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胡适口述自传》(边读边聊) [打印本页]

作者: @地瓜叶    时间: 2010-9-15 13:36     标题: 《胡适口述自传》(边读边聊)

这本书正在阅读中,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感触,有一点写一点吧。

2007年11月7日

这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内容是什么?),它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读者群(适合自己读吗?),这是大部分人在选择书的时候要了解清楚的,那么这本《胡适口述自传》是怎样的呢,整理和翻译人唐德刚在《写在书前的译后感》中有非常明细的说明,不需要我再去干费力而不达意的事情了。

“‘后世青年’……愈看愈糊涂,愈看愈不知道‘胡适’是怎么回事。他们所需要的实在只是一本简单明了,童叟无欺,而包罗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如果这个文化需要,由于时代转换而成为事实的话,那么胡先生这本小小的《口述自传》(也是他一辈子所编撰的最后的一本‘上卷书’),对青年读者的‘实用价值’,也就会逐渐地上升了,因为它是一部最浅近的,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

这个话讲的已经很明白了,这本书就是让后人来了解胡适这个人,因为“胡适”是他那个时代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有了解他的价值,有了解他的必要。我们去了解一个时代的时候,除了正经八百的官撰史书,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夫子自道,有时候更有鲜活的价值,他们是以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自己经历过的历史,历史,不能只是些冷冰冰的数字,不是这个第一那个首创,更不是哪个人的丰功伟绩,在这些东西下面覆盖的,是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孔,历史的每一次转折,不管是影响了一个、两个还是一千万、四个亿的人,都给了身处其中人们以无法磨灭的印记,被历史抛弃的人,当然可悲,但身受这“抛弃”之痛的人,他们的感觉又有谁会去关心,我们只关心结果的对与错,这也正如马基.雅维利一针见血支出的那样,“目的证明手段的正确性”,不必遮遮掩掩,现实就是如此的血淋淋!

唐德刚在1979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已经感叹,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胡适便已经被人们所淡忘了,那个“林语堂是哪家公司的?!”笑话,也着实令生者悲凉,如此的大人物尚且如此,吾等小民,等不及几年,也就是子女还能记得吧。
作者: 黑咖啡    时间: 2010-9-15 13:37

2007年11月9日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特点便是注释与正文的篇幅不相上下,因为胡适在叙述的时候有很多事情说的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和详细,并且,为了能够让外国人容易理解,胡适还对一些中国约定俗成的词语做了一些变通,例如,他把“无徽不成镇”解释为如果没有徽州人这个地方就只是个小村庄,徽州人来了,做起生意来,这个地方才会繁盛起来,就会从村庄变为城镇。唐德刚在【注二】当中对胡适的说法做了一个澄清,这“无徽不成镇”的本意是指在徽州人中经商的很普遍而已,但为了外国人更容易理解,“所以胡氏就决定做上项简单明了,但是并不十分正确的解释”。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来,不同系统的文化之间在交流时常常会存在很多的障碍,即使如胡适这样精通中西文化的专家,在想西方介绍一些“中国味”很浓的问题上,也只能稍加改动以适应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在第一章“故乡和家庭”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国人在对待祖宗和故乡的事情上是如何的坚持。同一个老祖宗的是“同族”,如果没有血缘关系,但姓氏相同的,也可攀上句“五百年前是一家”,不管怎样也要拉上点“亲戚”关系。而籍贯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拉帮结派的工具,大到省,小到村,在全国则问你是哪个省的,在省内则问你是哪个市的,以此类推,地区名称甚至可以代表人的好坏,不可否认,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每个地区的人常常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类似于“洪洞县中无好人”的判断方法则是大错而特错。

唐德刚在【注四】中分析说,这种“‘读书人’一碰头便要叙乡里、攀宗亲、谈祖籍”的习惯,“是我国几千年来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途中的一种社会心理上的后遗症。这个传统在一个流动性极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里,是很难保留下去的。”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方面已经不是那么重视这些东西了,但也要看具体的情况,在中国这个“人情”盛行的国家里,同乡、同族依然会在很多时候给人带来一些便利,比如说获得更好的升迁机会等等,在我看来,只要“人情”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市场,那攀宗亲、谈祖籍的传统就不会消失。

当然,对宗族观念的重视也有一二优点,就拿修族谱来说吧,在保留家族资料的方面还是很有意义的,那我自己来说,我们这一枝在老家的族谱上只修到我父亲那一辈,到了我这一代,在起名字的时候没有按照辈份来排,也就没有再上谱。再下去几代,估计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的太爷爷是谁了吧。而一个家族的记忆,尤其是普通家庭,每隔三四代就会形成一个断层,我们每个人都将会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被人记起。
作者: 灯笼芯    时间: 2010-9-15 13:38

回复 拍砖党党魁发表于2007-11-15 11:14:04的帖子:
我总觉得一个自由主义者信仰宗教是不可思议的,自由主义者往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很难接受种种超验的东西。另外,同意书生兄的看法,应该和胡适早期接受的儒家思想训练也有关。儒学是讲内在超越,这和西方宗教也完全不同。
唐德刚讲的也很有意思,胡适初到美国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好的方面,但宗教这种东西,还是有许多负面的存在,他就讲了很多的实例,虽然他没有直接说胡适一定就知道这些情况,但我们自己来分析,胡适对这些负面的情况因该不会一无所知,那么当他越来越了解美国之后,最初的想入教的冲动,当然也可能在知道了一些不好的实例之后而产生反悔的冲动。
作者: 卡多佐    时间: 2010-9-15 13:39

2007年12月2日
记得好象是舞雩说过,唐德刚的文字很有意思,在快读完这本《胡适口述自传》的时候,我才理解这话的意思,读这本书,当然是冲着胡适去的,但唐德刚的注释实在是给这本书增色不少,若没有了唐德刚的注释,这本书绝不会如此的生动。
注释的作用一般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概念或是作者本人语焉不详的地方,而这本书的注释却大大的扩展了原书的内容,经常是对胡适的一些思想、行为进行剖析和批判。
例如,胡适一再强调,学知识、做学问要做到“不疑处有疑”,但唐德刚指出,“胡适之先生一生反对‘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可是在这篇自述里,我们不也是看到那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胡适,一碰到安吉尔、杜威二大师,便‘尽弃所学而学焉’,让他两位‘牵着鼻子走’吗?适之当然不承认他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不自觉自己的鼻子被牵了。这并不表示他老人家没有被牵。相反的,这正表示牵人鼻子的人本事如何高强罢了。”这就是知易行难,当一个人坚信自己正确时,他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被“洗脑”了,而权威如何能成其“权威”,便是有这么些被“驯服”了的从众,唐德刚进一步总结道“只是吾人近读近代中国政治史和学术史,觉得我们政学两届都害了过分依赖权威的毛病,如果‘权威’没有进步,我们全民族就跟他们一道落伍了。”盲从盲信,或者畏手畏脚,只能桎梏我们的创造性,最终被淘汰。
有时候唐德刚也讲了一些很实际的东西,胡适讲,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学,“社会所需要的标准是次要的”。唐德刚则认为,绝大部分人选择所学时,还是应该根据社会所需来做决定的,因为这个样才能找到工作。“胡先生所要教的是一些将来和他(具体而微)一样‘有成就’的学人专家;笔者所要教的则是一些和我一样‘没有成就’,但却有个‘正当职业’的普通人。”这个话说的非常实在,没有什么大道理,没有什么现身说法,现实就是这样,站在塔尖上的永远只有少数人,他们成功的经验我们当然可以借鉴,但完全照搬就太不现实了,因此而失败的也并不是没有,只是因为他们被有意的忽视了,所以,成功经验,也是失败经验。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许多胡适称赞的东西,唐德刚都会把其真实的情况写出,这倒不是说胡适在撒谎,而是因为胡适所处的阶层使然,很多事情不是如他这般养尊处优的人士可以接触到的,因而他们也无法理解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他们是典型的书斋式的学者,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实现起来就是那么回事了。
作者: 大傻111    时间: 2010-9-15 13:40

回复 小帅四十岁发表于2007-11-08 07:03:28的帖子:
怎么还需要翻译呢?
这本书原本是用英文写的,当时是为了给美国大学的学生阅读,在大陆出版的时候,需要翻译成中文。
作者: wuyangbo11    时间: 2010-9-15 13:41

是啊,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知道胡适是谁呢?也许知道一点白话文改革。
作者: 涵冰    时间: 2010-9-15 13:42

怎么还需要翻译呢?
作者: tks1000    时间: 2010-9-15 13:43

我总觉得一个自由主义者信仰宗教是不可思议的,自由主义者往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很难接受种种超验的东西。
另外,同意书生兄的看法,应该和胡适早期接受的儒家思想训练也有关。儒学是讲内在超越,这和西方宗教也完全不同。
作者: 我不是少爷    时间: 2010-9-15 13:43

喜欢古代文学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
QQ群:50168562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