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钢的琴》证明中国导演具有小成本强叙事能力

《钢的琴》证明中国导演具有小成本强叙事能力

虽然《钢的琴》从片名,到海报再到剧情简介,有着一丝的文艺范,并且受到诸多文青以及如我这样的伪文青的追捧。然而细究之下,发现这部影片那淡淡的苦逼气息,只是这部极具娱乐的商业片的伪装。不过如果说《钢的琴》是一部文艺片,但它在以苦逼到底且不好好讲故事只顾自怨自艾为标准的文艺片群众,显得那么不正经不入流。若以商业片来衡量的话,这部有着极多极多商业元素的影片却在票房上不尽人意,所以,这又不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因此,我认为《钢的琴》目前在商业上的失败,宣传方有着一定责任。这本来是一部可以成为《疯狂的石头》那样的黑马之作,却失去了获得口碑票房双赢的可能。
事实上,《钢的琴》尽管有诸多可供深挖的细节,且在小技巧方面也有不少让我们眼睛一亮的表现,但从整体结构上来看,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影片矛盾的出现、加深以及突如其来的转折设置高潮的到来,也都像掐了秒表般准确。除了影片末尾没有出现恶俗的大团圆,任何剧情都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出现,我们的情绪也总是在该点燃的时候点燃。
钢的琴》是一部标准的群像影片,这个影片甚至让我想到了《十一罗汉》。在表面上看,这两部影片甚至风牛马不相及,可剥开《钢的琴》中那90年代工人下岗工厂倒闭的背景,剥开那浓重的怀旧之风,剥开那废弃厂区给我们带来的极强的时代代入感之外,这其实就是一部土法炮制的“罗汉片”,只是这不是《十一罗汉》,而是《九罗汉》,我们完全可以将这部影片称之为《下岗九罗汉》、或是《造琴的九罗汉》。《十一罗汉》中的主角为了偷东西,《钢的琴》的主角为了造琴,除了目的不同,过程相同。《钢的琴》是在踏着标准群像片的节奏,先是提出目标,接着寻找“罗汉”,继而介绍各个“罗汉”,“罗汉”们性格迥异,各怀特长,最后集各“罗汉”特长,完成最终的目标。在其中,有矛盾,有笑料,有亲情,有爱情,有意外,有好配乐,甚至还有思考……商业片所需要的基本元素,《钢的琴》几乎一个都没拉下。近期影院还有一部类似的影片上映,那就是《速度与激情5》,只是《钢的琴》没有那种爆棚的视效和音效,因此没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这部优秀的国产群像片的魅力。
钢的琴》再次证明了中国导演具有小成本强叙事的能力,也让人再度看到了这类影片的潜力,不过也让我们看到了,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仍然对这类影片缺乏信心。《疯狂的石头》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更多小成本的优秀商业片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赢,《疯狂的石头》是这个浮躁市场的幸运儿。同时,《钢的琴》也证明了,评论界的良好口碑并不能带来好的票房,虽然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完这部影片,会喜欢上这部影片,但我不相信,在没听过这部影片的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掏钱观看这部披着文艺外衣的商业片。我不相信,院线同样也不相信。宣传不力,院线不支持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影片无意识的陷入或文艺或商业这样本不该存在的纠结中。这部土法炮制的“罗汉片”,成于文艺,败于文艺
我乃等外之人,具体的手法不进行过多的讨论。我只说感官,给我的感觉,《钢的琴》就是一部电影版的“李磊与韩梅梅”。就像《小武》对于1980年代 的还原一样,《钢的琴》对于1990年代的还原,跟课堂里的“李磊与韩梅梅”一样,很容易就让人引发浓浓的怀旧感。工厂一家家倒闭,下岗工人各自彷徨,原来在流水线上从事各种工作的人,有的去杀了猪,有的去配了钥匙,还有的就是闲逛以麻将度日,还有的开起了理发店,都徘徊在生活的最底层,为了谋一口饭吃。 还有那做工毛躁的西服,带了典型的1990年代的风格,记得我那时在读中学,也拥有一件,整天穿了运动鞋在学校里走来走去,而且浑然不觉得有何不可。还有 破旧的工厂,以及倒下的高高的烟囱,还有化得过于浓艳的装扮,宽大的风衣,大大的背头,以及泛滥的皮夹克等等,在这些元素的穿插中,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恍然间就像回到了1990年代,那个在课堂上学习“李磊与韩梅梅”的时代。歌手徐誉滕创作的那曲《李磊与韩梅梅》的歌曲,唱出了80后的青春记忆,唱出了80后课堂上的点滴,还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小暧昧。而《钢的琴》则用更多的元素,演出了整个时代的回忆,这样回忆超越了课堂,扩大到了整个社会。而这一点, 带给我的感动最多。至于这一点,在宣传上却一点没有被提到,要知道目钢的琴前去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主力,正是80后的一代人。宣传上的无视,实在是一个大的失败。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