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功夫熊猫2》展现了愈加丰富的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2》展现了愈加丰富的中国元素

 对于某一话题出现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这既体现多样性的存在,又有效拓展了多元化的理解。然而在认真观赏影片后,笔者认为,与其用牵强的理由拒《功夫熊猫2》于千里之外,不如以乐观其成的心态把它看作是中国文化元素“出口转内销”的一次返乡之旅。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指斥《功夫熊猫2》是对中国的“文化入侵”这一说法,明显言过其实。无论“功夫”也好,还是“熊猫”也罢,都取材于中国。依笔者所见,《功夫熊猫2》能在大片云集的暑期档脱颖而出,乃是源于对国人其中中国元素的独特情结。因此,《功夫熊猫2》的成功,实则是中国文化的成功。我们大可不必仅仅由于它的制作方是外国公司就义愤填膺、坐立不安。倒不如将之视为中国文化的又一次“借船出海”,别忘了这部片子除了在中国上映外还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同步发行着呢!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功夫熊猫2》在前作的基础上展现了愈加丰富的中国元素:片中不仅出现了二胡、唢呐、编钟等中国乐器,还包罗了诸如皮影戏、舞龙舞狮、烟花、针灸等中国味浓重的戏码;不但构思了乘黄包车大战、拿琵琶当武器、练太极挡炮弹之类的桥段,片尾处鹅爸爸特意制作的宣传海报上还出现了“我儿报国”的中文字样。这诸多匠心独运的设计一次次勾起观者对于美丽中国的无限遐思和神往,润物于“有声有形”。此外,贯穿片子始终的还有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既有鹅爸爸对于收养的儿子熊猫阿宝的父子情深,又有欲求解开自己身世之谜的阿宝对于熊猫爸妈残存记忆的温馨碎片,这不仅能打动少不经事的孩子,也能感动饱经风霜的父母。片中点点滴滴的细微琐碎,都和中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让国人在100多分钟的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