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解放军陆军转型成功 机械化步兵初步形成整体战力

解放军陆军转型成功 机械化步兵初步形成整体战力

解放军兰州军区某旅,三年前改制换装后初步形成了整体作战能力。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表面上看是因为更新了装备、调整了编制,但更深刻的原因是观念的转变和官兵素质的跃升。有分析称,从该部队的演练状况来分析,解放军在实施部队转型后,作为主要兵种的陆军已经具备整体作战能力。

  《解放军报》报道,解放军某摩步师,三年前改制换装为兰州军区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力争三年内把部队建设成合格的机械化部队。

  报道说,由于观念落后,战术训练不且实际,难以驾驭新装备等问题导致部队战斗力不足。面对转型任务,解放军提出了“人才转型必须先于部队转型”的口号。该部解放军向外交流和转业了一批优秀干部。制定了一系列培训、训练和学习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限期整改。

  报道说,在推进训练转型方面,解放军按照一年理顺关系,平稳起步;二年系统配套,协调发展;三年深化完善,整体合成,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总体思路,把训练创新作为战斗力的增长点。在训练转型中加放军主抓官兵科技知识学习、一专多能训练等,以训练创新带动全面建设,以优先转型促进整体提高。

  此外,还针对新装备构造复杂等特点,积极应用电教化、网络化教学,开展新装备模拟训练,缩短人装结合适应期;针对专业训练比重增大的实际,按照“纵向集中承训、横向分业组训”的方式,采取灵活编组进行训练;针对装甲兵训练保障矛盾突出的问题,探索尝试“场地满负荷、人停车不停”的循环训练方法,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益;针对部队兵种协同要求高的实际,组织各级指挥员同台演练,按实战要求编组、按实战阶段推演,提高各兵种“合”的能力。逐步实现由粗放式向正规化训练的转变。

  报道说,解放军按照作战单元内部集成训练的方法,探索装甲机械化部队单要素集成和多要素集成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创新机步旅整体作战能力的生成模式;依托军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围绕联合战术兵团作战问题,研究探索联合指挥、兵力运用、综合保障等问题;围绕老旧装备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探索作战指挥数据库建设、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开发、火力毁伤评估方法;着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研究探索改制换装后,提高指挥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打击能力的战法与对策,缩小了训练场与战场的距离。

  在对抗实战演练考核中,对抗双方把以陆地为主的平面战场变成了多维战场,采取机动部署快速突击,设置多种类型的打击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实施火力打击,全程构设了侦察、空袭、干扰等课目和战场保障行动。

  有分析说,在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背景下,解放军注重持武器装备比较老旧单位的创新发展,注重落实联合作战思想,尤其是合同战术训练,体现了立足现有装备、现有编制,打赢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向。上述案例说明解放军陆军在转型过程中已经取得成绩,并具备相当战力。

转自星岛环球网
为了明天.
中国陆军真正的快反——闲谈我军轻型机械化部队

--------------------------------------------------------------------------------
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结束后,我国也少了北方万辆坦克压境的威胁,但同时确增加了周边地区性冲突和低强度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重型装甲车辆由于运输和部署困难,反而难以适应新的战争需求,而重量轻、战术机动能力强、轮式装甲车辆对于强调快速反应、快速部署的现代作战部队就成了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在上个世纪90年,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发展轻型快速反应型陆军的热潮,我国为适应新的作战需求也加大了轻型机械化部队发展的力度,起初的目的只是发展一只高性价比的伴随主战坦克作战的轻型机械化步兵,后来随着陆军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在原来轻型机械化步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只现在这样的能遂行独立作战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并且其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

装备

相比于世界,我国轮式装甲车辆的起步较晚(在80年代以前,我国几乎没有装备轮式装甲车),但起点较高且发展速度较快。由WZ551轮式装甲车发展的各种轮式作战车辆(下面统称92式车族)就成为了我军新型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战装备。92式车族在技术性能上已经达到国外同类先进装甲车的水平,车族现有成员为92式步兵战车,92A式装甲运兵车、红箭9重型反坦克系统、120自行迫击炮、87式100突击炮和倚天防空导弹系统等。

我军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是92式步兵战车,其全称为ZSL92式轮式步兵战车(也称作WZ551步兵战车),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于80年代在ZSL90式轮式装甲车(WZ551系列的原型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90式轮式装甲车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基型装甲车,其总体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通用性和经济性原则。该车大量应用了高机动性民用汽车零部件(与国外轮式车辆相比,92式的零部件与民用汽车的通用性以及变型能力上是最强的)和其它成熟车辆的技术,安装了与89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通用的25毫米机关炮,使用了86式步兵战车上较成熟的超压式半自动集体三防系统、战斗室抽风机、潜望镜、射击孔球形座,并借用了63式水陆两栖坦克上的电动排水装置、防浪板传动箱等。这种做法,既降低了研制难度、减少了研制时间,又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而且使用维修方便、易于生产。该车于1986年首次亮相。90式装甲车的主要缺点是发动机功率不足,高原适应性较差,所以在原型车出来后,未进行批量生产。92式步兵战车则针对90式的不足进行了改进,随后投入批量生产。

92式步兵战车整车由火力系统、火控系统和轮式底盘三大部分组成。它采用6×6底盘,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奔驰重型越野汽车的技术性能相当,具有双横壁式独立悬挂、桥间和轮间差速锁、可调气压防弹轮胎、水上推进器,以及前、中两桥转向机构,6×6驱动方式,等轴距。这些使92式轮式装甲车具有高机动性、通过性和行驶平稳性。车体为装甲钢制造的全封闭式浮壳结构,车体前部正面和两侧可防7.62毫米穿甲弹近距离射击和炮弹破片。车体内部分为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安装有车辆操纵机构、观察仪器、检测仪表、无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其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动力舱位于车体左中部紧靠驾驶室后,其内装有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箱、传动轴、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及灭火系统等。这种发动机布置方式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国外车辆一般置于车右前部、驾驶员右侧)但可为战斗室提供更大的空间,以便布置弹药和乘员工作位置。92式的这种结构有利于乘/载员通过后门和侧门进出,也容易操作车辆。但这种结构与国外同类车辆相比,车内噪声和温度较高。车长和驾驶员室位于车辆前部(驾驶员在左,车长在右),用钢板与载员室隔开。车长和驾驶员各有3具潜望镜,其中驾驶员中间那具潜望镜可以换成红外/微光夜视仪,用于夜间驾驶。战斗舱位于动力舱之后,其左右两侧为乘员座椅。在动力室右侧有连接驾驶室和载员室的通道,通道的右侧有侧门,可供乘员和载员上、下车使用。车体两侧和后门上都有潜望镜和球形射击孔,可供载员乘车作战(这方面92式要优于国外同类车辆)。92式步兵战车可水陆两用,在车体尾部有2个桨舵合一的导管螺旋桨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纵轻便,水上推力大。当车辆在陆上行使时成竖立状态;在下水时,将其旋转180度。

在动力室后方中部的战斗室装有一座顶置式单人炮塔(武器顶置有利于炮塔外排弹链、弹壳和排烟),有三防性能,炮长位于炮塔右侧下方战斗室内。炮塔武器为一门由87式25毫米高炮发展而来的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和一挺并列的86式7.62毫米机枪。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供弹,它与电气控制系统、开门转换系统和供弹系统配合,可变换弹种、变换射速和射击方式。射手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地选择弹种(榴弹或脱壳穿甲弹),射击方式有单发、3连发、5连发或连发,射速100发/分或200发/分。该炮的高低射界为-8~+52度,方向射界360度,弹药基数400发,其中弹仓内有待发弹200发,另在炮塔内备有120发榴弹和80发穿甲弹。使用脱壳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500米。7.62毫米并列机枪与主炮同步俯仰,备弹1000发。炮塔装有余弹计数器和余弹报警装置,炮手可随时观察炮弹箱内的剩余弹数。在炮塔两侧各有4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8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电气系统有两套击发装置,一个是主控盒,另一个是备用击发盒。当主控盒出现故障时,也可改用备用击发盒。炮塔系统高低和方向驱动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电传动为大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系统,调整范围大,低速平稳。该炮的火控系统较简单,采用高平两用可见光潜望式瞄准镜,对地对空转换迅速。在炮长观察窗周围有4具潜望镜,用于大范围观察。

92式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一台320马力BF8L413FC型8缸4冲程直喷式风冷增压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德国克罗克纳·霍姆伯特·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KHD公司)研制,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于80年代初引进技术,并由所属工厂生产。该发动机性能先进,结构可靠,是一种优秀的军用发动机。其外形尺寸为长1.26米、宽1.072米、高1.03米,干重900公斤,总排量12.76升,压缩比为16.5,标定功率320马力(2500转/分),燃油消耗率245克/千瓦·小时。该发动机采用电起动,进气系统装有火焰加热塞,不需要附机冷起动装置,可在-25摄氏度低温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此外,该发动机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和质量可靠等特点。此外,发动机上还安装有3千瓦的硅整流发电机和9千瓦起动电动机。变速箱采用德国ZF公司生产的5S-lllGPA型机械式变速箱,共有9个前进档和l个倒档,变速范围大,并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满足车辆高越野机动性的要求。主离合器为摩擦式,采用液压操纵,性能好,操纵方便。悬挂系统为独立式,并装有冷气减震器。制动系统采用气压制动。92式步兵战车的轮胎为可调气压式高强度防弹轮胎,即使被击中,还可以40公里的时速行驶100公里。此外,该车还装有集体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等。

92A式装甲车全称ZSL92A型轮式装甲运兵车,在92轮战底盘上将25毫米炮改装成12.7毫米机枪枪塔。其战斗全重14.9吨,机动性优于92式轮式步兵战车,其他性能指标均同92式轮式步兵战车。

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系统,采用4×4驱动形式和前轮转向结构,发动机功率由320马力减小到290马力,取消了车体两侧的射击孔,主要武器为12枚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上4枚,车内8枚)。该导弹系统是世界上威力最大、功能最全、技术非常先进的反坦克武器系统之一。红箭-9型反坦克导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1999年国庆阅兵中首次出现。导弹的战斗部采用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前置空心装药用来破坏目标披挂的爆炸反应装甲,主装药可击穿裸露的目标主装甲,反坦克装甲效果较好,静破甲能力达1200MM,以68度射角命中目标时,可击穿披挂PBFY-1型制式反应装甲的320MM厚均质钢装甲。导弹中部和尾部分别有4片呈“十”形配置的折叠弹翼,飞行时张开。导弹的动力装置由起飞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组成,飞行能力较强。导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克服战场上烟、雾、火光和背景的干扰,也可对付敌人的主动干扰。“红箭”9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射制导装置由反坦克导弹发射筒、热象仪、电视测角仪和激光传输器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了光学瞄准、发射筒发射、电视测角、激光指令传输、三点导向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发射后,射手要做的只是始终将瞄准线对准目标,制导装置自动发出激光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命中率达90%,发射架上导弹发射完后可进行自动装填。“红箭”9反坦克导弹平时装在用作发射器和贮存、运输包装器的发射筒中,便于维护和保养,每个发射筒重37kg(含导弹)。发射筒安装在发射架上,最大射程发射导弹时,射速为2发/min。热象仪用于在夜间或能见度比较差的白天观察战场、搜索目标、发现和识别目标,以及在导弹发射后进行继续瞄准和跟踪目标。热象仪的工作波段为8微米-12微米探测距离为4km,识别距离不小于2.5km。因而使“红箭”9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具有较强的夜战、全天候作战能力。电视测角仪用于测量导弹与瞄准线之间的相对偏差角,形成修正弹道的指令,使偏移的导弹继续沿瞄准线方向飞行。电视测角仪有两种工作模式:宽视界模式和窄视界模式。激光传输器是为飞行中的导弹传输控制指令,来控制导弹在空中的飞行姿态的器件。激光传输器的指令传输距离超过5.5KM工作波长为0.9 微米。该系统是国际上最先使用先进的导弹自动装填装置,能在行军和静止状态完成导弹的自动抛弹、自动装填等复杂动作,使发射车快速进?团)总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以WZ551型6×6轮式装甲车为底盘,采用类似俄罗斯2S23 NONA-SVK型120毫米迫榴炮的自行迫榴炮。这种轮式自行迫榴炮装有先进的双向稳定器和夜间观瞄仪,能够昼夜在行进间对运动目标进行射击。除可搭载迫击炮弹之外,还可携带榴弹和破甲弹等共36发。破甲榴弹可使该车在1.5公里外对轻型装甲车进行攻击,迫炮弹与榴弹最大射程分别为8.5公里与9.5公里,发射迫击炮弹时最大射速为每分钟10发,发射破甲弹时最大射速为6发/分。全车战斗全重16.5吨,最大公路速度80公里/小时,其他性能与92式步兵战车基本相同。

87式100毫米6×6轮式装甲突击炮是在WZ551底盘上安装一门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及装甲炮塔,是我国第一代轮式装甲突击炮。炮塔外廓较高,装甲倾角较小,安装有88系列主战坦克上发展而来的车长指挥塔和炮长观瞄火控装置,在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仅正后方装有栅状防护栏。底盘没有作大的改动,因为重量的增加,机动性有所下降,防护能力也略显不足。此炮虽然是87式,但当年制出样车后并没有批量生产,这是因为当时我轻型机械化步兵只是伴随坦克作战,没有再装备突击炮的必要,而摩托化部队有86式牵引反坦克炮就足矣,再加是炮兵和装甲兵一直争论不止的口径问题使得我国科研部门在此以后又研制了105、120等口径的样车。直到前两年,我军确立将发展一支能独立作战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后,原来大量摩托化步兵师转型成了轻型机械化步兵旅,这时部队的直接支援火力问题才显现出来,这时又想到了突击炮(山地作战部队是120迫榴炮)。在确立突击炮型号之前也有过口径之争,那就是100和105之争,两种口径相对来说,105火力要强一些,并且可以利用我军装甲兵的105炮技术,但105的后座也要大一些,大家看到现在国内最先进的105炮也许就是我军63A两栖坦克上的105炮了,但大家细心看一下就连履带的63A也装了炮口制退器,而轮式的92式底盘稳定性肯定比不上63A,虽然它是轻型坦克,但它毕竟是坦克。也有人提出换8×8底盘的120,但考虑到完全没有必要因火力而牺牲底盘通用性(因为是为轻型机械化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在反重装甲方面有专门的红箭9负责)。这样一来,一直没有量产的87式又出现了生机,但前题是必须进行改进,在87式的基础上换装了新的电子设备,后来军方又提出装备炮射导弹,在我某工程师用生命换来的100MM炮射导弹试射成功之后,我军轻型机械化部队的火力突击炮也走出了量产车间。

倚天近程轻型防空导弹系统,是一个单车集成的防空系统,底盘也采用92式,在它上面集成了搜索、跟踪、发射和定位系统,即雷达、三光合一(电视、热成像、激光测距机)的光电系统、待发8枚TY90(天燕90)导弹和GPS定位系统,单车就可以作战。车内有指控系统,操作手通过指控系统来发射导弹。在该车的前部右侧(车长位置),装有一挺高平两用的89式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用于自卫,在导弹发射架的两侧装有各3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6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动力室后方中部,装有一座顶置式导弹发射架,在发射架左右两侧各装有1组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共计8枚带发射箱的天燕-90导弹,车内还可带8枚备用弹。在发射架的中部装有一套昼夜使用的光电探测跟踪装置,在其上部装有一部新型搜索雷达,可实现大范围的目标搜索,车上雷达的搜索距离在18-20公里左右。在作战时,首先由雷达搜索到目标后,将截获的目标交给光电探测跟踪装置,由其进行跟踪和引导“天燕”90导弹打击目标。导弹发射箱即可和雷达随动,也可以和光电探测跟踪装置随动。国产“天燕”90空空导弹,采用鸭式+旋转翼气动布局,弹体前部为4片条形电动舵,尾部为4片固定式尾翼。弹体轻巧、灵活。弹重只有20千克,动力装置为一台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马赫,攻击范围为500-6000m,作战高度为0-6000m。可攻击400米/秒的迎头目标或尾追攻击320米/秒的目标。导引头采用的是多元制冷锑化铟红外导引头,并应用了数字式探测处理芯片,不仅提高了导引头的灵敏度,还对红外干扰弹及地物背景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探测器对直升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可达3千米,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和全向攻击力,进入角为0—360度迎头攻击无死角,还具有自主发射,发射后不管及离轴发射能力。导弹战斗部为重3千克的离散杆式战斗部,可产生圆形杀伤环,杀伤半径为5米,并可保证在直升机的薄弱之处(如发动机、飞机座舱、旋翼等)爆炸,以确保最大杀伤效能。引信为近炸、触发及自炸引信组成,以保证导弹具有单发80%较高的命中率。

就综合性能而言,92式车族具有机动性好、可靠性高、维修简便、反应迅速、有水上浮渡能力、乘坐舒适、燃料消耗少(比履带式车辆少60~80%左右)等优点,在空运、舰载运输和公路机动等方面明显优于履带式战车,与国外同类先进轮式战车处于同一水平。从92式车族的单位功率、最大行程等性能指标上看,其优于国外同类车辆,但最大公路时速要低(国外许多轮式步兵战车的最大公路时速都在100公里/小时以上)。这说明92式的持续作战能力较好,而快速机动性能略显不足。但是水上速度要优于国外同类步兵战车,在涉渡江河等障碍时有着很大优势。

从火力上看,92式车族各型与世界先进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可以满足现有作战需求。在信息能力上,92式车族也与世界先进轮式步兵战车有较大差距。如美国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已经将信息化能力列为该车必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法国、德国等国也在加强轮式步兵战车的信息化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在防护性能上,92式车族与世界同类车族基本相当,但仍显不足。因为随着弹药技术的发展,现代步兵战车所装备的机关炮威力越来越大,而且现代战场上步兵战车所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多。因此,进一步加强其防护能力很有必要。从世界范围看,轮式战车的装甲防护力都在增强,如意大利的半人马座、美国的LAV系列等都应用了附加装甲;美国新型的斯特赖克装甲车更加装了凯夫拉复合装甲。同时,爆炸式反应装甲在轮式步兵战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让92式车族更好的适应未来作战环境,必须加强其防护能力。我国已经有先进的FY系列爆炸反应装甲,如果将其移植到92式车族上,其防护能力就能大幅提高,甚至能提高到二代坦克的防护水平,但这样一来也需要牺牲一些机动性。


作战

我军早期以92式步兵战车为主的机械化步兵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以小型的团或营编制存在,像99年大阅兵时出现的轮式装甲车方阵就是这种,其主要的任务是伴随主战坦克或其他兵种报告低强度作战。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化和跟随世界陆军发展潮流,我陆军大量的摩托化部队要换装成机械化部队,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适合平原作战的重装机械化部队仍保持不变,而地多山、丘陵地区的作战强度不是特别大的部队换装成轻型机械化部队,以发挥其机动灵活和性价比高的优势。

我国陆军一直是数量最为庞大的军种,在八十年代后的几次大的裁军都是减的陆军,新军事变革中的陆军也逐渐从冷战时期以早打大打为目的重装集团军加大规模的摩托化部队形态中向高效的灵活的可应付多种作战目的的合成军。而这种合成军中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就是担负快速机动任务的主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把未换装的集团军摩步师逐步改成轻型机械化旅,最终将形成每个集团军都有一个轻型机械化旅的规模,换装后的一个旅的战斗力将远远超过换装前的摩步师战斗力。由于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优势是灵活,也就是说是快,所以其定位一开始就是快反部队,其主要作战形式是进攻作战,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防御作战,但防御作战的效能远不入其进攻作战所能发挥的效能。

换装后的轻型机械化旅主要由3至4个机步营,一个87式突击炮营,共有突击炮车24辆;一个防空营,防空导弹发射车18辆;一个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营24辆发射车;其他旅直属作战部队若干。形成战斗力的轻型机械化旅作战样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快反部队处理快反任务,二是作为正常进攻作战的第二梯队进行作战。这两种作战方式都是根据轻型机械化部队这个轻型机械化的灵活优势形成的。

试想,在我国西部边境的某一个方向有某国准备对我国领土进行占领,我们虽然提前发现了其企图,但就边境周围的军事力量再怎么准备也无法完成有效的保护领土完整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要调传统的重型机械化部队就只能进行铁路运输,就算是我国一等重型机械化快反部队也得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赶到战场,如果是现已成军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就大不一样了,轻型机械化部队的集结时间要短于重型机械化部队的6个小时(同为一级快反部队),大约为四个小时(因为轻型机械化旅能遂行独立作战任务,没有重型那么大的驻扎地域),大约在3-4小时左右,而且轻型机械化部队的装备都可以进行空运,就以我国目前的空运力量来讲,也足以将两个轻型机械化旅的装备和人员空运出事地点附近,再加上其自身的高速机动力,足以在10小时以内支援我国大部分可能出事的边境地区,这样一来就比重型机械化部队快一天左右的时间,而在现代战场上一天时间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在这儿也不多说了…

在未来的某场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战争中,我们的轻型机械化部队也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台海之战,虽然在许多人看来将来的台海之战将是空军和海军占主角,这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考虑到美日的因素在内,即便如此我们的陆军也将是真正解放台湾的主角,而我陆军轻型机械化部队在这个过程中将起到决定战争速度的作用。

一旦我们决定开战,二炮和海空军将是最早投入战斗的部队,而在战争打响之前我们的陆军是不宜进行大规模集结的,因为这样敌人就能发现我们想开战的企图,就能提前作好战斗准备,增大我们战争的难度,还将在??海开战有很大可能是我们的战斗打响之后陆军才进行表面上的战斗准备,当然在这之前可以进行暗地里的准备。在我们取得制空权的制海权后下一步就是进入地面战斗,这里的先头部队将是我们的陆战队和南京军区以及广州军区的几个两栖装甲部队,这些部队进行第一波次的登陆作战也许够了,但一旦向前推进这些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虽然我们有空中的火力支援,但少量的地面力量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支能够进行灵活作战,快速反应的部队进行有效的地面支援,对这支部队的要求将是灵活、火力足够、能够快速到达前线等,纵观我国陆军能够符合条件的只有我军新型的轻型机械化部队,他们能够进行快速机动,无论是进行登陆作战的第二波次支援还是推进过程中需要地面支援,我军的轻型机械化部队都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到达战斗前线,在今年的中俄军演中我们就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演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军新型的轻型机械化部队是新时期军事变革的产物,与美国的轻型机械化部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者在数据上的比较也许我们有些差距,但部队的发展是根据战争需求决定的,我们的轻型机械化部队也能够有效地完成我们近期面临的战争需求,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资料由hzq780428提供
为了明天.
中国机械化步兵师与摩托化步兵师的区别


1、从乘载工具区分。摩托化步兵主要乘坐汽车、摩托车;

机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机械化步兵战斗车,简称步兵战车。

2、从战斗方式来看。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机动到对方小口径火炮的射程外,一般为3 至5 公里外,下车后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汽车此时隐蔽,在炮兵火力支援的炮火支援阶段(一般为30到50分钟时间),尔后边运动,边由连战斗队形展开成排战斗队形,最后展开成组战斗队形,在距离敌机枪有效射程的距离边缘(一般为400 至600 米),展开成冲击战斗队形,高速冲击敌防御前沿,实施最后突破。

机械化步兵在上述距离外,在行进间稍加整顿,通常采取坦克在前,步战车在后的协同动作方式,实现“边冲边打”的要求,必要时,也可采取步兵下车支援坦克战斗,徒步支援坦克冲击的协同动作方式,完成冲击突破任务。

机械化步兵除徒步战斗外,一般根据地形和敌情等情况,通常采取乘坐战斗方式。地形不利于机械化步兵与坦克实施高速冲击时,则采用徒步战斗。目前,美军机械化步兵下车的距离为100 到150米,也就是美军机械化步兵在行进间与坦克高速冲击至对方防御阵地前沿100 多米的距离时(已跨越对方前沿前地雷场),机械化步兵才下车,尔后高速冲击突破对方前沿。

3、战斗的武器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使用单兵武器;

机械化步兵则主要使用车载武器,如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导弹、车载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单兵武器则是次要的。

4、通信指挥不同。摩托化步兵主要采取步兵指挥手段,如口令、旗语、步兵电台。

机械化步兵在此基础上,则主要采取车载电台、步坦协同电台等。相对而言,机械化步兵与坦克协同时的组织指挥比较复杂。对于步兵来说,现阶段机械化步兵是其最高发展阶段。


二、重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特点:

1、具有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编有多种火力单位,构成了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的全方位火力打击体系。

2、具有快速的机动能力。在机动能力方面,可分为战略机动和战术机动两种。

3、具有准确、实时的情报侦察能力。

4、具有通畅的通信保障能力 ;

5、具有有效的电子作战能力 。

三、轻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特点:

1、是装备重量较轻,便于以空中、海上、陆上多种方式实施快速投送,争取战场的主动;

2、是人车之间的数量比例较为合理,便于遂行不同强度的作战任务以及各种非战争行动;

3、是车载武器可选性强,可根据不同的作战样式和不同的主要攻击目标配备不同武器,发挥车辆的最大综合效益;

4、是车型通用性好,便于开发多种变型车辆满足作战与保障的不同需要,通常不需改造即具有较好的水上性能;

5、是可维护性强,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部件单元式组装,出现故障便于修理,零备件轻便易于储运,使装备能够具有较高的战场再生率。

进入新世纪以来,轻型机械化部队越来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青睐。在各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轻型机械化部队的建设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为在全球范围内军事变革大潮增添了一股强劲涌流。

四、摩托化步兵师的特点:

1、摩托化步兵师主要装备轮式车辆;

2、俄军统称摩托化步兵,欧、美统称机械化步兵,其实含义是一样的。

我军则将其分开,乘建制内轮胎车辆机动的为摩托化,乘建制内装甲履带车辆的为机械化。

资料由会员子崖先生提供
为了明天.
中国精锐机步师克服转型难关 初具联合作战能力


解放军南京军区某机械化师日前参加上级组织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演练,他们采用大量信息化手段,首次与分布在四省一市的数个演习指挥所实现了互联互通。分析称,由于未来的战争将是多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因此解放军在向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重视联合作战的演练,重视依靠人才优势弥补装备不足的问题,突破了解放军由不完全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瓶颈。

《解放军报》报道,演习中侦察兵运用卫星定位、数据处理和激光测距等新技术,解决了过去侦察训练受天气、电磁环境干扰大的难题。指挥员依托指挥自动化网、野战指挥局域网,使五种指挥平台与单兵数字化装备互联互通,解决了“动中通”末端指挥难题……

据该师领导介绍,为有效解决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中遇到的难题,他们建立了指挥自动化网、综合信息网和野战局域网,充分利用野战自动化指挥车、程控交换机、战场侦察监视系统,构成野战信息网络交换核心节点,形成了集卫星通信、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微波通信为一体的指挥通信网络,构成了信息化训练平台,大大增强了部队在信息化条件下组织训练和指挥作战的综合能力。

报道称,近年来,该师装备了一批信息化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装备。在训练中,新老装备自成体系、互不兼容,严重影响训练效果。为此,他们与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家军地院校联合攻关开发升级软件,嫁接信息技术,对老装备实施信息化改造。同时,引进全军军兵种联合演练系统、陆军战役战术野战指挥训练对抗系统等10多种信息化作战训练软件,使新老装备在训练场上融为一体。

据了解,自20世纪最后十年,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军事大国兴起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新军事变革”,中国也以此开始了军队转型的探索。但有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军队在新军事变革之前都完成了机械化。而解放军却机械化阶段尚未完成,同时又面临向信息化过渡。因此,解放军没有按常规路子走,而是争取实现跨越发展。然而实现的关键在于装备和人才问题。

为实现在现有装备基础上的转型成功,解放军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装备性能的提升,在今年“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胡锦涛强调,推进解放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最根本、最紧要的是在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从上述南京军区的训练效果分析,解放军在实行跨越式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突破。

未来作战将是信息化、复杂电磁环境下条件下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解放军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必须由单一军种为主的协同性联合作战,向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转变。要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必须加强诸军兵种联合训练,这是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关键环节。
来源:凤凰网
为了明天.

TOP

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团列装新型侦察装备战力强

--------------------------------------------------------------------------------
江河侦察车
  编者按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装备加速发展,新装备已成为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重点加强对新装备操作使用、战斗编组形成、作战指挥方式和战法的演练,有利于加速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推进新装备实战能力的整体跃升。北京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团借助换装机遇,加快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步伐,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本报讯 马仕府、记者王士彬报道: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北京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团改装3年来,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成为一支面貌全新的陆战劲旅。去年底,该团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团”,荣立集体二等功,团长黄国贤、政委黄景海双双被评为“优等指挥员”。

  记者在太行山腹地的某综合训练场,目睹了该团官兵在专家指导下,对一批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侦察装备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实装检验训练。3年前,该团从摩托化步兵直接改为轻型机械化步兵,一大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列装部队。为尽快实现人与新装备的最佳结合,团领导率先垂范组成“常委班”,每次新装备训练都驾第一车、打第一炮,先后带领官兵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难题百余个。同时,他们依托新装备培训人才,立足岗位锻炼人才,先后培训出车长、炮长、驾驶员等技术骨干700余名,不仅满足了自身人才需要,还向兄弟部队输送各类人才80余名,先后有21名素质过硬的大学生排长被直接提拔为连队主官。

  为加快军事训练转变步伐,团党委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他们把搞好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协同训练、模拟训练、网络训练作为重点,设置逼真复杂电磁环境,从单车到整体,展开各层次的实兵实装实弹对抗演练,创新战法训法20余项。他们还按信息化作战要求严格实施考评,去年底,他们把部队拉到野外生疏地域,进行全员全装、多课目的综合演练,全方位、全过程检验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近期,该团升级了千兆局域网,新建了多功能指挥训练中心、专业综合模拟训练场、装备维修保障中心,实现了训练设施与新装备系统配套、机械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
来源:解放军报


资料由雨蔓提供
为了明天.

TOP

96G主战坦克,中国陆军重型机步师的新王牌


2006年5月22日,在CCTV-7“军事报道”节目中突然披露了南京战区部队已批量装备96改进型主战坦克(以下简称96G)的消息。自曝光那一刻起,96G就成为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关心我国国防的军事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96G的作战性能究竟怎样?它在我军装甲部队中扮演的又是怎样的角色?怀着这许多的疑问,笔者下面就把研究的心得诉诸文字,以和广大同好共勉。

务实的选择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国庆大阅兵上,国产99式主战坦克首度正式亮相,作为我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该车的三大性能已经完全可以和西方最新型的三代坦克正面抗衡。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国庆阅兵上的99式还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批生产车型——参加阅兵的99式主战坦克的数量甚至不足以组成一个独立的车辆方阵,以至于必须用8辆96式来补齐。实际上,99式的正式服役时间远在定型时间之后,而且至今也只少量装备了陆军部分重点集团军。

从作战性能上讲出发,99式无疑是中国装甲部队最好的选择。但是,伴随着性能提高而来的就是高昂的造价,对中国陆军来说,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采购足够数量的99式坦克来实现部队的全面换装。同时,99式高达50吨的战斗全重也严重限制了它在中国南方水网稻田等地区的作战使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99式在中国装甲部队中的最终地位——王牌,但却不是主角。

在这样的现实下,中国陆军只能另辟新径来实现装甲部队的现代化,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重任已经落在了96式主战坦克最新改进型的肩上。

国内对96式坦克的公开报道首见于1993年出版的《兵器知识》,当时公开的型号为85-2M。该坦克实际上系由出口型的85-2AP改进而来的自用型。而85-2AP则是在我国第二代主战坦克——88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正是因为这种渊源,96式在服役之初仍延用了88家族的编号,称之为88C,后才改称为96式。96式基本保留了88式的底盘,但加大了炮塔座圈,换装了新型的焊接式炮塔和稳像式火控系统,在车体及炮塔前部加装了新型683复合装甲,并以仿制自T-72的自动装弹机及125毫米滑膛炮取代了88式上的105毫米线膛炮。根据国外近期公布的资料,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陆军已陆续装备了1200辆96式主战坦克,装备数量仅次于已装备部队半个多世纪的59家族,在陆军装备的各型主战坦克中位列第二。

作为一型从二代坦克发展而来的,带有部分第三代坦克特征的“准三代”主战坦克,96基本型的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和俄军装备的T-72C基本相当,同西方最新型主战坦克如M-1A2、豹-2A6等比较起来,除火炮威力外,在火控系统性能、装甲防护能力、机动性和夜战能力等方面均差距明显。

中国陆军装备的96式主战坦克
 
对各国军队而言,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和现实的军费供给之间永远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部队装备严重老化而99式又无法大批量装备部队的现实,利用在99式上的成熟技术来改进服役多年的96式坦克以满足部队换装的数量需要,就成为了中国陆军所能做出的最为现实的一个选择。

进步:一火力二防护三机动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判断,96G和96基本型相比,加装了新型的炮长热成像夜视仪、用新型的上反式火控系统取代了原有的下反式火控,并在车体和炮塔前部加装了和99G上相同的新型国产反应装甲。经过这些改进后的96G型坦克,在火力性能和防护能力上较之96基本型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在战斗全重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对动力系统进行相应升级,使得该坦克的机动能力有所下降。

在火力性能上,96G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装备了新型的炮长热像仪和上反式火控,作为一型性价比极高的“准三代”主战坦克,96式最为人诟病的缺点就是夜战能力的严重低下,服役之初的96式因为尚无达到实用要求的热成像夜视仪可用,只能先装备上技术水平相对成熟的微光夜视仪以解燃眉之急。如果说昼间交战时96式还可以凭借着技术差距相对不大的下反式稳像火控系统和威力强大的125毫米主炮同M-1A2勉强一搏的话,那么一旦进入夜战,M-1A2则完全可以凭借其装备的发现距离达3000米的热成像仪对最大夜视距离只有800米的96式形成无可逆转的压倒性优势。自99式问世以后,利用其装备的新型热成像夜视仪对96式进行相应改进的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并最终在96G上成为了现实,这意味着96G的夜间交战距离从96式的800米一跃提升到2000米!

除了夜战能力的提升外,96G上新装备的热成像仪还向我们透露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96G上装备的已经不是96基本型上原有的下反式火控系统,而是新型的上反式火控。笔者得出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对坦克火控系统稍有了解的军迷们都会知道,下反式火控受其设计原理的限制,难以实现和热像仪的正常交联。要使昂贵的夜视仪的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换装技术水平更为先进的上反式火控,而这也将使96G在在反应速度和射击精确度,尤其是“动对动”时的射击精度获得一个明显的提升。

但是,受经费限制,96G上并没有像99式和M-1A2那样为车长装备独立的周视夜视仪,在观瞄能力上和后两者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实以目前国产坦克火控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为96G装备最新的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但部队装备更新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从来不是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军的军费分配开始全面向海空军倾斜,陆军在经费有限的同时还必须尽最大努力来维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不得不在装备发展上有所取舍。在这样的环境下,96式没有装备新型的“猎歼”火控系统,也没有装备独立的车长周视夜视仪,也都在情理之中。

在防护能力上,首先要关注的一点是,99式主战坦克上最富特色的防护装备——安装在炮塔顶部的激光压制系统并未在96G型主战坦克上出现,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该套设备的造价过于昂贵,出于经济性考虑,96G放弃了该系统。因为没有装备任何主动防御系统,96G的防护能力就完全倚赖于自身的装甲。

96基本型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采用焊接式炮塔和模块式主装甲的主战坦克,在其车体前部和炮塔前部(主炮两侧)共装备了3块683型复合装甲,这3个复合装甲模块通过螺栓和坦克基甲相连,可在装甲块损毁时快速更换,在使用上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并可在新型装甲模块出现后进行快速升级。根据《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一书介绍,683型复合装甲系由52所和617厂等单位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复合装甲——681型复合装甲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采用了“金属+非金属特种材料+金属”的“三明治”式结构,对于尾翼稳定穿甲弹和破甲弹均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通过装备683型特种装甲,96基本型炮塔装甲在2000米距离上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防护能力达到了53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水平。这一指标同俄罗斯的T-90型坦克(未装备反应装甲)相当,超过了日本的90式(520毫米),但明显低于M-1A2(700毫米)。考虑到96基本型和M-1A2在战斗全重上的差距(96基本型战斗全重41吨,而M-1A2则达到了惊人的63吨),这样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和96基本型相比,96G在外形上的最大改变就是在车体前部和和炮塔前部及两侧加装了新型的反应装甲模块。根据北方工业公司发布的国产外贸型反应装甲的资料,我国最新研制的FY系列反应装甲在主要防护指标上已经达到了俄军装备的“接触-5”型反应装甲的水平,即对尾翼稳定穿甲弹的防护能力相当于300毫米均质钢装甲。通过加装新型反应装甲,只需付出一定的重量代价(坦克的战斗全重增加3吨左右)96G防穿甲弹的能力一跃达到了惊人的830毫米,与装备了“接触-5”的T-90相当!根据美、德两国在1996、1999年进行的多次实弹射击试验的结果表明,即使使用美国最新型的M829A2型贫铀穿甲弹,在1500米距离上设计,也无法有效毁伤装备了“接触-5”型反应装甲的T-72坦克,而96G的防护能力尚在装备了“接触-5”的T-72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因为新型国产反应装甲赋予了96G主战坦克异常强大的防护能力,才让我国的设计人员敢于在96G上放弃装备同99式相同的激光压制系统。

96G已经开始批量装备部队

至于坦克三大性能中的另一项——机动能力,目前尚没有信息证明96G在动力系统上采取了改进步骤。因此基本可以确定,96G上仍然沿用了在88系列和96基本型上装备了多年的12150ZL型V型12缸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标定功率537千瓦(730马力),标定转速2200转/分。也曾有网友以96系列的另一种改进型——国产85-3型主战坦克曾装备过1000马力柴油机的实例为依据,推测96G上也装备了类似的大功率柴油机。网友们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并不现实。

坦克发动机是我国军工研发中一个多年的瓶颈,虽然85-3和96G一样系从96基本型改进而来(许多网友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得出了在96G上装备同型号发动机没有明显技术障碍的结论),但我们必须看到,85-3只是一种针对外贸市场的出口车型,根据我国军事科研工作的传统,外贸装备上采用的各种新设备的试验性质明显大于实用价值。而且除了昙花一现的85-3外,就再未见到任何在国产主战坦克上装备此型发动机的纪录。

这与12150ZL型发动机的装备历程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12150ZL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是从1973年开始研制,1974年生产出第一台初样车,此后又经历了长达13年的研制改进,于1987年始告定型,1989年,该型号发动机同其配套车型——88式主战坦克一起正式列装部队,从正式列装之日算起,该型发动机已在我军服役了17年。部队对该型号发动机的反映是“坚固可靠,皮实耐用,维护简便”,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维护简便”,从笔者手中掌握的资料看,12150ZL是通过在12150L-7型柴油机基础上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研制而来,而12150L-7的前身则是苏联的B2-54A坦克柴油机,也就是国产59式坦克上装备的发动机型。这就意味着我国军工部门在研发12150ZL型发动机时,已经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装备的技术继承性,尽可能的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成熟部件,通过这种“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部队后勤部门的维护压力——原有的用于12150L-7的维护设备和零配件大部分都可继续用在12150ZL上,对于一直被军费不足困扰的我军而言,这种继承性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性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同样的思路也体现在96基本型的改进工作上,从前面的讲述中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军方之所以选中96G作为一线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经济因素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96G和96相比所进行的一切改进——简化型热像仪、附加装甲等都是已经在99式坦克上使用多年的成熟技术。因此很难想象,军方会为了提高一个并不被视为最主要指标的机动性能,而装备一种从未有过正式服役记录的新型坦克发动机,并把已经成型的后勤保障系统完全推倒从来,这已经完全违背了改造96式的初衷——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诚然,以96G主战坦克44吨左右的战斗全重,730马力的发动机功率确实是小了些(单位功率仅有16.6马力/吨),这已经打破了俄罗斯T-90坦克创造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中的发动机单位功率最低记录(T-90发动机额定功率840马力,战斗全重46.5吨,单位功率18马力/吨)。单位功率降低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坦克战术机动性,特别是加速性能的下降,这必然会对96G的实战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对于急需提升一线装甲部队战斗力的我国陆军而言,这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选择虽然无奈,但还不算完全不可接受。

不过,从增强部队战斗力的角度出发,笔者还是建议,应对96式动力系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进,如对该车的行星转向机构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提高可靠性,并为坦克驾驶员增加液压助力装置,以减轻驾驶员的体力消耗,更好的发挥作战效能,并在军费条件允许时,考虑为96G换装合适的大功率发动机。

96G的出现为我军装甲部队在经费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据笔者估计,在96G批量服役后,我军装甲部队的装备体系很有可能采用以下构成:以装备数量较多的88A、88B和大量59改进型来保持部队装备,同时少量装备99式坦克来保持我军装甲部队对周边各国装甲力量的技术优势,而性价比最佳96G则将大批量装备我军一线基干部队,成为我军装甲部队的战力中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全面提高了火控系统性能和防护能力的96大改型主战坦克的服役,标志着长期以来中国陆军第三代主战坦克主力选型之争的尘埃落定。曾被无数军迷给予厚望的99式主战坦克受限于昂贵的造价,只能少量装备北方部分主力集团军。而96G则凭借其良好的性价比和更加灵活的战略机动性,最终赢得了这场二虎之争。
资料由封疆大吏提供
为了明天.

TOP

机械化师,步兵师,装甲师,混成师,摩步师的区别!


机械化师、步兵师、装甲师、混成师、摩步师有什么区别?

  1998年裁军,全军保留的全部的坦克师、坦克旅都改为装甲旅,绝大部分坦克团改为装甲团,就是增加了装甲团一级的装甲步兵营和自行火炮营,加强了装甲团的合成。全军保留的装甲师全部取消了机械化团,只是保留3个装甲团。绝大多数步兵师取消1个步兵团(包括机械化步兵师的机械化步兵团),按照战斗团计算,我军保留的师级战斗单位大都是3团制了,3个装甲团(装甲师)或者2个步兵团加1个装甲团(摩托化步兵师和机械化步兵师)。
  我军从来也没有过装甲步兵师的称谓,不管是1955年的第190师还是1960年的第70师,都是称作机械化师(虽然机械化步兵实际上还是称作卡车的摩托化步兵师)。到了1983年改装的第112师和第116师,也是称作机械化步兵师,所属步兵团称作机械化步兵团。在1985年前,我军的机械化步兵团跟摩托化步兵团差别不大,唯一的差别就是前者多了一个团属坦克营。我军1985年前的坦克师所属的不叫机械化团,叫装甲步兵团,1985年后,坦克师的装甲步兵团才称作机械化团。按照军语的解释,装甲步兵团和机械化团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军到现在也没有机械化步兵营的称为,而是称作装甲步兵营,因为营级没有实现任何的合成。

  我军的摩托化步兵师其实就是国际上通用的步兵师,由于我国比较落后,以前还有徒步骡马步兵师存在,所以才搞出个摩托化步兵师的称谓,1990年后,我军淘汰了骡马,全部汽车化,1998年后,即便是南方师也编制了装甲团,所以全部摩托化了,我倒是一直认为,应该将现在的摩托化步兵师、旅改为步兵师、旅;将使用轮式装甲车族的现在称作轻型机械化师、旅的部队改为摩托化师、旅;使用履带车辆的师、旅还是保留机械化师、旅不变。这样一来,各种称谓才能规范而符合实际。

  师改旅是形势的需要,现在战场上空中打击越来越重要,远程打击也很流行,战争的节奏也快了很多。师一级过于庞大臃肿,行政力量太强,机动能力不足,机动、展开、作战比较繁琐,远不如旅-营制更贴近实战需要。今后军-旅-营将成为陆军主要的编制形式,师可能还会在某些状态下存在,而主要变为日常行政管理机构,而不是高级战术兵团了。我军的师还在,主要是我军装备不行、人员素质不行、体制落后等问题,还必须暂时保留师。

  经过计算,现在我军的作战师比作战旅正好少2个,随着装备的改善、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今后还会大量的裁减或缩编师级编制,而增加旅级编制的。

转自铁血社区
为了明天.

TOP

海外看中国:西部守护神——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


海外看中国:西部守护神——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
● 原作:(美)马丁·安德鲁
● 编译:(中)邢蓬宇


【编者按】机械化步兵是我军步兵的骨干力量和发展方向。中国机械化步兵师的发展情况一直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更有一些机构和媒体怀着敌对的目的长期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和编制变化捕风捉影,甚至指鹿为马。

  2007年5月16日,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研究员马丁·安德鲁(Martin Andrew)在基金会的《中国问题简报》上发表了对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研究心得”。人民网军事频道发表此译文并不表示赞同作者的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译者邢蓬宇为人民网军事观察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研究生,中尉军衔。☆

    新疆与西藏既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还是重要的能源通道,因此这两个地区始终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

  其中,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蕴藏有千万吨级的大油田,新疆本身还是中亚各产油国通过管线向中国输送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枢纽地带,因此它已经成为了中国陆路进口石油资源的主要通道。另一方面,西藏拥有大量中国发展重工业所需的铬、铜、硼、锂等矿产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钴矿、铜矿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上述两个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和它们蕴含的丰富资源,使得中国在该地区增加部署了进攻型机械化部队,以增强应对可能威胁到国家利益的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

  与部署新型机械化部队相一致的是解放军军事学说的新发展。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军事理论界对“信息化战争”十分关注,由此派生出“配属”和“支持”两个概念。“配属”是指在师一级的部队内部组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斗群或者是将一些重装部队“完美地”加强给师级部队。“支持”或者是“支援”是指后勤部队必须具备突入敌人纵深对我方部队进行后勤支援的能力。类似的军事学说主要是要从根本上清除苏军的军事理论对解放军军事理论界的影响。☆


      适应未来战争的新编制

    解放军正在组建的重型装甲部队,类似苏军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摩托化师。然而,组建这种编制的部队花费巨大,因此解放军在新疆和沈阳军区部署了规模较小的轻型部队,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向它们增配火力强大的重装部队。近年来,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进行军事演习证明,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加强轻型部队,可以有效地增强这些部队的火力和后勤支援能力。此外,这种部队还能满足中国的军事学说所要求的高寒山地和城市作战要求。

  最近,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它们的战斗力被认为领先其他的机械化步兵师至少两代。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编制和装备使它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特别是高寒山地作战和城市作战,配备给这种新型师的装备的重量和火力都要轻于解放军其他的装甲师和坦克师。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轻型车辆和支援武器被认为是在新疆和西藏这种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战区作战的最适宜装备。

  目前,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的编制都是按照“三三制”编制要求进行编组的。一个连包括三个步兵排或装甲步兵排组成;一个营包括三个连;旅包含三个营;师则下辖三个旅。具体来说,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下辖三个机械化步兵旅;一个坦克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防空兵旅;一个直升机中队以及一些后勤直属队。师的司令部除了司令部机关(连级单位)之外,还下辖1个工兵营;1个电子对抗营;1个防化营;防空兵分队和司令部警卫连。此外,师属炮兵、情报和航空兵部队的编制则是参考了美军“86型师”的编制。

  新编制与原编制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新型机械化师的每一个排有4辆86式步兵战车(以下简称步战车),比原先的排级单位增加了一辆步战车,使得排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指挥车,此外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排级部队增配侦察和工程分队。这就使得排取代连,成为最小的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术单位。新型机械化步兵师共有351辆86式步战车,它们还能得到1个炮兵旅72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1个坦克团的99式主战坦克的支援。新型机械化师中,89式装甲指挥车被直接装备到连一级部队来增强部队整体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主要装备

    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装备的履带式装甲车基本上是85式或89式装甲车及其变型车。此外,86式步战车也是主要装备之一。

  86式步战车是在俄罗斯的BMP-1型步战车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原有的73毫米低膛压滑膛炮被中国国产的新型全封闭顶置式单人炮塔所取代。炮塔外部两侧的前方各装有四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筒。车顶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轨,为“红箭”73的最新改型,采用串联战斗部,可有效的对付现代反应装甲。战斗舱内的步兵能乘车进行战斗。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孔并有观察瞄准装置,左后门还有1个射孔。两侧最前面第一个射孔用于班用机枪,可向车前方30°的方向射击,其他6个射孔用于冲锋枪射击。

  新型机械化步兵师支援营下辖的支援连由1个100毫米迫击炮连(配备有10辆战斗车辆),每辆战斗车辆配备一门迫击炮,另外全连还有一辆单独的火力控制车;1个榴弹发射器排,编有步兵战车2辆,发射器4具;1个轻型反坦克导弹排,配备装甲车2辆,反坦克导弹发射器6具。这样全师共有18辆,配备54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在防空作战方面,编有1个地空导弹排,配备装甲车3辆,地对空导弹发射筒12部。全师共有27辆防空导弹发射车,拥有108部便携式防空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供防空火力支援。上述所有防空力量都归师属防空旅指挥。

  师属防空兵团(高炮团)的组成包括1个57毫米高炮营(装备24门高炮)、2个双管37毫米高炮营(各装备18门高炮)和1个防空排(装备6辆95式四25毫米自行高炮、1具单兵便携式地空导弹)。

  新型机械化师编有1个师属直升机大队,下辖1个攻击直升机中队(配备6架直-9G)和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可能配备6架米-17型直升机)。在集团军所属陆航团中,1个攻击直升机大队配备12架直-9G,1个运输直升机大队配备12架米-17。☆

        作战优势

    新型机械化师的战车和其他武器装备的重量远轻于解放军其它的机械化部队,在减轻了后勤保障压力的同时还增强了部队的机动性,使部队能够通过战区内大部分的道路和桥梁。轻型作战部队在油料和其他后勤物资的保障方面也更为容易。

  由于在新疆和西藏两地,高等级公路很少,因此独立遂行持续性作战任务的能力是新型机步师一大优势。目前,西藏地区使用的只有轮式装甲车辆,装备有25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的履带式步战车的使用有助于增强部队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印度军队可能发起的攻击的能力。☆

      配属支援

    可用于加强新型机步师的重型作战分队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例如,北京军区的装甲6师就有可能被当成加强力量,因为它的编制与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类似。装甲6师连一级的编制与新型机步师下辖的坦克团连一级的编制相同。有所区别的一点是,装甲6师的师部有2辆坦克,而新型机步师下辖的坦克团团部则没有。因此,装甲6师每个营配备35辆88B式或者99式主战坦克。全师拥有315辆主战坦克。

  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旅主要装备152毫米、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在152毫米83式自行炮移交其他部队之后,今后机械化集团军可能主要装备155毫米PLZ-45式自行加榴炮。该炮有能力发射“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而中国己获得俄罗斯许可生产KBP设计的155毫米“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

  军属防空旅可以提供高炮和地空导弹支援。每个高炮营配备24门57毫米高炮。地空导弹团中每个营还有6部“红旗”-7型地对空导弹。

  此外,新型机步师的反坦克能力还可以得到一个反坦克营的支援,该营的每个连配备6门89式120毫米自行滑膛炮和18套“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

      总结

    解放军的新型机步师十分适合在新疆、西藏执行作战任务,因为它们和其他的重型装甲部队相比无论是在战斗车辆保障还是其他作战物资保障方面的后勤压力都要轻得多。

  此外,由于新型机步师具备“模块化”编组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配属其他支援部队来增强在任何低于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在需要使用重型部队的突发事件中,中国可以通过“模块化”编组新型机步师,迅速将部队投入到保护国家利益的行动中。★
为了明天.

TOP

美专家:中国新型机步师战力超普通师两倍


解放军机步师92轮式步兵战车编队。  原作:(美)马丁•安德鲁

  编译:(中)邢蓬宇

  机械化步兵是我军步兵的骨干力量和发展方向。中国机械化步兵师的发展情况一直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更有一些机构和媒体怀着敌对的目的长期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和编制变化捕风捉影,甚至指鹿为马。

  2007年5月16日,美国詹姆士敦基金会研究员马丁•安德鲁(Martin Andrew)在基金会的《中国问题简报》上发表了对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研究心得”。人民网军事频道发表此译文并不表示赞同作者的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译者邢蓬宇为人民网军事观察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研究生,中尉军衔。

  新疆与西藏既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还是重要的能源通道,因此这两个地区始终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

  其中,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蕴藏有千万吨级的大油田,新疆本身还是中亚各产油国通过管线向中国输送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枢纽地带,因此它已经成为了中国陆路进口石油资源的主要通道。另一方面,西藏拥有大量中国发展重工业所需的铬、铜、硼、锂等矿产资源。

  此外,还有大量的钴矿、铜矿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上述两个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和它们蕴含的丰富资源,使得中国在该地区增加部署了进攻型机械化部队,以增强应对可能威胁到国家利益的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

  与部署新型机械化部队相一致的是解放军军事学说的新发展。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军事理论界对“资讯化战争”十分关注,由此派生出“配属”和“支援”两个概念。“配属”是指在师一级的部队内部组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斗群或者是将一些重装部队“完美地”加强给师级部队。“支持”或者是“支援”是指后勤部队必须具备突入敌人纵深对我方部队进行后勤支援的能力。类似的军事学说主要是要从根本上清除苏军的军事理论对解放军军事理论界的影响。

  适应未来战争的新编制

  解放军正在组建的重型装甲部队,类似苏军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摩托化师。然而,组建这种编制的部队花费巨大,因此解放军在新疆和渖阳军区部署了规模较小的轻型部队,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组化”的方式向它们增配火力强大的重装部队。近年来,北京军区和渖阳军区进行军事演习证明,通过“模组化”的方式加强轻型部队,可以有效地增强这些部队的火力和后勤支援能力。此外,这种部队还能满足中国的军事学说所要求的高寒山地和城市作战要求。

  最近,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它们的战斗力被认为领先其他的机械化步兵师至少两代。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编制和装备使它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特别是高寒山地作战和城市作战,配备给这种新型师的装备的重量和火力都要轻于解放军其他的装甲师和坦克师。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轻型车辆和支援武器被认为是在新疆和西藏这种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战区作战的最适宜装备。

目前,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的编制都是按照“三三制”编制要求进行编组的。一个连包括三个步兵排或装甲步兵排组成;一个营包括三个连;旅包含三个营;师则下辖三个旅。具体来说,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下辖三个机械化步兵旅;一个坦克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防空兵旅;一个直升机中队以及一些后勤直属队。师的司令部除了司令部机关(连级单位)之外,还下辖1个工兵营;1个电子对抗营;1个防化营;防空兵分队和司令部警卫连。此外,师属炮兵、情报和航空兵部队的编制则是参考了美军“86型师”的编制。

  新编制与原编制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新型机械化师的每一个排有4辆86式步兵战车(以下简称步战车),比原先的排级单位增加了一辆步战车,使得排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指挥车,此外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排级部队增配侦察和工程分队。这就使得排取代连,成为最小的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术单位。新型机械化步兵师共有351辆86式步战车,它们还能得到1个炮兵旅72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1个坦克团的99式主战坦克的支援。新型机械化师中,89式装甲指挥车被直接装备到连一级部队来增强部队整体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主要装备

  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装备的履带式装甲车基本上是85式或89式装甲车及其变型车。此外,86式步战车也是主要装备之一。

  86式步战车是在俄罗斯的BMP-1型步战车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原有的73毫米低膛压滑膛炮被中国国产的新型全封闭顶置式单人炮塔所取代。炮塔外部两侧的前方各装有四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筒。车顶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轨,为“红箭”73的最新改型,采用串联战斗部,可有效的对付现代反应装甲。战斗舱内的步兵能乘车进行战斗。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孔并有观察瞄准装置,左后门还有1个射孔。两侧最前面第一个射孔用于班用机枪,可向车前方30°的方向射击,其他6个射孔用于冲锋枪射击。

  新型机械化步兵师支援营下辖的支援连由1个100毫米迫击炮连(配备有10辆战斗车辆),每辆战斗车辆配备一门迫击炮,另外全连还有一辆单独的火力控制车;1个榴弹发射器排,编有步兵战车2辆,发射器4具;1个轻型反坦克导弹排,配备装甲车2辆,反坦克导弹发射器6具。这样全师共有18辆,配备54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在防空作战方面,编有1个地空导弹排,配备装甲车3辆,地对空导弹发射筒12部。全师共有27辆防空导弹发射车,拥有108部可携式防空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供防空火力支援。上述所有防空力量都归师属防空旅指挥。

  师属防空兵团(高炮团)的组成包括1个57毫米高炮营(装备24门高炮)、2个双管37毫米高炮营(各装备18门高炮)和1个防空排(装备6辆95式四25毫米自行高炮、1具单兵可携式地空导弹)。

  新型机械化师编有1个师属直升机大队,下辖1个攻击直升机中队(配备6架直-9G)和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可能配备6架米-17型直升机)。在集团军所属陆航团中,1个攻击直升机大队配备12架直-9G,1个运输直升机大队配备12架米-17。

 作战优势

  新型机械化师的战车和其他武器装备的重量远轻于解放军其他的机械化部队,在减轻了后勤保障压力的同时还增强了部队的机动性,使部队能够通过战区内大部分的道路和桥梁。轻型作战部队在油料和其他后勤物资的保障方面也更为容易。

  由于在新疆和西藏两地,高等级公路很少,因此独立遂行持续性作战任务的能力是新型机步师一大优势。目前,西藏地区使用的只有轮式装甲车辆,装备有25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的履带式步战车的使用有助于增强部队应对突发事件和防范印度军队可能发起的攻击的能力。

  配属支援

  可用于加强新型机步师的重型作战分队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例如,北京军区的装甲6师就有可能被当成加强力量,因为它的编制与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类似。装甲6师连一级的编制与新型机步师下辖的坦克团连一级的编制相同。有所区别的一点是,装甲6师的师部有2辆坦克,而新型机步师下辖的坦克团团部则没有。因此,装甲6师每个营配备35辆88B式或者99式主战坦克。全师拥有315辆主战坦克。

  负责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旅主要装备152毫米、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在152毫米83式自行炮移交其他部队之后,今后机械化集团军可能主要装备155毫米PLZ-45式自行加榴炮。该炮有能力发射“红土地”镭射制导炮弹,而中国己获得俄罗斯许可生产KBP设计的155毫米“红土地”镭射制导炮弹。

  军属防空旅可以提供高炮和地空导弹支援。每个高炮营配备24门57毫米高炮。地空导弹团中每个营还有6部“红旗”-7型地对空导弹。

  此外,新型机步师的反坦克能力还可以得到一个反坦克营的支援,该营的每个连配备6门89式120毫米自行滑膛炮和18套“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

  总结

  解放军的新型机步师十分适合在新疆、西藏执行作战任务,因为它们和其他的重型装甲部队相比无论是在战斗车辆保障还是其他作战物资保障方面的后勤压力都要轻得多。

  此外,由于新型机步师具备“模组化”编组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配属其他支援部队来增强在任何低于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在需要使用重型部队的突发事件中,中国可以通过“模组化”编组新型机步师,迅速将部队投入到保护国家利益的行动中。(来源:人民网)
为了明天.

TOP

从徒步行军迈向信息作战--中国军队80年的历史性跨越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陈辉 常爱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记者走访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和基层作战部队,领略了人民解放军从徒步化、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后,开始进军信息化的历史进程。

    从“徒步化”到“信息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米加步枪”到“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发展史。

      徒步化——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徒步化”是其主要标志之一:步兵机动、作战、运输武器装备,完全靠人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的鼎盛时期共有43个军,全部都是陆军,步兵占95%以上。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行程2万5千里,靠的全是“铁脚板”。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仍然是步兵打天下。此时,部队的装备和待遇有了很大改观,“小米可以加步枪”了,但“汽车始终没能加大炮”,“飞机加大炮”就更是奢望。

    解放军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还是“徒步化”,但已经开始向“骡马化”过渡。缴获日军和国民党的山炮、野炮、战防炮等大口径火炮陆续装备部队,但那时还很少有汽车牵引,骡马成为牵引重装备的主要运力。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区成立坦克大队,但坦克出了毛病还要靠牲口拉。

      骡马化——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跨越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人民解放军才真正由昔日的“铁脚板”实现了“骡马化”,历程30年。

    “骡马化”的标志是:步兵仍靠步行作战,指挥员靠乘马,重武器装备靠畜力运载,并拥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

    1985年之前,人民解放军的师、团、营、连都有军马和马厩,并编制有专门的驭手班,当兵赶马车在当时司空见惯。高高的草垛是军营的象征,重武器装备和给养靠军马运输,营指挥员没有指挥车,配备乘马,团里还有专门为军马看病的军马所,大军区后勤部编有军马部,总后有培养军马医生的兽医大学,人民解放军还建有骑兵学校,全军在新疆和内蒙古还建有许多繁殖马匹的军马场。

    1985年人民解放军裁军100万,走上了精兵之路,以步兵军改建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的同时,取消了“骡马化”,全部实现“摩托化”。

    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从此消失。目前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担负影视片的拍摄等任务。

    摩托化——步兵终于告别了“铁脚板”

    人民解放军实现“骡马化”,只是重机枪、火炮、指挥员和骑兵享受了骡马待遇,步兵仍然靠“铁脚板”。

    1969年2月,人民解放军开始组建“摩托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军。1985年,人民解放军全部实现“摩托化”。从“骡马化”到“摩托化”的历程也大约是30年。

    “摩托化”的标志是:步兵以车代行,运力为汽油发动机、胶轮车,装备全部由车载。“摩托化”步兵师编有摩托化步兵团、坦克团、炮兵团和工兵、通信兵等兵种分队。摩托化步兵团彻底告别了“铁脚板”,步兵机动全部乘坐车辆。

    “摩托化”使人民解放军战场的快速机动能力发生历史性巨变,人民解放军靠“铁脚板”追赶敌人汽车轮子的作战方式和千军万马沙场奔腾的场面永远成为历史。

    机械化——铁甲步兵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实现“摩托化”的同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尝试“机械化”。“机械化”部队是指陆军的主要装备以内燃机和涡轮机为动力,以履带为机动式样,以容纳多种先进技术为特征的高度合成的部队。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副军长刘云海说,“机械化”部队的鲜明特点是机动能力强,由于装甲车辆和火炮都采用履带而不是胶轮,因此,不仅能在城市公路上机动,而且能在山地、草原、荒野等复杂地形上机动;另一个鲜明特点是防护能力强。“机械化”部队的车载装备都有装甲防护,并且有较强的火控系统,能够做到攻防兼备;第三个特点是把诸军兵种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兵种合成的威力。

    “这种把‘矛’和‘盾’合二为一的装备,以及把诸军兵种合成的部队编程,成为现代战争的最佳组合。”刘云海说。

    “机械化”时代,轮式车辆大量减少,坦克、装甲车、步战车和履带式自行火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装甲兵成为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乘坐轮式运输车作战。

    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于1955年4月成立。1984年4月,人民解放军诞生了“机械化”集团军。

    2003年,党中央再次宣布人民解放军裁军20万的同时,加快了机械化的步伐,一大批“机械化”步兵师和“机械化”步兵旅纷纷从摩托化部队中脱颖而出,“机械化”步兵学院也诞生了。

    目前,人民解放军已建立若干机械化集团军、机械化步兵师和机械化步兵旅,就全军来说已达到半机械化的程度,“机械化”部队数量开始超过“摩托化”部队。从人民解放军实现“摩托化”到如今的半机械化,用了20年时间。

      信息化——快步追赶世界新军事潮流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为人民解放军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信息化”部队的主要标志是:以数字化电子信息装备和机械化主战武器为主导装备,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和主战武器智能化,适应未来信息战要求的新一代作战部队。

    “数字化”部队的实质是以计算机为支撑,以数字技术联网,使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从各种战斗、战斗支援到战斗保障系统都具备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及处理功能。它能够达到战场信息的最快获取、信息资源的共享、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指挥员对士兵的最佳指挥效益。“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人民解放军把计算机运用于作战指挥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80年代初,大军区以下单位没有计算机。目前全军军、师、旅、团全部配备了计算机。全军旅以上建制部队训练中心,设有计算机模拟训练室。

    人民解放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也逐步完善。目前已由创业初期的单机开发应用进入成片、成系统建设阶段,开设了以计算机网络、军事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建设领域,实现了在相当一级作战部队的联网。指挥自动化系统在部队完成战备值班、训练演习、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等重大任务和工作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指挥和管理手段。

    计算机的普及、联网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为人民解放军发展“数字化”部队奠定了基础。    7年前,人民解放军开始尝试“数字化”部队建设,建立了若干数字化兵种试验部队。据悉,在朝鲜战争的云山战斗中大败美军“开国元勋”师——美军骑兵第一师的志愿军某部炮兵部队,就是“数字化”炮兵建设的试点单位。目前,这支部队“数字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南中国海沿岸举行的军事演习中,初露锋芒。

来源:新华网
为了明天.

TOP

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中国部署新型机械化步兵师


中国改进型86步兵战车 [资料]

2006年济南军区组织的“前卫-206B”军事演习中,新型反坦克发射车进入阵地。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新疆与西藏既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还是重要的能源通道,因此这两个地区始终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

  其中,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蕴藏有千万吨级的大油田,新疆本身还是中亚各产油国通过管线向中国输送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枢纽地带,因此它已经成为了中国陆路进口石油资源的主要通道。另一方面,西藏拥有大量中国发展重工业所需的铬、铜、硼、锂等矿产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钴矿、铜矿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上述两个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和它们蕴含的丰富资源,使得中国在该地区增加部署了机械化部队,以增强应对可能威胁到国家利益的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

  与部署新型机械化部队相一致的是解放军军事学说的新发展。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军事理论界对“信息化战争”十分关注,由此派生出“配属”和“支持”两个概念。“配属”是指在师一级的部队内部组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斗群或者是将一些重装部队“完美地”加强给师级部队。“支持”或者是“支援”是指后勤部队必须具备突入敌人纵深对我方部队进行后勤支援的能力。类似的军事学说主要是要从根本上清除苏军的军事理论对解放军军事理论界的影响。

  

  适应未来战争的新编制

  解放军正在组建的重型装甲部队,类似苏军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摩托化师。然而,组建这种编制的部队花费巨大,因此解放军在新疆和沈阳军区部署了规模较小的轻型部队,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向它们增配火力强大的重装部队。近年来,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进行军事演习证明,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加强轻型部队,可以有效地增强这些部队的火力和后勤支援能力。此外,这种部队还能满足中国的军事学说所要求的高寒山地和城市作战要求。

  最近,中国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它们的战斗力被认为领先其他的机械化步兵师至少两代。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编制和装备使它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特别是高寒山地作战和城市作战,配备给这种新型师的装备的重量和火力都要轻于解放军其他的装甲师和坦克师。新型机械化步兵师的轻型车辆和支援武器被认为是在新疆和西藏这种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战区作战的最适宜装备。

  目前,解放军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的编制都是按照“三三制”编制要求进行编组的。一个连包括三个步兵排或装甲步兵排组成;一个营包括三个连;旅包含三个营;师则下辖三个旅。具体来说,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下辖三个机械化步兵旅;一个坦克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防空兵旅;一个直升机中队以及一些后勤直属队。师的司令部除了司令部机关(连级单位)之外,还下辖1个工兵营;1个电子对抗营;1个防化营;防空兵分队和司令部警卫连。此外,师属炮兵、情报和航空兵部队的编制则是参考了美军“86型师”的编制。

  新编制与原编制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新型机械化师的每一个排有4辆86式步兵战车(以下简称步战车),比原先的排级单位增加了一辆步战车,使得排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指挥车,此外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排级部队增配侦察和工程分队。这就使得排取代连,成为最小的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战术单位。新型机械化步兵师共有351辆86式步战车,它们还能得到1个炮兵旅72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1个坦克团的99式主战坦克的支援。新型机械化师中,89式装甲指挥车被直接装备到连一级部队来增强部队整体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为了明天.

TOP

解放军战力结构须由步兵主战转向火力主战


解放军战力结构须由步兵主战转向火力主战


资料图:解放军89式自行火箭炮群集火力射击
  白帮喜 袁群宝 马双骏

  由于受技术的制约,传统战斗力量之间的结合较为松散,战斗表现为人与人、武器与武器、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对抗。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战场上的各种战斗力量在信息网络的链接下,实现了作战功能的内在融合,能够相互自主协调、融为一体,并与战役力量联动实施战斗,战斗双方体系对抗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战斗发生了许多新的、质的变化。

  战斗组织实施由“相对独立”转向“基本统一”

  传统战斗,通常是在战役编成内,以某一兵种为主,其他兵种为辅,诸兵种协同实施的合同战斗。为了便于完成战斗任务,战役指挥员通常要将大部分战役力量直接配属给战术部队,使其形成功能相对齐全、具有较强独立战斗能力的实体,而战役指挥员自身掌握的兵力兵器相对较少,战役与战斗之间的界限也“泾渭分明”。在战斗过程中,由战术指挥员相对独立地组织实施,从组织准备到战斗实施,从先期作战到后续作战,从前沿突破到纵深攻击,从兵力火力打击到战斗保障,战术指挥员都必须主要依靠自身,周密计划,协调实施,拥有相对独立的指挥权。战役指挥员对战斗的干预也较少,战斗是在战役的支援和保障下实施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争、战役、战斗逐步趋于一体,战役级武器装备直接参与战术级行动,战术级情报信息与战役级情报信息综合一体,战役指挥机构直接指挥战斗行动等渐成常态。在一些情况下,一次战斗就是一次战役,甚至是一场战争,作战逐步呈现出战略级决策、战役级指挥、战术级行动的特征。在此情况下,为了有效地与敌进行体系对抗,战斗行动不仅要依托战场信息网络,将诸要素连为一体,而且还要与战役各要素相融合,借助战役的力量和作用,以整体的合力与敌抗衡。由此,未来战争中战斗与战役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受战役的制约也相对增大,从战斗情报、战斗决策、战斗协同到战斗行动等,都要受到战役的严格控制;战术部队的战斗往往只是在战役的统一计划和指挥控制下的某一个作战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战斗的组织、指挥、行动、保障等权限将被战役级指挥员逐步“收回”,战斗行动将在战役指挥机构的统一筹划甚至直接指挥下展开。

  战斗力量结构由“兵力主战”转向“火力主战”

  长期以来,步兵、装甲兵由于兵力规模较大,战斗能力较强,一直是战斗的主体力量;其他兵种则因为兵力规模较小,战斗能力有限,只能作为战斗支援和保障力量参加战斗。战斗的基本方式一直是步兵、装甲兵在炮兵、航空兵等火力兵种的支援下,在其他兵种的保障下,相互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实施的兵力突击和抗击。虽然在战斗行动中,也或多或少的包含有火力行动等,但兵力行动无疑是主体内容,兵力是战斗的“主角”,其他行动是辅助性行动,是战斗的“配角”。这一期间,指挥员在组织指挥战斗时,总是以兵力行动为主,兼顾其他行动进行设计和运用战法,战斗表现为以近距离兵力突击(抗击)为主,其它作战样式为辅的兵力主体战。

  随着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编制体制的改革,上世纪末以来,步兵、装甲兵以外的其他兵种得到迅速发展,兵种种类不断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作战能力日趋增强。特别是火力部队,其作战能力不仅不逊色于步兵和装甲兵,而且呈现出超过步兵和装甲兵的趋势。以炮兵为例,不仅数量规模已经能与步兵、坦克兵比肩,而且在火炮的射程和毁伤能力上也急剧增大,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加之各种精确炮弹和导弹的不断装备,使其火力打击能力空前提高。特别是在体系对抗的背景下,战术兵团除能够得到上级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和战役战术导弹的加强外,还可以得到空军和海军火力的实时支援。在这种情况下,火力完全可以担任战斗的“主角”,遂行多种战斗任务。于是,未来战斗中,战斗力量的结构将从过去的以兵力行动为主、火力打击为辅、以火力支援兵力行动,向以火力打击为主、兵力行动为辅、以兵力引导火力打击并评估作战效果转变,战斗表现为信息主导下的火力主体战。

  战斗制胜机理由“战损累积”转向“体系瘫痪”

  传统战斗,由于战术部队的侦察和打击能力不足,而且得到战略、战役力量的支援有限,很难在战斗一开始就直接打击敌人的重心,破坏敌作战体系的整体结构。因此,要想赢得战斗胜利,只能先前沿、后纵深,层层打(抗)击敌人。通过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使对手的人员、装备损耗下降到一定程度,改变作战双方力量对比,从而使敌丧失继续战斗的意志和能力。形象地说,如果把敌方作战系统比作是一座高楼大厦,传统战斗的方式是从上到下、从外向里用铁锤零敲碎打,耗力又费时。这种基于“战损累积”的制胜机理,在消灭对方的同时,已方往往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未来战争中,随着战术部队侦察探测、指挥控制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联合战役的背景下组织实施战斗,可以得到战役甚至战略力量近似实时的支援,使战斗指导从传统的打消耗战、歼灭战向体系瘫痪战转变。在制胜机理上,表现为从大量杀伤、消耗敌有生力量,改变交战双方力量对比而获胜,转向攻心夺志、毁节断链、破击敌作战体系,摧毁敌作战意志和能力而最终取胜。与传统战斗相比,这一新的制胜机理可用“爆破”来比喻,也就是直接在敌作战体系的关键部位安放足够的炸药,当炸药爆炸后,大楼在瞬间便轰然倒下,省时又省力,可以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作战效果。
为了明天.

TOP

中国铁军十年转型中人员淘汰率达40%央视新闻会客厅



这是2004年9月,名为“铁拳——2004”的涉外大型实弹军事演习,陆军轻型机械化步兵师进行山地进攻战斗。
这是2005年7月,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解放军第一次以师为建制单位和外军联合进行两栖登陆作战和强制隔离作战演练。
这两次演习都着眼于打赢机械化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将战场感知、指挥控制、火力运用、陆空协同、信息对抗,贯穿全过程,一万多人参加的大型演练,战车隆隆,但整个战场却不见几个兵,全面检验和体现了机械化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演习获得了完满成功,令国内外的军事观察家赞叹不已。
担负演习任务主力的这只机械化步兵师,就是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被誉为“铁军”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而在军演现场上,这只部队所配备的各种轮式步战车等轻型机械化主战装备,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997年底,中央军委确定该红军师开始由“摩托化步兵师”改制转型为我军“第一只轻型机械化步兵师”,这标志着解放军步兵装备的列装转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十年间,这次装备转型却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艰辛道路。
李小萌: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一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赫战功的队伍,成功地转型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机械化部队,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师长杨剑,欢迎您。
杨 剑:主持人您好,大家好。
李小萌:一听我们的掌声就知道今天的观众也非同一般,他们是军姿军容相当整齐漂亮的战士们,同时也包括了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的副参谋长陈晓楠和这个师的叶挺独立团政委张友书、秋收起义红二团二营教导员徐洪刚。欢迎大家。我们说到某红军师是从摩托化部队转化成机械化部队,首先得给观众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 剑:按照我们解放军的军语来讲,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摩托化步兵作战行动当中是以徒步方式,运输车只是一种输送载体,机械化部队是利用了综合集成的一个装甲平台,就是攻击、防护、机动和通信为一体的这么一个平台,实施机动,实施作战。
李小萌:是个根本的转变,但第一步我们看到的先是装备上的变化,这个装备的变化您跟我们讲讲都变成了什么?都有了什么新的装备补充进来?
杨 剑:装备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把我们传统的摩托化步兵的那种轮式运输车改变了以装甲装备为载体的高度集成的一种叫作战平台,这种平台是解放了我们传统的步兵的双脚,现在我们的机械化步兵主要是利用这个平台,摆在大家面前这个平台。
李小萌:主要就是它吗,换装主要是换它吗?
杨 剑:换装主要是换它,它叫92轮式步兵战斗车。另外它只是其中一种装备,和它配套的,那就比较多了。
李小萌:像您还准备了图片吧。
杨 剑:对,92轮式步兵战斗车,这是我们的作战装备96式中型坦克,这是92轮式步兵装甲输送车。这是装甲侦察车。
李小萌:这个现代化和科技含量都更高了,像我们普通老百姓平常以前开微型车,后来变成开豪华车了,这种变化怎么那么难呢?难在哪儿呢?
杨 剑:这种变化应该说还是一个思想观念的变化吧,应该说我们部队的转型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2002年年底,经过军委总部五年验收,我们七个方面19个内容全部达到优秀成绩,换句话说,我们师经过五年的转型,在2002年,全师形成了一个机械化部队的战斗能力。



李小萌:从低档装备换成高档装备,怎么一下要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转型呢?
杨 剑:应该说我们部队五年转型,不谦虚地讲还是比较快的,这种转型为什么这么艰难呢?最困难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蜕变。
李小萌:当步兵战斗车第一次开进军营,战士们看到它是什么样的反应?
杨 剑:看到它是很震撼的反应,这种震撼是什么震撼呢?第一,没见过,第二,不知道怎么用,很震撼,也很神秘。第三,还有一种比较恐惧的心理,因为这个装备到了部队来了以后,我们怎么掌握它?它是个高科技的产品,它不仅有机械的、电子等等行业的一些技术,他需要掌握,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带来了一种训练和作战指挥的转变,那是深层次的东西,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东西。
李小萌:一个新的装备来了,要不我们就找师傅去学,要不就是照着说明书来学,这样的方式去学习的话很难吗?
杨 剑:非常艰难,面临的问题和矛盾非常突出,首先是没有教材,只有一本说明书。第二,没有指导法规,这种新装备,这几个专业的训练究竟依据什么方式,按照什么方式来组织训练,用什么手段来组织训练。
李小萌:全得靠自己去摸索才行。
杨 剑:第三没有模拟训练器材,模拟训练不过关不能上车的。第四,最关键的一条,我们过去是摩托化步兵,我们的训练场地是按照摩托化步兵的那种科目设置来保障的,装备变化了,我们的训练场地显而易见远远满足不了训练的需要,过去我们是一个单兵跑一趟,狭小的场地可以训很大的战术,现在这个狭小的场地连一台车都容纳不下,所以场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李小萌:战士们看到这个叫步兵战斗车,觉得很神秘,觉得好奇,曾经发生过用大炮打蚊子的事儿是不是?

杨 剑:对,战车发到我们部队来了以后,有一次我们师里面一个领导到这个团去检查工作,就发现了,这个步兵连队把新配发的步兵战斗车当作运输车来用。第二,他看到这个作战车上面一个消防拴挺碍事,他觉得这个东西第一不好看,第二,很碍事,把它掰掉了,那种消防意识差。第三就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运输车来使用它,谁都能把它开出来加班加点训练,在我们的官兵头脑当中,刚开始的时候没有那种装甲机械化的意识,还有个摩托小时的限制,就是我们一台主战装备,发动机是有摩托小时寿命的,到了多长时间这个发动机就要重修,就要大修或者要更换,是有摩托小时限制的,我们的官兵当时是基本没这个观念的,拿出来就用。
当然这种现象我认为,作为我们刚刚实施转型的部队,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任何时候任何事物,任何人接触一个新生事物,总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总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是他毕竟是有那么个过程,尽管那些是个洋相事儿,但是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第二句话就是,这种情况刚开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绝不允许在我们这个部队有一个长时间的生存空间。
李小萌:这是对这个新设备一开始不了解,一个认识的过程,还有就是这些机械化的设备和步兵之间的配合上,以前这个摩托化的时候,战争作战的场面是什么样,跟他配合之后场面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实施作战行动的时候,一般都是我们一个班或者一个连,就是说一个班吧,在班长、副班长的率领下,采取徒步作战的形式,利用手中的武器实施作战,在战斗行动当中,班长运用口令,运用旗语指挥全班的行动。
转型转为机械化步兵以后,我们一个班就是一台车,这个班在战斗行动当中,主要是要依托这个综合集成的装备来实施作战,向敌人发起冲击要利用它的快速冲击力,要利用它的综合防护力,还要利用车载武器那种强大的火力,还要运用车载通信装备信息的高速传输力来实施作战,他的机械化步兵,他的行动是围绕这个车来设计的,这是它的核心问题,但是我们刚开始转型的时候,有些班长或者有些基层指挥员由于受思维惯性的影响,还是运用老步兵的观念,老步兵的传统,老步兵的指挥方式来指挥现代的机械化步兵作战,这样就出现洋相了,那就是在实施作战行动的时候,许多班就把这个车脱离了,甚至车长也下车了,带领全班徒步就发起冲击了,把车撂在一边了,也不指挥它,也不利用它。
李小萌:也是把它当成单纯的运输工具了,开到地点然后下车作战。
杨 剑:对。这就是一种把这个传统步兵这种作战方式沿袭下来了,没有充分运用新装备的特性,新装备的功能,没有充分运用新装备提升自己的战斗能力,这还是一种观念性的转变问题。

//news.phoenixtv.com/mil/2/200707/0719_340_160013_3.shtml
为了明天.

TOP

李小萌:从作战场面上,最大的不同说以前是说演习或者作战满山遍野都是兵,变成了机械化之后变成了万人作战不见兵是吧。
杨 剑:我们的部队作战是充分利用高度集成的平台作战,我们的部队作战是一般不脱离这个平台,因为这个平台既有强大的火力,有强大的机动力,更有比较好的防护力,它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平台,我们的战士如果脱离这个平台,大家一目了然,肯定战斗力要锐减,为什么?失去掩护了。
第二,脱离了主战的装备,那种能够发挥火力的平台。所以人员是一般不下车的,利用这么个平台实施机动作战。所以说我们的部队实施作战的时候,一般见不到战士在底下跑,他是不能脱离这个平台的,这是最基本的,实在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在很艰难的时候,在影响这种主战装备通行的时候,它过不去了,这个时候步兵要下车,步兵下车实施战斗是他的一个辅助手段,不是主要手段。
李小萌:那就是说战士轻松了,体能的训练没有以前要求那么强了是不是?
杨 剑:但是对战士来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轻松,但是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它的压力会更大,为什么呢?他要充分运用手中的高级式武器装备和器材,这些器材、武器装备,没有很好的文化素质,没有很好的高技术素质,说句通俗的话,你玩不转它。
李小萌:转型的初期闹过笑话,面临着根本的转变,对于红军师来说是不是面临到了一个无法跨越过去的障碍呢?我们不妨从这个红军师的悠久历史当中去寻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答案。刚才我要介绍你们几位来宾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在介绍一支从历史当中走出来的队伍一样。
李小萌:您是第几任师长?
杨 剑:第30任。
李小萌:这么悠久的历史的一个队伍,走到要去转型的时候,过去的这种优良传统能帮助你们什么?

杨 剑:应该说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一支普通的摩托化部队改制换装成一支轻型机械化部队,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战斗力,正如原军委张副主席所讲的,他在现场看了我们的演习,他讲,看了你们的演习,我觉得是打出了现代步兵的风采,打出了新世纪铁军的作风,应该说评价很高,当时他看这个演习的时候,我们是刚刚转型不到三年。
完成转型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确确实实非常艰巨,矛盾问题很突出,铁军官兵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转型,靠的是什么?靠的还是铁军精神,靠的是厚重的铁的传统,这种精神这种传统在融入到我们铁军每个官兵的血液当中去了以后,这些官兵就能够充分发挥我们铁军那种霸气,那种豪气,铁军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军的那种作风。
李小萌:前面您说,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观念上的改变,而且你们也提出来了,不换观念就换人,真是这么做的吗?
杨 剑:是的,真是这样做的。
李小萌:在全师范围内有多少人因为这个转型的需要,调离工作岗位或者是就职业转业了的?
杨 剑:40%。
李小萌:40%的淘汰率?
杨 剑:对,有些是因为观念转不过来,更主要的还是基本素质不过关,基本素质达不到机械化部队建设的需要。
李小萌:通过什么方式去淘汰呢?总得给人一个机会去学习,去适应,然后考核之后来决定你是留下还是离开对吗?
杨 剑:当然,决定谁离开不离开,是有严格的考核限制的,像我们组织机械化部队的转型,最主要还是专业技术训练,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训练,装甲机械化那种意识的组织指挥训练,还有分队军官的战术指挥和专业技术训练,在这种指挥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时候,都有一个相关的评定标准,这个标准是总部制定的,是军区实施的,换句话说,每一个指挥员,每一个专业技术操作人员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拿到那个证书,最基本的证书是二级证书,然后是一级,然后是特级,我们的要求就是改制换装之初我们人人都要拿到二级证书,拿到二级证书才算是进入这个门,拿不到证书,对不起,你得走人,你得离开。




这个过程是严格的,但是我觉得也是残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过去有许多老步兵状态下的那种人才由于适应不了那种新装备,因为迈不过去这个坎,不得不离开,像我们原来叶挺独立团有个三连连长,他在老步兵那种专业技术当中,在全团乃至全师都是最优秀的,为此他还立了二等功,但是进入改制换装以后,他作为一个连长,首先要掌握这个新装备,这个新装备的通信、射击、驾驶都得掌握,在训练当中,在考核当中,三次考核都没拿到证书,应该说对这么个优秀的训练尖子人才,我们也是很珍惜的,也不是说考一次不行,就淘汰你,我让他考了三次,但是这个同志确确实实文化功底不高,考核当中他确确实实过不了关,过不了关那就得淘汰,忍痛割爱也得淘汰。
李小萌:以前的那些战功都不算数了?都不能帮他一把吗?
杨 剑:以前的战功我们认可,我们也尊重,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李小萌:这里问一下叶挺独立的张政委,刚才师长讲的这个连长离开的时候你们都舍不得吧?
张友书:非常舍不得。
李小萌:他当时的心情,他说了什么吗?
张友书:他非常舍不得离开,离开这个部队,非常热爱这个部队,当时他说,让他转业,他也能够理解,他也能够服从大局,这也是做出奉献,做出牺牲,是为了部队建设的需要。
李小萌:在您这个叶挺独立团,留下的连长和淘汰的连长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张友书:留下的连长大概有60%,这些人现在有的已经到了团职岗位了,目前我们团的丁海龙丁副团长是研究生,就是那个时候的连长,还有王国忠王副团长原来是九连连长,但是这些连长是送到装甲步兵学院培训之后适应了训练的需要才留下来的。
李小萌:再问一下陈晓楠参谋长,对于你们这些领导层的长官来讲,考核也同样是要去面临的一个问题对吗?
陈晓楠:从师长做起到每个兵,所有考核一项不落。



李小萌:你们的考核成绩公开地公布吗?
陈晓楠:应该说我们只要有考核,就有排名,有排名就有全师的通报,从师长的成绩到每个机关干部,再到每个连队的成绩都是全师通报的,这谁都作不了假,你是多少是多少,是及格就及格,是不及格就不及格。
李小萌:您给我们透露透露当时杨师长考得怎么样?
陈晓楠:师长当时,他是第一批拿到三个专业二级的我印象是,就是驾驶、通讯、射击第一批拿到三个专业二级的。
李小萌:您呢?
陈晓楠:我第一次只拿到两个。
杨 剑:他有特技,他是老装甲兵,他有特技。
李小萌:当时万一您第一次考核过不了怎么办?您想过吗?
杨 剑:我如果过不了,和他们一样,也得走人。
李小萌:就是这么残酷的一个现实?
杨 剑:对,我当时是任团长,1997年的时候。
李小萌:今天现场徐洪刚一来战士们都认出你来了,1993年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现在您是做教导员的工作,作为这样的一个职务来讲,专业技术上掌握得不那么精到行不行?
徐洪刚:不行,我也不例外,可以说在我们铁军当中,从师长到我们下面基层干部,到每个士兵,都要过硬。

//news.phoenixtv.com/mil/2/200707/0719_340_160013_7.shtml
为了明天.

TOP

李小萌:您是全军乃至全国大家都非常仰慕的英雄,可不可以网开一面呢?
徐洪刚:不可以,在掌握新装备,驾驭新装备,练就过硬本性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都要过得硬。
李小萌:准备考试之前你都做了哪些工作呢?学习、复习,那时候压力大不大?
徐洪刚:那时候我任指导员,新装备刚刚列装,这时候我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当指导员期间,新装备到了部队以后,自己感到很茫然,为什么?我基础比较差,只有初中文化,后来组织上给我提了干,我上了一个中专,当指导员的时候我只有中专文化水平,但是面对新装备的时候我确实感到很困惑,这是在装备上面。同时在带兵上面也感到指导员这个角色也有难度,面对战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战士提出的一些思想问题,自己不是能够得心应手去回答,这时候我感到压力特别大,在这个时候,我跟我们团党委提出申请,想进一步到学校深造,提高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
李小萌:每个人去经受考核,人人过关,这是个体上符合了要求,但是要是真是有战斗力,整个转型是整体配合上整体的一个变化,这方面你们又在做什么?
杨 剑:转型我们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种单装单兵的一种转型,从最基础开始;第二阶段逐级合成,班排连营团逐级合成,这种逐级合成一方面是一种在训练当中的逐级合成,更主要的是他在一种创新理论的推动下、迁移下来逐级合成,因为这种轻型机械化部队在我军史上过去没有,我们部队是第一家,这样的部队,这样的装备,这个转型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我们无从去遵循,我们只能是边摸索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对于整体转型的战斗力的提升也是一样,从最低级开始,从理论攻关开始,从破解每个难题,从破解每个瓶颈问题,从破解每个关键问题来入手,提升他的综合战斗力水平,最终达到全师形成一个整体战斗力水平。
李小萌:像您前面说的那些困难只有一本简单的说明书,面对着这么复杂的设备,最后怎么把它搞懂的,能够熟练地运用它的?
杨 剑:首先,就是把说明书吃透,组织人员攻关;第二就是比较,这种装甲装备和我们部队现有的装甲装备有什么不同。当时我们还有个装甲团,装甲团本身就是装甲部队,射击、通信、驾驶专业有共性,这种共同的共性我们有人才,通过这种人才酵母作用,通过装甲团的人才向两个团的辐射,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三就是研究攻关,攻关那些不同的部分,我们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怎么办呢?把工厂老师傅请回来,把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请回来,给我们现场当老师,做示范,通过这样一点一点攻关,一点一点积累,一个一个问题解决,最后按照我们军事训练的教学法也好,军事训练大纲的结构也好,军事训练等级评定标准也好,按照那个框架来编出92轮式布战车的一个综合体系的训练教材,应该说这种装备的第一本教材是出在我们师。
为了明天.

TOP

 2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