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郑州拟拆除棚户区 低收入租户忧无处容身(图)

郑州拟拆除棚户区 低收入租户忧无处容身(图)



大河网-河南商报9月7日报道  退休矿工陈新年挖地造房一事经媒体报道之后,他生活了20余年的棚户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郑州,类似的棚户区还有约20处,而按照郑州市政府今年刚推出不久的旧城改造意见,这些棚户区都将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生活其中的人,却对自己的命运表示担忧:他们既不知道怎么改变自己的住房条件,也不知道政府的惠民政策。
他们
九成是租户,月租仅60元
郑州市秦岭路与西站路交叉口,密密麻麻的高压线下,3排低矮的平房,两条长约百米的巷子贯穿其中。
整个棚户区住着100多户人家,每户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中间的小巷,被挤得不到2米,每条巷子只有一个公厕。平房的外墙上,青砖裸露,矮房顶上铺了层石棉瓦。
这一片平房,就是陈新年生活了20余年的棚户区。
72岁的老郭是郑州印染厂的退休职工,据老郭介绍,这一片棚户区本是郑州印染厂上世纪80年代末搭建的一批临时房,供新婚职工过渡用的,“后来厂子倒了,这些职工就一直住了下来。”
现在,多数最初的房主都买了商品房,搬离棚户区,目前在这里生活的,九成以上都是租户,多是本地的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还有少数外地来打工的小夫妻。“这儿的租金很便宜,每月只有60元。”
那里
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姜兰住在临过道的第一家,和大家不同的是,她住的那个门洞,挤了两家人。
姜兰始终侧着身子,挡在自己家门口。“屋子里面真挺乱的。”她红着脸说。
见人离开,姜兰迅速把灯给关了,虽然屋里很暗,平时他们依然很少开灯。
9月5日下午,一场暴雨光临郑州,整个棚户区都被雨水罩住。姜兰所住的屋子,雨水开始顺着石棉瓦的裂缝往下流。
有此遭遇的,不止她一家。
不到一个小时,这片棚户区就成了“孤岛”。小巷内到处都是水坑,积水越来越多。外面的街道上,积水盈尺,道路泥泞难行。
看着雨势越来越大,租户老陈赶着出去买馒头:“再不去,一会儿就出不去了。”
下雨的烦恼,困扰了棚户区的居民很久。
活法
铁桶当热水器,苦中有乐
住在这里的人,一些来了又走,但不少人,一住就是十几年。
住久了,他们慢慢把这儿当成家。他们在墙上种满爬山虎,让一片红砖墙房子显得郁郁葱葱,门前有人用石头砌成桌椅,干净整洁,可以吃饭、写作业或者下棋。院子的最里边有一大片凤仙花,可以染指甲用,院里的女人,甚至可以几天不照镜子,但她们的手指上,全是涂了指甲草的颜色,红中带点褐。
闲下来,大家会聚在一起搓麻将,高声说笑着。
40岁的栾丽曾是国棉一厂的职工。随着国棉一厂改制,她下岗了。
家里最明亮的地方就是卧室。她刚上初中的大儿子,窝在被子里看电视。
栾丽的小儿子才两岁,因为孩子太小,栾丽不敢出去工作,全家的收入仅靠当保安的丈夫,他一个月挣1000元,“光孩子的奶粉就200多块。”
在这里,栾丽已经住了十来年。
在他家的楼顶上,有个大铁桶,这是他们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管道直接连着自来水管,一拧开,水就上去了,天好的时候,一天就晒得热热的,把小木门一关,用个帘子遮着,夏天就可以洗澡了。 但到冬天,这个铁皮桶就不管用了。
就在他们邻居的屋顶上,有不少人装了这样的铁桶,还有人用易拉罐制成天线。因为地处高压线下,不能安装有线电视,他们只能这样“自力更生”。小天线能收到四五个台,每次只能看一个,换台就要去调一次位置。
他们尽力地让自己活得能精致那么一点。
担忧
怕“改造”后,连这样的家都没了
下午6点多,任菲坐在老公的电动车后,两人顶着一件雨衣,冲过门前的一大片水坑,下班回家了。
抖一把湿淋淋的雨衣,任菲走进他们的“蜗居”,给女儿看完作业,她就开始翻看前几天发的关于廉租房申请的说明。
这几天,看着一向平静的院子里招来了各路媒体,一片“改造”的声音,7岁的女儿曾担心地问她:“妈妈,这里要拆了吗?那我们住哪儿?”
任菲和老公都在商场做销售,他们一个月加起来也就挣2000元,买房几乎是天方夜谭。
她曾和邻居们讨论过“改造”的事,让他们最担心的是:“一旦这里拆了,我们怎么办?”


在大家看来,这里拆了,也许对房主有利,或安置,或补偿,但大多数租房户却不知道再去哪儿找这样的地方,也不知是否够资格申请廉租房。附近的都市村庄,一般的标间也要200元,而廉租房即便申请上了,也比现在贵,而且一大家人也挤不下。
虽然他们的“家”凌乱破旧,轻易不敢让人上门,石棉瓦的楼顶,一旦发生火灾,更是不堪设想,可他们常担心,怕连这样的住处也没了。
晚饭时间了,灯光虽昏暗,也渐渐亮起来了,家家户户小小的木门里,飘来了阵阵香味。住在这里的他们,早就学会拿最简单的材料,变出各种花样的饭菜。
若不想房子的事,他们是幸福的。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姜兰、栾丽、任菲为化名)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作者:李肖肖 王世宇)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