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杀女女囚出狱跪谢女检察官

杀女女囚出狱跪谢女检察官

  周模英(左)、杨斌(中)谈起这些年的种种经历,不禁掉泪。

  杨斌家纱窗上,夹着的一张杨斌和周模英两个孩子的合影。

  当年杀女获轻判 如今感恩成一跪  
  曾经的女囚周模英走出高墙后面谢多年来帮助她的检察官杨斌
  ■新快报记者 曹晶晶 黄琼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孟祝斌
  5年前闷热的一个夏天,在广州天河区车陂村的河涌边,不堪生活重负的江西农民工的妻子周模英溺死了自己不足9个月大的亲生女儿。同年12月7日在广州市中院法庭上,公诉人杨斌与辩护律师同时为周模英求情,恳请法院轻判。这样的场面在刑事案件中实属罕见。最终,周模英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在周模英服刑阶段,杨斌帮周模英的家人解决工作问题、孩子的读书问题,每年将周模英的一双儿女接到广州来玩……在周模英走出高墙之后,她从江西赶赴广州,为的就是为了面对面感谢恩人“姐姐”。昨日,她们相见了。
  见面下跪泣不成声
  作为周模英的公诉人,杨斌已经在看守所、法院和监狱见过周模英多次。但是昨日这种没有玻璃墙、没有身份的对峙的见面是第一次。
  在等待周模英的时间里,杨斌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茶几上摆满了香蕉、桔子等水果。她还精心挑选了一件漂亮的红毛衣,丝巾绕在脖子上,精神焕发。“其实我之前一晚上没睡,现在比开庭还紧张。”杨斌笑言。
  下午3时20分,门外传来一声微弱的呼唤“杨斌姐”。杨斌刚打开门,站在门外的周模英就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地念叨着:“谢谢……”杨斌马上蹲下抱住周模英,低声安慰:“不怕,没事,今天是开心的日子,就像你以前说的,你是来看姐姐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两人相拥对泣久久不肯起身。
  片刻之后,杨斌拖着周模英起身走进客厅。周模英坐在沙发上,头依偎着杨斌,双手还紧紧握着杨斌。“昨天晚上有没有睡着觉?”杨斌柔声问。“只睡了一下。”周模英非常害羞,像个小孩。心情稍稍平复后,杨斌问起了周模英家人的情况。“小其(化名)乖不乖?我听说你很宠着他,这样不好哦。你爸爸的身体怎么样?谢谢上次他送的花生……”两人像久违的姐妹聊起了家常。
  书信照片恩情点点
  聊天时周模英突然想起了什么,起身,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一叠东西,原来是这5年多来杨斌给她寄的信和杨斌给两个孩子拍的照片。“每次在监狱里难过的时候,我就看看,看看杨斌姐和我孩子。没有这些鼓励,我活不下去。”这些信和照片被周模英带出了监狱,又带到了广州。
  周模英和杨斌一边翻看照片,一边讨论小其和小成(化名),“这个是我带两个孩子游泳,这个是带他们去江西婺源……”
  ●心语
  周模英:没有你,我没有勇气活下来
  昨日周模英和杨斌相偎在一起流泪、聊天,周模英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
  周模英:谢谢你,你是我最大的恩人。
  杨斌:不能这么说,我在帮你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很幸福。
  周模英:只有你关心我。
  杨斌:不是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人,只要我们会发现。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说出来。家人和朋友都会帮助你。
  周模英:没有你,我没有勇气活下来。你比我自己的姐姐还亲。
  杨斌:你就当我是你的姐姐吧,这是缘分。
  周模英:我一定要报答你。
  杨斌:你出来后好好生活,然后把两个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能够成才,那就是让所有帮助过你的、关心过你的人,为你祝福的人,都感到快乐,这是最好最好的报答。
  杨斌:法亦有情,我要拯救她
  杨斌:作为母亲,我曾经愤怒 法亦有情,我要拯救她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曹晶晶 黄琼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孟祝斌
   女检察官杨斌,五年前泪洒法庭为被告人周模英陈情;五年来,坚持不懈帮被告人改造并帮其家人谋生,成为被告人一双儿女的另一个母亲。她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坚持做这些事情的呢?在这些经历背后,她又要承受些什么呢?昨日,杨斌向新快报记者敞开了心扉。
  ●关于周模英
  曾担心周模英寻短见
  新快报:这次见到周模英后心情如何?
  杨斌:感觉很好。她刚出来的时候,我听说她的情况还是很不好的,不愿意见生人,现在好多了。六妹(周模英小姑)说她已经开始洗衣服做饭、照顾孩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我很高兴。
  新快报:周模英的状态恢复得益于你多年来的努力。
  杨斌:不能这么说,帮助周模英的人很多,没有大家的努力,有些事我也帮不上忙。记得判决生效后,我到广东女监去看望周模英。(当时)她的状态令我很不安,她没法忘记过去,也无法面对未来,总觉得自己不配再做母亲和妻子。我当时最怕她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有一次我见她的时候说“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你死了,就对不住我了”。
  (令杨斌更不放心的,是周模英的两个孩子。周模英收监后,丈夫熊默德也在广东打工。7岁的儿子被带回江西老家,他和姐姐两人自此由奶奶和双目失明的爷爷抚养,直至几年后小姑熊六妹回老家。)
  孩子快乐
  我就快乐
  新快报:周模英服刑的时候,你接(她的)孩子过来玩有几次?
  杨斌:两次,中间有一年两个孩子都得了麻疹,没法过来。
  新快报:当时怎么想着让孩子过来?
  杨斌:没什么特别,就是放暑假了,孩子有时间了,我就想让他们过来玩,我家里也有一个孩子,养三个孩子和养一个孩子差不多。几个孩子都很快乐,他们快乐我就很快乐,现在他们已经成了朋友。对于我来说,随缘而至、随心而动、随感而动、随性而为,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压抑地去做,发自内心的。
  ●关于当年事
  从愤怒流泪到当庭陈情
  新快报:你能谈一下帮助周模英的心路历程吗?
  杨斌:我对周模英的感觉是从愤怒到同情。
  我是一个母亲,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我的孩子六岁了。我第一次看起诉意见书就流泪了,再看案卷,看那个名字……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又哭了。提审的那天,我本来想狠狠地骂她一顿,但是当我看到她蹲在那里哭,说自己没有资格做母亲,不想活了,让法院判她死刑的时候,我的想法转变了,我只能慢慢地去安慰她。我劝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一定要好好活下来。
  思考:愤怒是不是太冲动了?
  新快报:你还记得当时公诉词的内容吗?
  杨斌:不记得了,我是主张“情法理”交融才能够打动人、感染人。只有有办案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亲自办案,看了所有的卷宗,接触被告人和她的家人,心理就发生了改变。这个案子太特殊了,周模英杀的是自己的孩子,她既是被害人的母亲,又是被告人。我刚知道这个案子的时候,甚至在办公室里愤怒地说,这个就该判死刑。但当我看了案卷之后,我感觉我的愤怒是不是太冲动了?是不是另一种冲动杀人?而网上也流传着一些看法,认为这个女人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杀,怎么能够原谅,怎么能够宽恕。我觉着这种观点是看似理性,实为非理性。而我的公诉词看似感性,实则理性。
  新快报:为什么这样说?
  杨斌:因为有些人批评我的公诉词太感性,太激情了。而我认为我的公诉词是充满理性的感性(笑)。
  (2005年12月7日,周模英案在广州中级法院开庭,在当庭发表的公诉词里,杨斌如此为周陈情:“周模英的遭遇,固然是她个人的悲剧,但何尝又不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悲剧?周模英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固然是法律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漠视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原因和背景,我们不能忘记站在她身后的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为生存而苦苦呻吟的人们,他们的苦难和命运。这也是法律应有的良知。”)
  ●关于这些情
  有争议也很正常
  新快报:听说当时这个事情引发了一些争议?
  杨斌:有争议是正常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争议的。
  新快报:不是有俗话说法律是无情的吗?
  杨斌:法律无情指的是法律不能徇私情,不能收好处,不能为个人的利益去谋划。但是“法亦有情”,就是说我们的善或者美的东西希望通过努力能得到一个和谐的结果,这个是法律允许的。
  新快报:当时也受到了一些压力?
  杨斌:(笑)当时是有一点点,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啊。
  从未后悔过
  新快报: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后悔过?
  杨斌: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至始至终都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新快报:从来没有怀疑过?
  杨斌:有困惑的时候,但我一直在求证,我用我自己的脚步去走。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