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印度军事战略及中印双边军事战略

与中国攀比对抗 印度愚蠢而又无知的选择
 提起印度,经常上网和看新闻的人可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其地理位置与中国一样同处在亚洲,又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又有着不长不短的渊源,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其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与中国一样受到世界的赞扬,但是通过这几年从印度传出的消息,让我们总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从网上我们能经常看到关于印度的文章和消息,这其中给人的一种感觉是印度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上都要与中国比一比。往往是中国做成了一件事,印度总会有政府官员或者是著名学者站出来带着酸葡萄的心理来宣布对应中国,我们准备来做什么,可大多数是过了这个风,就没有下文了。
  
  印度是这样攀比中国的

  1、 2003~2005年,中国的经济每年都保持着7%~11%的增长率,相比之下印度只有区区的4%~5%,当时世界各大机构对中国是赞誉有加,把印度晾在了一边,于是2005年有印度官员站出来说话了,“印度未来几年要加大引进外资的速度,目标是500亿美元,要用5年的时间其经济发展要追上并超过中国” 其铿锵有力的话音至今还留在耳边。

  2、 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孟买,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要在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目标等方面上要全面超越中国的上海,成为亚洲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3、众所周知,前段时间我国的青藏铁路刚刚建成通车,印度媒体便铺天盖地的发表言论,说什么青藏铁路可以一次运送30个师,又说青藏铁路可以用于我国的铁路核弹发射车,还说青藏铁路是中国控制印度的前沿。所以印度政府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站出来说也要建设通往青藏高原靠近喜马拉雅山印度的一侧的铁路,而且是一修就是13条,并为此进行了论证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4、 在军事上,看着中国研制的坦克不但自己用,而且还不断的出口,而且其最新型的98、99在国际上也是有名有姓的,又眼热了,自己也来研制一个,没想到30年的努力白费了,不得已在今年宣布终止自己的主战坦克计划,仍改从俄罗斯进口T-90。

  5、 同样是从俄罗斯进口飞机,其进口的飞机也不管自己的情况,也要比中国的先进,看着中国引进了生产线,自己也眼热了,也要从俄罗斯引入生产线,结果中国的仿制飞机连改进型号都出来了,而印度却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组装的计划,没办法自己干的太贵了。
  
  6、 今年印度新任国防部长访华时,向中国提出了用两国同样从俄罗斯进口的中国的苏30MKK和印度的苏30MKI进行一次空中对抗,看一看两国的苏30到底谁的综合能力更强一些。你说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7、 看着中国自制的飞机不断的飞上蓝天,印度经过多年的努力也研制了一种轻型战斗机LCA,还没定型,就与中国的歼10比起来了,最后的结论是LCA在多方面要超过中国的歼10。结果引来了众多中国网友的声讨。

  8、为了体现自己的有核能力,也要与中国比,他们自己造不出核潜艇,便租借俄罗斯的,并且在2006年发布了自己的核潜艇研制计划,眼看着人家都有航母,又着急了,便迫不急待的从英国买了一艘二手货,这成天还美得不得了呢,看着中国造导弹也心急,与俄罗斯合作的“拉莫斯”反舰导弹,其主要技术还在俄方手中,却硬说成是自己的。
  
  9、印度眼看着中国的洲际导弹不断的推陈出新,自己也眼气,接连的试验了核武器,又迫不急待的发展洲际导弹,最有名的要数“烈火”了,但现在最远的射程也只有 3500公里,就像美国专家说的那样,印度现在最先进的导弹只相当于中国的东风四,其技术只相当于中国40年前的水平。

  10、 印度一直也都在郁闷着一个问题,同样是亚洲的重量级大国,为什么中国可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我们就不可以呢,这不在去年,便联合德国、日本、巴西三国,不遗余力的争常,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但最后还是不了了知了。

  11、 这不眼看着中国神舟飞船和载人计划的成功,随之中国又公布了其雄壮的太空登月计划,印度又坐不住了,前几天就有人站出来,说印度要在2020年登月,其计划比中国还提前4年,这一次,恐怕不只中国人,大概全世界人都要笑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一直在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和战略对手,对比中国的一切,都要超过之而后快。其实这是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的原因的

  首先,印度的内在因素
  
  众所周知,印度一直在严防着中国,因为两国在1962年有过一次不愉快的边界冲突,当年印度被打败了,所以印度也一直耿耿耿于怀的,对于在战争中留下来的在西藏地区的边界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现在两国间还没有一个定论,这也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最大的障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军事的长足发展,中国对能源和安全的问题看的越来越重,而印度洋是中国能源通道的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从波斯湾进口的原油,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要通过印度洋,而随着中国海军不断的发展和建设,中国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近海海军了,其潜艇和战舰也不断的冲出第一岛链。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的近邻缅甸关系的不断加深,中国海军在缅甸设置了一些侦察设施。这都是中国自身安全和能源需要所决定的,但在印度看来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印度人认为,这是中国在向印度洋渗透,谋取在印度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印度洋是是印度传统的势力范围,这不是欺负到自己家门口来了吗?所以印度把中国定位成了一名自己海洋战略的竞争者,而面对快速发展而又咄咄逼人的中国海军,印度人感到自身受到了强大的威胁,也一直把中国海军当做自己的一个战略对手而处处加以严防,这不是没有根据的,记得有网友发贴子说:“在一次中国海军的演习中,我海军被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的跟踪,在忍无可忍之下击沉了这艘潜艇,据事后证实说这是一艘印度的潜艇,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就是我国海军向俄罗斯订购的基洛877级潜艇回国途中,印度派飞机的舰艇不间断的跟踪和监视。由此可见印度对我国海军的防范了。

  再有,印度在南亚大陆的劲敌就是巴基斯坦了,两国本是一家,但随着1947年分治开始,两国因为克什米尔的归属和划界问题,而打了多次的战争,两国互有胜负,损失都不小,一直到现在因为这人问题没有解决,两国的关系一直不睦,边界冲突和暴力袭击事件不断。这本来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但偏偏中国与巴基斯坦是传统的友好邻国,也是多年的铁哥们了,从毛主席时代开始一下到现在的胡主席时代,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关系不断加深,在历次的印巴战争中,中国一直在默默的支持着巴基斯坦,从武器、经济到物资不断的援助着巴方,就差一个锅吃饭,两只脚穿一条裤子了,而巴基斯坦也确实是中国制衡印度的一张王牌,而就是现在,在巴军的武器库中超过80%以上为中国制造,中国为巴方提供的歼七战斗机、85式坦克和装甲车再到海军的护卫舰,在巴军中无一不占着主要的地位,中巴联合研制生产的枭龙战斗机,中国更是连技术和生产线毫无保留的交给了巴方,就连巴方对抗印度的各种导弹也无一不带有中国的影子,谁敢说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核计划中没有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还积极的参加巴基斯坦的经济建设,帮助巴方建港口,建石油城,巴基斯坦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中国人忙碌的身影。这一切看在印度的眼里是极度的郁闷,对中国的作法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总想找地方发泄发泄,对中国的恨意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的积累,这种情况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成为一块心病了,打吧,没有借口也没有把握,也只好在嘴皮子上痛快痛快了。

  其次,印度的外在因素
  
  中国和印度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自然会受到世界各国和各大媒体的厚爱。尤其是世界上的金融机构和评测调查机构,总喜欢拿中国和印度来作对比,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在百度中搜索一下,这些机构在两国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实力、引进外资的多少、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开放的透明度来作对比,而这种对比几乎90%以上都作出了中国在多方面超过印度的结果,这样印度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凭什么还比不过你们中国只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是印度一直都不明白的,然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印度在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上都低于中国一半左右。在这方面中国的广大网友也起到了刺激印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的网友将中国比做龙,而将印度比做象,时不时的用龙象之争不形容两国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对比,再加上中国众多的军事爱好者总喜欢拿印度的武器装备与中国的做对比,做个简评,以中国网络发展的程度而言,那传播的速度是可以预见的,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印度的心弦。挑拨着印度的神经。在这种情况下,每当中国取得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印度就要站出来说道一翻。

  美国在这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面对中国在政治和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美国也感到孤掌难鸣,就想到了印度这根小草,便把印度也拉拢了过去,不断的像印度抛出橄榄枝,印度自然也是求之不得,这不前几天就传出了美印联合设立了监控中国海军的监控站。有了美国的支持,印度说话的底气也足了许多,尤其在海洋权益方面,印度总是有一着没一着的挑动中国,但印度做的也不像日本那样明目张胆,只不过很小心罢了。
  
  印度也一直不甘心中国对亚洲的领导权,中国无论是在国土面积、经济发展、政治影响力等方面要超出印度许多,而印度一直想要做地区的大国,想要获得在国际上的更大的发言权,而有了中国在亚洲的存在,印度就没有了发展的余地。面对中国在各方面的竞争,印度由于受到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影响,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无从说起亚洲的领导权了,在这方面印度一直被中国压在下面,所以印度不甘心,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各方面都超过中国,加大自己在亚洲的份量,但这又是不太实际的,所以印度一直在抗衡着中国,也一直对中国放出大话,至少也让亚洲和世界各国听到印度不次于中国的声音,在声势上不输于中国的实际行动。

  在现阶段,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导能力和高明的外交手段,再加上不断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中国在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印度并不具备在各方面与中国攀比对抗的条件,也只能通过放空炮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罢了,这是印度的悲哀和愚蠢而又无知的选择。

                                 转自大军事网
为了明天.
中印关系与亚洲地缘政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举世瞩目之下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他在与印度总理的会谈中指出,与印度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的战略决策而非权宜之计。他主张中印两国增进互信,加强合作,通过谈判平等协商,争取公平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中国与印度是亚洲两个最大的国家。它们双双崛起和进行友好合作,必将影响国际局势以至改变世界面貌。胡锦涛这次访问,对于推进中印关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印两国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努力促进亚非国家团结,经历过令人怀念的友好合作时期。后来由于印度支持西藏叛乱,中印发生领土纠纷与边界战争,以及印度奉行亲苏外交,使中印关系进入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冷冻时期。直到1990年代两国关系才开始逐渐恢复,相互开展高层互访与经贸关系。

  中印经济有互补性

  胡锦涛的访问,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是因为中印两国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则因为它们在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局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超越西方发达国家而高居世界第四位。印度经济总量虽然只及中国一半,但已进入世界前10名。双方各有优势,中国以供应全球的制造业与对外出口取胜,印度则以信息产业与高科技服务著称于世。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印两国,正在取代日本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且使世界经济活动中心日渐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据美国金融界估计,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印度经济将占世界第三位。因此,美国主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总裁、前副国务卿塔尔博特认为,“美国、中国和印度三角关系非常重要,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决定世界的格局”。

  中印两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发展潜力。但拥有25亿人口的两个亚洲大国,至今只有200亿美元的贸易额,比不上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往来。新德里与北京之间还没有直线通航。中印两国每年人员往来只有40万人次,不及中国与新加坡的四分之一。因此,推进中印贸易发展与探讨建立中印两国自由贸易区的问题,成为这次中印首脑会晤的一个重点。

  中印两国首脑会晤表明,中印双方都有发展关系加强合作的良好愿望,认为双方增进交流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两国关系长期隔绝疏远,中印两国人民之间难免存在很多误解,不少印度人至今还以为中国仍然停留在自行车的时代,经济发展不如印度。印度朝野对于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综合国力增长,也抱有相当的疑虑。

  由于印度一向以亚洲老大自居,尼赫鲁当年的“大印度联邦”思想依然阴魂不散。印度统治集团内部坚持以英国殖民时代划定的中印边界,仍是合理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障碍。

  亚洲地缘政治发生变化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使亚洲地缘政治发生深刻变化。几十年来美苏中日四方在亚洲地区进行的大国权力角逐,由于新崛起的印度的参与而出现了新的复杂局面。现在中美日俄四国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总的态势是迅速崛起的中国与力求重振河山的俄国之间合作远胜于分歧,紧密相连的美日同盟则在发展与中俄两国关系的同时,把中国作为潜在的对手。

  而游离于两者之间的印度,则正在密切注视形势变化,盘算利害得失,保留进行有利选择的外交回旋余地。印度与其他四方没有对抗性的利益矛盾,须与任何一方,包括中国在内,发展关系,进行合作。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加强印美关系显然是新德里的首要目标。

  布什第一次入主白宫之后就宣称要大力加强美印合作,以“确保印度成为亚洲稳定和安全的一个力量”。近年来美印之间高层互访络绎不绝,两国已经确定为“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还不惜违反核不扩散条约,签订“美印核能协议”。

  布什奉守肯尼迪的政策

  早在1960年代初,美国总统肯尼迪就主张利用印度作为“亚洲民主橱窗”来制衡中国。布什实际上是继承肯尼迪的衣钵,把印度放在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位置上,以加强美印关系来制约中国。正如美国驻印大使皮克林有一次在尼克松(尼逊)中心的会议上所强调的,美国和印度的利益是汇合在一起的,双方应该为了相互的利益而进行合作。

  在这个背景下,印度与日本的关系也有所进展。日印双方已决定建立部长级的“日印战略对话”框架,在安全保障、能源、经济等领域加强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印度是日本援助最多的国家,日本今后三年将向印度投资20亿美元,相当于从1991到2005年间日本对印度投资的总额。日本提出建立美日印澳民主联盟的设想,就是想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把印度拉入西方,构筑一个对付中国崛起的共同阵线。

  英文《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一篇题为《介乎东西方之间》的评论中写道,“印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它最终究竟是要向西方国家靠拢,还是与东方国家为伍”。

  从政治制度与思想理念上说,印度实行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和西方教育,又是通行英语的国家,被美国朝野视为美国的天然盟友。但是印度的基础在亚洲,它和亚洲国家的贸易量超过了与欧美贸易的总和。印度要像日本那样奉行脱亚亲美政策是不现实的,只会使印度陷于国际孤立而严重损害它的国家利益。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印边界问题不易解决,印度对周边邻国奉行傲慢政策,印度要想成为亚洲国家共同体内的平等成员,受到亚洲国家的欢迎并分享共同的经济繁荣,必须在外交上有所努力和表现。

                             转自大军事网
资料由会员过路伙计提供
为了明天.
最接近中国的战争---中印二次战争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二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有着悠久的边界争端。如果中国想拿下台湾。以目前局势,许多朋友会觉得和日本来一场局部战争很有必要。但不然,日本只是一个二流国家而已。打胜,打败都无太大意义。原因是日本是战败国,武器装备多是重防不重攻,而且众所周知日本不过是个诱饵,有人将它当作猎狗用。所以,既然是猎狗就没人会真的用它来捕猎大型动物,比如一条中国龙。那样就废了,就不会再有意义。日本自己不是不知道,没有战略纵深,本土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建设过于集中,是承受不住战争创伤的。所以日本才会在强硬一段时间后对东海问题软化处理..日本不足为惧。
  
  反观印度,中印之战40年前的感受如今以成往事,你没听见有些报道说,印度有人放蹶词时曾说,当年印度战败是因为空军支持不够,不然可以完胜中国。本人是想说,当时的印度应该打通时光隧道,从现在的美国进口F22,去完成历史转折啊..不然再败谁还丢得起这个人啊?不过也没关系,印度没独立的时候在英国手下混了百年,不是也很惬意吗!还个造反的英雄都没听过....可见印度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羞耻二字。
  
  如果中国利用边界问题挑起边界战事,对中国利将大于弊。分析如下....
  
  一:中印同为有核国家,而且中国比印度有优势。所以核战危机不高。便于中国的掌控。
  
  二:中印战事将是陆战为主,虽然山地战并非中国强项。但赢印度不会是问题。
  
  三:外国的干预,可以想像,有些人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但在对越战争,对朝战争的历史背景下,有胆量可以试试三次与中国这样的陆战强国打一场持久战啊。但代价将是空前的 。
  
  四:印度阿三最近的摇摆导致传统盟友俄罗斯的强烈不满,所以就算中国打了这只饿狗,也没主人站出来为其讨公道。有人会问美国呢?我告诉你印度还不算是美国的狗,他和日本不同。
  
  五:中印都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希望争取时间来充实自己。所以都不希望打持久战,战事将是局部短促的。中国的赢面很大。但一定要打狠,打怕印度。不然这个皮厚的家伙会得不到足够教训的。反而为将来制造麻烦。
  
  六:解决印度问题后,日本就不在会多事了,最多也就是口头抗议。
  
  七:美国对台湾问题将有心无力。为什么?第一,美中无法直接开战。战线太长。第二,中国收拾了印度就将彻底打消亚洲其他国家的野心。从而谁会对亚洲准霸主的中国开罪呢?如果借基地给美国用来对付中国,除非美国一举吃掉中国,或是再扶起一个可以和中国抗衡的亚洲大国,好像除了印度,日本。就是朝鲜了..所以这样的奢求基本破灭了。在这些前提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借出国土给别国开战是不可能的。
  
  告诉我谁还有胆量协防台湾,打压中国?就算美国横了心直接干预,但就算以美国现在的实力用一半海军来交换还是没问题的,但值得吗?为了个台湾值得吗?对美国来说结果是灾难性的....
  
  以上全部分析是个人见解,批判者留些脸面......期待交流。                                   
资料由会员过路伙计提供
为了明天.
中印关系向前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会晤后表示,两国同意加速谈判边境问题,并认为,尽早达成边界协议,有利双方关系的发展, 而且及早解决问题,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代表了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两国领导人也同意在2010年前把双边贸易额增加至400亿美元。

  这是胡锦涛这次历史性访印的最大收获,并说明两国领导人都希望尽早消除两国以往因历史问题存在的芥蒂,希望在积极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同时,也能在其它领域有所突破。

  尽管中印存在边界争议等问题,但两国早已开始摆脱了过去意识形态和边界的纠纷,建立了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今年7月,西藏与锡金之间的传统贸易口岸乃堆拉山口在关闭44年后重开,更标志着两国走出1962年战争阴影。而胡锦涛成立10年首次到访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显示两国关系逐渐改善。

  事实上,两国的经济交流早已蓬勃展开。今年,双边贸易额预料会多达200亿美元,而16年前的数字却只有区区的2亿6000万美元,这说明两国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竞争和猜疑,但还是可以携手合作,并且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龙象”(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巨人合作,对两国来说是利多于弊,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因为两国经济之间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截至去年年杪,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4亿美元,占全球的20%,若两国可以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这个拥有24亿人口的巨大经济圈,必然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当然,由于两国正在崛起,难免会有潜在角逐意识,加上边境争议的历史伤痕,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和美国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将会继续成为两国关系健全发展的障碍,但如果两国相互牵制、制约,只会带来巨大损失,继续扩大交流与合作,才是未来的方向。 (作者:朱运健)

                                              来源:星洲日报
为了明天.

TOP

中印握手有望形成喜马拉雅经济圈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印度之行,媒体倾注了很高的热情。习惯用怀疑口吻说中国的印度报刊释放出很多期待,印度商界人士更是踌躇满志,称印中经贸额在未来6—7年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韩国媒体也评论说,13亿人口的中国和11亿人口的印度可望形成一个巨大的“喜马拉雅经济圈”,这将为加快经济全球化提供契机。

  印度对中印关系的良好发展期待很高

  连日来,印度主流媒体不惜笔墨,全方位报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印度之行。就在胡锦涛抵达新德里的当天,印度大报《印度斯坦时报》发表了题为《历史性访问开始了》等文章,介绍中印双方高层将就政治、投资、民用核能合作、边界问题等一系列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商谈,寻求更多共识。《印度时报》21日专门开辟了“中国国家主席访印度”的特别报导专栏,详细报导胡主席在印度期间的全部活动。特别对胡锦涛主席21日在新德里海德拉巴宫同印度总理辛格会谈时,对发展两国关系提出的6点建议进行突出报导,认为这将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00亿美元的新目标让印度商界兴奋不已;而印度年轻人更关注中国政府在未来5年内邀请500名印度青年访华的决定。

  环球时报报导,印度主流媒体认为,在两国关系正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战略机遇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此访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2005年,中印贸易额达到187亿美元。2006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尤其是一些印度商界人士都表示,对中印两国来说,更大的相互理解是在政治领域,一旦政治领域的问题解决了,经贸领域将会随之跟进。《印度快报》甚至自豪地表示,值此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度之际,中国的印度观察家们对他们的南部邻居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关注也更尊敬印度了。

  韩日担心受到排挤

  韩国在印度的投资相当大。对于胡锦涛主席的印度之行,韩国十分关注,焦点也集中在中印经贸合作上。韩国《中央日报》21日报导说,胡锦涛此次踏访印度意在巩固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印度政府用最高礼遇来接待胡锦涛,比如提供国会演说等。在印度,在国会演讲的机会只给那些同印度有着战略利益关系的外国领导人。

  韩联社报导说,自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显着改善。中印两国宣布今年为“友好年”,从1—10月份,各自派遣90多名高级官员相互访问交流,展现出扩大两国关系的意愿。两国将把领土纷争等问题搁置一旁,通过经贸合作的扩大,摸索出双赢的路子。韩国《世界日报》在一篇评论中说,“龙象握手”将意味着拥有24亿人口和3万亿美元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巨大地区经济圈”的出现,而且两国间在产业技术结构方面存在很高的互补性。对此,韩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紧急寻找对策。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经济系教授安忠荣在《朝鲜日报》发表时评称,13亿人口的中国和11亿人口的印度可望形成一个巨大的“喜马拉雅经济圈”,这将为加快经济全球化提供契机。韩国要为将在亚洲形成的“喜马拉雅共同市场”带来的挑战做好应对准备。韩联社称,进军印度的韩国企业中,90%成功地在当地扎下了根。以印度人对韩国企业的积极评价为基础,要尽快与印度推进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思索21世纪韩国的生存战略。

  21日的日本《产经新闻》刊登“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度,牵制美国,提高影响力”的报导,认为中国领导人访印度,意在牵制美国的同时,也希望借助自己日益成长的经济力量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日本经济新闻》报导说,“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首次访印,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印度对中国有戒心,但是中国强调中印同样是发展中的大国,有共同的利害关系,中国的想法是与印度实现世界性规模的战略合作关系。

  “印度将停止同中国的竞赛”

  美国《纽约时报》报导说,当亚洲两大巨人进一步改善关系时,人们发现,他们间的竞争并不局限于领土争论。因为,印度和中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升他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影响;因此,他们有时是合作伙伴,有时是竞争者。但除了软体业和亿万富翁的数量方面,中国不及印度外,其他领域印度都显着地落在后面。因此,印度贸易部长说,印度将停止同中国的竞赛,而开始赞赏中国。他说:“我们不是在和中国人竞赛,他们已经赢得了竞赛。”

  法新社报导说,印度外交部长很清楚地强调了印中关系的重要性。他告诉印度外交官:“我们如何处理相互关系,对地区和世界和平、安定将有日益巨大的影响。”

  当然,不容否认两国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贸易摩擦和印度限制中国公司竞标等问题。上世纪6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印度人,他们把历史上对中国的偏见同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两幅图画迭加起来,形成了新的“恐华”认识,这为两国如何进一步加强沟通,增信释疑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

                                      转自中国新闻评论网
为了明天.

TOP

印度军事官员对中国的军力增长非常担忧
中新社25日电 印度海军总司令日前表示,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印度海军也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现在印度战舰活动的水域已经跨越了传统的势力范围。

印度媒体24日援引该国海军总司令梅塔的话称,过去印度海军活动范围只限于离岸200英里(约320公里),现在印度战舰正扩大到各大海洋。

报道说,印度正试图通过军事现代化进程,巩固其日益崛起的经济大国地位。印度目前正在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此外,新德里也为空军添购100多架先进战斗机。

梅塔23日在印度南部科钦海军司令部汇报时表示,印度海军现在扮演的是世界性的角色,“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媒体报道说,一些印度军事官员对中国的军力增长非常担忧。另外,还特别关注中国与印度的“老对手”———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一些官员担心,中国海军可能会使用巴基斯坦一个即将建成的港口。但梅塔在汇报时并没有明确指出,印度海军在其角色扩大进程中可能会面临来自何方的威胁。

                                    转自凤凰网
为了明天.

TOP

日本经济新闻 中印能否改变南亚战略格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日开始对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分别与两国达成协议,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广泛领域扩大合作关系。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胡主席2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发表的演讲。胡主席在演讲中说,中方愿为南亚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中国正在改变此前向巴基斯坦一边倒的南亚战略,转而采取一种同样重视对印关系的平衡外交。

  中印双方正式改善关系,源于2003年6月当时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为了搁置领土问题争端,以经济为中心扩大双边合作,去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时,双方又确定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次的《联合宣言》正是双方发展关系的具体措施。

  印度希望能够切实参与到急速扩大的中国市场中去,而中国又担心日本接近印度,形成“对华包围圈”,因此中印关系的改善可以说一拍即合、突飞猛进。通过《联合宣言》,印度可以获得引进中国的核能和航天技术等实际利益。

  印度最为关心的是,中国乃巴基斯坦最大的军事援助国。胡主席24日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会谈,同意扩大中巴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继续对巴基斯坦民用核技术进行援助。

  但是,对于巴基斯坦在核电站援助方面的要求,中国却没有完全满足、可见,目前中国把改善对印关系放在了优先地位。

                              转自星岛环球网
为了明天.

TOP

印度的要害永远掐在中国手里
本年度中国外交最大的意外之喜,就是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忽然间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先是两国海军进行了共同演习,曾经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印度海军来到了中国上海。之后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依公开向外界表示,愿意与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谈判,甚至:“作出重大让步而在所不惜”。虽然只是个表态,但以曾经力主对中国保持强硬态度的印度人民党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中印战后,给印度留下了一个比以前简直差一万倍的地缘环境。此战后,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与印度敌对,印度倾全国之力也没能把背后站立着巨人的巴基斯坦重新合⒌接《?br>次大陆内。在与中国长期的怒目相视中,印度更是没有占住任何便宜,反而给本就不宽裕的国力增加了一个永远无法取胜的对手,其中苦楚,只有印度自己最为清楚。而中国因中印关系的交恶,不得不在自己的西南设置重兵,牵扯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更带来了严重的西藏问题,在国际上相当被动。两国交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如果没有当年的中印边界战争,没有两国的交恶,以印度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它的势力就可以轻易地并吞巴基斯坦,直至中东,饮马阿拉伯海,控制全世界的石油战略命脉,那么印度的大国梦想将可以轻易实现,而不用象中国在崛起之初那样要在朝鲜战争等战事中付出巨大的牺牲。也许现在美国要“遏制”的对象就是印度而非中国,也许现在被拉拢的就是中国而非印度。然而历史没有也许,印度为了当年的战略失误已经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它的有识之士早就想改正当年的错误,找回一个稳定的中印关系,友好的中印关系,于印度有百利无一害,印度现在主动向中国示好的举措,是在弥补当年的错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外交举措,决不是突然间地心血来潮。

印度与中国对抗中的地缘劣势:

这是由中印边界的现状决定的。

当年印度在中印边界战争中惨败后,虽然中国撤回了传统习惯线,让印度在领土方面占了个大便宜,但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全部在中国军队占领之下,这些海拔均高达五千米以上的制高点,令印军高山仰止,无可奈何。山地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后勤补给困难,山地作战一般比普通的战斗所需时间多至少一倍,向来是兵家难题,只有最果敢的将领,最具进攻精神的部队,而且要有经过高强度的训练的精兵才能在山地战中占上风,而高原作战更是难上加难,各种困难成倍于普通的山地作战。从战术的角度看,中印边界线上尤其是东线,简直是魔鬼才能创造出来的战场。1999年几十个巴基斯坦游击队员占领了印巴之间有争议的锡亚琴冰川上的一座近六千米高的山头,印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什么幻影2000,苏27战机,FH77榴弹炮诸般先进武器都用上了,在后勤保障占优势的情况下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才拿下山头。可以想见在战场环境更加恶劣的中印边界线上,面对寸土必争且又以顽强著称的中国军队,实力对比并不太占优地印军又能有多大作为。

这只是战术上的劣势,如果有果敢的指挥员,有优秀的部队,有充分的后勤保障,高山并不是不能够克服的障碍。但有一个劣势印度永远也无法弥补,那就是中国西藏与印度核心地区之间的距离,打开随便一张地图,用一支普通的尺子量取中印边界线到新德里的距离,是约四百公里,而到北京的距离,是四千公里,约在十倍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印度在与中国的冲突中,它的导弹武器打到中国的腹心地区,是中国的同类武器打到印度腹心地区的距离的十倍,中国只要在西藏部署一枚射程仅四百公里的战术导弹,印度要想抗衡,就必须部署一枚射程达四千公里以上的导弹,这已经是价格高昂的战略级武器了。中国的战术武器对印度来说就是战略武器,仅此一项不平衡的对比,就可以轻易抵消印度在导弹武器项目上的十年艰辛。所以印度对中国在西藏部署的几百枚战术导弹一直如刺在喉,愤愤不已。而号称强大的印度空军要想空袭中国的战略目标,除非空中加油或者是使用战略轰炸机,更何况中国还有着世界级的防空网,印度空军的战机很难突破。而中国空军要想打击印度目标,战机在西藏起飞后一个俯冲就能到达新德里上空!中国设在西藏的空颜喀拉巨型雷达站,可以俯瞰纵深并不深远的印度全境,与其说是地面雷达,不如说是不上天的超级预警飞机,印度一切举动皆在中方掌握之中,未战即已完全失去了主动权。也就是说,西藏于印度,尤如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六字真言,中国在西藏的远程威慑力量尤如一根铁链,牢牢地锁住了南亚猛虎的咽喉,使其不敢有任何异动。

对印度来说,中国占据了西藏,就占据了兵家必争的制高点,等于是紧紧扼住了南亚猛虎的咽喉。虽然印度在中印边界部署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将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和十个山地步兵师中的九个部署在这一地区,与中国对阵,号称占据了“绝对军事优势”,而且在目前的军力对比下,它的确有能力在边境线上占上风,甚至将中国边防军队赶走。但这种军事优势是纸糊的优势,印军即使凭借部队的数质量优势在战事初起时占些便宜,但中国的边防军只要能坚持一个半月,世界第一的中国陆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开上高原,印度的所谓军事优势将化为泡影,而谁都不会怀疑中国军队有能力在国境线上坚守一个半月。更危险的是,如果印军攻得太急,中国军队部署在西藏的战术导弹和战术空军情急之下,有能力将印度的中心城市打成一片火海,这对印度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大军,却尤如一群披坚执锐的武士,看似威风,却暴露于坚城之下,无遮无拦,想攻,城上箭如雨下,攻不上去,想守守不踏实,随时都有可能被从城上射下的箭雨射成刺猬。以中印边界线的战场环境,根本展不开印度面向中国的大军,它部署在中印边界上的大军实际上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紧紧守住侵占的中国领土,防止中国军队从西藏冲下来“收复失地”。中印边界的态势,在军事上可以画出这样一幅漫画,一边是披坚执锐的印度骑士威风凛凛的立在印度无遮无拦的大平原上,一边却是手执现代化狙击步枪的中国枪手稳稳的藏身于青藏高原的重重遮蔽中,胜负就是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可想而知。

也正因为感受到中国的不平等威慑,印度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展了核武器,以弥补对中国的先天性的劣势,但抗衡了中国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巴基斯坦应声而起也发展了核武器,使印度的周边安全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倒事与愿违的更加恶劣了。?

对中国来说,只要西藏还是中国的领土,就等于站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巅峰。西藏在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地位,是性命攸关的制高点,如果没有西藏,就没有稳定的大西南,西北也将糜烂,中国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大后方,就根本不会有当年的大三线工程,也谈不上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将比现在糟糕十倍。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经略西藏,给后世中国人带来的益处怎么评价也不为过。同时西藏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设想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最重要一段就是将雅鲁藏布江引流到长江源头,这不可避免会使印度感到愤怒,但作为优势一方,中国很可能对印度的抗议置之不理。自古弱国无外交,作为边界战争中的失败者和力量的劣势一方,印度对中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使得中国可以毫不顾忌印度的鼓噪,专心经营西藏。在陆地上,中国远比在海上强硬。
为了明天.

TOP

中国是否需要急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现在很多人为了稳定中国周边的局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因此急于与印度解决边界问题.甚至不惜牺牲一些国土利益来换取边界的稳定.这种做法从短期来看对中国经济有 利.但从长期来看却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恶果.

  要解决中印的边界问题.不能只从边界纠纷的局部看问题.而要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的战略高度看问题.中印边界的这几块地的归属关系到中国和印度的长期的国家利益和国力的涨缩.

  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赛钦.现在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赛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阿克赛钦海拔高资源贫乏非常荒凉.而东部的藏南和达旺地势低.气候宜人.各种资源异常丰富.是西藏最富饶的地区.因此许多人认为以前中国在中印战争获胜后拥有非常荒凉的阿克赛钦而放弃藏南和达旺是一个重大失误.因此许多人在解决中印边界的问题上要求现在中印交换领土.中国放弃荒凉的阿克赛钦而取得达旺和藏南.其实这些人没有深刻认识到这几块土地对中印整个国家利益的影响.

  东部的藏南和达旺虽然富饶.但它的最大缺陷是易攻难守.如果当时中国在取得边界战争胜利后留在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不退的话.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藏南和达旺紧邻印度的平原地区.印度会很容易集结大量的军队对藏南和达旺进行攻击.而藏南和达旺与西藏的中心地区间的交通极其不发达.更不说远离中国的内地了.因此中国要及时调集大量军队到藏南和达旺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一时靠中国军人的勇敢和牺牲守住了藏南和达旺.长期在藏南和达旺征战也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国力.印度和越南等小国不同.它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对小国我们可以一次性重击叫它很多年都不敢出声.但对印度这样的大国则不然.即使它被击败了一次.但它可以很快又集结大量军队卷土重来.而且藏南和达旺离它的平原近.因此它的军队调动和后勤保障都非常容易.而藏南和达旺远离中国内地.中国的军队调动和后勤保障却非常困难.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会严重消耗中国的国力.而且在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也不符合中国的战略要求.中国当前的战略是东防美日.西稳中亚.把西南做为中国的大后方.因此稳定西南大后方是中国的战略要求.而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会使西藏和四川云南长期处于临战的最前沿.使中国的大后方变成了前线.中国的战略后方缩后到了湖南湖北.会造成中国的长期的不稳定.更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此六二年胜利后放弃藏南和达旺从整个中国的国家利益来说是明智的.

  和藏南和达旺相反.坚守阿克赛钦是中国的高明之处.阿克赛钦虽然非常荒凉但它的地势非常重要.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了.它居于中亚的制高点.紧临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优势远甚于藏南和达旺.如果说藏南和达旺是两块肥肉.而阿克赛钦就是中亚的镇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脏的利剑.一旦中印发生战争.中国的重装部队从阿克赛钦冲下来.可以轻易而举的攻破印度首都新德里.再势如破竹得南下横扫孟买等印度经济中心地区.使印度再次战败.而且阿克赛钦紧临印巴争议地区.在印巴战争爆发时可以有力地支持巴方.让印度战而不胜.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因此阿克赛钦是高悬在印度头上的一把利剑.中国所拥有的这把剑可以轻易的置强敌于死地.印度也清楚这点.所以它多次要求中国把阿克赛钦给它.就是想避免被这剑刺中心脏.同时阿克赛钦是中亚的制高点.居高俯视中亚各国.进可以制服中亚各国.退可抵挡中亚各种势力的渗入.就是由于中国拥有阿克赛钦.所以几十年来不管印度怎么发展军事.它都处在被动防守.阿克赛钦牢牢控制着印度.保证了中国西南后方和新疆的几十年的安全.同时牵制了印度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大大延缓了印度的发展.

  因此别看阿克赛钦荒凉.但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来看.它的价值远远高于藏南和达旺.它的一寸土地抵得上藏南和达旺的一丈土地.为了吃到藏南和达旺这块肥肉.中国会掉很多肉.但握有阿克赛钦这把利剑.印度就永远受制于中国.因此当年毛泽东主席放弃藏南和达旺而坚决守住阿克赛钦体现了一个伟人不同凡人的战略眼光.和他相比.现在那些主张放弃阿克赛钦而要回藏南和达旺的人真的是鼠目寸光的平凡之辈.

  有人认为现在是要和平发展.要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所以阿克赛钦不重要了.可以放弃了.这种人太天真了.当今这个世界虽然经济高度发达.和平成了主题.但这个世界从本质来说还是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国家和国家间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较量一天都没有停息.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亲兄弟都要闹分家.朋友之间反目成仇的事就更多了.以前的苏联.阿尔巴尼亚.越南.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所以任何时候自己的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急着要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这种做法是危险的.是不合适的.

  要清楚的看到现在的中印边界现状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一个边界问题就牵制了印度几十年.浪费了印度大量的国力.使中国能安心的发展了几十年.只要这个现状保持下去.在未来的几十年印度还要被迫处于防守.被迫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同时还有巴方牵制印度.因此在以后的几十年内印度赶上中国都是不可能的.同时现在的中印边界现状对中国来说处于巨大的战略优势中.中国可以比较容易的制服印度.使得印度在今后的几十年对中国都不会形成真正的威胁.

  因此在边界问题上.中国要有清楚的认识.在任何时候中国都要有战略优势.因此关系到中国国家战略优势的地方中国万不可放弃.不然后患无穷.所以在对印的策略上要抓住几点:一.阿克赛钦是中国威镇中亚的制高点也是印度的命门.中国千万不可放弃一寸阿克赛钦的土地.二.巴基斯坦是牵制印度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控制中亚的桥头堡和稳定新疆的屏障.因此中国一定要保护和帮助巴基斯坦.有了它中国在中亚就有了根基.
为了明天.

TOP

印度成功拦截导弹举国欢呼 张召忠指其作秀
媒体一片欢呼 军方表态谨慎 印度宣布成功拦截导弹

11月27日,印度首次使用两枚具备运载核弹头能力的国产“大地-II”型导弹成功实施了导弹拦截试验。试验立即引起了印度媒体的一片欢呼,称印度终于有了像美国一样的“爱国者”导弹。不过,也有分析冷静地指出,印度这次导弹拦截试验事先对被拦截导弹的所有参数都了如指掌,只不过是“左手打右手”,这种本来误差范围高达250米的地对地导弹在真正的战争中对敌方的导弹是否也能百发百中就很难说了,况且目前就连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尚不完备,更何况印度呢。

媒体欢呼“印度的爱国者”

印度媒体称,这次导弹拦截试验的时间大约在上午10时15分左右,第一枚导弹从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钱迪普尔海上军事基地发射,两分钟后,第二枚导弹从惠勒岛上的军事基地发射,两枚导弹在空中成功相撞。这两个军事基地相距约80公里。据报道,试验用的导弹是上星期刚刚试射成功的“大地-II”型地对地弹道导弹,具备运载核弹头的能力。

印度此前曾经使用从以色列进口的“巴拉克”导弹进行过成功的拦截试射,但使用自己研制的“大地-II”型导弹却是头一遭,许多印度媒体欢呼“印度终于有了自己的‘爱国者’”。

尽管印度不久前曾有过欢庆了一整天后却发现“成功试射”的“烈火-III”型导弹掉进了大海的新闻,但这一次,绝大多数印度媒体都认为,导弹拦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印度掌握了拦截弹道导弹的技术能力。”新德里电视台称:“试射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是一个让整个印度都为之自豪的时刻。”《印度教徒报》表示,导弹拦截的成功“终于可以让印度松一口气,而不用每天都提心吊胆地想着邻国对印度的导弹威胁”。《印度时报》则认为,这将使印度彻底改变印巴相互面临导弹威胁的局面,使印度在印巴军事对抗中进一步占据主动地位。

地对地导弹竟击中空中目标

不过,印度军方人士对于此次试射却显得非常谨慎。一名军方官员在宣称试射“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却拒绝确认两枚导弹是否在空中真正直接相撞,而只是说“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印度这次导弹拦截试验也让国际许多军事分析人士惊讶不已。按照国际标准划分,反导导弹通常分高空和低空拦截导弹。前者一般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弹道导弹,后者用于在目标上空拦截来袭弹道导弹。无论是美国“爱国者”导弹,还是以色列的“箭”式导弹,以及俄罗斯的反导导弹,无不是从防空导弹衍生出来的,具备反应时间短、命中精度高等特点,而“大地-II”型导弹却是一种标准的地对地导弹。根据印度此前披露的数据,该型导弹对地攻击时,误差范围为250米,根本不具有准确截杀来袭导弹的功能。因此,这次试验虽然可能是印度用改装导弹独辟蹊径,但也说明印度实现反导技术的突破还为时过早,毕竟此次拦截距离近,事先对目标弹的所有参数都了如指掌。

中国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研究室主任张召忠少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成功拦截导弹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在试验过程中,双方已清楚掌握对方的意图,之间会相互配合;而战争则好比冷不防地从背后突然袭击一个人,在有干扰的战争情况下成功拦截导弹要困难得多,所以印度的这次导弹拦截试验有作秀的成分。

张召忠说,导弹拦截系统是一个大型防空体系,包括预警卫星、地面雷达、地面指挥中心、导弹等多个方面在内,需要几百甚至上千种武器协同合作,光靠一两种武器是完不成任务的。虽然近年来印度试图从以色列购买“箭”式导弹,美国也同意卖给它“爱国者”导弹,但是印度的预警雷达系统还不行,买了导弹却捕捉不到目标。再加上它从各个国家买了很多武器,彼此标准不一样,现在很难把整个系统协同起来。张召忠认为,发展拦截系统比发展进攻性武器多花5倍的钱,效果还不一定好。现在世界导弹拦截系统建设比较好的首先是美国,然后是以色列,但在以黎战争中,住在以色列海法的老百姓都跑了,部署在那里的导弹形同虚设。

印反导系统防备邻国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受海湾战争“爱国者”导弹大出风头的震动,加上巴基斯坦弹道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度开始萌发建立反导拦截系统的念头。1998年,印度公开进行核试验后,在发展导弹和核武器的同时,开始陆续从俄罗斯购买和租借了 S—300系列防空反导系统,并从以色列购买了“巴拉克”导弹,还加快了对国产“三叉戟”和“蓝天”防空反导系统的研究工作。2002年,印度军方专门派人观摩了美国在科罗拉多州进行的导弹防御模拟演练,并加强与美在导弹防御系统领域的对话。2004年,印度参谋长联席会议专门向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反导系统的建议。2005年,印度使用引进的以色列“巴拉克”导弹成功拦截了反舰导弹,但国产“三叉戟”导弹的反导试验在多次关键试验中都宣告失败。

目前,印度导弹预警系统的探测范围约为600公里,但其导弹拦截最远距离约为80公里,最近拦截距离只有20公里,指挥控制系统的控制范围也只有200平方公里。因此,印度在反导系统的设计上带有明显的“防巴”印记,主要是为了防范巴基斯坦的导弹袭击,尤其是核打击。

但印度加快研制反导系统的目的显然并不只是针对巴基斯坦一国。27日,《印度教徒报》网站称,周边一些国家导弹打击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印度研制反导系统的步伐加快。《印度时报》今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甚至把中国列为印度反导系统防御的目标之一。这篇题为《印度今天如何才能打赢一场印中战争》的文章指出,印度的软件工程师们目前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复杂的运算监视所有侵入印度领空的导弹,并随时准备击毁它,避免1962年中印战争的情形重演。文章披露,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制定了“主动打击计划”,就“如果中国和巴基斯坦袭击印度,印度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进行模拟推演。文章称,印度最大的优势是秘密开发了导弹防御系统,其反导系统的跟踪和打击轨道非常精确,将能够击落任何进入印度领空的导弹,甚至是炮弹。

反导系统引发广泛争议

国际上许多军事专家认为,反导系统目前来说仍是个不太实用的烧钱货。自1983年以来,美国已经在导弹防御系统项目投入了1000多亿美元,然而直到现在仍不完善,美国先后进行了10多次导弹拦截试验,但成功率仅一半左右,即便是成功的那些试验,美联社也认为存在虚假嫌疑,或者试验结果被军方夸大。

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玩得很累,像印度这样年度军费才200多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更无法对付这个“无底洞”。在2005财政年度中,印度军费预算虽然比上一年度增加7.8%以上,为8300亿卢比(约合190亿美元),可不到半年却花了一大半,其中反导系统投入就高达65亿美元,占当年军费预算的1/3以上。为了填补反导系统这个“黑洞”,印度国防部除要求增加军费外,就只能缩减其他方面的开支。

尽管多数印度媒体对成功实施首次导弹拦截试验一片欢呼,但也有一些人不断发出微词。就在几天前,《印度快报》连续刊发了多篇文章,指责印度军方“毫不珍惜纳税人的金钱”。印度报业托拉斯也曾发表评论称,一味迷恋反导系统,不仅会导致军费的畸形使用,影响军队的整体建设,还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印度甚至有被反导系统拖垮的危险!《印度时报》则说,导弹防御系统是个庞大的工程,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要量力而行,况且如今的导弹防御技术并不完善,即使倾全部国力也未必能在短期内形成实战能力,因此,赌博式地发展反导系统无异于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印度防务评论》更指出,试图凭借核武器和反导系统实现“左手利矛无敌,右手坚盾太平”,简直就是“做梦”。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弄了几十年都办不到,何况是印度呢?(驻印度特派记者 陈继辉 特约记者 钱峰 记者 江雪晴)

                                    转自凤凰网
为了明天.

TOP

中印边界分歧 北京据理力争
 本月20日至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对印度进行的国事访问,这将是中国国家元首十年来首次访印。除大幅报道探讨中印经贸关系发展之外,印度媒体近日也特别着墨于中印边境争议问题,似乎希望中国能够在承认双方现行边界之外,再让出中国目前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土地。

  中方立场一贯清楚

  面对印方最近在边境争议问题上的咄咄逼人态势,中国驻印大使孙玉玺近日接受印度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的立场是,印度东北部的整个阿鲁纳恰尔邦,包括其中地理战略位置重要的达旺争议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拥有那块地的全部主权。孙玉玺此言一出,立刻在印度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并招致印度官方与学者强烈抨击,印度外交部周二强调,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领土。尽管有报道指,中国外交部在事后对此做出解释称,孙玉玺的谈话只是阐明中印两国在解决边境争议上的战略目标,但印度阿省行政首长还是坚决要求中国立即召回孙玉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重申,中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清楚的,中方主张通过友好协商,来寻求公正合理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她强调,尽早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双方共同的战略目标。在边界问题解决前,双方也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谈判将长期而艰巨

  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孙士海研究员认为,中印边界问题不仅涉及领土问题,还涉及宗教、文化和历史因素,谈判将长期而艰巨。他说,虽然中印已达成了《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协议》,但双方在大原则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分歧,仍需进一步统一看法,为下一步的细节磋商奠定基础。他认为,中印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草案不太可能经过一两轮磋商就得以达成。

  孙士海强调,中印是世界上两个崛起的大国,虽然彼此间还存在边界争议,但两国已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务实合作将会是今后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担忧中印可能会发生冲突完全是不必要的。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面积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2003年后,双方特别代表进行了五次会晤。去年4月,两国政府签署了《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此后双方特别代表又进行了三次会晤,开始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

                                        转自凤凰网
为了明天.

TOP

印外长承认失败:印度将停止同中国的竞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印度之行,媒体倾注了很高的热情。习惯用怀疑口吻说中国的印度报刊释放出很多期待,印度商界人士更是踌躇满志,称印中经贸额在未来6—7年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韩国媒体也评论说,13亿人口的中国和11亿人口的印度可望形成一个巨大的“喜马拉雅经济圈”,这将为加快经济全球化提供契机。


 印度对中印关系的良好发展期待很高


连日来,印度主流媒体不惜笔墨,全方位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印度之行。就在胡锦涛抵达新德里的当天,印度大报《印度斯坦时报》发表了题为《历史性访问开始了》等文章,介绍中印双方高层将就政治、投资、民用核能合作、边界问题等一系列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商谈,寻求更多共识。《印度时报》21日专门开辟了“中国国家主席访印度”的特别报道专栏,详细报道胡主席在印度期间的全部活动。特别对胡锦涛主席21日在新德里海德拉巴宫同印度总理辛格会谈时,对发展两国关系提出的6点建议进行突出报道,认为这将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00亿美元的新目标让印度商界兴奋不已;而印度年轻人更关注中国政府在未来5年内邀请500名印度青年访华的决定。


印度主流媒体认为,在两国关系正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战略机遇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此访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2005年,中印贸易额达到187亿美元。2006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尤其是一些印度商界人士都表示,对中印两国来说,更大的相互理解是在政治领域,一旦政治领域的问题解决了,经贸领域将会随之跟进。《印度快报》甚至自豪地表示,值此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度之际,中国的印度观察家们对他们的南部邻居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关注也更尊敬印度了。


韩日担心受到排挤


韩国在印度的投资相当大。对于胡锦涛主席的印度之行,韩国十分关注,焦点也集中在中印经贸合作上。韩国《中央日报》21日报道说,胡锦涛此次踏访印度意在巩固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印度政府用最高礼遇来接待胡锦涛,比如提供国会演说等。在印度,在国会演讲的机会只给那些同印度有着战略利益关系的外国领导人。


韩联社报道说,自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中印两国宣布今年为“友好年”,从1—10月份,各自派遣90多名高级官员相互访问交流,展现出扩大两国关系的意愿。两国将把领土纷争等问题搁置一旁,通过经贸合作的扩大,摸索出双赢的路子。韩国《世界日报》在一篇评论中说,“龙象握手”将意味着拥有24亿人口和3万亿美元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巨大地区经济圈”的出现,而且两国间在产业技术结构方面存在很高的互补性。对此,韩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紧急寻找对策。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经济系教授安忠荣在《朝鲜日报》发表时评称,13亿人口的中国和11亿人口的印度可望形成一个巨大的“喜马拉雅经济圈”,这将为加快经济全球化提供契机。韩国要为将在亚洲形成的“喜马拉雅共同市场”带来的挑战做好应对准备。韩联社称,进军印度的韩国企业中,90%成功地在当地扎下了根。以印度人对韩国企业的积极评价为基础,要尽快与印度推进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思索21世纪韩国的生存战略。


21日的日本《产经新闻》刊登“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印度,牵制美国,提高影响力”的报道,认为中国领导人访印度,意在牵制美国的同时,也希望借助自己日益成长的经济力量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首次访印,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印度对中国有戒心,但是中国强调中印同样是发展中的大国,有共同的利害关系,中国的想法是与印度实现世界性规模的战略合作关系。


“印度将停止同中国的竞赛”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当亚洲两大巨人进一步改善关系时,人们发现,他们间的竞争并不局限于领土争论。因为,印度和中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升他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影响;因此,他们有时是合作伙伴,有时是竞争者。但除了软件业和亿万富翁的数量方面,中国不及印度外,其他领域印度都显著地落在后面。因此,印度贸易部长说,印度将停止同中国的竞赛,而开始赞赏中国。他说:“我们不是在和中国人竞赛,他们已经赢得了竞赛。”


法新社报道说,印度外交部长很清楚地强调了印中关系的重要性。他告诉印度外交官:“我们如何处理相互关系,对地区和世界和平、安定将有日益巨大的影响。”


当然,不容否认两国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贸易摩擦和印度限制中国公司竞标等问题。上世纪6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印度人,他们把历史上对中国的偏见同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两幅图画叠加起来,形成了新的“恐华”认识,这为两国如何进一步加强沟通,增信释疑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
来源:新浪网
资料由会员过路伙计提供
为了明天.

TOP

中印军工能力对比:印度落后中国二十年以上

 近年西方舆论总是大发看好印度、贬抑中国的论调,在军事工业方面也常搞“龙象对比”。若是抛去政治偏见,认真研究对比,南亚象的军工水准与中华龙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中华崛起对美、日等国带来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军事上鼓噪“中国威胁论”,抬印抑华成为西方的一种战略选择。今年7月,美日等国鼓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北朝鲜试射导弹时,印度发射了1枚“烈火Ⅲ”型中程导弹,西方却几乎没有反应。俄罗斯从地缘战略角度考虑,出售给印度的苏一30战斗机等主战装备的技术水准也高于对华军销。从尼赫鲁时代起,印度当局就一直以中国为竞争对手,近些年来总是自吹其军工水准如何了得,硬体实在无法夸耀便自诩软件占优势。若以事实相对照,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只能令人齿冷。

  中华崛起对美、日等国带来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军事上鼓噪“中国威胁论”,抬印抑华成为西方的一种战略选择。

  印落后中国二十年以上

  中国的“神舟”载人飞船在两年来连续发射成功,显示了在世界上仅次于美俄而居第三位的太空技术,受到刺激最大的正是南亚次大陆上的那个大邻国。印度政府和航天部门随后宣称,准备在五年内实现向月球发射飞船的计划,以赶在中国的“嫦娥计划”之前,显示自己在最尖端的空天领域中有更高水准。

  印度官方的这番豪言壮语对本国人可能还有自慰作用,熟悉太空技术的人闻之却无不暗笑,因为绕地球载人飞行尚遥不可及时便声言要去月球,无异于不会走路便说要跑步。今年7月印度试射的那枚“烈火Ⅲ”型中程导弹,为本国的火箭技术水准做了最好说明。这枚弹头载运量不足1吨的导弹设计射程为3500公里,假想目标是能打到中国腹地,然而刚飞出几百公里便一头栽进印度洋。印度航天部门事后承认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要改进并使其发射成功至少还需1—2年。中国发射的“神舟”飞船的火箭载荷量,已经达到了8吨,准备向月球发射的飞船的载荷则需要数十吨。若将中印导弹相对比,印度这次试射未成功的“烈火Ⅲ”型中程导弹,只不过相当于中国70年代前期便已研制成功的“东风一4”的水准。西方核专家认为,中印在核武器方面的差距也至少在20年以上,因为1998年印度试验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中国却早在六七十年代就进行过这种试验。

  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主角是军用战机,中国自60年代以来已经研制成第二代、第三代战斗机,近几年推出的歼一10已被国际公认达到世界上90年代的战机水准,主要销售到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只经四年时间便研制成功且已大量投产。印度80年代前未自研过战斗机,目前在研的LCA启动已20年,样机试飞仍未完成。其军方认为今后该机即使推出也会落后,已有放弃一说,印度空军今后的装备计划还是靠外购战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长期自吹是战后亚洲最早也是惟一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可惜买的都是英国淘汰品,最近又买了1艘俄罗斯旧舰。中国早在70年代便自制出核潜艇,现在已发展到第三代,近年又自制万吨级的驱逐舰,技术上也接近世界先进水准。印度至今却连常规潜艇都不能自产,仅能生产三四千吨的护卫舰,主要部件还要进口。

  对陆军的主战装备坦克和火炮,中国在五六十年代便可自产,80年代研制出国际军贸市场畅销的85一Ⅲ坦克,近年装备的99改坦克又被国际军界认为属于世界先进战车。印度自研第一种“阿琼”坦克已20多年,样车制成后被军方评价为“不适于使用”。印度的大型火炮一直靠进口,中国的火炮全靠自研,国产的PLZ45—155毫米榴弹炮还在军贸竞争中击败美国产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国采购。

  更可悲的是,目前印度连步兵武器都不能实现国产化,其陆军装备的进口步枪有好几种,其子弹有7.7毫米、北约7.62毫米、俄制7.62毫米和5.56毫米等多种标准,多数也要靠外购保障。几年前印军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尔冰川发生规模不大的冲突,便需紧急向西方购买炮弹,更说明其军工保障能力低下。中国的火炮和轻武器早在60年代便全部国产化,改革开放后还行销世界,这20年来美国枪市上也大量充斥着中国所产的步枪、手枪。

10月初,印度陆军最终决定放弃“阿琼”主战坦克计划。这使印度自行设计和制造主战坦克计划的30年努力付诸流水。

  从尼赫鲁时代起,印度当局就一直以中国为竞争对手,近些年来总是自吹其军工水准如何了得,硬体实在无法夸耀便自诩软体占优势。

  印“单骑独进”难圆强国梦

  现代武器装备是国家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准的结晶,中印自研武器的水准有巨大差距的根源正在于此。新中国成立前,中印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印度的工业基础还略强于中国。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开始超过印度,目前的差距已拉大到20年以上。换言之,印度主要工业生产能力只相当中国80年代初的水准,而两国人口却相差不多。

  以1950年中印两国主要工业产品相对比,钢产量是60万吨比115万吨,发电量是45亿度tt88亿度,中方要逊于印方,中国的铁路通车也只有印度的一半。可是到了1970年,中印的钢产量对比便是1800万吨对600万吨,发电量为700亿度对500亿度。再看2005年的统计数字,中国钢产量已达3.3亿吨,印度只是3900万吨;中国的发电量为24747亿度,印度只有6059亿度。在国民收入(GDP)方面,中国为2.25万亿美元,印度为7300亿美元。若进一步分析,印度GDP的48%来自并不表明国家实力的第三产业,中国第三产业产值则不足GDP的30%,双方工业产量的差距实际已达6~7倍。

  目前,中印两国工业技术水准的差距也很大,这一点在军工生产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中国早在70年代便解决了坦克底甲板变形和行驶中的履带断裂问题,印度近年制造的“阿琼”坦克行驶不超过300公里便要发生履带断裂,以致印度陆军根本不愿采购,受政府压力才勉强订购了百余辆,平时不敢轻易上阵而只能充当“阅兵坦克”。印度近年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的技术来源于苏联的萨姆一6,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研制的红旗一7型。印度多数武器购自苏、法、英等多国,型号和标准杂乱,又使技术保障出现诸多困难,其空军平时有1,3的飞机不能完好出航,有时只能靠拆东补西保障重点。

  印度多年来自夸优于中国的专案,便是所谓“软体优势”,并认为航天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印度早在1954年便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核领域的研究早于中国。在航空航太领域,中印的起步时间也差不多。然而60年代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突飞猛进,印度便被远远甩在后面。至于印度惟一能自吹的软体业,虽说其出口量还略多于中国,至今却不能有效实现军事化和国内实用化。

  近些年印度政界和经济界人士在承认中国是“世界工厂”时,又自称本国是“世界办公室”,论据便是每年出口数十亿美元的软体,以此说明资讯产业发达,并能在未来资讯战中占优势。若仔细考察,印度软体业是依靠本国的英语教学优势,由大批科技人员承接西方软体业的外包加工,以家庭作坊形式分头制作,再销给业主赚点加工外汇,对本国经济和军事技术水准的拉动作用很有限。以IT产业总体规模而论,印度远小于中国,其手机、电脑的产量只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其飞机、坦克和舰艇的电子装置也多依赖进口。

  现代武器装备要有效发挥作用,主要不是靠单项优势,而需要整个工业科技特别是军工系统的综合配套能力。以未来资讯战而论,机械化装备和火力仍是作为战斗平台的“硬”实力,电子资讯装备等“软”部件只能起倍增器作用。像印度这样自身研制不出战机、坦克和大型舰艇的国家,终日只自夸软体,其军工体系仍是一个软骨动物,摆脱不了充当它国的附庸。近年来印度总强调自己是“世界大国”,去年提出要进入联合国安理会担任常任理事国,世界上多数国家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仅靠爆炸几枚核弹或炫耀一下软体,这种“单骑独进”并不能说明自己是强国。中国的大国地位,恰恰是靠军事、政治和科技方面的综合均衡发展的实力,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中印差距形成的关键

  一些印度人解释本国的军工落后,认为自己是民主国家,军费投入少。其实在90年代以前,中印两国的国防费长期相差不多,部分年份印度还多于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因财力增强使国防投入加大,去年公布军费为350亿美元,才高于印度一半多。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条件看,印度远远好于中国,其独立后西方和苏联都竞相向其推销较先进的武器。中国只是在50年代得到过苏联军援,后来长期受国际封锁。自1989年以后西方又坚持实行对华武器禁售直至今日,俄罗斯卖给中国的武器技术水准也要低于印度。在这种形势下,印度的军工业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中国,不能不从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反思。

  印度自独立以后,包括军工界在内的工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便是沿袭殖民地时代的思维方式,仍然依附于他国,始终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自主的配套体系。除核弹买不到而被迫自研外,印度的其它武器装备始终以外购为主,自研为辅,一直未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印度自行开发的装备,多数部件也靠进口。如“阿琼”坦克名为自研,120毫米炮和发动机要买德国成品,火控系统则购自英国。LCA战斗机的发动机购自美国通用公司,电子装置主要从法国引进。这些印度国内立项的重点项;目投资不小,拖延20多年却始终不能定型,灰心丧气之后又回过头来再搞外购。今年春天,印度军方又提出一个5年内斥资250亿美元外购以更新装备的计划,其政界叹息这只能说明自研的失败。

  中国从毛泽东时代开始,便强调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156项”中有44项军工企业,保证了主战装备每个零件都能国内自产,同时还建立了科技机构实行自研。60年代以后,国外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虽使中国的常规装备发展出现了滞后,却也逼出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以航空工业为例,印度一直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米格-21战斗机,并购买了法国的“幻影”等战机,在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其空军装备水准看似比中国先进。在陆军装备方面,印度引进苏联的T一72生产线,所产坦克也优于中国的59式,然而其独立开发能力很低的状况却并未改变。

  自90年代后期以来,印度购买了俄罗斯的苏一30战斗机及生产线,只能照葫芦画瓢不走样地仿制,多数部件还要进口,等于是在本国建立一个组装线。中国引进了俄罗斯的苏一27战斗机后,自己不仅能仿制还能改进,产品品质优于俄制原产品,同时又借鉴其技术用于开发国内新战机。因此,最近十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目前中国空军战机的数量、品质均优于印度,而且建筑在自我研制的基础之上。在坦克生产方面,中国自80年代后推出的一系列新坦克性能都超过了印度已老化的T一72,靠独立开发充分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威力。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同样花钱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装备,例如购买苏一27战斗机及其生产线便用了上百亿美元。不过中国始终坚持自研为主、引进为辅的方针,引进的装备除应急之外主要作为自研新武器的借鉴,因而引进的结果是大大加强了国内自主开发能力,并促成了歼一10这类新战机问世。在国内经济建设方面,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强调从基础工业抓起,在改革开放前便形成了一个虽然落后些却完整配套的体系,改革开放后又大大提升了这一体系规模和综合技术水准。在此基础上,目前中国的军事装备除大型运输机外(近来也已上马自研),全部可以自我保障,在进口一些武器的同时也是世界上的武器出口大国,军贸创汇导致了经济上的良性迥圈。

  相比之下,印度的军工界至今基本不具备出口能力,只能以穷兵黩武方式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购买各国武器,不仅零配件都要受制于人,还严重影响了自身经济发展,印度本国的军工业又出现了萎缩和科研人员流失,例如其坦克厂便长年处于半歇工状态。长此以往,中印两国在军工水准上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对照中印两国的国防工业发展水准,除了能使人看到西方一些人散布的扬印贬华的论调荒谬,还可引发诸多深层次的启迪。无情的事实说明,一个国家没有完整和自主的工业体系,军工业就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个大国绝不可能买来一个军事现代化。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建设,印度想跳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资讯业主导的后工业化经济的思路是不现实的。如今中国人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并追赶资讯化的大潮,仍然大有必要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并与发展高新技术相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强国之道。
资料由会员过路伙计提供
为了明天.

TOP

印度称其导弹可打到上海
印度陆军列装的大地战术导弹27日上午10时15分,一枚“大地II”导弹从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钱迪普尔海上军事基地发射,两分钟后,一枚型号不明的拦截导弹从距离72公里之外惠勒岛上的军事基地发射。在孟加拉湾上空40-50公里处,两枚导弹“碰撞”在一起。印度媒体称,这表明此次导弹拦截试验获得了成功。

印度官员认为这是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印度媒体说:“对于面临着邻国核导弹威胁的印度,现在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对此,军事分析家指出,印度不仅打造“防御之盾”来防范邻国,而且还企图使其攻击性导弹能覆盖巴基斯坦,甚至中国的重要城市。

密研制了数年时间印新型导弹一射成名

由于法新社等国外媒体的错误报道,外界曾一度认为拦截导弹与进攻导弹是同型号的“大地II”导弹,并对这种地对地导弹能够进行空中拦截表示质疑。但随后印度媒体进行了澄清,原来这是印度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拦截导弹。

印度防务研究和发展组织一名匿名官员说,这枚拦截导弹是一款新型导弹,并不属于自1983年启动的“综合制导导弹项目”。当有媒体问,在研制过程中是否寻求别国帮助时,这名官员回答说:“它完全是本国产的。”

负责研制这款新型拦截导弹的印度防务研究和发展组织对其具体性能讳莫如深,但在印度媒体的大力挖掘之下,该型导弹的雏形依然显露在公众面前。

据悉,目前这款导弹还未被命名,只以AXO(大气拦截系统)作为标示。印度防务科学家指出,AXO导弹是一种自制的超音速反导系统,具备对上千英里之外的来袭导弹进行拦截的能力。该型导弹长10到12米,拥有移动发射装置,具备高度机动性;弹体内装备新型推进器,末端配有惯性制导加主动寻的制导设施,使导弹实现自导引。导弹还可以与陆基和空基雷达系统通过保密数据链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参与研制该型导弹的官员称,“导弹有30秒的反应时间,一旦侦测到目标,将在50秒内发射”。

据匿名的相关科学家介绍,印度防务研究和发展组织已经在AXO导弹身上秘密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印度国防部官员强调,“尽管这次拦截成功,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美国‘爱国者’导弹以及其他国家竞争性系统的发展”。

所有这些信息都表明,印度对AXO导弹的研制保密工作十分到位,直到试射成功才被外界所认识。

印媒体欢呼“胜利”拦截导弹瞄准巴中

对于此次新型拦截导弹的高调亮相,印度媒体表现出少有的“集体狂欢”。

《印度教徒报》称,尽管印度海军曾经使用从以色列购买的“巴拉克”导弹成功地进行了海上导弹拦截试验,但这是第一次针对地地导弹进行成功拦截,意义更加重大。这家报纸的报道还特别强调说,面临邻国的核导弹威胁,印度现在可稍微喘口气了。

军事分析家指出,该报所谓的“邻国核导弹威胁”显然指的是巴基斯坦和中国。

当然也有少数媒体比较冷静,并“泼冷水”提醒不要盲目高兴。《印度时报》指出,现在就认为印度可以拦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导弹而开香槟庆祝,那还为时过早。该报指出,由于印度防务研究和发展组织主导研发的各种项目大都有拖延的历史,预计新导弹形成作战能力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该报认为,一枚从巴基斯坦发射的导弹,只需要5到8分钟就能达到印度,这给导弹拦截系统提供的反应时间很少,对印度的早期预警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此次测试表明印度对战区短程导弹的防御能力取得了突破,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度防务研究和发展组织的前顾问桑坦纳姆如是说。

印度导弹有三大家族 专家扬言可打到上海

印度试射新型反导拦截导弹,表明印度既要发展进攻性导弹力量的“攻击之矛”,又不忘建设反导力量的“防御之盾”,最终要打造一支攻防兼备的全方位导弹力量。

从攻击性导弹来看,自从1983年实施“综合制导导弹项目”以来,印度已经自制了“大地”和“烈火”两大系列导弹,并与俄罗斯共同研发“布拉莫斯”巡航导弹。

“大地”导弹是印度自行研制的一种对地攻击的先进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可挂载常规和核弹头,主要用于打击纵深目标,已发展出三种变型。其中“大地I”型导弹为陆基弹道导弹,射程为150公里,预计印度陆军拥有75到90枚。“大地II”型导弹供印度空军使用,射程为250公里,预计部署25枚。“大地III”型导弹专门为海军研发的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为350公里,目前还在试验之中。

“烈火”导弹也有三个型号,都具备核打击能力,前两个型号为中程导弹,III型为远程。据悉,印度在“烈火”导弹上使用了精确制导系统,并研制了具有机动变轨能力的弹头,这一技术属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从烈火导弹的试射情况来看,印度已经掌握了导弹重返大气层的控制和制导技术。烈火III”型导弹的射程为3000到4000公里,在今年7月的试射中失败,还处于在研发阶段。

从目前印度导弹的部署情况来看,“大地”系列导弹由于射程较近,主要部署在克什米尔和印巴边境地区,未来一旦发生战争,主要用于对巴军进行突袭,打击巴境内的重要战术目标。因而,外界普遍认为,“大地”系列导弹是专门针对巴基斯坦的,而“烈火”导弹则是用于对付中国。

特别是“烈火III”型导弹,预定射程为3000—4000公里,外界认为最大射程可能会达到6000公里。印度防务专家也曾“自豪”地宣称,中国内地在“烈火III”型导弹的覆盖范围以内,可打击北京、上海等重要的中心城市。而目前部署在南部安得拉邦的锡康德拉巴德附近的第335导弹大队,其操作的“烈火II”型导弹也可覆盖中国的西藏地区。

“布拉莫斯”是巡航导弹家族中最优秀的超音速导弹,由印度与俄罗斯共同研发。其射程达290公里,性能优异,现已通过一系列飞行测试。由陆上机动发射器及军舰发射,可打击陆上和海上目标.



巴基斯坦“沙欣”导弹

刺激地区军备竞赛 大搞导弹不利和平

分析家指出,印度大力发展进攻性导弹力量和反导系统,无疑将加大南亚地区的不稳定。特别是印度获得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后,会使巴基斯坦失去目前建立起来的确保攻击能力,从而打破南亚次大陆的核均势。巴方将发展更具进攻性、能够撕破印度导弹防御网的新导弹“利器”。这无疑使得印巴两国的导弹竞赛呈现升级的状态。此外,印度通过导弹防御系统建立的与美国的战略联系,也将对中国构成威胁。

不过,美国克莱蒙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林长盛也表示,中国在火箭发射技术上遥遥领先印度。单就火箭发动机技术而言,“‘烈火III’相当于中国当初的东风四号,印度技术要和中国相差40年。”


分析Comment

印度的导弹“盾牌”有缺陷

受到巴基斯坦导弹技术进步的刺激和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启示,印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以本国的初级防空系统为依托,依靠外购和自研的方式,着手打造本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导弹防御系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不是仅仅依靠拦截导弹就可实现,更主要依赖前期侦察与预警和指挥控制系统的工作。目前,美国为了构筑导弹防御系统,在全世界部署了大量的地基、海基和天基侦察预警雷达,以及各种指挥控制站,以便迅速发现来袭导弹,锁定目标,计算导弹的飞行轨道,并将相关数据实时地传输给拦截导弹。

无疑,印度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缺陷。特别是由于印度的大量预警装备从不同国家引进,技术标准并不一致,这些装备如何实现整合,是不容忽视的难题。

从实战角度来看,为了提高导弹的拦截率,导弹防御系统应当采取三段、多层拦截方式。对于来袭导弹的初始段拦截,需要天基或空基激光系统,显然印度达不到,因而其主要着眼于对来袭导弹的中段和再入段进行高、中和低空拦截。尽管印度海军曾在2005年利用引进的以制“巴拉克”导弹对反舰导弹进行了成功拦截,但“巴拉克”导弹的射程只有0.5—10公里,只能保护舰艇免遭飞机、导弹和“灵巧炸弹”的攻击,只在有限战区范围内具备对打击海上目标的导弹进行拦截的能力。对于打击地面目标的导弹,印度还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

此次印度自制的新型拦截导弹试射成功,也并不说明其导弹防御系统已接近成熟。毕竟美国的陆基高空拦截系统和海基高空拦截系统已经有多达十几次拦截成功的试射,依然还需要改进。而且从美军的拦截试验来看,普遍存在预设来袭导弹类型、弹道、攻击时间和打击区域的做法,不排除印度的此次试射也采取了这种有“作弊”之嫌的方式。(来源:世界新闻报)
为了明天.

TOP

中国人必看:印度对中最猖狂的一次叫嚣!

【本文摘要】 眼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印度、巴基斯坦访问,但这两天印度的各大媒体在大肆鼓吹和挑衅中国。如印度东方快讯刊发了“我们把中国赶跑了”了的文章称:《中国没有抢夺锡金的机会。我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而中国人只能老老实实躲在家里“所谓韬光养晦”。我们现在可以为美国提供逼近中国的道路。开拓打击边界的最佳途径。事实上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基本可以解决中国西藏问题。锡金邦问题我们2003年正式解决了,中国当局最后一个被迫承认了我们的锡金邦。这是本世纪以来我们获得的又一次杰出胜利。但是它离开上一个胜利(60年代中印战争)实在太遥远了。
  目前我们的东部部队总兵力有7个现代化的“数字化”陆军师。装备有亚洲最先进的T80U型主战坦克450辆、BPII型战车400辆、武装直升机AH1S124架。这样强大的军队,面对中国在西部仅有的1个野战集团军约20万人。他们那些部队,士兵士气低落,士兵与长官时常因为“金钱”而相互殴抖。他们没有先进的指挥通信系统。目前还是大多数依靠老式B88C型通用电台。但是,我们国家的最新的武器已经可以开始部署在哪里,这对于震慑与打击中国部队,是起到了极大的好处。目前,我国在与俄罗斯精密协商,商讨购买引进新型的导弹防御武器DO1M1。这是中国人拿不到的最新武器。

  在东部地区,我们派驻了60架先进的Su30战斗机120架、SU27战斗机153架。这远比中国部署在云南的要多得多。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最强悍的国际武力同盟美国和日本,他们都是完全支持与鼓励我们与中国这个落后世界100年的国家做斗争的。目前日本正在东海海域实行对华威逼胁迫政策。美国在逐一步开始进入渗透南部海域。而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逼迫中国最终将西藏分化和独立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象在锡金那样,再一次进兵西藏。然后再逼迫中国当局交出新疆青海。随即我们进一步威逼至甘肃。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我们国家的历史使命,建立大印度支那联邦。虽然中国军事庞大,但是,中国人目前十分惧怕战争,他们的后期领导人认为:钱是第一位的。而国家战略必需要让位给国家赚钱。30年来中国军方武力建设退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高潮。他们的陆军至今还在使用前苏联制造的T55型坦克。空军除了少数部署在东部的经济要地的先进战斗机以外,余下的依旧是老式的米格21系列。

  在核武器部队方面,中国绝对不敢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便是我们拿下了他的西南战略基地云南,他们也只能把部队转移。这主要归功于我们拥有强大的世界同盟。完成大印度支那联盟以后,印度将成为亚洲新的主导国家,我们届时也可以成为联合国第6大常理国。接下来就是解决巴基斯坦问题。这个无赖国家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目标。中国自然不敢真的出兵,他们害怕。因此,最终我们以武力解决巴基斯坦问题就变成可能》。

  印度的媒体是印度政府的代言人,在眼下双方正在进行划界谈判之时,其明显是没有诚信与中国谈判,而且印度早已将东段争议区的九万平方公里领土成立了东方邦。并对西段三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提出要求。并声称“中国不归还西段所占国土”将没有谈判的余地。这明显就是挑衅中国。我认为谈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边界争端了。
资料由会员天天都快乐提供
为了明天.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