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长篇悬疑小说——《画密》

六、绝密鉴宝


众人陆续走进密室。密室正中平放着一张大约有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一个水晶柜,围绕在水晶柜旁,摆着几张宽大舒适的沙发。

当看见水晶柜中陈列的古画时,最激动的竟然是宫本清明。他的脸上放射出兴奋的红光,颤抖着走到水晶柜前,喜极而泣,嘴里喃喃地叫着:“神品,神品,遗失了千年的神品!”

张思翰的心情也相当激动,走过去仔细观看,水晶柜台里面陈列着一幅长卷,宽度约二十多厘米,长度大约将近一米,卷首是五个笔锋俊逸、瘦骨断金的大字——清明上河图!

五个大字之下还有一枚色泽鲜红的双龙钤印,印后有一首飘逸的小诗,字字铁画银钩,一看就是宋徽宗题在《清明上河图》的小诗,与前面五个瘦金大字相互呼应,笔笔传神。不过细看之下,就在小诗与大字的中间,有一道模糊细小的水印,不仔细看绝对难以发现。

诗文之后是接近半米的长卷,卷上山峦葱茏,河水涓涓,山水相连,意境深远,绝没有一个人的足迹,偶尔露出一角山亭。这幅字画显然就是秃头老者给张思翰看过的照片!

婉佳轻声对巴图那仁说:“难道这就是遗失千年的《清明上河图》的前卷,上面还有宋徽宗对《清明上河图》题跋?”

宫本清明说:“没错,这画上的技巧洗练简洁,用笔纤毫毕现一丝不苟,绝对是张择端的真迹。”

张思翰冷笑着问:“你凭什么断定是真迹?”说话时,他很留意七爷的神色,虽然七爷表现得不怎么在意,可是藏在皮肤皱纹里的深层恐慌,还是被他正确地捕捉到了。

宫本清明说:“古绢的颜色与质地确是出于宋代,双龙印款完全正确,瘦金书也丝毫没破绽,绝对是真品。”

张思翰说:“可是根据记载,这首诗应该是题在图后的。”

宫本清明呵呵笑道:“是真迹没错,不过有好事者,将这首题诗与画的开卷部分重新装裱到一起,是为了谋取暴利。”

“好,非常好。”巴图那仁说,“我找你们几位来,因为你们都是道上的行家,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就是我找你们的目的,给我鉴定这幅画的真伪,毕竟我已经老了,很多东西都缺乏直观而精准的判断!”

张思翰说:“将这三个部分拼接到一起,题字钤印,诗文,还有开端部分的画卷,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想不到全部集中在巴老的手上。”

严世夺说:“这就是金钱的力量,我很崇拜这种力量,巴老的这次收藏又是一次惊世骇俗的大手笔啊。”

在一个如此韵味弥漫、艺术气氛严肃的场合,严世夺大谈金钱,未免有点俗臭。但是,巴图那仁并没有阻止他,也没有因为他的奉承而面显得意之色,而是坐在沙发上用一种很温和的声音说:“收藏只是一种手段,体味其中的妙趣才是我们的心得,那是一种很玄妙的人生境界。”

“我们都没有达到巴老荣辱不惊的境界,我们只是小人物。”宫本清明淡淡地说,与刚才激动的心情比,他平淡了很多。

巴图那仁说:“现在我给你们相互介绍一下,这位宫本清明先生,是日本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名家。”

宫本清明将恋恋不舍的目光从画上收回,向众人深施一礼:“请多指教。”

巴图那仁又介绍说:“这位严世夺先生是地质专家,对鉴赏瓷器也很有一手。”

严世夺的态度好像很是傲慢,不言不语的。他是专家,所以不怎么把别人放眼里。

张思翰却对七爷很有兴趣,听巴图那仁介绍说:“这个年轻人很了不得,他的名字我不知道,只知道古玩界的同行们都叫他七爷,或者鬼眼七,东西是老是新他一眼便知,是个杂家。”

巴图那仁显得兴致勃勃:“而这位张博士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考古学博士。”

严世夺有些不服气,立刻反问:“他有什么资历?”

巴图那仁好像在故意激他,笑着道:“你很快就会知道,怎么样张博士,无论你的鉴定结论是任何结果,我都将给你一百万酬劳,附带的一个条件就是,这件事情你要绝对保密!”

一百万!很诱惑的数字。

张思翰几乎想也不想:“好,我答应你。”

“那么这位漂亮的婉佳小姐呢,同样是一百万的酬劳,只是有一个条件。”巴图那仁笑咪咪地看着她。

“就是要保密对吧,有钱赚,我当然愿意。”婉佳说,“我肯定保密。”

巴图那仁笑说:“不过你们必须签署一个合同,如果泄露了秘密,就要赔偿一亿给我,当然,这是我最不愿意出现的情况。”

婉佳回答得很干脆:“签就签,放心好了。”

偏偏这个时候,婉佳的手机铃声悦耳地响起来,她吓了一跳,是主任的电话只好硬接。电话一开,那头就传来主任火冒三丈的叫喊:“你这个小丫头片子干什么去啦,我叫你写一篇报道,你三天没了踪迹,快给我回编辑室报到!”

婉佳很委婉地说:“报告主任,我恐怕回不去了。”

“你是不是睡迷糊了,快起来,回来报到,有重要的任务!”主任的声音严厉起来。

“我是说真的,我真的不能回去,至少现在回不去。”

那边的主任顿时发了火:“你小姐的架子大是不是,再不回来,我炒你鱿鱼!”

婉佳说:“对不起主任,我现在真是不能回去。”毅然将电话挂断,然后她的心里突然后悔了。

看见她犹豫不定的脸色,巴图那仁慢慢地说:“这件事情你不要担忧,我去和你们社长说,帮你请一次长假,我的薄面他还是要敬畏三分的。”

婉佳这才高兴起来,满天的云雾散了。

合同签完。水晶柜缓缓地打开,每个人的脸色都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泽。与千古神品做近距离的接触,要强行压制激动的心情。婉佳的身体都有点抖,严世夺在她耳边说:“别激动,等格格拿到奖金,我陪你去挑几件珠宝,我对珠宝的钻研功夫也很在行。”

张思翰看了严世夺一眼,这家伙很会讨女人的芳心,虽然做法有点卑鄙。

巴老亲自给每个人发了一双白手套,严肃说:“现在你们每个人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它,欣赏千古神品的韵味了。”

戴上手套,也没有人敢去触摸那张神品,也没人争夺位置。大家都围拢在神品的四周,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看这幅画。张思翰摸了摸边缘的画轴,触手冰凉,花纹很细腻,雕着细小的莲花,木料是上好的紫檀。他有些发愣。

巴老说:“思翰,有什么不对?”

张思翰笑说:“巴老年纪再大也是行家,这画被重新装裱过,紫檀画轴是清代的东西,据我所知,宋时还没有紫檀木的画轴呢。”这时候,他基本不用去观察鬼眼七的脸色,每一次他提出疑问时,鬼眼七的内心世界都非常不安,他的手心里一定沁满了汗水。

巴老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是被重新装裱过,原来的画轴是楠木的,不是很精致,还有些破损,所以被我换掉了。”

张思翰问:“那原来的画轴呢?”

严世夺说:“这我这里,巴老在原来的画轴上发现了一些细微的颗粒,是泥土,所以请我来帮他鉴定一下那些颗粒的年代,我通过土壤成份的分析,还有空间变异的研究,这些都是我的专业,得出结论,这幅画才出土不久,而且是中原地区,目标锁定在河南地界。”

宫本清明说:“《清明上河图》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张择端大师用他的画笔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风俗人貌,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不是焦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可以灵活运用空间将大山大水有机组合,我很欣赏这种大气魄的手笔,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幅画的远绘山水上有一点很不一样。”

“哪一点?”张思翰问。

宫本清明说:“就是这里。”他指着一个山谷的方位,“我感觉这里画的很细腻,有点像西洋的焦点透视。张择端为什么这样画,我不清楚他的动机,于是我与严世夺对开封郊外的山水地貌做了一番研究。所有的证据显示,画上的山水确实与古汴梁的郊外山水极为相仿,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据,说明这是一张真迹。”

巴老说:“不错,这幅画就是从一个河南老板手中购得的。”

张思翰从口袋里取出一个放大镜,在画上仔细观看:“画的笔法不差,只是这枚印款有些稍淡,宋徽宗喜欢用那种鲜红的蜜印。”

宫本清明说:“双龙印款一丝不错,我的私人收藏里,就有两枚宋徽宗的钤印,从印色及款式没有疑问,绝对是真品。”

张思翰看了看宫本清明,这个小日本满腹自信的模样,看来他鉴定中国书画真伪的造诣是很深的。

实际上,张思翰审视宫本清明的眼光,弄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紧张,因为他是个日本人,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历史因素无法理清说透,巴老从沙发上紧张地直身而起,问:“思翰,钤印上有什么破绽?”

张思翰的心情也很复杂,他慢慢从宫本清明的脸上收回目光,说,“没有破绽。”

众人好似都松了一口气,宁愿相信神品前卷的出现是一个奇迹,也不愿听到这是一张赝品的结论。

张思翰说:“所有绘画技巧都符合张择端的风格,墨色构图都与《清明上河图》相一致。山水淡薄隐现葱茏,与《清明上河图》开卷的送碳赶驴的队伍相吻合,这是最难把握的,是后仿者难以凭空想象的东西;就像是一场音乐会上的前奏,这幅远方山水正是一曲舒缓优美的小提琴独奏,可以判定,是真迹!”

宫本清明和严世夺相互一笑,发出欣慰的表情,看来巴老对张思翰是最信任的。张思翰的一句话,是至关重要的盖棺定论!

婉佳说:“哇,千年古画重现人间。”心里好像颇为失落,丧失了一条可以震惊世界的报道,不过为了那一百万元,她忍了,想到这里她的脸红红的,还有了点不好意思。

就在大家都相信这幅画是真品的同时,巴老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思翰,你说的结果都很虚,是一种经验和阅历的判断,你能不能拿出切实的证据,证明这幅画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前卷?”

人心就是一个怪东西,开始时巴老比谁都相信这东西是真品,但是越看越像假的。他要一个说法,这是一个老人的心理通病,在花大价钱收藏一件东西时,有很多东西是真赛假,还有很多东西是假赛真,而且不能通过自己的阅历和学识来判断它时,一种反复犹豫的心理就会出现,其结果有两点,一是被骗,二是错失良机!

张思翰当然明白巴老的心理,笑着说:“巴老,您不要激动,记得我在讨论会上说过,保存在故宫里的《清明上河图》开卷有一个破绽,就是一棵树,中部焦黑仿佛剑指天穹吗?”

巴老说:“记得,那都是前人提出来的研究结果。”

张思翰说:“那么,您看看那个破绽,会在这幅画上找到结果,是一种彼此呼应的关系。”他用放大镜子沿着画的下端寻觅,然后指着一个山谷里很隐蔽的一处荒草丛说,“巴老,你看看这里就会明白。”

巴老附身去看,苍老的脸上显示出惊讶而陶醉的神情,嘴里喃喃地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果然是真迹。”

婉佳不明白巴老说得是什么意思,但是在放大镜下,看见草丛里横卧着一段枯木。这根木头黑多白少,和葱郁的山岚春色极不协调,而且这根腐木上面生着稀疏斑驳的荒草,似有两三朵野花含苞待放,一只小蝴蝶在翩翩起舞。不在放大镜下用心观察根本无法发现,好像是画家张择端用了某种心计,要把这段木头隐藏在画面上,而不留一丝痕迹。

宫本清明也注意到了那根木头,他的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原来秘密在这呢,我说,你怎么敢肯定它是真迹。”

张思翰说:“这段枯木和现存故宫里的《清明上河图》里的枯木,其实是一根,不相信的话,可以将那张图的复制品用电脑扫描以后,与这根枯木进行比对,其断裂的岔口正相吻合。非常有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病态的美,在一幅画里出现一处败笔是美,但是出现两处败笔,就破坏了完美。张择端很巧妙地规避了这一原则,把一段枯木一分为二,一段明显地暴露出来,一段隐藏起来,仔细回味一下,真是巧妙的构思。”

宫本清明嘿嘿一笑:“张大博士,佩服佩服,想不到你对艺术还有如此深厚的心得。”

张思翰说:“诸位还有什么疑问?”

一直不吭声的秃头老者,此刻突然问道:“你不是说《清明上河图》里有宝藏吗,怎么解释?”

张思翰一笑:“那不过是我结合研究神品的体会,故意杜撰出来的,你不会当真吧。”

鬼眼七此刻异常轻松,说道:“开始我也有过疑惑,不过毕竟是真品,这个漏算是捡大啦。”

巴老呵呵一笑,心情异常轻松起来,但是严世夺突然说道:“虽然我对书画是个外行,不过我还是有一点怀疑?”

“说。”巴老问。

严世夺说:“我学过概率,以您的财力,得到这幅画的机会是万分之一,怎么就会那么巧呢?”

巴老说:“我信奉机缘,上天待我不薄,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得以收藏如此神品,幸甚幸甚。”

《清明上河图》被小心翼翼地收藏进水晶柜内。张思翰现在有三点可以确定:第一,这幅画是巴老通过鬼眼七买到的。

第二,宫本清明和严世夺都极力鉴定这幅真迹,可是看得出他们两个并不是鬼眼七一路,难道是贪图那一百万的酬劳?

第三,看似神品很平静的出现,其背后隐藏了多少玄机无法想象,能确定的是,这幅画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