交的一大成就。 此前,中方组成以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宋之光为代办的建馆先遣班子,我忝为成员之一。法方也任命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克洛德
来自网络

TOP

伟人就是不一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