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地弹送前线,美真要对伊朗下手?
常规钻地炸弹
一般的火炮、炸弹、无制导火箭等常规兵器的命中概率为千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无制导炸弹的圆概率误差达100~120米以上,有时超过250~300米,而精确制导炸弹的圆概率误差却只有3~7米,个别情况下10米,如果载机在60~300米高度投弹则只有1米误差,其命中概率高达90%以上。精确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在80%以上的炸弹,所以也称作灵巧炸弹。这种炸弹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制导方式分早期为电视和激光,其中最常用的是激光制导炸弹。后来发展了红外和毫米波,现在流行GPS卫星制导及多种制导方式的复合制导。
所谓精确制导炸弹只不过比普通炸弹多了一种特殊装置,即自动导向目标的寻的装置,其余部分基本和普通炸弹相同。由于加装了这种自导装置,就使炸弹具备了导弹的某些功能,所以命中精度明显提高。由于没给它装发动机,只能靠空中滑翔等方式自由坠落,所以又不能算作导弹。其实,精确制导炸弹与导弹相比,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体积庞大、装药量多、破坏威力大,价格低廉。海湾战争时期,一套激光制导装置约2800美元,把一颗3000磅的无制导炸弹改装为激光制导炸弹仅需花费4800美元,如改成电视制导炸弹则需19800美元。电视制导炸弹只能在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条件下使用,而激光制导炸弹则可昼夜全天候使用,因而战场适应性很强,作战效能很高。激光制导炸弹由寻的头、操纵舱、弹体和尾翼组成。飞机接近目标前必须在有效作用范围内投弹,然后,飞机照直前飞,但必须在炸弹命中目标前始终用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照射目标。根据飞机照射到目标又反射回来的激光信息,炸弹寻的头开始跟踪,即顺着这个反射激光信号不断修正航向,保证始终对准目标,直至命中。
海湾战争于1991年1月17日爆发,共持续了42天。战争爆发以后,美国空军拥有一种最新研制的GBU-27激光制导钻地弹,这种炸弹重984公斤,外部由雷达吸收材料覆盖,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是专门用于F-117A隐形战机内部挂载的。由于萨达姆的指挥所、武器储存库多在地下深处,上面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加固,一般的航空炸弹根本摧毁不了。为了摧毁伊拉克的地下指挥所,美国空军向国防部提出武器装备应急研制的需求,国防部迅速启动了战时应急工业动员预案,开始与空军共同研制能深入地下工事攻击的钻地炸弹。1月30日开始研制,2月27日战争结束前一天才投入使用,2枚用于试验,2枚用来攻击地下掩体,最深钻地18米。这就是GBU-28型“地堡终结者”(也译作“掩护破坏者”)激光制导钻地炸弹。GBU-28钻地弹是美军最主要的常规钻地武器。重2130公斤,全弹5.84米,弹径为370毫米,装有306公斤高爆炸药。采用灵巧引信延迟爆炸技术,可以对各类加固防护层构成严重威胁。1997财年单枚价格145600美元,主要载机是F-15E战斗机。
海湾战争中,空袭炸弹大多使用的引信是机械碰撞式和联合可编程式等。海湾战争后,为提高炸弹对付加固硬目标的侵彻力,美军一直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硬目标灵巧引信,这种引信以灵敏过载传感器为核心部件,能够精确测量出侵彻弹头穿过的地下板层及穿透距离,根据预编好的最佳引爆点来引爆穿透弹头,使弹头侵彻到最佳深度时在1~250毫秒延时后引爆以达到最大的毁伤效果,它特别适合轰炸由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地下掩体和指挥中心。GBU-28激光制导炸弹所携带的智能钻地弹头,可以穿透多层(至少三层)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后在到达地下掩体时才爆炸。这种炸弹的引信设计为热寻的延迟引信,炸弹头部接触地面后引信先不爆炸而是钻地,然后A引信引爆,炸开一个大洞,继续往下钻,遇到混凝土结构时B引信起爆,炸药将其摧毁,再继续往下钻,遇到钢板加固的物体时,受地下掩体的热辐射,C引信起爆,在钻透钢板后钻入地下掩体内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