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家》行内玩家揭开古玩界神秘的面纱 精华
玩了几年古玩,对这个行业也有了些了解。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也就成就了下面这部小说。
可以说,这部小说是拿价值近百万的赝品写出来的。
第一章(1)
“80万一次,80万两次,80万三次!”
秋日的一个下午,坐落在京城某商业街一座豪华五星级酒店的大厅内,宾客如云,座无虚席。鼎泰秋季拍卖会正在这里举行。当前的拍品是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拍卖师正最后一次报价。
“啪——”拍卖师手起槌落,“80万成交,这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是您的了,恭喜你。”
拍卖师稍事休息,小心翼翼地将一幅画展开。
“这是清代郑燮的《竹石图》,起价50万,每次加价10万。”拍卖师环顾四周,静待来宾的反应。
现场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真正的买家只是少数几个人,他们也是拍卖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几个竞争对手也彼此心知肚明,他们表面轻松,但精神却高度集中,时刻都在关注着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
此时,坐在前排的一名年轻买家开始率先举牌。
“60万……”拍卖师报价。
中间位置的另一名老者不动声色,以静制动,他在等待后排的一位中年贵妇出手,果然,中年贵妇稍加犹豫后跟着举牌,将价格抬升到70万……
老者马上举牌跟进。
“68号这位先生出价80万……”
年轻买家无动于衷,懒洋洋地往椅背上一靠,像是退出了竞争。
中年贵妇注意到这个细节,再次举牌。
“90万!118号这位女士愿意出价90万,还有没有更高的价格?”
现场一片寂静。年轻买家和老者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90万一次——90万两次……”
拍卖师两次报价后,目光在场内逡巡,分别打量了一下二人,他并不急于作出第三次报价,而是把时间刻意延长。
“还有哪位贵宾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清代郑板桥的真迹《竹石图》,现在是90万……”
年轻买家坐起身子,再次举起手中牌子。
“100万!1号这位先生,愿意出价100万……”拍卖师神情一振。
现场发出一阵轻微的惊叹。
老者和中年贵妇面色凝重,他们在权衡还要不要继续跟进……
“100万一次,100万两次……”拍卖师缓缓报着价,目光向下扫视着,现场的气氛顿时凝滞起来……
第一章(2)
与此同时,在京城某古玩街的早市上,摊主老憋正竖着食指,扯着公鸭嗓子大叫:“100块!”
对面的买家手里拿着一个木制金刚杵,眼睛紧盯着着老憋的手指,旁边还有几个看热闹的。
“三十块!”买家发话了。
“真想要,六十块,你拿走,说实话,我已经倒贴了……”老憋的回答干净利落。
“谁信啊?!四十,成就成,不成我放下了……”
老憋犹豫着,正想成交之际,突然看到郑岩站在买家身后冲他直摇头。老憋心领神会,扫了一眼买家突然伸出四个指头。
“四百!”
买家愣了:“你说什么?”
“四百块,少一分也不卖!”
买家回头看到郑岩,以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郑岩故作懵懂状。买家气咻咻地把金刚杵扔到摊位上,买家骂了一句:“有病吧你!”,抬脚走了,几个看热闹的也随之散去。
老憋说:“郑岩,一百块是不是要少了?”
郑岩拣起金刚杵掂量着,问道:“这东西本钱多少?”
“这我能告诉你吗?”老憋撇撇嘴。
郑岩笑了笑,“这是个啥物件,你知道吗?”
老憋狡黠地打着哈哈,“这个嘛……”
“现编都编不出来吧?你都不知道这是啥东西,能舍得花钱收?我要没猜错,这应该是你上货时白搭的吧?”
老憋叹服说:“你小子真是个地里鬼,什么都瞒不了你!你快说说,那这到底是个啥东西?”
“这是个金刚杵,藏传佛教的礼器,活佛讲经时用的,咱们这里少见,也算是个稀罕物。“郑岩正色道。
“年头怎么样?”
郑岩拿起金刚杵又端详了一下,肯定地说:“应该是明中期的东西。”
老憋吃了一惊,说:“这么老?!”突然喜笑颜开,说:“还是你见多识广啊,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叫人捡了个漏儿。没的说,你要喜欢你拿走?”
“行,你开个价儿。”
老憋翻翻眼珠子,说:“六百?”
“嘿!老憋!你这是翻脸不认人呐?!”郑岩笑骂道:“刚才我要不给你长眼,四十你就卖了?!”
“老弟,明中期的东西,年头够老吧?活佛讲经用的礼器,肯定是个吉祥物件,我真没跟你多要,是不是?”
郑岩无奈地点点头:“对对,你说得没错,成交!”
老憋乐得眉开眼笑。郑岩掏出钱包数了三百块钱递给老憋,拿起金刚杵放进白布兜子里。
“怎么就三百呀?”老憋嚷起来。
“没错,我不能白给你长眼,还有三百就当鉴定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