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 蟥
编者的话:领儿子回来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条垂死挣扎的不停蠕动的物体。
儿子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我仔细看了看,告诉他:是一条蚂蟥。儿子又问,那是什么啊?
于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蚂蟥特点:貌丑,皮厚。
生活习性:吸血,寄生。
想起小时候,有过被蚂蟥叮在腿上,心跳害怕的感觉,对这种物体真是敬而远之,避之犹不
及。动物百科,真是无奇不有,有美丽的,也有丑陋的,如孔雀般,会张开漂亮的尾巴,展示自己的风姿;如鹦鹉,会鸣叫出动听的声音;甚至如黄牛般普通,也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而也有如蚂蟥般类动物,无一处可取,只以吸血寄生为生。你若束手无策,只能让它吸自己的血,可其实消灭它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拍拍被吸的部位,或者用些盐就可以了。可见这类动物,生命力也是非常薄弱的,失去了寄存的环境,就无法生存。且其所到之处,人人避之不及。
儿子还不满足,回来后,查了些资料,继续补充告诉他,同时也发在这里。
蚂蟥又名蛭,是一种吸血环体动物。在野外遇到蚂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蚂蟥叮人吸血后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同是在遭到侵袭时,冷静地处理。
蚂蟥分旱蚂蟥、水蚂蟥、寄生蚂蟥三种。前两者是常遇到的。旱蚂蟥的“老巢”多在溪边杂草丛中,尤其是在堆积有腐败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为多。这些家伙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水蚂蟥则潜伏在水草丛中,一旦有人下水,它们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饱餐一顿之后离去。
当这些“吸血鬼”叮在你身上时,你千万别用手去把它拔下来,那是很愚蠢的做法。因为蚂蟥有两个吸盘,很可能你会适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紧。同时硬拔,会让它的口器断落于皮下,引起感染。
把蚂蟥弄下来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拍拍手臂大腿或其它被叮咬的地方,这种震荡会蚂蟥会脱落。用浓盐水涂在蚂蟥身上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蚂蟥身上涂肥皂水、烟油、酒、醋等等。很快,蚂蟥就会掉下地来。用火也可以让蚂蟥吃不消,用火柴烤一下它,它便受不了。
蚂蟥脱落以后,对于被叮咬的伤口要进行必要处理,不然引起感染便麻烦了。涂一些碘酒或酒精消毒。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也不用着急,教你一个土方,用竹叶烧焦成炭灰,或将嫩竹叶捣烂敷在伤口上,一样可以达到防感染和止血的目的。
虽然我们有对付蚂蟥的办法,但被它叮咬,吸一通毕竟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最好是做一些防备工作。穿长裤,并且把袜子套于裤腿外,扎紧裤脚,因为蚂蟥是无孔不入的。裸露的地方要涂抹防蚊剂或防扩油膏。当你全身都散发出这种味道,蚂蟥便敬而远之。
蚂蟥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1.蚂蟥的运动方式
蚂蟥是一种半寄生生活的动物,这就要求它的运动方式应该适应于它的生活方式。蚂蟥的运动可以分为游泳、尺蠖式运动和蠕动三种方式。游泳时背腹肌收缩、环肌放松,身体平铺如一片柳叶,波浪式向前运动。后两种运动方式通常为水蚂蟥离开水体时及旱蚂蟥所采用,都是前后吸盘交替使用。不过前一种是象尺蠖一样的运动方式:先用前吸盘固定,后吸盘松开,如此交替前进,行进速度较快。蠕动与尺蠖式运动的区别在于蠕动使身体平铺于物体上,当前吸盘固定时,后吸盘松开,身体又沿着平面向前方伸展。这种运动方式较慢,但可穿行于土壤中,或从人的衣袜与皮肤之间的空隙穿进去吸血。
山蛭的运动主要是爬行,其基本过程由身体伸长和紧接着缩短,以及前后吸盘作交替固着完成,这种运动模式叫吸盘式运动。山蛭爬行过程中尾吸盘是一个重要运动器官,先是尾吸盘边膜与物体接触,跟着吸盘中部肌肉凸压向物体。爬行也分为蠕虫式爬行和尺蠖式爬行。山蛭的缩短运动可分为慢缩短和快缩短。用力摇晃腹黑山蛭,它快缩短后卷成团,呈假死状态,这是一种自卫反应。山蛭一发现宿主渐渐走近时,常常表现出机警状态,身体前段左右摇动,以探明宿主的方向和位置 [3,5,6,16]。
2.蚂蟥的觅食行为
许多种蚂蟥以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有的或多或少是固定生活于一个动物的个体上,
接近于体外寄生虫;有的只是一时性的侵袭一下寄主,吸饱血液后掉下来;但也有属于普通的掠食性或腐蚀性的。
(1)以海南山蛭为例,它的觅食行为如下:
当牛渐渐接近山蛭时(1.5m范围),牛的身体发出的辐射热,特殊的气味和呼出的暖湿气流刺激山蛭,它头部开始转向运动,身体前段左右摆动进行探测。随着牛边吃草边接近,刺激越来越强,山蛭身体前段摇动加快,最后转向牛的方向快速摆动,感到牛的方向和位置时,山蛭即停止摆动并快速向牛的方向爬行,幼体、亚成体或饥饿的个体爬得较快。爬上宿主动物身体,海南山蛭一般爬上牛的蹄足部位,人的小腿以下踝足部位,黎母山蛭一般爬在0.5—1m高的腰腿位置上,尖峰山蛭,一般爬上牛的蹄部人的脚底位置,侵袭宿主动物位置有种间的差异,这与生态型有关。爬上动物体表后,山蛭通过侧唇化学感受器接触动物体表,识别是否为可取的食源并寻找适合位置叮咬吸血,前吸盘不断地在不同位置试探宿主动物体表,多数在皮薄毛稀毛细血管丰富的位置叮咬吸血。
(2)蛭的觅食行为受到来自体内的内源因素的影响,海南山蛭的觅食行为受发育程度,
饥饿状态和生殖状态的影响,山蛭生命周期中取食4次,其中第1、2次为幼体阶段,第3次后进入亚成体阶段,第4次为成体阶段。每次取食后总是导致觅食行为抑制,第1、2和第3次取食后觅食行为抑制时间分别为21、36和46天,第4次取食后觅食行为长时间抑制,直至产卵后才开始出现觅食行为[5-7]。
3.觅食活动与气温的关系
山蛭觅食行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9℃所有的山蛭停止觅食行为,17℃所有的山蛭都有觅食行为。海南山蛭,腹黑山蛭放在强烈的太阳光下,表现出快宿短和强缩短,腹面卷曲成团,以减少太阳光的损伤作用。睛天不活动,阴雨天却非常活跃,幼蛭和饿蛭避光性较弱,成蛭和饱蛭避光性较强,昼夜活动的节律有两个高峰,早上日出前后和晚间黄昏时刻[5]。
观察菲牛蛭,水温10℃, 部分菲牛蛭开始活动, 缓慢爬行, 有的不活动。水温12℃~15℃, 大多数牛蛭活动。水温14℃以上, 所有蛭活动, 表现出游泳活动。水温19℃以上, 牛蛭最活跃。水温6.5℃, 牛蛭全部不活动, 牛蛭钻入玻璃缸底的瓦片下面,有的互相缠绕成团。
此外, 吸饱血后第2天牛蛭也不活动[6-8]。
4. 蚂蟥的吸血习性
下面先谈一下蚂蟥的营养问题。大多数蚂蟥,包括舌蛭科、鱼蛭科和医蛭科中的大部分种类在内,都以吸血或吸体腔液为生,可算是一时性的体外寄生虫。吸血的对象包括多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只有少数几种蚂蟥是专门吸食某一类寄主的,大多数蚂蟥的食谱扩大到某一类或两类动物。医蛭的食谱最广,它一般吸食人和耕畜的血液,但也常常侵袭龟、蛇、鱼、蚯蚓,甚至其他的蚂蟥。
吸血种类有时与肉食种类也不能截然区分开。如吸血的欧洲医蛭,其幼蛭可以吞食整条蠕虫。又如舌蛭用来吸血的吻,有时也可吸尽一个小型贝类的全部体液,甚至洗掉它的所有的软体部分,这又可以算作是肉食种类。但某些种类的幼蛭长期生活在贝类的外套腔中吸血,因此也可算作寄生生物。
1)以天目山蛭的吸血为例:太行山天目山蛭的活动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天气晴朗, 阳光明媚, 土壤干燥时, 山蛭极少活动, 多躲藏于草丛中或枯枝落叶下等处; 小雨天、细雨绵绵或大雨过后、晨露未干前数量最多, 最为活跃, 反应非常灵敏, 常常以后吸盘吸附于植物叶片、石块或泥土表面, 身体伸长, 体后端几乎于固着面垂直, 前端尖细, 不停地向四周摆动, 当人畜行经其间, 由于空气振荡和气味变化等给山蛭一种物理和化学刺激, 山蛭即迅速爬向寄主吸血, 每次吸血长达0.5~1小时, 饱血之后体呈圆筒状, 停止吸附, 自然落下而离开寄主。当山蛭身体伸长时, 体长可增加一倍以上, 前端尖细如针, 很容易穿透衣袜, 因此, 行人即使穿长袜, 绑裤腿也难免不被叮吸, 山蛭寄主吸附的部位主要是脚面和小腿, 有时可见于颈部。当人被叮吸时无任何感觉, 吸血后局部发红, 然后变青、发痒, 吸血后数分钟内血流不止, 人被叮吸后, 常因搔抓伤口而造成继发性感染或形成溃疡[1,5]。
2)医蛭的取食有三个特点:(1)能在寄主未察觉的情况下,从寄主吮吸大量的血液,这是由于它有锐利的、精细的切割皮肤的工具—带齿的颚,并在切割是能实行局部麻醉。(2)吸入的血液不会在蚂蟥本身的消化道内凝固。这不仅是因为血液一但凝固,就不利于消化和吸收。更要紧的事,蚂蟥在运动时,身体忽而短粗,忽而细长,如果体内有一团凝血,势必无法行动。(3)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医蛭的肠道内无任何蛋白水解酶,所以消化的机能可能完全有共生菌承担。
当医蛭用颚上的齿弄破宿主的组织时,唾液腺立即分泌一种液体进入伤口。早在上一世纪末,在医蛭头部的提取物中发现有一类强有力的抗凝血素,并且命名为蛭素。伤口流血不止,就是蛭素的作用。但有人从这样的伤口收集血液,发现血凝速度是正常的,并发现在已知的头部还含有一种能够扩张血管的类组胺化合物,可能正是由于伤口内注入了这种物质,而造成流血不止。这样,吸血也就成为两步:第一步是割开皮肤,注入类组胺化合物;第二是吸入血液,当血液流经颚间时,混入了含有蛭素的分泌物。有人从被陆生山蛭咬过的伤口取血,发现在咬后约经八分钟所流出来的血,血凝速度仍不正常,这说明有一定量的蛭素是进入伤口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吸血的蚂蟥都产生抗凝血物质,但并不都把这种物质注入宿主的伤口[1,4,16]。
5.与非吸血水蛭觅食行为的比较
吸血水蛭是通过口腔内具齿的肌肉性颚及其后面的肌肉性咽往复地动作来完成吸血行为的。与非吸血水蛭比较,在我国广泛分部着一种属于无吻蛭目黄蛭科的宽体金线蛭, 以螺类为食。其肌肉性的小颚上只有两行钝的齿板, 没有吸血种类具有的单列细齿, 这种结构非常适于割开螺类的皮肤。宽体金线蛭从幼蛭到成熟个体的取食行为是:当5~10mm长的幼蛭从茧中钻出后, 立即用头部的化学感受器寻找到幼小的螺类并将身体钻进螺壳之内取食其体液, 这个阶段的取食量颇大, 个体增长迅速。随着个体的增大, 取食的螺类也随之增大, 直至成熟个体只能将头部伸进螺壳之内取食螺的体液。这是非吸血水蛭头部化学感受器在选择性取食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典型例证[7,8]。
6.蚂蟥的化学和皮肤感受器的特异性
蚂蟥的化学感觉器是很发达的,能对水中的化学物质起强、弱、急、缓等不同的反应,实验证明,医蛭对甲酸、丙酸、异丁酸、柠檬酸、盐酸、酚、氨的反应都很强烈,在200毫升水中加入1或2滴药品,蛭类即产生强烈的震颤反映,并急速离开水体。对醋酸的反映较弱,在同样体积的水中加入两滴,过5分钟,蚂蟥的前吸盘开始离开水体。由此推测,蚂蟥的化学感觉器仅限于头部,所以头部离开水面后,蚂蟥不再感受到有毒物质的刺激。蚂蟥对同样数量的糖类、甲醇、乙醇、甘油和樟脑不发生反应。
蚂蟥的触觉敏感,吸血蚂蟥能根据水波相当准确地确定波动的中心位置并迅速游去,人在插秧时,双脚动得越厉害,游来的蚂蟥越多。所以有一句俗话说“蚂蟥听水响”这是有道理的。在有水蚂蟥的场所,只要用一根木棒在水中划动几下,就可以召引医蛭游来。但是石蛭科的种类对震动的反应是身体迅速缩短,与上述的吸血种类探索反应有所不同[16]。
(1)水蛭的化学感受器
水蛭对包括食物在内的种种化学刺激,特别是吸血种类对血液刺激的反应都局限于头部背唇及口部皮肤上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取食行为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 验证了我国两种吸血水蛭的化学感受器分布在头部背唇和口的内侧皮肤上,它们对血液中固有成分的选择性识别是专一的, 这对引起取食反应起决定作用。医蛭头部背唇皮肤上看到的两类大小不等的纤毛感觉墩, 呈带状排列, 约150个左右, 每个墩的中央是由长度均一的纤毛状突起构成的钮扣状结构, 较大的一类纤毛感觉墩像不具色素的斑点, 日本医蛭每墩约有30根等长的纤毛, 湖北牛蛭每墩约有25根等长的纤毛。
(2)水蛭的皮肤感受器
水蛭为了取食、生殖和自身的防御必须不断地通过光、水波、化学物质及物理刺激来接受周围环境的信息, 对每种信息又有相应的感觉结构。在身体中部体节有由两极细胞构成的皮肤感受器, 这种感受器对微弱的水扰动和光刺激都非常敏感,可以发现和传导这些微弱刺激。所有的皮肤感受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使身体作出相关行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