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关中秋

再说中秋古风
  上古中秋,农耕祭祀;唐宋之后,风俗繁盛。夏商两周之月,威严神圣;秦汉魏晋之月,依然如故;唐宋以降之月,窈窕多情。原本祭月尊月之严肃礼制,演化为拜月赏月之轻松欢庆。
唐宋中秋,民风渐兴。或许唐代官方未曾将中秋定为节日,而民间已流行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雅兴。宋代城市繁荣,中秋民风渐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之前,街市弥漫节日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彩楼。市人争购果品。是夜,登楼赏月丝竹箫管并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於天明。
  元明中秋,民风大盛。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中秋习俗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及至明朝赏月之风极其盛行。《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明人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张岱《虎邱中秋夜》更有极其风雅记述:“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走空之辈,无不麟集。”中秋之夜,三教九流,普天同庆。
  清朝中秋,满汉交融。满族入主中原,风俗汉化亦有翻新。明代拜月之“月光纸”,清代称之“月光马儿”。《燕京岁时记》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 月光马颜色金碧辉煌,人皆争购,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至于明代祭月之泥兔,至清代制作日趋精致且花样繁多,其功能已转变为儿童之中秋玩具。
  天上明月依如顾,人间中秋迥然同。勾栏酒肆月光下,演绎纷繁多姿情。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