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丁丁历险记》:一场华丽的冒险

《丁丁历险记》:一场华丽的冒险

经典重现,从漫画到大银幕
  1929年,年仅21岁的比利时插画家乔治·雷米以埃尔热为笔名,以记者丁丁为主角,创造出系列连环画《丁丁历险记》。如今,这本风靡全球的名著已翻译成超过80种语言,销售超过3.5亿册。与其说丁丁是一名记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探险家。在非洲,在美洲,在中国,在前苏联,都留下过丁丁的脚印,他甚至还成为了在月球上探险的第一人。

  1980年,《丁丁历险记》正式引进中国,成为伴随70后、80后成长的亲密伙伴。不少“丁丁迷”都表示,看电影版丁丁让他们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非常怀旧。一位70后观众表示,自己是看着丁丁历险记的漫画长大的“虽说已经过了近30年,但感觉一下子就能被拉回到当年,看到熟悉的情节仍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大师联手,两位都是“丁丁迷”
  丁丁的粉丝遍布全球,其中也包括两位当今电影界的 大 师——史 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因为对同一部漫画的喜爱,让两位电影巨头走到了一起。
  斯皮尔伯格说,“丁丁吸引人的原因在于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真实,虽然这样经常使他步上危机四伏的路途,并惹上重大麻烦,不过他总是能够找到方式解决。从第一次读到这个系列的书,我就知道我和丁丁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注定要有某种合作。”创造出《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则是跟着丁丁一起长大,并深受丁丁的历险影响,“年轻时,我们很容易天马行空地想象自己展开像丁丁踏上的那些历险,这使我们能够拥抱那种最起码的冒险感。”
  在斯皮尔伯格看来,将丁丁搬上大银幕,最重要的就是要忠于作品本身,彼得·杰克逊表示,“这部电影具有一种犯罪剧情片的复古、犀利风味,这不是指丁丁本身,而是丁丁生活的世界,故事中富有许多悬疑,我们感觉能将这些人物结合穿着防水披风、在雨中戴着低低的帽子、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街灯投射出影子等,这就是我们替我们的丁丁所创造的世界。”
  冒险之旅,险象环生目不暇接
  在24部丁丁系列作品中,电影选择了其中极受欢迎的三部,分别是《金爪蟹之谜》、《独角兽号的秘密》及《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并把三部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故事,讲述丁丁和阿道克船长一同探寻“独角兽号”秘密的历险之旅。两位大师使出浑身解数,给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视觉刺激。在近2个小时的故事中,影片几乎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喘息的余地,激烈的动作场面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有网友评价称,“镜头感十足,视觉冲击很强大,剧情设计紧凑,场景转换大赞……”经常看好莱坞大片的观众更在其中找到了多部经典作品的影子,“风格有《夺宝奇兵》的感觉,开场好似《007》,船战堪比《加勒比海盗》,摩洛哥港口追逐超越《里约大冒险》,每一秒都值回票价!”
  完美技术,让动画超越真人
  虽然没有采用真人演绎,但《丁丁历险记》从视觉效果来看完全不亚于任何一部真人电影,其完美的“仿真”效果既让观众感到信服,又使得丁丁的漫画形象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在观影过程中,你会不由自主地为那些神奇的特效而分心,无论是丁丁眼角时隐时现的鱼尾纹,还是阳光下闪着金光的汗毛,都会让人张大嘴巴感到难以置信。而细节之处,连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都颗粒毕现,把场景的质感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还原。
  影片的一大经典段落是阿道克船长臆想的“海盗大战”,镜头在现实中的沙漠和梦境中的海洋两条线索中自由穿插,让观众大呼过瘾。
  网络人气足、评价高
  @VictorV:我第一次感受到动作表情捕捉技术那么给力,这两人都是技术控,这画面真让我深深折服了,虽然有人不喜欢这种叙事风格,可不得不承认画面很精美。
  @法兰:作为原作党,很喜欢那个漫画的长片头,用的就是原漫画的人物和场景,完全能够体会到PJ和斯皮尔伯格说的热爱原作不是出于宣传目的随口说的,是真的有爱。
  @侯杨Randy:小时候在姥姥家木楼里最爱翻抽屉里的小人书,《丁丁历险记》是最爱,正义富有冒险精神,惊险刺激却无杀戮血腥。一看电影马上想起阿道克船长以及十几年未曾想起过的杜邦兄弟。
  @flyartlife称这是一部仿真漫画的胜利,无论是丁丁的洋葱头造型,他的口头禅还是整部电影的画风,都非常符合漫画原作,《丁丁历险记》成功找到了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