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与人辩论帖整理 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yahaba88    时间: 2010-12-3 16:22     标题: 与人辩论帖整理 推荐

写诗之外,我常与人辩论,再将我与别人的辩论帖整理一二。
请月下兄给把把关,如有敏感词,请删除之。
作者: ever66    时间: 2010-12-3 16:23

诗友:当年,纬国驾着坦克冲出淮海战场时,俺揣着枪,在后面追了好半天,没追上。。。。。。。。。

枕玉而眠回帖:
王屋仙翁前辈,一个人既然自称仙翁,多少得沾点仙气吧?再看看你老:俗不可耐。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
大陆和台湾同文同种,台湾人同样是优秀的人群。从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他们的素质很高。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国际眼光,能捕捉转瞬即逝的商机,他们脚步遍及世界。在那个资源很少的岛上创造出了经济奇迹,他们也是大陆人民的骄傲。
就有这么一些人,用他那惯性的眼光,用他那自以为一惯正确的思维,用他那老子天下的第一霸气对待台湾人民。岂不知,你们的语言不但说服不了台湾同胞,反而让台湾人心生反感,让本来处于中间的人群走向反面。我真搞不懂,你是真想让台湾和大陆统一,还是故意让两岸长期分离。
请教这些人,你难到比胡总的水平高?胡总到福建对台湾同胞说:要做有利于台湾人民事。你难到比温总有情义?温总说两岸是兄弟,还特意提到《富春山居图》。
我想请问这些人。你什么时候能平等地与人对话?你什么时候能真正把中华民族的前途放到当今世界的大格局中,全面的不带偏见的分析问题?你什么时候能停止那种一箱情愿的指首画脚?
作者: fxmxyy    时间: 2010-12-3 16:24

诗友:为反动派的后代歌功颂德,我这个参加解放战争的老兵如何能容忍?杀杀杀!"我手执钢鞭把你打!"

枕玉而眠回帖:
哈,你这种人我见得多了,又杀又砍的,下面该说打倒、油炸、火烧了吧?如果你词汇贫乏,我乐意为你找。如果一个人与人说话只剩下杀杀杀的时候,在别人的眼里是很可笑的。
回你这类人的帖子我倒是很省事的,懒得细说。
“我手执钢鞭把你打!”——啧啧,唱起戏来了,好玩哈,继续表演,请。。。
作者: lsl3325009    时间: 2010-12-3 16:24

某君画像(一)
某人,目光深遂,背手挺胸,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其思维停留在造神运动时代,对改革开放的今天一百个不乐意,但又不能说出口。于是,这位就把火撒到别人身上,逮谁咬谁。
清明节到来之际,几个诗友在网上发帖悼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先辈,该君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横加指责。请问这位大师,怎么啦,是揭你家的瓦了还是掀你家的房了?你对得起逝去的英灵吗?你的良心何在?
其实,你心里也明白,你左右不了后人思维。于是,在网上不停地发表言论,舒服一会是一会。但你别忘了,聪明的后人会从你言论里发现你的过去,你的现在,你的心态,为你画像,为你画魂。一个注定成为历史标本的人还暗自得意,悲乎?怜乎?
按说你是前辈,大家应当尊敬你,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嘛。但孟子还有下一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好了,先说这些吧。
作者: 夢幻时空    时间: 2010-12-3 16:25

某君画像(二)
这位大师,看你注册的名字,应是刚来诗社。你一来就给我画个圈,让我在你的圈里打转,你当我是蚂蚁呀。你家是开真理商店的还是开结论工厂的。我会听你的,你自视太高了吧。
我看过你在别人的帖子里发脾气,好家伙,连续三帖,打机关机呐。你拈着脚尖,左手提着一串真理,左手指着人家的鼻子,疾言厉色,口沫四溅。看对方的笔法和内容应该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你何忍也。连管理员也看不过去了,把你的帖子全删了。
要不要我给你搬二块砖给你垫着,这样舒服。要不要我开车把你送到泰山顶上,让你骂得更爽。
你要知道,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身份贵贱,人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你或是退下来的高官,你或是某大学的教授,在网上你就是网友。退一步,你谦虚一下总能做到吧。你老千万别说做不到。我似乎看到了你在上司面前唯唯喏喏的样了,你也不要不好意思,都是这样。
你先做到了平等待人,对方才能尊敬你,大师以为然乎?
作者: @乌鸦@    时间: 2010-12-3 16:26

山寺悠悠响磬钟,才来方外便觉空。
半崖红日云出岫,一涧绿波风入松。
苔上常留新履印,潭边不避破衫踪。
忘言本是寻常事,岂让尘埃惹镜中。

风雨狂客:
方外之事其实与世无争,棱角圆润一点还是较好。忘言出之于心,是一种分心的表现,也是问题之根本,依禅理看“分心”比“忘言”更含蓄,那种环境有言也是自言自语。但“分心”涵盖太多,多有他解,衔接困难。方外容纳万物江河涓流不拒,故而有“新履、破衫”。“岂让”,外向,有点咄咄逼人的意味,为了增强气势我是经常使用;“莫使”,没有了芒逢比较委婉内敛,有点劝人劝己的味道。到底用哪一个词,还要看你对释道的理解离它们多远,既然“才来便觉空”说明是初涉,前后情绪完整,则“岂让”合乎如你所言。用“分心、莫使”,你前面的确是准备的不够。但“忘言、莫使”一外一内,情绪还算完整,还是可以斟酌的。

枕玉而眠回帖:
谢谢风雨兄指点,受益非浅。过去我还以为分心比忘言的层次低呢,大大错了,查了一下资料,正好相反。
说一下个人见解。
分心有多种解释,就佛教而言,当禅修者达到近行定的阶段,而又不能维持定力时,特别容易察觉堕入有分心的的现象。那时他可能会感到心里一片空白或者有片刻的时间心中一无所知。此时的分心是一种高层次的心路过程,它既不是心不起念,也不是涅槃。
忘言是红尘中人初到禅境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映。此时的忘言并非分心的表现,因为还没达到那个高度。换句话说,是无数个忘言的积累,修行到一定层次后才能分心。
诗中人并非得道高僧,是一个凡间人到了一个禅境中所生出的禅意,是一种初悟。故忘言是其在如此幽静的禅境中的一种本能反应,他是没有资格分心的。
岂让也并非有点咄咄逼人,是一个初悟者的自觉表现,或者说更主动的表现。
诗如流水,此景此情只能是忘言。过去对分心理解有误,理解后还是忘言。因为我到过此地,以当时的心情而写的,故如此。
作者: 梦的忧伤    时间: 2010-12-3 16:27

风雨狂客:
忘言,可能最早见于《庄子
作者: yoii0    时间: 2010-12-3 16:29

诗友:这里是诗社,不是辩论场所.不要给人极左或极右称之.有道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各人站的立场不同,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对于文革,我不想多说什么.文革期间,我既不是造反派,也不是什么看客,而是一个发奋读书的在校生.只记得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把全国的医疗重点放到农村去,是省里的专家医师在我偏僻的农村救了我这个患重病的少年.到文革结束时,我早已入伍从军了.做人要厚道,不能做墙头草.文革它的历史意义,必将后世有另一种说法.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人间自有公论.到各大网站开设的纪念堂去看便清楚,就知道民众的心声.

枕玉而眠回帖:
你既不是造反派,也不是什么看客,你何必对号入座,你既然是眼高于顶胸怀四海的学生,肯定是心明眼亮,心怀慈悲,说不定还救过那些被打的牛鬼蛇神。
还有,省里的专家医师在那个偏僻的农村救了你这个患重病的少年,这也是那个省里的专家医师心中最感宽慰的事情了,也当含笑九泉了。
做人当然要厚道,当然不能做墙头草,面对惨痛的历史,面对冤死的灵魂,我们祭奠他们,我们怀念他们,不行吗?
是的,人间自有公论,后代自有公论,谁也左右不了子孙后代的定论,历史不是小姑娘随便让人打扮的。
作者: test1234a    时间: 2010-12-3 16:30

诗友:再过200年来讨论这些问题吧!从1957年开始,运动一个接一个,反右、大跃进、四清、社教、文化革命、清理阶级队伍、批林批孔等。发动这些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有多少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难道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我想不会那么简单,又要发展经济,又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又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要几亿人吃饱饭,完全取消私有制是不可能的。看看现在尖锐的社会矛盾,应该理解当时的一些做法。不过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当时的理论指导肯定存在严重问题。还有一点要说的,我就是当年的红卫兵,孩子们知道什么?

枕玉而眠回帖(一):
秦始皇在咸阳焚书坑儒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说过“孩子们知道什么?后代知道什么?”可是后代人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被吓住,焚书坑儒这种暴行永远被后人批判。

回帖(二):
你列举了那么多运动,最后归结为要几亿人吃饱饭。结果呢?几亿人吃饱饭了吗?你老千万别说三年自然灾害,那段历史更让人心痛。

回帖(三):
还好意思提几亿人吃饱饭的事,是啊,你就是当年的红卫兵,你走到哪里哪里都接待,有吃有住。你到了农村,农民也会把仅有半碗面给你做汤喝。当你接到农民送过来的汤时,你看到他们骨瘦如柴的身影了吗?你看到他们身后的陔子吗?看到那一双双饥饿的眼神了吗?
我就是当年的红卫兵,孩子们知道什么?——这话听起来就强词夺理,一扫你往日宽厚的形象。面对冤死灵魂,你这句话是那么冷酷无情;面对被摧残得支里破碎的中华文化,你这句话是那么苍白无力。你想过没有,坟墓被挖的祖先灵魂也会反问你:“孩子们知道什么?”




欢迎光临 110互动论坛 (http://bbs.110.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