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大文豪真面目:乌台诗案中的苏轼

大文豪真面目:乌台诗案中的苏轼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但他的仕途生涯坎坷,在“乌台诗案”中,苏轼经历了心神大乱到想自杀了断此生,最终得到解脱的过程。作者陶琦在香港《文汇报》著文记叙了此事,一起来回忆大文豪在这场文字狱中的种种心路历程。

  苏轼一生中曾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宦海风波,一次是他45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另一次是59岁被贬往广东惠州,三年后又被贬往海南儋州。其中,“乌台诗案”事件最为著名,也最为凶险。险遭不测的苏轼在这一事件当中,心路历程也是颇为曲折。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新法变革被演变成了一场权力之争,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捕。据宋人孔平仲的《孔氏谈苑》载,当时朝廷派遣太常博士皇甫僎前往拘捕,皇甫僎带着儿子和两个兵卒,星夜兼程赶往湖州。驸马王诜和苏轼是故交,得知消息后,他偷偷派人前往通知正在南都做幕官的苏辙。于是,苏辙又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苏轼。由于皇甫僎的儿子生病,被迫在润州停下来求医了半天,苏辙的使者得以后发而先至。

  皇甫僎抵达湖州之后,已经接到消息的苏轼正在休假,由判官祖无颇代理湖州的政事。身着官服官靴的皇甫僎来到州衙里,两个气势汹汹的兵卒随侍左右,看起来很吓人。见此阵势,苏轼很害怕,不敢出去见公差,就问祖无颇可有什么办法。祖无颇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躲恐怕是躲不了,还是出去见他们为好。”此时苏轼的心神已经大乱,又问自己获罪,是不是不能再穿官服见公差。祖无颇说:“在获知罪名之前,你还不是罪人,还是要以官服见人。”苏轼遂穿上官服出来,湖州的一众官员跟在他的身后。

  皇甫僎带来的两名兵卒身上装有文书,从衣服外面看去,像是身怀匕首,而皇甫僎又一直默不作声,更增添了苏轼的恐惧。苏轼试探问道:“我知道自己多次激怒朝廷,今日必是朝廷赐死于我。死倒是不敢推却,但求使者能让我与家人道别。”皇甫僎这才答道:“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他将文书拿出来,众人打开一看,只是要将苏轼拘捕回京而已。随之,两名兵卒将苏轼绑了起来,立即押送出城,登船返京。湖州城的许多人都哭着前来送行。

  船行至太湖的鲈香亭,因为船舵损坏,需停下来修理。当夜月色皎洁,苏轼暗自寻思,此番被抓去京城,结果怎样无法预测,但肯定会被交付司法官吏审讯,如此一来,牵涉的人必定很多,不如眼睛一闭,就此跳入太湖中一了百了,痛苦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刚打定主意,苏轼又马上想到,若是自己寻死,弟弟苏辙也肯定不会独生,不能因为一时的软弱而连累弟弟。带着这种信念,他随同公差回到了京城,被关押于御史狱中,与苏轼有过节的李定、舒亶等人都想尽办法,要置他于死地。苏轼暗忖难逃此劫,就在狱中把平常服食的一些丹药收集起来,一旦确定被判死罪,就服食丹药自杀,以此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苏轼让每天来送饭的长子苏迈在外面打探消息,并约定,如果一切正常就送肉,若是有不好的消息就送鱼。苏迈按约定送了一个多月的饭,某天他临时有事,委托一个亲戚代送,不知内情的亲戚把鱼送到了狱中。苏轼一见大惊,以为必死,就作了两首诗,其中有“魂飞汤火命如鸡”之句。有一个狱卒仰慕苏轼的才学,对他十分尊敬,每天都烧了热水为苏轼洗脚。苏轼把两首诗交给这个狱卒,嘱托说:“我必死无疑,我外面有一个弟弟,请你他日把这两首诗带给他。”狱卒安慰道:“学士必不致如此。”苏轼说:“如果我能侥幸得免,那是我的造化。如果不免一死,请将此诗交到我弟弟手中,不然我死不瞑目。”狱卒把诗藏在了自己的枕头内。数月后,经过多方营救,苏轼被定罪贬谪黄州,狱卒将诗归还给苏轼,苏轼见了顿然感慨万分,把脸久久地捂在桌子上,不忍再读。

  然出狱之后,苏轼又再次作诗,与狱中所作的诗相唱和,诗曰:“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招诗笔已如神。”写完又暗暗自骂:“犹不改也!”

TOP

TOP

TOP

TOP

TOP

TOP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