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精华 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kartoffel
时间:
2010-4-15 16:46
标题:
《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精华 推荐
容我慢慢转来,多谢。可能是多此一举,但我自己想再读一遍。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历史,
是人类集团生命的活动行程。
没有人能够自外于
这一条来自太古的滚滚长河。
但对当下而言,
历史毕竟是属于过去的,
所以,
我们尽可以去开创未来、缔造未来,
却不能无视、扭曲、甚至篡改过去,
因为历史无论是对的、错的;
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
真诚面对历史,
当有助我们敞开心胸以更宽阔的视野去面对未来。
在德国南部离慕尼黑不远的地方,又一座名叫“达浩”的集中营遗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囚禁过二十万犹太人和战俘的牢房。今天,德国政府还原原本本 的保留它当初的“风貌”,包括恶名昭彰的毒气室和鬼影憧憧的焚尸厂。在静态展览室,这里张挂着许许多多当时集中营里生活情形的第一手画面资料,同时播映 1945年当一群形容枯槁的生灵活着走出牢狱时的真实纪录影片。德国政府不讳家丑外扬这么做,表示日耳曼这个民族有勇气面对历史、面对错误,并为上代人的 过失承担责任。旅美历史学者游芳悯说:“现在德国人战后付给犹太人大概据估算要超过600亿美金,那么现在已经""""""就是残余的这些遗属或者是德国 过去登记有案的这些犹太人家庭,被残害的,到目前为止,德国政府每个月发给他津贴大概是950元美金。每一个犹太人家庭的每个人,大概人数有17万人之 多,这个钱预计到了公元2000年的时候大概要超过将近1000亿美金。所以,德国人他晓得自己有错误,应该付出这些战争的代价""""""”。
走出战后的废墟,德国人很快的便恢复了生命力,并在短短的十几年之间跻身于西方经济强国之林。今天,他们有能力付出一千亿美元的偿金,一方面固然显示日耳曼这个民族的生气与活力,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一各民族的文明与成熟。
同一个时期,在亚洲的中日之战比欧战早了两年,这一场人类史上空前惨烈的战争,前后拼缠达八年之久。其战区之辽阔,伤亡之众多,绝不下于当时的任何战役, 但在西方主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中国部分却简陋的可以。战后,中国内部发生分裂,于是对于整个战争的过程与功过便出现了两个不同版本。显然,中共夸 大了他们对整个战争的影响力,而国民党的官方文件也刻意淡化了一些重要情节。至于早在1931年就发动攻击攫取东北三省的日本政府更从头到尾矢口否认这是 一场侵略战争。
夸大、隐瞒和扭曲,模糊了一场神圣的民族求存的战争真相,这对丧生于这一场历史上严重错误的三千五百万生灵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付出了代价,不仅仅要子子孙孙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有长进、有尊严。
1995年,战后五十周年,二次大战各参与国纷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此一人类浴火重生的日子,当时,我们以纯民间的身份,在重重困难中完成了第一部国人自制的影像战史纪录——“一寸河山一寸血”,全长二十个小时。
战时物力维艰,电影底片属稀有物资,所以几经动乱后保存下来的影部资料十分有限,为此我们曾远道日本、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尽力搜集,共得八万余尺。
战时人物专访对象上至战区司令,下迄第一线战士,共计七百余人。从这些历史见证者的口中,我们获得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1997年,我们计划重返旧战场。这次走过从前之旅,足迹遍及中国大陆十一个行省,全程长达两万余公里。我们从卢沟桥、南口。居庸关开始,沿平津平原东 去,找到了一百多年前拱卫华北门户的大沽口炮台,再从平汉路西折山西,造访民国26年太原会战的故址。当年日军兵分两路西侵,板垣的南路就是从娘子关杀进 山西的。
到山东济南,叫人难忘的是五卅惨案中的蔡公时。
赫赫有名的台儿庄,便是抗战期间中国杂牌军第一次粉碎“日本皇军无敌”的战场。
徐州,使我们想起了七十万大军会而不战的庞大场面。
转向河南,在花园口,找到当年决堤的故址,以及当年被炸毁了的郑州铁桥,至今也还在它原来的地方。
扭转乾坤的淞沪之役,今天在上海留下的遗迹不多,只有黄浦江边的汇山码头和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依然如昔。
沿长江西上,江阴炮台就在眼前。回想六十年前的沉船事件,不禁令人唏嘘。
南京,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杀的遗址大都保有原来的面貌。这里是令人窒息的挹江门;这里是难民区里的金陵女大。
到了武汉,想起洞庭湖水域海军的最后一役,现在所能见到的大概只有97年出水的中山舰了。向北走,一一路过武汉外围争夺战的旧战场。在襄阳附近南瓜店,我们凭吊张自忠将军。
从宜昌过三峡,来到了战时陪都重庆,嘉陵江畔的码头不变,只是山边上的老防空洞都已成了仓库了。
折回湖南,拜访抗日名城长沙,我们跨越新墙河南行,东望起伏不定的幕阜山脉,想起了出没其间的川军子弟。岳麓山上的大炮曾经扮演长沙大捷的重要角色。今天大炮不见踪影,这里已成为观光的胜地了。
顺着湘江南去,来到了当年血拼四十八昼夜的衡阳城,著名的张家山现在改作气象台了。据说1946年葛先才所埋的三千忠骨就在这一片青青草皮之下。
从衡阳搭湘桂铁路列车到桂林,战争后期陈纳德第14航空队的遗址还在,凝望着一片荒芜的老机场,昔日老百姓胼手胝足开筑的画面又浮上眼前。
再往南去,经南宁北折到昆仑关,沿古道而上,真难想象,当初这场仗是怎么赢的。
最后一程,也是日军侵华的终点站——贵州的独山。在夕阳余晖之下我们完成了重返旧战场之旅。站在抗日纪念碑前,我们的心头没有仇,没有恨,因为历史毕竟是已成定局的过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避免错误的再一次发生
199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六十周年,本片再版,以“芦沟烽火六十年”推出,1999年,第三度修订版本以“山河岁月”为名推出,这一次,我们仍然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呈现在您的面前。
作者:
黑咖啡
时间:
2010-4-15 16:47
第一集 卢沟桥的故事
宛平城外的卢沟桥,由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这里引爆了中日两国持续了八年之久的血腥战争而扬名世界,但事实上这座华北第一大联拱石桥已经静静 地横卧在永定河上达八百年之久了。卢沟桥的大名远播西方是七百年前的事,在《马可波罗东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洋人都称它“马可波罗 桥”。
一座桥,当它巍立浊流长达八百年之后,就不仅仅是一座桥了,因为岁月的风霜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值得后人细读,深思。
早在长安成为全国统治中心之前,中原势力的扩张和文化传播,就一直是沿着太行山东麓的古道,东渡桑干河向北延伸的,而今天的卢沟桥头,正是古代的这个重要渡口的故址。
公元1192年,这座桥在恶水中构筑了三年之后正式完工了,虽然它兴建初时的模样无案可稽,不过,有一幅被名为“芦沟运筏图”的写实古画可以提供重要的参 考。从画幅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金代古桥的结构和造型,直到今天,大致上还保有其原始的风貌。以古代的造桥技术和简单的建材,如何能使一座石砌拱桥屹立于狂 流之中达八百年之久呢?这一点确实令人讶异不已。
根据古籍记载,金代的这座桥“插柏为基,雕石为栏,栏上石狮抱负,不可胜计”。所谓“插柏为基”,就是把整株柏树打进河床,以巩固基础的意思。没想到当时这种工程技术竟和现代的“雷蒙椿”的理念完全一样。
古代桑干河在过了怀来之后,从东北向折转东南,这一段弯流,水势湍急,河道游移不定,经常泛滥成灾,因此又叫“无定河”。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先人在 桥梁构工前确实费了不少心思,他们把桥梁的形状设计得跟一条船一样,船头朝着逆水的西向,一旦狂流来袭,可以利用“船头”的分水尖导引水的流向,这样可以 减少直接到桥墩的冲击力。即使如此,他们还不放心,因为除了洪水外,春天还要预防从上游冲下来的浮冰的攻击,所以又在分水尖的尖端镶上三角铁柱,以锐角迎 击浮冰。铁柱锐利无比,确实发挥了护桥的作用,因此,民间又称它为“斩龙剑”。但问题来了,由于分水尖伸出桥面达五米之多,桥的拱券只能压住桥墩的东半 部,这样可能会因为压力失衡而造成桥梁倾斜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了六层压面石,至于压面石为什么会是六层,是否经过科学的 估算,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根据最近勘察的结果,卢沟桥桥墩下陷最严重的东二号还不足十二公分,这个数据足可证明他们当初所做的全都对 了。
提起卢沟桥,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桥上的石狮子。卢沟桥石狮的特色有二,一为“不一样”,一为“数不清”。照理说桥上一共281根望柱,每根望柱上一只狮子, 不是挺好数的吗?事实上并不然,因为大狮子的身上还躲着、趴着、背着各式各样的小狮子,因此增加了把它数清的难度。十年前,有人将大小狮子挨个编号数了一 遍,共得485只,最近又有人不服气,再数了一遍,这一数竟然数出498只来,看样子把卢沟桥的狮子数清还真不容易。
有人对卢沟桥每一只石狮子的长相不一样感到新奇,其实,这些狮子要长得一样才怪呢,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模子翻出来的,而是一只只刻出来的,所以狮子的表情丰富,姿态百出便成为自然的事了。
事实上,今天卢沟桥上的狮子并非出自同一个时代的。由于无定河喜怒无常,八百年来,每当河水暴涨一次,总有几扇栏杆被冲毁,连同望柱上的石狮也跟着葬身河 底,所以历代在修缮桥面的同时便需新刻一些狮子来补充,如此冲了刻,刻了冲,日积月累,卢沟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座石狮雕刻艺术的博物馆了。
在各式各样的狮子群中,我们发现每一代的作者都试图着突破前人的窠臼,力求独创一格。这份反映当代背景的创作热诚使卢沟桥的狮子更为丰富,也更为珍贵。象这只元朝的狮子,刀法粗犷,造型朴拙,虽然经过六七百年的风霜雨露,豪迈之气依然不减当年。
明朝初期奠都南京,北方便成了边远地带,所以明朝的狮子受元朝的影响比较大,只是脸上的表情多了一些斧凿的痕迹。
进入清代,卢沟桥的位置属于京畿,深受京华金粉的熏陶,又值康雍乾盛世,这些因素反映在作品上的特色是华丽、自信与活泼,因此每一只清狮的胸部都挺得高高的,系带的位置也从脖子移到胸前,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
作者:
蓝色海域
时间:
2010-4-15 16:48
六十年后,我们来到了宛平城,过去的县政府现在已经改成抗日纪念馆了。在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墙多已经过修补,但新砖和旧砖之间多少会有些差别,因此,战时倾 记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辨。在东城偏北角上,当局刻意保留了一片未经修葺的老城墙,从上面密密麻麻的弹痕可以想象那场仗打得有多麽激烈。毕竟六十年过去了,连 炮弹坑里都已经开出了野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战争、和平是如此的接近,死亡和新生也能并存。
在卢沟桥上,我们访问了先烈的后人,佟麟阁长子佟兵说:“在27号上午,日本军队就有几十架飞机,还有炮兵啊,就整个的冲进南苑。当时我父亲和赵登禹将军 就是带领那些大学生,就是在那儿苦战吧。当时因为装备当然是比不了他们(指日军)了,所以29军的装备那就是"""主要是大刀片儿跟步枪,所以这样的话, 他们呢一直拼到下午三、四点钟,后来军部命令,要他们撤回北京。后来我父亲就带领着学生就是到"""走到大红门那儿,打到大红门那儿,结果就是"""壮烈 牺牲了。今天是清明节啊,我带着我的小孙女到卢沟桥这一带,看一看她曾祖父战斗过的地方""""""”
赵登禹将军的长女赵学芬:“我父亲曾经在喜峰口的时候,用两口大刀片在砍敌人砍得都卷了,都卷刃了。日本为了防这个"""防止呢,后来戴上了铁围脖,都做 了铁围脖,怕砍。有时候一砍,怎么回事?冒出火星,最后呢,29军这个士兵呢勇猛极了,他从头上往下劈,照样给他劈死。在六十年之前,就是29军和日本浴 血奋战,在这个桥上我父亲哪,也同样是牺牲了,六十周年。我父亲如果说现在在的话,今年正是99岁,牺牲的时候仅仅39岁这么一个年华,那么"""我两 岁,我的哥哥四岁,我妹妹是遗腹子。现在呢,我家里的情况呢就是人员兴旺,我的小外孙女呢"""在那儿,她正是我当年的年龄——已经是将军的第四代了。”
虽然早在她出生之前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但她,她的上一代,再上一代都来自那里。其实,这孩子是历史的缩影,这座桥也是历史的缩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不同面貌,创造的和毁灭的,但无论创造和毁灭,都是人为的结果。
人类已经迈进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当有能力汲取前人错误的经验,而不让同样的错误发生在子子孙孙身上。
作者:
122284197
时间:
2010-4-15 16:49
一寸河山一寸血 (2)
严格说来,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事件是单独产生与存在的,每一事件必然是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前因所造成的结果。假如我们仅以独立事件来观察,甚至论断某一时候的历史现象,便会失之偏颇,因为断章取义的结果将会模糊了整个事实的真相。
抗日战争是中华这个古老的民族攸关自身的存亡绝续所投入的一场惊天泣鬼的苦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役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天大的一桩历史事件。所以,我们 想了解中国抗日的这场战争,不能只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说起,也不能只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说起,甚至不能只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说起,因为中日 之战的源头事实上可以远溯到公元1868年。
第二集 中日战争的源头
1868年在近代史上是个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明治天皇登基。他积极推行了史称“明治维新”的自强运动,从此改变了日本人民的命运。当时,和日本毗邻的 大清帝国同属锁国政策之下闭关自守的国家,他们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路程就像是一场长途赛跑一样。现在,我们不妨来看站在这条线上的大清帝国。
事实上,清朝在通过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皇帝的全盛时期,到了十八世纪末页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嘉庆开始,清朝从家道中落逐渐变成了破落户。到道光,更不幸的是又染上了严重的毒瘾,这个东方硕大的巨人病了,而这只不过是一切灾难的开始。
现在,让我们换个现场,看看1997年7月1日在香港湾仔会议中心新翼大礼堂热闹滚滚所举行的一场仪式。在这个冠盖云集的盛会中,英国人把统治了155年的香港归还中共。在此一历史画面之前,我们意会到沦为殖民地的灰暗日子正式过去,但也隐隐地勾起了历史的痛。
话再回到十九世纪初期,当时英国怂恿它的国营事业“东印度公司”向大清狠心下“毒手”,到1838这一年,偷偷摸摸的流进中国的鸦片已多达四万箱,也就是240万公斤。湖广总督林则徐看到了此一亡国灭种的危机,向大清痛陈:
数十年后岂为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
——林则徐
的严重性。道光排除众议,支持以强硬手段厉行禁烟政策,不惜动武。没想到这一道保国救亡的禁令竟惹来了百年厄运。
鸦片战争于1840年在粤江外海爆发,英军绕过广州城北上,所向披靡,直杀大沽。
1842年第二波英军破广州,一路洗劫闽浙沿海,再溯长江而上,陷镇江。8月29日在南京订下了城下之盟,这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南京条约》。从此之后, 鸦片在我国成了合法商品,易名为“洋药”。到1854年,“洋药”的年进口量已达360万公斤,荼毒生灵至少两千余万余众,香港也就是在这一纸条约之下割 让给了英国。
作者:
134625
时间:
2010-4-15 16:49
老实说,列强的侵略不外乎弄点好处,搞几个钱而已,但对中国而言这可是晴天一大霹雳,因为纸老虎从此被戳穿了,锁国政策由是粉碎。国家正规军绿营的士兵只 要听到洋枪大炮的声音,便吓得掉头就跑,大清的国防瓦解了。洋人如入无人之地予取予求,接着欧陆列强纷至沓来,大家都想分一杯羹。1858年的天津、 1860年的北京等不平等条约就是在这种状况之下纷纷签订。
今天,在巴黎的战争博物馆中,还保存着法军当年在中国作战时的“战利品”。当我们想到这么大一尊炮居然能漂洋过海,千里迢迢地运回国来,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些东西陈列在这里,对象我们这些后人而言,睹物思往,除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外,还能有什么?
然而,当时清廷当局似乎还没感觉到严重性,大致上说,除了“南京”一共赔了两千七百万元墨币(白银19708029两);“天津”、“北京”咬牙再赔一千 六百万两银子有点心疼之外,对割个遥远的小岛香港,放弃个看不见的关税自主权还没什么概念,完全不知道此事的自己不单是个贫病交迫的鸦片鬼,而且还被人捅 了好几刀。这几刀不仅伤及皮肉,而是筋骨。
除了外伤,大清的内伤也不轻。随着鸦片输入,白银流出,国库日益空虚,国债日益沉重,当然老百姓的生活也日益艰困了,因此社会的动荡不安便成了必然之事。其实,几乎和鸦片大量输入的同时,清廷就为了平白莲教之乱花了十年的岁月和一亿二千多万两军费。
接下来是1851年,一个客家子弟洪秀全由上帝会发展成军而起义的太平天国之战,这一战前后打了十四年,波及中国本土十八省中的十七个省份,死亡人数多达 二千余万人,所花的军费就更难以计数了。太平天国虽然于1864年覆亡,但它的余众又和北方的捻匪结合了起来,就这样再打四年才算大致平定,这一年,便是 1868年。
显然,大清在起跑点上就已经输了,至于和明治天皇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鸣枪待发的大清选手又是谁呢?此人正是紫禁城里养心殿上垂帘听政的西太后慈禧。这位 1852年进宫的兰儿小姐,从咸丰的宠妃到老佛爷这段历程,事实上正是清宫内斗的历史版本,不过,她只斗内而不斗外,这可以从1861年联手主和派的恭亲 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杀掉主战派头子肃顺这件事看得出来,当时她年方二十六岁。
作者:
122284197
时间:
2010-4-15 16:50
现在,我们来看看日本这边:公元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四艘军舰开进浦贺港,逼使日本于第二年签下了不平等的《神奈川条约》,从此打破了传统的锁国局 面,这便是所谓的“黑船事件”。“黑船事件”和“鸦片战争”的本质是一样的,但过程却平和多了,而其结果更有天壤之别,因为这件事促使日本尊王、攘夷、倒 幕的思潮勃兴,为明治的维新铺下了坦途。在幕末时代,尊王意识高涨和大和这个民族的“忠君”性格有密切关联,中国文化虽然自唐朝才源源传入,但幕府时代小 诸侯相互倾轧的乱局却象透了我们的春秋战国。这两三百年间,由于诸侯养士风气兴盛,于是也培养出了日本人的武道精神。
武士虽然一个个文武兼修,智勇双全,但相对于汉文化中的智、仁、勇,他们却独缺个“仁”。“仁”有对生命尊重的意涵。少了仁,便易于轻生,所以武士身上常 佩两把刀,长刀杀敌人,短刀毁自己,这便是对自己残忍的例证。这种不珍惜生命而迷恋死亡凄美的武士性格到七十年代还可以从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的身上看 到。
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时候,必然要找一个人来投靠,这个人便是他的老板、他的君,但在没有仁心的滋润之下,忠君性格是非理性的、可怕的。而当时西乡隆盛营 造的正是结合了“忠君”、“武勇”于神格化的天皇之下的一股可怕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操纵,那么什么悲剧就都可能发生了,中国人是很难理解这种现象的,但 1995年麻原的真理教事件,可以提供具体而微的参考。
大清的自强运动则始于1861同治元年,比明治维新早七年,由奕訢、文祥这些人搞起来的,后来则由平太平天国之乱而篡起的地方官员象曾国藩、左宗棠、李鸿 章等人接手。他们的理念原是“以夷之长技为师,以制夷”的,可惜做起来却变成只是花钱请洋人来设工厂、造枪炮的洋务活动而已,所以同治的维新既没有真正师 夷之长技,更无力以制夷,倒是让一群洋务官僚象李鸿章者流,“自”己“强”了起来,这便是“甲午”李鸿章舍不得动北洋舰队的由来,也种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 据的远因。
“黑船事件”之后,日本人在震慑于洋枪大炮之余,便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感,他们深深认为图存的空间在大陆,而通往大陆的途径则为强兵,因此明治上台的第 一件事便是1869年的建军,这一年也被认为执行所谓“大陆政策”的开始,由此可见日本对中国土地、资源的野心是来之有自的,是谋定而后动的。
再说明治为了配合建军,第一步是设立了兵部省和外务省,1870年又设工部省发展国防工业。1871年元月颁征兵令,可是麻烦来了,日本在幕府时代阶级分 明,一般农民、贱民连姓都没有。一个村庄有六个三郎,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三郎,只好把住在田旁边的叫田边三郎;住在松树下的叫松下三郎。后来那个上奏折给裕 仁的义一先生想必他先人是住在田中央的,所以叫田中义一。有了姓氏,等于每个国民都有了符号了,于是日本又于1871年修改了户籍法,使征兵和纳粮有了基 本的依据。这些措施事实上都是配合大陆政策而来的。
1874年,日本借琉球渔民在台湾被杀之故引发了“牡丹社事件”。照讲,这档事跟他们八杆子也打不着,但是清廷却为此签下了“中日台湾事件条约”,赔了七十五万两银子,还稀里糊涂地把琉球变成了日本的冲绳县。这个时候西太后还在颐和园玩她的扮观音游戏呢。
“牡丹社事件”显然助长了日本的侵华气焰,但对大清多少还是起了若干警惕的作用,于是在1884年成立了“海军衙门”,由李鸿章逐年买一两艘兵舰回来(字 幕:德制——镇远、定远、济远、经远、来远。英制——致远、靖远。自制——平远)。到1888年终于成立了北洋舰队,由丁汝昌任提督,但从此以后大清海军 在也没有任何添补,因为要把钱留给老佛爷翻修颐和园。
作者:
spybot
时间:
2010-4-15 16:51
到了1893年,日本已练成陆军23万余人,海军舰艇达六万多吨,更积极的是指挥系统的单一化。从1878年陆军成立参谋本部开始,就只要听天皇一个人的 就行了。1893年海军跟进,设战时大本营,从此一切军事行动连内阁都管不着了。这个时候,日军已经剑拔弩张,完成了对外作战的准备。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国王向清廷求援。日军以“护侨”为名于六月初捷足先登进驻汉城。光绪皇帝三次谕令李鸿章出兵,李鸿章心存畏惧,拖到 七月中才兵分两路向朝鲜进发,一路往平壤,一路由水路驰援驻扎牙山的清军,但消息被日本间谍探到。25日,日方出动大批军舰围堵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当 场被击沉,死伤千余人,就此揭开了甲午之战的序幕。
7月23日,日军攻进汉城,推翻李氏王朝,成立傀儡政府。9月15日向平壤攻击。9月17日日本海军和大清的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的黄海海面激战五小时,丁 汝昌在旗舰“定远”号上负伤指挥,力拼强敌,直到夜幕低垂才返回旅顺港。其实这一仗双方都有伤亡和损失,日本最多只是略占上风而已,但李鸿章为了保存实 力,尽管丁汝昌愿以“战死以保旅顺”,也未获准再度出击。在平壤的陆军也打得不错,象高州总兵左宝贵就在北门力挫了敌军。马玉昆、卫汝贵也稳得住阵脚,平 壤保卫战并非无望,可惜总指挥叶志超却授命撤退,这场仗就打不下去了。
10月下旬,日军分两路入侵东北。11月东亚第一要塞旅顺陷入敌手。“北洋”走进山东。
第二年,1895年2月,日舰攻占刘公岛封锁威海卫,山东巡抚李秉衡逃亡。
11日,丁汝昌自杀成仁,北洋至此全军覆灭。
公元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父子在(日本)下关春帆楼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还赔了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后来由于列强之间的利害冲突,日本被迫归还了辽东,条件是:清廷再付三千万两“赎辽费”。
今天,当我们重登春帆楼顶,回想起百年前发生在这张桌子上的旷古奇闻,真有无限的感慨!
五十年后,日本根据开罗会议决定,归还了台湾与澎湖。这一次,我们付出的不是“赎台费”,而是千万条活生生的人命。
甲午同年,光绪痛定思痛,令袁世凯练新军的同时,中山先生的革命力量也逐渐凝聚,8月成立了“兴中会”。更积极的是日本,“马关”签约的墨水还没干,他们 就拿这笔赔款进行了所谓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其中军事费用共达84"7%之多,海军在两次扩军计划之下,先后建造了各级舰艇106艘。1904年成为继英、 法、俄之后的世界第四海军大国(英:450000吨;法:250000吨;俄:200000吨;日:130000吨)。
陆军扩军于1902年完成,现役兵力为甲午战争时的两倍以上。清廷的银子为日本建构了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强国,而自己的麻烦却还未了。
作者:
問號
时间:
2010-4-15 16:52
1900年,义和团事起,给了奄奄一息的清廷一记最后也是最沉重的打击。6月,在西太后的懿旨之下,义和团开始围攻使馆,痛宰洋人,一时人心大快,但却因 此捅下了更大的漏子。6月15日,八国联军一万八千余众陷大沽,七月拿下天津直逼紫禁城,吓得慈禧拖着光绪皇帝狼狈出奔。他们取道宣化、大同、太原,于 10月底逃到了西安。
1901年9月7日签署《辛丑条约》,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由关税中扣抵,如此连本带息总计起来约达十亿两之多,而当时清朝总岁入只不过八千八百万两而已。这件事还是李鸿章经手的,至此他已为清廷赔出了六亿八千又七十七万两白银,还不带利息。
1997年,我们找到了当年拱卫京都的海上大门——大沽口,大沽炮台的旧址还在,它的外貌和油画里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时的模样相去不远,只是现在 荒芜多了。在指挥堡的堡顶上有几个人正在做工,听说是要把碉堡里的空隙填平,他们是要填平历史的伤口,还是浑然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很难想象,但可以肯 定的是,这个画面将是大沽炮台指挥所内景的最后镜头,从此,尘土将永远淹没掉激战当时一切可能留给后人的想象空间。
走在白河畔,踏过及膝的荒草,我们发现连接炮台与炮台之间的古战壕,顺着这一条线索找到了第二座炮台、第三座炮台,如此拼拼凑凑,终于凑出了当年国防第一线的布局蓝图。
在山坡下,好不容易才找到几尊旧炮,裂的裂,断的断,任意地被弃置在那里,也许是功成身退了吧,但如此退法也未免凄凉了一些,由此令我们不禁想起巴黎军事博物馆里咸丰年间的大炮,相形之下,更显得中国人是如此的健忘。
最完整的一尊旧炮是被丢在堡顶上的,仔细一看,赫然发现“1843”四个字,显然,《南京条约》过后,清廷大梦初醒,向国外购进了一批武器以加强国防,但 这些武器并没有救到病入膏肓的大清帝国,因为在《南京条约》后,我们陆陆续续共签下一千个以上不平等条约,丧失国土面积足有120个台湾这么大,赔偿黄金 达九亿余两,大清已经国不成国了。
面对一堆破铜烂铁,竟然勾起这么一段沉痛的往事,也许过于善感了一些,但,这些又何尝不是后人对历史的应有感觉呢?
1904年2月,在英、美资助下,日本对俄宣战,史称“日俄战争”。这一战足足打了一年七个月,但战场却在我们的国土之上。事后两国媾和,分的也是我们的资源。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本赢得了这一场战争,使他们对华的侵略更具野心。
史学家唐德刚教授从大和民族的性格来观察中日两国战争肇因,他说:
“所谓日本民族,它比较单纯,他没有跟其他民族在一起共存亡、共生活的经验。它一旦出来,以很优秀的姿态出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变成了一个新的帝国主 义,结果它这个民族的优越感,讲一句英文吧,叫做racism。它这个种族主义就表现得特别厉害。它接受东方的,我们儒家(思想)的比较少,可能变成比西 方帝国主义更帝国主义的帝国主义""""""”
1908年,在相去1868年起跑点整整四十年之后,慈禧跑不下去了,她历经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皇帝,于这一年的10月21日去世,比光绪皇帝多撑了 二十多个小时,临终还立了个宣统,年仅三岁,显然慈禧一点也不知道由于她的长寿带给中国老百姓多少不幸。事实上,在那段中华民族史上最黑暗的岁月中,我们 失去的还不只是一把把白花花的银子和一片片肥沃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国家的主权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对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耻 辱,这便是后来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的基本动力。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结合了武昌新军发动起义,总督瑞徵和新军统制张彪仓皇而逃,革命军攻克武昌,公推黎元洪为都督。两个月内,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成功了!后来,孙中山先生回忆武昌起义的往事时曾经说:
“武昌的成功是非常意外的结果,最大的关键在瑞徵的惊逃。假如瑞徵未逃则张彪也不会逃。”
言下之意,如果瑞徵不逃,武昌之役的结果还在未定之天。由此可见清朝260年国祚之覆亡固然是革命势力的胜利。而更是长期失政的结果。
作者:
我不是少爷
时间:
2010-4-15 16:53
一寸山河一寸血(3)
时间跨进了二十世纪,正当清廷摇摇欲坠之际,全国各地军头已经隐隐地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些划地为王的军阀在清朝末叶多多少少还对朝廷有一点忌惮,但 到了民国则连这一点顾忌也荡然无存。由是你争我夺相互倾轧,使本已残破的国家局面更雪上加霜,朝不保夕。这种混乱与血腥的争斗长达十七年之久,严重的影响 后来对日作战的能力。
第三集 民初乱局
1911年11月16日,正是武昌起义的36天,清廷在万般无奈之下饮鸩止渴,启用头号军头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制压革命。袁世凯派第一军统冯国璋沿京汉线南 下,连克汉阳、汉口,武昌指日可下。这个时候由于国内革命气势高涨,袁世凯伺机按兵不动,并以此为筹码,逼使清廷退位。
袁世凯本来属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淮军幕下,甲午清廷战败后,他奉令来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十年间,先后成立北洋军六镇,约七万多人。当年新军干部象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张勋等人此时都已是举足轻重的军头,这便是清廷不得不借重袁世凯的缘故。
12月18日,袁世凯代表清廷派唐绍仪在上海和军政府代表伍廷芳展开和谈,但没有结果。
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被十七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诞生了。这便是史称“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对当时中国的人民而言,充其量只是换了一个国号而已,相去一个真正民主共和国家的路途还十分的坎坷与遥远。
中山先生奔走革命的首要目的是扳倒帝制,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枪杆子出政权的局面。以一介书生之身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不得不借重袁世凯的实力与清廷抗衡。
民国元年元月22日,中山先生向清廷提出最后和议案,他表示,只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孙文”。
2月12日,清廷发布退位诏书。第二天,中山先生遵守诺言向参议会辞职。第三天,袁世凯在笑纳中山先生的“雅意”之余,当上了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中山先生 此时的内心是十分无奈的,他唯一可寄望的是在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之前,提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加以制约。这套约法是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的理想所在,是导 引中国走向民主现代化国家的蓝图,是往后讨袁护法的张本,也是行宪立法的根本依据,但是在当时却脆弱得只是一张纸而已。
2月21日,参议会派蔡元培、汪精卫等人组成迎袁专使团,北上迎袁世凯到南京就职。老袁耍诈,不肯离开自己的地盘,而于3月10日在北京就任。4月临时议会也跟着北迁了。
当时在议会中国民党员占了绝大多数,这当然不是袁世凯能忍受的事。首先他派赵秉钧刺杀国民党实际负责人宋教仁于上海,接着又向五国银行借款两千五百万两用 来扩军,再于6月免掉国民党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和广东都督胡汉民的职务。这一连串动作都是冲着国民党来的,因此便引起了“二次革命”。这 一役首先发难的是李烈钧,后来黄兴、陈其美也分别响应。袁世凯派段芝贵、冯国璋率大军南下进攻,讨袁军无力招架。9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作者:
問號
时间:
2010-4-15 16:53
这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助长了袁世凯走向专制的气焰。10月6日,他派军队包围了国会,强迫选举自己为第一任大总统。11月解散国民党,这一来等于消灭了国会。
第二年,1914年5月,他终于撕毁了《民国临时约法》,中山先生的唯一寄望落了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到此也被掠夺一尽。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此而熄灭。7月,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继续奋斗。
这一年8月欧战爆发,日本随即对德宣战。所谓欧战,本来是在欧洲打的仗,但是日本的战场却在我们的山东。8月27日,第18师团登陆胶州湾,11月德军投降,青岛便跟着陷入了敌手。
1915年元月,日本提出陷我国土于次殖民地的严苛条约“二十一条”。这是日本对袁继“满铁”建筑权后的第二次勒索。袁世凯深怕日本人的阻挠毁了他的皇帝美梦,于当年5月9日俯首签认卖国条约,这便是“五九国耻”。
8月,由杨度一干人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袁世凯有模有样地率文武百官祭孔。12月,“国民会议”拥袁世凯为皇帝,准备第二年元旦登基,并改元“洪宪”。但是,他们忽视了全国的舆情。
1915年12月,前云南都督蔡锷返滇,和唐继尧共组护国军,分两路北上讨袁,各省纷纷响应。1916年3月,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连忙取消帝制,本来还想保住总统职位的,但是护国军不肯妥协,袁世凯这一急,突然尿毒病发,于6月6日一命呜呼,年58岁。
问题是,袁世凯的去世并不代表军阀时代的结束,而是另一场群龙无首,大家都想当“皇帝”的激烈争斗、杀戮和整个国家四分五裂的开始(字幕——皖系:段祺瑞 直系:曹锟 奉系:张作霖 山西:阎锡山 两广:陆荣廷 云南:唐继尧 四川:分裂)。这一场昏天黑地的自相厮杀,直到1928——也就是 开国后的17年才告一段落。这段时间在政治方面一共有过10位元首(字幕——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元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元年3月10日;总统袁世凯 1年10月10日;总统黎元洪 5年6月7日;代总统冯国璋 6年7月6日;总统徐世昌 7年10月10日;总统黎元洪 11年6月11日;总统曹锟 12年10月10日;临时执行段祺瑞 13年11月24日;大元帅张作霖 16年6月18日),还不包括1917年张勋复辟的溥仪皇帝在内。先后更换了43届内阁主政。民初的乱象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在军事方面,军阀武斗始于民国9年,直系的曹锟大战皖系的段祺瑞于京畿,皖系败,是称“直皖战争”。民国11年,直系再败张作霖的奉军,这是直奉的第一次 战争。直系军阀在击败张作霖之后气势如虹,便想拥曹锟为总统,但碍于共和形式必须在议会中取得多数支持。当时参议院共有议员五百余人,曹锟以5千元一票买 通了480人,一共花了250万现大洋,于民国13年10月5日当上了总统,曹先生堪称民国以降的贿选鼻祖,但是此一窃位夺权的丑闻传出后,全国哗然。中 山先生首先通电讨伐,于是便引发了第二次直奉之战。这一仗由于冯玉祥的阵前倒戈,直系大败,吴佩孚由海道率残部逃到了汉口。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