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为什么看上这本书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为什么看上这本书

这是一本即将被张艺谋搬上银屏的小说,出自旅美作家严歌苓之手。

  乍一看,它并不是一本画面感很强的小说,情节虽跌宕,线条却并不硬朗,带有鲜明的女性写作的特色,那么,张艺谋为什么会看上它呢?

  金陵十三钗如果完全读下来,你会发现,它实在是太适合张艺谋了,因为它残酷。

  是的,这是一本残酷的小说。故事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在那个生存成了奢侈品的时代,小小的美国教堂挤进了13名妓女和3名受伤的士兵,他们的到来打乱了这里10多名女学生的生活。

  女学生中,许多来自富裕家庭,如果不是战争,她们注定一生无需体会生存艰难,也不用正视人性恶的酷烈,她们会像以往一样有分寸地争风吃醋、相互嫉妒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

  然而,妓女们的放肆让学生们震惊了,这些“下贱人”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讨要尊严,即彻底地放弃尊严。于是,在这个安全岛上,女学生用殴打、恶骂来凸显着自己,以缓解青春期到来而特有的那种紧张感。在她们眼中,妓女们甚至比日本兵还坏。

  令人失望的是,女学生们崇拜、同情的3名败兵却站在了妓女们的一边,他们或相爱、或调情、或谑浪,甚至包括那个英雄戴少校。女学生们还不能理解,风月本是生命中必有的启蒙与营养,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人生。

  女学生们诧异、愤怒了,她们不愿接受这个被情爱所污染的红尘。而死亡的恐惧,加剧了她们内心的那份孤独。

  小说的结局充满戏剧性:败兵们最终被日本人杀害了,妓女们为了所爱的人,不惜殒身,当日本人准备让女学生们去“联欢”时,妓女们却站了出来,她们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孩子们的尊严。

  抗战终于胜利,当小说的主人公书娟邂逅恩人时,那个叫赵玉墨的妓女却昂然而过,她不肯接受感恩,反而高傲地回了一句:赵玉墨是哪一个?

  战争不断在探索着人性的底线,这决定了战争题材的小说永远会拥有读者,但《金陵十三钗》的独特在于,它没有宏大的视角,甚至很少提及孤岛外的那场战争,反而更关注战争压力下,孤岛上受害者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其实就是青春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冲突。或者,每个年轻人都曾激烈地否认过这个世界吧,但在和平时代,这个矛盾最终会被掩盖。然而,战争剥夺了这份宽容,当青春执著地要亮出自己的旗帜时,它和这片红尘便不再可能协调,要么怯懦地跪下,要么残酷地牺牲,绝无其他选择。

  张艺谋无法不喜欢这个故事,因为他们那一整代人的青春都曾经被剥夺,当性懵懂地探出头来时,以纯洁的名义,男女之间却必须形同陌路,每个人被迫成了他人的秘密,制度与文化凝视着你,随时准备严惩你的出轨行为。

  小说中的妓女们肆无忌惮、自以为是,她们已意识不到任何超越的东西,她们是浮华的产物,并被浮华遮住了眼睛。然而,她们却站了出来,用牺牲实现了自我超越。毫无疑问,这为张艺谋们打开了一丝希望:无论尘世如何纷纭,救赎是存在的,它站在遥远的地方,只要压力足够,它终将显现。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