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东坡遗址今何在——张龙飞

东坡遗址今何在——张龙飞

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写下了700多篇诗词文赋,为黄州留下了大量的东坡胜迹。但920年后,东坡雪堂、定惠院、临皋亭等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专家们也陷入了无尽的争论。带着一些疑问,我和几位黄州苏学爱好者,带着明、清黄州府城地图踏上了寻找东坡的历程。
     北宋黄州城
    北宋初年黄州刺史王元之在《黄州谢上表》中说:“黄州地连云梦,城倚大江。”苏东坡《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黄州小郡夹溪谷,茅屋数家依竹苇。”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述说:“黄名为州,而无城郭,西以江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间有藩篱,城中居民才十二三,余皆积水荒田,民耕渔其中。”
    另据明弘治十四年《黄州府志》记载:“本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二里许,西临大江,东傍湖泊,水涨淹没。本朝甲辰年指挥黄荣于此展筑,洪武十七年指挥曹奉、永乐六年指挥郭显,前后修理高二丈一尺,周围一千八百二丈八尺五寸,绕以壕堑,为门四,东曰清淮、南曰一字、西曰清源、西北曰汉川。”由此,我们得出四条结论:
    1、宋城随山就势而建。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北部的赤壁山、聚宝山是非常好的屏障。
    2、宋城很简陋。特别是北宋时,主要是垣壁和藩篱,还不具备战争防御功能。城的西边倚江而建,东边傍湖泊,南边比明城多二里。
    3、宋城很落后。城中居民和建筑物不多,很多地方还是农田和池塘。
    4、现存黄州古城遗址是明城。

     明代黄州城
   
    由于资料的缺失,宋城的范围,我们只能寻找明城墙遗迹,再推算宋城的大致范围。
    从汉川门出发,沿着古城墙,来到沙街,在清源门居委会院子,几位老市民热心地告诉我们,黄州区装卸公司与东坡足疗堂之间、横跨沙街就是当年的清源门所在地。在黄州区装卸公司院内,我们还发现了残存一段30余米的古城墙。
    清源门外是濠沟路,过去是古城墙外的濠沟,即护城河,现在是一个菜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沿着濠沟路走到尽头,就是位于考棚街口的市卫生防疫站,一字门旧址就位于市卫生防疫站大门口与区教育局宿舍区之间。绕到八一路,我们在市三医院房子后面看见一段高高的岸墙,这就是位于市中心医院内的古城墙遗迹。
    穿过胜利南村,在市邮政局宿舍区,两位老人告诉我们,清淮门(俗称东门)位于银海商场与市邮政局宿舍之间、横跨胜利街。清淮门向北是胜利北村和市政府宿舍区,市政府宿舍区东边是一段高高的砖岸,高岸下是市体校田径场。站在这里,我们豁然明白,市政府位于龙王山脉,对面的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区位于聚宝山脉,两山之间是山谷,也就是现在的七一水库和市体校田径场。
    对照古今地图,我们发现现在的黄州老城区实际上还是明城的格局,主要是沙街、青云街、考棚街和胜利街,城北是龙王山,城西是长江,城南是濠沟路和八一路,城东是体育路。
    我们认为,宋朝限于经济条件,只能依山就势建城,城的范围可能比明城略大。而明朝虽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因为经济原因,它只好收缩范围,比宋城要小。因此,黄州府志记载,宋城在明城南二里,估计宋城南墙处在八一路和西湖一路之间。
    柯山和黄冈山
    接着,柯山和黄冈山进入了我们的眼帘。
    明弘治《黄州府志》记:“定惠院,在府治东南。苏子瞻尝寓居,作《海棠》诗以自述。”施元之注《东坡八首并叙》云:“东坡,在黄冈山下,州治东百余步。”
    建筑物易毁,山形难以改变。我们穿过八一路,实地勘察了黄冈中学老校区、市工商局宿舍区、火神庙、安国寺、落星台小区、市自来水公司、市缫丝厂、八一小区、定花园小区等地,发现这一带有两座山岗,一座位于宝塔大道的东边,一座位于宝塔大道的西边。对照明清黄州府地图,我们判定东边的是柯山,即市自来水公司至定花园小区;西边是黄冈山,即黄州区八一小学到安国寺。
    实际上,整个黄州城就坐落在山上,城北是赤壁山、两耳山、龙王山、玉矶山、聚宝山,城南是柯山和黄冈山,城中有十八坡、十三坡等等。黄冈之所以得名,府志记载就是因黄冈山而得名。
    定惠院
    定惠院是一个小庙,非常破落。
    苏轼遭贬,刚来黄州时心情非常落寞,也怕惹是生非,经常白天睡觉,夜晚出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