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师傅》影响力开始发酵

《师傅》影响力开始发酵

 80年代,美学大热。不过文革过后,美到底是什么样子,大众的想象都有些含糊。电影镜头不能含糊,一定得让人看见,于是那时的电影人成了寻找美的人。现代城市里一时还不好找,那就往“边城”走。导演凌子风一走走到沈从文魂牵梦绕的湘西,江水青青,吊脚楼,山歌,社火,一个叫翠翠的女孩和一对兄弟的情窦初开,却酿成一生的惆怅。民俗之美就这样被中国电影发现。那会儿,民俗没被污染,单纯到根本不知道标榜“史上最纯”。时至今日,当地乡民最狡猾的商业行为也不过是在沈从文故居里提高《

师傅

》VCD的售价。

  民俗电影不声不响地热起来。到了黄健中拍《良家妇女》的时候,已经知道怎么把传统婚俗提高到女性解放的先进思想上来。影片开头说文解字,从“女”字卑躬屈膝的字形讲到女性被压迫的历史,然后才讲耸人听闻的黔北婚俗故事。18岁的杏仙嫁给了6岁的小丈夫,他们从此和守寡的婆婆过着宁静的日子,直到解放,杏仙爱上年貌相当的男子,解除名存实亡的婚姻,掀起不大不小的风波。这部影片有一种有趣的矛盾,政治立场正确,不过杏仙大半时间里把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表演得优美无比,用光用色极尽精美之能事,女明星丛珊一下成了中国观众心中的最理想妻子,那时还没有梦中情人这个说法,大家都把结婚当做恋爱的必然前提。《良家妇女》在国际上获了不少奖项,丛珊被外国观众视为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典范,中国民俗的潜在国际影响力开始发酵。

  西影厂吴天明拍《人生》时关注点其实不是西北的民俗,然而大银幕上那黄土高坡酸酸曲,却远比城市风光更震撼观众心灵。当观众们看到被抛弃的巧珍违心地嫁给她不爱的人,那场完全旧式样的陕北婚礼就变成了农村青年的人生选择和命运抗争的悲剧象征。当年无数大学生看完《人生》后,在宿舍里为了这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理智上,他们已经决定奔向现代和都市,但很多人的灵魂仍然依偎在厚实安稳如大地般的传统之中。电影里的民俗满足了大众文化寻根的愿望。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