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陈凯歌无惧贺岁之争 《赵孤》密室私会引发笑场

陈凯歌无惧贺岁之争 《赵孤》密室私会引发笑场

无数张《赵氏孤儿》的海报张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各个角落,上面的葛优只留给人们一个佝偻的背影,肩负在身上的是沉重的书简和隐藏在其中的宝剑,这个画面其实也是陈凯歌的内心真实写照:经历过《无极》和《梅兰芳》的失意,他放低了身段,像程婴那样隐忍负重,他想一旦时机成熟,自己的三尺龙泉便毫不犹豫地仓啷啷出鞘……昨日,陈凯歌率葛优、黄晓明、王学圻、张丰毅、海清等主创悉数现身北京,为其执导的贺岁片《赵氏孤儿》举行全球首映礼。虽然之前的媒体看片会上爆发了相当频繁的笑场,也有相当数量的电影记者指出《赵氏孤儿》的若干硬伤,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承认,这部根据元杂剧改编而成的电影,要比陈凯歌的上两部作品有诚意。

  壹

  影片解读

  模糊历史显人心虎头蛇尾有遗憾

  《赵氏孤儿》的故事第一次被文字记载是在《左传·宣公二年》里,而在《左传·鲁成公八年》里,出现晋灭赵氏家族的记载,在后来《史记》中的《赵世家》中,司马迁把它传奇、小说化了,添加了屠岸贾这一导致赵氏家族灭门的重要人物,还明确赵武为赵朔之子。后来,元朝纪君祥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在此基础上强化了赵氏家族和屠岸贾之间的冲突——程婴的身份被确定为民间医生,他用自己的儿子替换赵武,后来还带着赵武改名投奔屠岸贾门下,赵武被屠岸贾收为义子,共同生活20年,赵武长大后杀掉屠岸贾,终于报了大仇。18世纪法国文豪伏尔泰把《赵氏孤儿》改变成话剧《中国孤儿》在巴黎公演,引起轰动,该剧被誉为东方的《哈姆雷特》。

  陈凯歌把发生在2500年前中国古代的这一件传奇事件搬上大银幕,但却刻意隐藏了时代背景,他同时也没有把主角赵氏孤儿真正的名字——赵武给观众点明,电影中这个小孩的名字只叫“程勃”。2小时零5分的放映时间,《赵氏孤儿》全片被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托孤和救孤,葛优、王学圻、鲍国安和张丰毅这几位老戏骨让电影力道十足。第二部分的抚孤和复仇却显得比较拖沓;影片最后,程婴死后变成灵魂在街上游荡并看到死去的妻子,不光比较唐突,而且话剧感太浓,和现代的电影语言格格不入。

  贰

  看片笑场密室上演“断背情”葛优笑称很自然

  葛优是演现代喜剧高手中的高手,可是他在古装戏中的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比如之前他在冯小刚的《夜宴》里扮演皇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让影迷好好地诟病一番。之前《赵氏孤儿》在北京邀请全国院线经理看片时,葛优并未引发笑场,他的总体表现也被很多人赞赏不已。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京观赏《赵氏孤儿》时发现,葛优果然是中国电影圈中难得一见的“千面人”,只要导演别给他雷人的台词,葛优是不可能引发笑场的。影片一开始,葛优就出场了,昏暗的月光洒在他神情憔悴的脸上,他用大锤卖力地将逝去妻子的房门给钉死,同时也把自己不堪的回忆钉死,影院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笑。

  可是电影进行到后半部分,黄晓明扮演的韩厥频繁跑去和程婴私会,两人的目的是商讨如何杀屠岸贾,为了不要让幼年的程勃听到,他们不得不都在密室里窃窃私语,显得非常亲密,看到这里,影院中不少记者开始发笑,“他们好暧昧哦!”这样的点评不绝于耳。后来只要两人密室私会,观众席里就少不了颇具深意的笑声。看片会结束后,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葛优笑着说:“其实我和黄晓明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演着演着就成那样了,可能程婴比较孤独吧,家没了,老婆也没了,他需要一个伙伴。如果今后有人对这些画面恶搞,我也觉得挺好的,这是观众看得起我们。”对疑似断臂情引发的笑场,黄晓明也解释说:“之前早就有说过我和葛优像夫妻了嘛,我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