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英雄喋血》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珠影集团

。《英雄喋血》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珠影集团

最近一段时间,影视圈的历史题材比较热闹。尤其是临近辛亥革命100周年,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宣称,自己是严格按照史实来还原那个年代。但实际上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如果完整地按照历史来做,就会显得枯燥和散乱,剧情发展不够集中、人物性格不够鲜明,从而丧失很多戏剧性。在改编的过程中,又往往会出现一些并不符合历史的地方,这一点经常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历史剧的编创,一直令编导们十分纠结;对观众来说,也成了一个热点讨论的问题。

现象:

小小细节引发“辛亥”口水仗

上周,关于《辛亥革命》与《英雄·喋血》之间的一场口水仗颇为引人注目。《英雄喋血》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珠影集团共同推出的一部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电影,该片的故事主线是发生在广州的黄花岗起义。与此相似的是,长影和上影推出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大片《辛亥革命》同样有关于黄花岗起义的情节。二者在故事上有很大不同,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处理也有很大不同。而其中引发争议的,则是黄花岗72烈士的“敛尸人”。 在《英雄·喋血》里,给72烈士收尸的是岭南画派的著名画家潘达微,这个角色由谢君豪扮演,也是该片的主要人物之一。而到了《辛亥革命》,虽然潘达微这个角色还在,但在收尸那场戏里,主要镜头却集中在李冰冰扮演的黄兴妻子徐宗汉身上。而且,史料上记载的72烈士尸体一开始是“枕藉街道”,直到7天之后才被统统运到“咨议堂”门口的广场上,随后传由潘达微收集,葬于红花岗(现黄花岗)。但在《辛亥革命》中,收尸的地点却变成了河滩。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