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我看老子——前言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解读】
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1、道:三个道中,第一个道是指哲学学说;第二、三个道是指一般含义的道,即规律、准则、学说或说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所以,抽象并超出具体形体概念的叫做道;具体有形体可见的叫做器。”
2、可:两个“可”字均表示反诘的意思。犹如“岂”,可译为“难道”。
3、也:本章中八个“也”字中,第一、三个表示疑问,其余六个表示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可译为“是”。以后各章中的“也”字均可参考本章的解读。
4、恒:本章四个“恒”字均是普通的或一般的意思。有些版本作“常”,是讳刘恒的缘故。
5、名:本章六个“名”字中,第一、四、五个是指具体科学,即已被人们认知事物名称的总和。第二、三、六个是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名称。
本四句的意思为: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吗?不是一般的道而是指哲学学说的意思。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吗?不是一般的名而是泛指具体科学学说的意思。
二、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1、万物:两个“万物”词均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意思。以后各章中的“万物”一词均是此意。
2、之:本章 五个“之”字中,第一、二、三个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四、五个作代词,可译为“事物”或“对象。
3、始:原始,初始。此指人类意识与科学产生以前的原始状态。
4、母:根源,来源。此指人类意识与科学的产生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
本四句意为: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未被认识的原始状态;当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后,意识和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源。
三、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1、故:作连词。可译为“所以”。
2、欲:两个“欲”字均是欲望或情欲的意思。此喻指人们的感觉。
3、以:两个“以”字均作介词。可译为“用”。
4、观:两个“观”字均是认识和看法的意思。
5、其:两个“其”均作代词用,可译为“事物的”。
6、眇:本章两个“眇”字均是微小、看得准或仔细看的意思,此有无法感知并有抽象认知的意思。喻指事物的本质;第二个作喻指名词“本质”的意动用法,是认识本质的意思。
7、所:是处所的意思。
8、徼:是边界的意思。此指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或事物的外形边界,此指能通过感知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现象或表象。喻指事物的现象。
本四句意为:所以,人们通常不能用感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们可以用感知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即事物的现象。
四、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1、两:表示事物成双成对的现象,此指事物的本质与现象。
2、者:作特殊指示代词,代指“眇”与“徼”,即指被认知事物的本质和现象。
3、同:两个“同”字均是相同或一样的意思。
4、出:出显,显露。
5、而:作连词。可译为“就是”。
6、异:不同,不同的。
7、玄:三个“玄”字均指深青色的一种丝稠,未染色以前的白色丝稠喻指事物的本质,被染上的深青色喻指事物的现象。此处第一个作名词,是认识论的意思;第二、三个作名词的意动用法,是认识事物本质与现象的意思。
8、又:再,重复。此指认识循环周期的意思。
9、众:众多,多。
10、门:门类,方法或途径。
本四句意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均出自同一被认知的对象只是名称的叫法不同而已,这种出自同一认知对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叫做玄;一次又一次透过事物现象认知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译文】
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吗?不是一般的道而是哲学学说的意思;难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吗?不是一般的名而是泛指具体科学的意思。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未被认识的原始状态;当人们的意识和科学产生之后,意识和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源。所以,人们通常不能用感性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人们可以用感性认识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即事物的形状和大小。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均出自同一被认知的对象只是名称不同的叫法而已,这种出自同一认知对象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叫做玄,即认识论;这种一次又一次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周期性理论,是人们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有效途径。
【随笔】
老子在本章中首先澄清了“道”与“名”这两个概念,阐述了道具有哲学学说的含义,哲学的产生使科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阶级无关的自然科学;另一类是与阶级有关的社会科学。而名则是指具体科学学说,科学的产生将物质世界又复制出一个理论世界(又称精神世界)。其次阐述了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源,没有科学的世界是浑沌原始并未分化的世界。“无名”是指科学未产生之前整个宇宙尚处于一个浑沌的原始状态;“有名”即科学的产生是划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开始。三是阐述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感知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象。现象是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的结果,而本质则是对实践思维加工的理性认识的结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这样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认识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3页)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通过实践而产生认识,再通过实践而检验认识,也就说实践既能产生认识又能检验认识,一旦被证实了的认识又能能动地指导实践。四是阐述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并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称之为玄,即认识论。认识事物周期性的理论是认识众多事物本质的关键。老子在本章中介绍了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即道、名与玄并在澄清这三个概念的同时,赋予了它们各自哲学理论上的含义。认识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并达到逐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规律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级或飞跃,这就是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论相对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道”、“名”、“德”。关于道的概念,老子在以后的各章中陆续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道是一种学说;二、道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的哲学学说;三、道是关于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的学说;四、道是关于事物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学说;五、道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学说;六、道是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结合的学说。总之,老子总结和概括了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特点,总结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继承并发展了以前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关于名的概念,是指具体科学领域中被人们已认知的所有事物名称的总和。名这个概念在老子哲学理论体系概念层次上是低于道这个概念的。道与名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只有扎根于具体科学这个肥沃的土壤里,它才能绽放出与时俱进并能代表时代先进精神的绚丽灿烂的花朵。研究科学的人能知道目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研究哲学的人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德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1、德通“得”。是指人们的作为适宜、适度,这层含义从表面上看是使德的内涵社会化,其实质是使德的内涵等级化。这就是说帝王做帝王适宜的事情,百姓做百姓适度的事情。2、是指心意的意思,即思想或意识的意思,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果。老子要求的德是在道指导下而形成的德,也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而形成的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或意识,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本章作为老子哲学理论体系的绪论章,它概括地阐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特点、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特点、辩证关系,认识现象与认识本质的特点、辩证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各自所研究的领域不同,具体科学中的某一学科所研究的只是世界某一个别领域、个别方面、个别事物或个别过程。而哲学则研究的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哲学和具体科学虽然在研究领域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将同一个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哲学是对世界总的根本性的一种看法,这些看法又不能脱离具体科学,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又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植根于具体科学的土壤之中,离开了具体科学,就没有科学的哲学。其次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开始,只有认识了许多个别的、特殊的本质,才能从中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本质,没有共同的本质也就无法指导个别本质的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联系正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即认识事物的本质,是科学进行分门别类的依据与途径。总之,倘若具体科学之和是那知识的海洋,那么哲学就是通往那海洋的一叶帆舟;倘若具体科学之和是那知识的殿堂,那么哲学就是通往那殿堂的台阶;倘若具体科学与哲学之和是一只飞向蓝天的雄鹰,那么具体科学就是那雄鹰之躯体,哲学则是那雄鹰之翅膀。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最高理论思维水平的一种体现。中国哲学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夏、商、西周并系统于东周(春秋战国)。在原始社会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变化感到困惑和迷惘,并由此产生了对自然之天的神化和崇拜。这种感知大自然现象的唯物观点和神化自然之天的唯心观点,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唯物观点的萌芽发展成为唯物阵营的哲学,唯心观点的萌芽发展成为唯心阵营的哲学。夏、商、西周时期的《易经》标志着中国哲学在产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的百家争名,产生了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农、小说、杂等诸子的学说,标志着中国哲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这一时期,孔子的儒学、墨子的墨学和老子的道家学说已成为我国哲学理论体系中主要的哲学派别。
笔者根据文意将本章一、三分句的句读由“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改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恒名也。”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