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悠思迷离别溪口 [打印本页]

作者: 良思俊旭    时间: 2010-6-7 11:29     标题: 悠思迷离别溪口

悠思迷离别溪口
——寻梦江南之三十四

  笼罩在青山绿水间的雾霭,被太阳蒸发了大半天之后,升腾起来给已经偏西的太阳也蒙上了一层外衣。灰蒙蒙天空下的溪口镇,不仅在视觉里开始模糊,而且在意念里也变得迷离。该告别了,徘徊在这里似乎有点儿太久。而在前往北仑港的高速路上,脑子里萦绕的居然还是溪口。


  因为雪窦山秀丽的风景,远在汉代就被誉为“海上蓬莱,陆上天台”,所谓“兼有天台山的雄伟,雁荡山的奇秀和天目山的苍润”,使得溪口这个地方很早就有了名气。溪口本来就有天造地设的神奇和美景,武岭头的岩脚向南伸入剡溪,与南岸的笔架山对峙形成的溢口,自西向东潺潺而来的剡溪为溪口流淌出无限秀色之后,在这里改变了流向和姿态。蒋介石的早年写就的《乐亭记》,尽管描绘的只是武岭头,却是管中窥豹,彰显溪口之美:武岭突起于剡溪九曲之口,独立于四明群峰之表,作中流之砥柱,为万山所景仰,不偏不倚,望之岿然。……岭上古木参天,危崖矗立,其下有溪水潆洄,游鱼可数,牧童渔父倘佯其间,乐且无穷,其幽静雅逸之景象,窃比世外桃源无事他求矣。而隔溪的绿竹与岭上的苍松,倒影水心,澄澈皎洁无异写真,其有岁寒君子之逸致乎。


  因为这里出了个蒋介石乃至蒋氏家族,溪口这个千年古镇的角角落落里都充斥着民国文化的印记。当年,蒋氏父子从这里走出,大权在握后衣锦还乡,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下野避风,都让溪口披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成为他们施展权谋的广阔舞台,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曾在那座富丽堂皇的故居,还有妙高台、文昌阁和武岭学校,先后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那个时代的溪口,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风暴眼,从宁波到溪口的路上,国民党大员到各级官吏用车水马龙勾画出一道别样的风景。正是这道风景,几乎淹没了溪口在历史上曾经的人文辉煌,留下了民国历史沉重的痕迹。


  因为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溪口依靠自己的沧桑吸引来了熙熙攘攘的游客,钩织这个时代富有特色的繁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求生和发展之道,没有名人的可以争夺甚至制造名人,有现成的名人为什么不利用?正如鲁迅不是旅游产品,却被绍兴用以发展旅游那样,蒋氏父子也在他们的故乡溪口被充分地加以利用。就连那几个长相酷似蒋公的人,也披挂着行头貌似悠闲地按时守候在景点跟前,那阵势让人联想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同时,更感慨当年的蒋介石除了在华清池穿着睡衣逃往骊山之外,几乎在所有的场合无论是长袍马褂还是笔挺军装都是挺直着身板,至死都没有过这般落魄相。仔细想,他们也不容易,而且理由很充分,既然有那么多的人和店铺靠蒋氏父子吃饭,为什么生长了一副酷似蒋公的长相而让“资源”白白浪费?


  在溪口的时候,没有忘记奉化还有许多旅游文化的头衔,比如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芋艿头之乡、中国雷笋之乡、中国草莓之乡,绿色农产品赫赫有名,而且地处东海之滨,海鲜食品数不胜数,兼具着山珍海味之美。可惜,因为受时令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尽兴品味这些旅游美食,只是专门请导游推荐了一家乡间小饭馆,品尝一番比较地道的农家菜。朋友曾经一再建议尝一尝溪口的千层饼,导游也特意介绍了三里长街上的老邻居,走进去参观制作过程的时候,听说这家的老板娘开店很有名气,还上了电视和报纸。承蒙老板娘的盛情介绍,品尝完之后买了几盒装进行囊。难以忘怀的,还有摆放在街旁待售的草莓,红艳艳到刺眼的地步,水灵灵到不忍心吞食的程度,拍了张照片留作永远的记忆。


  从宁波到溪口,看到了太多的遗憾,也给自己留下了许多酸涩的遗憾。走一走那传说中的唐诗之路曾是梦牵魂绕的念想,如今已经越过千山万水涉足剡溪之畔,却不能继续走下去感受她流淌出的山水华章。李白一句“此行不为鲈鱼烩,为爱名山入剡中”,还有杜甫“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的感怀,足以令迷恋山水之人陶醉不已,朝思梦想那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迷人景色。尽管,唐诗之路是个现代人近些年才炒作出来的称谓,但这条唐代诗人吟诗聚会的线路的确充满了诗意和诱惑。据说,在唐代350多年历史中,这条路上诞生的诗人达40多位,踏访吟诗的诗人多达400多位,著名的如李白、孟浩然、王维、杜甫、白居易都留有踪迹和诗作,单是《全唐诗》就收录了200多首。千年剡溪唐诗路,一路山川谐雅韵。假如,背着简单的行囊,与情投意合的朋友相伴,游荡于山水之间,沉迷于唐诗之中,乃人生之幸事。


  汽笛长鸣,把悠悠的思绪从溪口拽了回来,随着轮船启航的颠簸眺望悬浮在远处的舟山群岛,内心里充满了期待:那边,有如梦如幻的海蓝蓝。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