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性质的区别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性质的区别

神经和精神疾病在中国呈现两大变化趋势:一是来自人口结构的变化;一是来自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突出

  人口结构变化之一是老龄化问题突出。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65岁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上升到15%至20%。由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导致的各种精神障碍、认知减退、人格改变,也随着年龄而增加。另外。老年期特有的离退休综合征、空巢问题、丧偶问题、再婚问题等,也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独生子女问题诸多难点大

  人口结构变化之二是独生子女问题诸多难点大。子女的减少使家长对“投入-产出”的期望值明显提升,对子女“不优秀”的承受能力大大降低。家长过分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日益突出,抑郁、焦虑和人格成熟障碍明显增加。

  生活方式变化带来三大心理障碍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三大现代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和失眠。由于突发事件增多,相关的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反应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可能形成长期的适应不良或诱发精神障碍。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不当节食减肥,导致神经性厌食和贪食后也会诱发多种心理疾病。环境因素、声光污染、夜生活无节制、过量使用烟酒乃至兴奋剂等物质,导致物质和精神依赖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改变生产与生活行为方式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行为方式,也像一把双刃剑,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深深陷入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有专家预测,在21世纪,网络成瘾对社会的危害并不亚于海洛因。2009年10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卫生部决定将今年的精神卫生宣传主题确定为“使用网络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目标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小学和中学教师。

  心理和行为健康有4条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标准设立了10项指标。其中有4条是针对人的心理健康、行为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包括:

  1、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等。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性质不同

  从专业和学科角度看,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属于两个领域,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有心理障碍的人通常承认自己存在困惑,会积极寻求帮助去解决问题;而精神疾病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表现为抵制治疗。心理问题宜采用心理治疗模式解决,前提是患者提出要求,不强制、不用药;而精神疾病则采用医学治疗模式,必须用药物治疗。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