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旅游日记】三 孟门山 精华 推荐

【旅游日记】三 孟门山 精华 推荐


【旅游日记】一 洪 洞
【旅游日记】二 壶口
【旅游日记】三 孟门山
孟门山

文:紫瑶轩

离开了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我的耳边还在回响着振聋发聩的黄河怒涛声,心情与流过壶口后的黄河水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为了观赏沿途黄河景色,旅游车慢慢地行进着,我们看到,黄河水冲出壶口后豁然开阔,水面渐宽处,一块巨礁屹立河心,俯视如门,侧看如舟,仰视如山,实则是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它雄踞中流,划开河水,那就是传说中“山石为禹所凿”的孟门山。相传大禹治黄用疏导之法,将羁骜不驯的黄河收伏,最终使它服服帖帖地流归大海,并对沿河下游形成灌溉之利。他在这里凿开了第一个阻挡洪水的“龙门”暗洞,就叫它孟门。据说那孟门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镌刻着金明郡守所写的“卧镇狂流”四个一米见方的朱红大字,如到河水下落时,这四个字便能露出水面。很遗憾,我们未能看到那四个大字。
孟门山距离壶口并不太远,说话之间就已经到了。我们惊奇地看到,黄河水在此被那块巨大的礁石一分为二。此石横亘数百步,状若一个梭形小岛,黄河水从这里分流再汇合。孟门山虽然“临危若坠”,但有“卧镇狂流”的能力,“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



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流经孟门,片刻的舒缓之后,便再度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态势,直至相距65公里处的龙门。岛上立着身着古代服饰的大禹雕塑,神情肃穆,手中拿着他治水的工具,脚下是他的伙伴应龙,相传大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大禹面朝陕西,背靠山西,目光注视着正前方,似乎还在思考治水方案?抑或是因“三过家门而不归”,在遥思家中的妻儿老小吧?



去小岛上要经过一座悬空的吊桥,人走过时那桥忽悠悠乱颤,令人提心吊胆。进入小岛,有一个小小的碑亭,篆刻着隶书“孟门山”三个大字,廼劲浑厚有力,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位书法家的笔迹。



供奉大禹的大殿前立着一块石碑,石碑的表面光滑,字迹清晰,上面镌刻着“百福图”。我光顾着拍照,没听清导游说是谁人手书。第一个是道家的八卦图,另外的99个古篆体“福”字被演绎的千变万化,各有千秋,分开来认这些字,恐怕没人能认识几个,在这座碑上我们知道了这个“福”字的演化过程,还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期望,幸福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都是合家欢聚、丰衣足食、平安和谐、心满意足、开心快乐的代名词。导游说:摸一摸“福”字就会福寿绵长。于是,大家便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去摸那块石碑,都想去沾沾福分。
孟门山是山陕的分界。这边是山西的临汾,而那边便是陕西的延安,到了孟门山就等于进了陕西的地界。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看来到达延安就很晚了。
【旅游日记】
三 孟门山
< cla>
洪洞,壶口跟现在的孟门山都是同时间去游的吗
洪洞,壶口跟现在的孟门山都是同时间去游的吗

对呀,妹妹。
我们一共是三天,第一天是洪洞、壶口、孟门山,第二天黄帝陵,第三天延安市内的杨家岭、枣园。稍后就挨着发文文,让朋友们分享。
我替你把旅游日记的一二三都放在一块了:)
谢谢妹妹辛苦你了。

TOP

越看越想去玩了,,,,

唉....

可有人不让单溜啦....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