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电影中的航母
《建党伟业》电影中的航母
国产电影“航母”《建党伟业》公映以来,票房全线飘红。观众在高呼“好看”的同时,也在见证“新红色经典”这一中国主旋律电影类型的呱呱降生。 《建党伟业》的笔墨集中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至1921年中国*成立这10年间风云激荡的历史,各类人物一一亮相了,从孙中山到袁世凯,从徐世昌到黎元洪,从陈独秀到李大钊,从毛泽东到张国焘,从周恩来到蔡和森……韩三平的野心是以“卷轴式”影像深入剖析中国为什么不行、怎么样才行,它充分糅合战争片、宫闱片和青春片等商业元素并保持了叙事的节奏,使这部大片犹如航母般华贵而壮阔,其史诗气质明显比《建国大业》更为突出。
电影的成功有赖于对人物、细节和片段的精心处理:陈独秀的激越、李大钊的沉稳、胡适之的儒雅、辜鸿铭的才情,毛泽东的大气;蔡锷在北京火车站与小凤仙依依惜别时的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就很感人,而毛泽东抱起杨开慧看漫天花火、陈独秀的北大演讲、五四学生运动等段落处理得也让人印象深刻,尤其难得的是陈公博夫妇在上海遭遇“恫吓”的几场戏,拍出了这类题材少见的悬疑感,大大丰富了电影的层次和肌理,也从一个小侧面强调了中共一大召开之不易。
显然,这部集合了上百位明星的大片基本呈现了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急剧发展带来的种种进步——无论是观念的,技术的,还是叙事的,要在复杂的历史片段中完成人物如此之多、横切面如此斑驳的史诗性描绘,的确需要日渐成熟的驾驭能力与技术支撑,《建党伟业》的表现并未让观众失望。而韩三平坦承,他将沿袭这样的方式:集合中影天然优势资源,逐一打造具有中国主流价值观的革命历史题材大片,通过一批这样的电影一举完成类似于好莱坞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对内树立和对外输出。
不难看出,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韩三平及其团队已经树立了“新红色经典”的美学特征——抛弃过去生硬的概念化敷衍,编导们更愿意从细节入手搭建自己的影像大厦,塑造真实可感的人物,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也让历史语境更显真切;“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确立自不待言,参与市场竞争并赢得观众、海外数十国家购买版权就是货真价实的认可,尽管“看明星”也是部分年轻观众的首要选择。
与好莱坞历史大片不同,并不局限于几个主角的“新红色经典”类型在世界影史上亦不多见,它是好是坏、能否传世?可以把评判权交给观众,交给市场,交给时间,而不再是“任务”。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新红色经典”值得我们送去掌声。 昨天到电影院看了《建党伟业》,总体感觉上,这部电影对于中国*建党的历史做了白描式的展现。有个成语叫“来龙去脉”,《建党伟业》较多地讲了“来龙”,较少涉及“去脉”,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遗憾。例如,在上海参加“一大”的代表中,有陈公博和周佛海。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观众了解这两个人后来叛党,最终被国民党审判处决的汉奸结局。因此,当陈公博带着女人到上海出席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时候,观众席里发出怪怪的笑声。我无法判断,这个笑声是对汉奸命运的理解,还是对“一大”代表整体状态的嘲笑。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在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上,描述的不够,尤其是对20世纪初期中国命运的国际背景介绍不足。就内忧外患来说,内忧的描述显得简单,外患的描述严重不足,剧情基本属于流水账,像是简单化、结论性教科书的图解,缺乏艺术作品所追求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国际背景的薄弱,让人觉得那段历史只是一些中国人与世界脱节的内部争斗。陈道明再次出演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老台词又说一遍,很有力度。这本来是全面深刻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的重要节点,观众可以由此深入地感受中国救亡的重要性。可惜电影未能着力揭示这一中国历史的命运,因而,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的一系列举动,虽然也让观众有所触动,但同时也爆发出对于爱国学生行为不理解的奚落笑声。
观看影片《建党伟业》的过程中,观众席时不时出现笑场,以至于我身边的一位老同志忍不住地喊了一声:笑什么笑!但是,他的这一声谴责,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观众的笑场依然接二连三地响起。我认为,出现这一状况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北京影院里的观众,套用流行的说法,大都属于“小资”。《建党伟业》中的台词常常涉及到工人、农民、无产阶级,这些词汇所指向的现实群体,与小资的状况差异较大,因而,他们无法真实地感受“无产阶级”之类的含义,反而会出于自身的社会地位,对于“无产阶级”之类的台词产生隔阂,或萌生滑稽感。中国*早期创始人中,有不少也属于“小资”,但是,当今观众能够理解的,只是当年“小资”的生活状态,而较难理解那些当年的“小资”为何会走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电影创作者表达能力有所欠缺造成的。
第二,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导致了主流价值观向西方个人主义的倾斜,当今的年轻人关注自己多于关注社会和他人。即便他们关注他人,也常常是以自己作为评价标准。社会责任感的缺乏,使得当今不少年轻人难以理解当年舍弃自身利益、为了大多数利益而求索、献身的热血青年。如今的中国,受西方的影响,主流价值观不断嘲笑各种崇高,影片中革命者的豪言壮语,在当今受个人主义、真小人、伪君子等观念熏陶的年轻人看来,常常只感到滑稽,无法有切身的体验。
第三,影片《建党伟业》像过去的《建国大业》一样,大量采用明星饰演片中的角色。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他们熟悉的大都是这些明星在各种娱乐题材中的表现。当娱乐明星们在《建党伟业》一片中饰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时,观众的印象与片中角色之间的反差,的确会产生或强或弱的间离效果。无数个当今青年熟悉的娱乐面孔,在一个严肃的历史题材中频繁地出现,等于在不断提醒观众:假的,假的,假的!因此,《建党伟业》大量采用娱乐明星的做法,我认为是一个败笔。它也许是想吸引票房,但太多的娱乐明星,反而产生不好的效果,削弱了题材的严肃性。
媒体对《建党伟业》宣传,往往突出阵容庞大的娱乐明星。当娱乐明星以时髦的流行装扮出现在宣传专题中,明星们歌厅或晚会的打扮下,标注了在影片中饰演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巨大的反差使得历史的厚重感和严肃性受到极大的伤害,并使影片在宣传中就给人留下肤浅娱乐的印象。虽然影片的镜头比较精致,但是,娱乐明星的频繁出现,难以阻挡年轻观众产生“假正经”的感受。这种“假正经”的感受未必是针对历史,更有可能只是针对某个娱乐明星,但它的确是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伤害。所有的严肃性,被娱乐明星一次次地瓦解。于是,我多次听到戏谑的笑场。也许,影片创作者把这也当成了一种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