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史家为 蒋公辨诬!
按:转引与凯迪社区之猫眼看人
所幸,近年来我国史学界中有识之士在"再现历史本相"方面有了振聋发聩的创建。中国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推出的《近史探幽系列》,便是拨乱反 正的佼佼者。他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蒋介石日记、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有的大量胡汉民晚年往来本刊函电以及日本外务省档案缩微胶卷中发觉,在我 国以往的史学著作中"许多人物面目走形,许多事件云遮雾绕......离真理过远"。为了正确地阐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他穷源溯底,探奥索幽,大致已 作出以下七项建树:
(一)毛泽东指蒋介石与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帝国主义",然杨天石在《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中,引述了一九二五年广州沙基惨案后,蒋介石日记中 书写的仇英标语总计近百条,诸如"英夷不灭非男儿""汉有三户,灭英必汉"等。国民党发动省港大罢工使香港沦为死港后,一九二六年二月下旬,港英当局得英 庭授权,决定提供一千万元借款用于改良广州市政,欲以此为饵,诱使国民党人结束罢工。
当时广州市长伍朝枢和孙科都愿接受英国条件,但蒋公坚决拒绝。同年一月七日,蒋会见美国记者时"痛诋美国外交政策之错误及其基督教之虚伪",可见蒋之 反对帝国主义并非只是一时热情。整个三、四十年代蒋介石日记一概称日本政府为"倭奴""倭夷";一九三一年共产国际远东局联络部特务牛兰夫妇被上海警备司 令部逮捕,一年后被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死刑,苏联红军总参谋部透过宋庆龄向蒋介石建议,以遣返被史达林扣留的蒋经国作为释放牛兰夫妇的交换条件,蒋在一九三 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日记云"余宁使经国投荒,或任苏俄残杀,而决不愿以害国之罪犯交换亲儿......但求法不由我毁,国不为我所卖......区区嗣胤, 不是撄吾怀也",显示了他坚决反帝誓不低头的高尚品格。试问今日我国高官,谁肯为扞卫国家利益而牺牲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