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看园林多妩媚——略品苏州园林(三) 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调调调
时间:
2010-10-29 09:03
标题:
我看园林多妩媚——略品苏州园林(三) 推荐
无香处闻香,有香处闻韵
龙舞蛇行,苏州园林的对匾题刻透露着冰雪玲珑巧思,更叫人回味无尽,浮想联翩。
简淡素静的小馆,名曰清香。馆内植桂树几株,每到金风吹凉,便有清香四溢。院内对联“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叫人望月而思:此树原是月中之树,此香岂非天上之香?无论四季如何更替,只要见此对联,便闻一缕清香天上来。更有闻木樨香轩“桂花香动万山秋”的题句,让置身丛丛桂树中的你不由感慨:是因为桂树如阵,才会香得如此凝重,如此沉静,居然让万山秋色动容,更何况那看花之人呢?只消一句提点,就让那一片凝香沉入你的魂梦中。园中各处自有其香,即使花事已了,也能透过字里行间而见一斑。欲面水闲看“门前流水带花香”,可临“荷风四面亭”、“藕香榭”、“远香堂”;欲拾级远眺“香雪空蒙月转廊”,可登“暗香疏影楼”、“香雪云蔚亭”;野游,可小憩“秫香馆”,静养,则独坐“闻妙香室”。如果说一种香就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心情,那么每一朵花都是一段淡出记忆的心事。幸亏园中的点睛之笔,让我们体味每一种情绪,为我们留住所有的花事,我们才懂得于无香处闻香,于有香处闻韵,于无声处听声,有声出听意。
再看“听雨轩”外芭蕉临窗,“留听阁”边残荷留池。即使风和日丽,也能听到春雨的绵密、夏雨的酣畅、秋雨的萧瑟、冬雨的清冽。“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即使奏者无心,也能听到如丝如缕、如玉如珠、如泣如诉、如飞如舞的旋律。风起风止,“听松风处”“一亭秋月啸松风”匾额常在;花开花落,“听香深处”“花光四照,水石俱香”题跋犹新;船行船住,“听橹楼”内,一梦低回,听乌蓬几艘似有还无。虽说声音来去无踪,稍纵即逝,但文字能让它且行且留,有姿有色,绕梁不绝。我们才得以于无声处听声,于有声出听意。
诗眼看景
园中景致纵然如画,但要观者神形皆入画中,还须一双诗意的眼睛。聊数暮春几点残红仅剩,回眸处,“竹外一枝轩”匾额高悬。再定睛,匾额下方一月洞,正引得门洞那边纤纤玉竹跃跃欲试,其中一枝仿佛窈窕探身,欲出竹外,为小轩平添几分生趣。而“放眼亭”教人极目远望,那一片片芍药牡丹、桃李松柳,自然织得如锦似绣,流光溢彩。流连于“涵青亭”、“浮翠阁”、“闹红一舸”,咀嚼着“墙外青山横黛色”、“拥翠”的题刻,我们发现平日里熟视无睹的颜色居然是活的色彩,它们或涵、或浮、或闹、或横、或拥,一种色彩就是一个动态小景,一种色彩就是一种鲜明个性。过“兰雪堂”,依稀中看不清堂前是凋兰是残雪;坐“倚红亭”,迷离中看长堤又疑似卧虹;及“一梯云”,混沌里一会儿踩着流云,一会儿蹬着滑石。而“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却教人看得细致;“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却教人看得分明;“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却叫人看得真切;“美人无凡骨,顾影清溪曲,绝世不受怜,披香在空谷;三友松竹梅,寒唱自古今,炎凉终不易,不似世人心”却叫人看得深刻。园中的字字句句,赋予了我们诗意的眼睛,它让我们在定睛时入微,放眼后出神,它让我们在熟视中惊艳,又让我们在朦胧中识真趣,在通透中系真心。
作者:
沉醉夕阳下
时间:
2010-10-29 09:03
苏州园林,文化积淀深厚,非常人可以品及啊
赞赏 云间有路
作者:
小七哥
时间:
2010-10-29 09:04
是的,所以我的标题写的是“略品”,没敢写“细品”。
我写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作者:
qq273580105
时间:
2010-10-29 09:05
写得好!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