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肩上蝶》发行方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的地步

《肩上蝶》发行方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的地步

 在6月15日在上海电影节上,一直备受关注的《肩上蝶》举行首个电影节记者会,导演张之亮缺席,宣传方称导演“犯颈椎病”,而处于“病中”的张之亮则表示自己“一直躲在酒店里”,并于17日发微博申明自己对于“原则”的坚持:“一个创作人是无力阻止权力范围以外的不合常理的种种安排 但请相信我会坚持电影信念 也不尤得我轻率 轻易放下原则 接受不属于意愿的创作安排 这等同出卖所有信赖我的工作人员的心血成果…”。翌日(16日),《肩上蝶》进行试映,大批媒体被拦在门外,并被告知“满场”。发行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影节放映的版本同最后上映的版本不同,电影节的是120分钟,上映的是90分钟,还需剪辑。”至此,导演和片方的关系开始引来诸多猜测。 今年6月17日,新浪网一篇题为《<肩上蝶>缘何成为“禁赛片”,张之亮宣布退出宣传》的报道,将该片导演与投资方、发行方之间的矛盾暴露于台前:导演张之亮披露,投资方与发行方“绕过”自己人重新剪辑,把124分钟的影片剪成93分钟。其实,在17日、18日两天,三方见面两次,相谈长达十几个小时,但始终未能解决版本分歧。最终,该片以124分钟版本公映,并发生了暂停首映礼等事件,被外界称为“裸映”。
  风波不断的《肩上蝶》,在诞生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近日,南方都市报记者走访了投资方、导演、发行及宣传方。刚刚返回加拿大家中休息的导演张之亮,通过邮件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对相关问题一一做出解答。该片的投资人刘正平忙于工作,但也通过邮件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独家专访。
  我们试图还原事件历程,并不仅仅因为《肩上蝶》本身。在品质把控体系尚不健全的内地电影市场上,《肩上蝶》的出现有它并不偶然的一面。记录此刻的历史,或可为未来华语电影的制作,提供一点借鉴。
  7月8日,《肩上蝶》终于揭开神秘面纱,仍然以120分钟版本与观众见面,而非片方所说的90分钟。片方表示,93分钟的版本之所以没有通过审查,是因为张之亮导演发了一封函到广电总局,称不承认93分钟版本。对此,张之亮导演表示,“我没有发这封函”。据悉,张之亮导演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认为“120分钟是我最满意的版本,没有这个长度,很难把故事讲清楚。”而片方则认为,120分钟的片子太慢,建议剪短成90分钟左右。矛盾由此更加深化。
  最终,该片原计划的首映礼、各地影迷见面会暂停,在一部分影院“裸映”。而这部号称投资8000万的“大片”,最终以仅过千万的票房惨淡收场。至此,导演张之亮与投资方、发行方的矛盾也发展到白热化的地步。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