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洋务运动之殇:清军丢弃弹药比日军消耗还多30倍

骄横的马格里
1875年1月,马格里却终于让李鸿章感到了“为难”。
马格里虽然一直为李鸿章所办兵工厂的骨干,但他本业是军医,军工并非专长。但擅长外交斡旋的李鸿章需要外国人的支持,于是对于马格里言听计从,从管理人员到技术设备,均放手让他主理。
在金陵机器制造局成立后的十年里,李鸿章并不满足于造几门小炮和机关枪等轻型武器,他多次派遣马格里赴欧洲出访,添置新式机器,聘请技术人员,意图大办军务。
然而,这个马格里心里却打着另外一个小算盘。1872年,这个英国人受命前往欧洲,却借机游历一番,直到1874年才回到南京。作为一个大不列颠帝国臣民,马格里对于自己效力的这个东方古国的崛起,显然并不关心。他更关心的,是能在这个甫建的军工企业里面捞取多少好处。同时凭借着自己在镇压太平天国和苏州西洋炮局时期就和李鸿章结下的密切情谊,马格里在制造局里面自然也是目中无人。
一个月前,金陵制造局在天津大沽炮台试射7门大炮时,有3门炮身炸裂,当场炸死士兵数人,其余4门均成废铁。李鸿章立刻把马格里召至天津,责其亲自试验,马格里心中有鬼,借故推托,拖延了一个多月才磨磨蹭蹭赶到大沽炮台,结果在其主持之下的大炮依旧发生了爆炸。作为英国人的马格里,显然没有忘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不列颠的士兵在大沽炮台之前吃过的苦头,试炮屡次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如此,李鸿章仍不愿把这位有英国撑腰的部下怎么样,只是劝他承认错误,谁料一贯骄横的马格里竟断然拒绝。无奈之下,为了平息众怒挽回面子,李最终只好把马格里去职。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