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古代清明节习俗

古代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节祭扫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
  早在古代文献《礼经》(《礼记》)里就有记载。它是这么讲的:“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意思就是说清明节到了,开始有雨水降下来,人们在这种节气里出行,感到万物都在生发,自然引起人们追念自己的祖先。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先人们讲究通过合适的形式,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因此创造了完整的礼仪规范,清明祭祀也不例外。在皇家陵寝集中的明朝天寿山,清明祭陵作为诸大祭中的第一祭,其仪式可以说是非常兴师动众。
根据学者的研究和资料的记载,明朝时祭祀所用的“香、祝、牲、帛”要提前三天送到昌平州城,州城官员叩拜行礼完毕,要安放在州署西面专门修筑的香帛亭内。次日在西门外行礼、恭送。
祭祀前一天,要把所有供品按照规矩陈列完好。帝后的正案案子上摆放着祭品,里边有放酒的爵,另外还有酒壶,茶壶,汤,饭,豕肉、豕干,每个正案祭品多达29件。明朝时清明节还有覆土礼,就是要往陵寝的宝山(坟包)上填土,当时按礼制规定是填土13担。如果皇帝亲自来,就得率先背一筐土。如果皇帝不来,委派大臣来,由正三品官员在陵园祾恩殿里举行祭祀仪式,跪拜行礼,有人读祝文,上香,敬酒,另外还有公侯一级的官员功臣负责填土。  
不仅如此,祭陵过程中,随从官员的行为举止都很有分寸,怎样着装、哪天到昌平、夜宿何处等等都有规定。按照明朝的定制,祭陵和随从官员到石牌坊后必须下轿换马,到大红门则要下马,从右券门步行进入陵区,样样马虎不得。公元1459年清明期间,就曾经有一位官员因为拜谒陵墓时沿途纵猎,被投进监狱……
     帝王家那些不胜繁琐的祭祀礼仪转眼远去,清明扫墓的风俗却流传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扫墓的形式逐渐简化,更加文明。同样是为了慎终追远,今天的人们开始更多地采用献上一束鲜花、栽下一棵翠柏、种下一片青草这些形式,将自己无尽的情思寄寓在这“绿色清明”之中。而那些来不及赶回家乡的人们,则选择了网上祭奠的形式寄托哀思。传统与现代,虚拟和真实,表达、倾诉着的,都是追念先人、珍惜生命的衷肠……
     
从记事起就听老人说清明前十天、后十天是为已故的亲人祭扫上坟的日子。从08年起,清明节在我国已经规定为法定节假日,这令这个悠久的民俗节日,堂而皇之地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合法的祭扫的节假日。这对于普通百姓,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扫墓和踏青的好日子!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以《清明》为题的诗词,抒发了诗人在小雨纷飞的清明,看到路上的行人在前去凭吊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诗人融景伤怀至极,孤独地在雨中赶路。春寒料峭,小雨打湿了衣衫。诗人想到借酒消愁,向路人打听酒家。顺着牧童所指的方向,看到了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

清明节沿袭了中国的民风民俗,每到这个日子,人们都会与亲友到已故亲人的墓地供奉鲜花果品追思;或在这个日子的晚上为已故亲人烧纸祭奠。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让已故的亲人安息放心,也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

清明,人们习惯吟诵着杜牧的诗句,一方面沉浸于诗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无限忧伤之情;一方面又陶醉于诗人“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无限浪漫之趣。

近年来社会上提倡海撒、树葬以及草坪葬等环保的新风俗,让祭扫也更加文明现代。

但是,清明节除了祭祀逝去的亲人外,也是一个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好时节,此时,我们不妨在无限缅怀亲人的同时,抖擞抖擞精神,舒活舒活腰脚,携亲朋好友去郊区踏踏青,一起来感受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来尽享大自然绿色氧吧的无私馈赠。让我们心情随温柔的春风放飞;让我们心境随绚丽的春花绽放;让我们以低碳生活为新的理念;让我们以从我做起的愿望出发,让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的实际行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清明节是给人们一个追思自己亲人的机会,缅怀曾经的幸福和快乐
文明祭扫,追思亲人

TOP

借了这里的图片用哈

TOP

这个清明,朗朗晴日,与西南遥相对应。。没有雨的清明节,确实很意外

TOP

蒋文丽的处女片[我们在天上见]应该放映了吧,据说是为清明而拍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