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方舟子不仅挖祖宗的坟,还要绝中国的后

白字秀才:“学术扔货”这个词还真没有冤枉方舟子是民先生
  以前有人说方舟子是“学术扔货”,我都有点不太忍心这么叫它,好歹他也是中国科大毕业,并在美国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可是从方舟子一再向中国人兜售它的“伪科普”以及偏执的心理来看,再也没有“学术扔货”这个词适合方是民了。
    
    低温保存细胞或细菌,本是生物学实验室最最最基本的操作,方是民在科大学的是细胞生物专业,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读博士,在盐生物研究所做博士后,更应该知道如何低温保存细胞。
  
    一个合格的生物学研究人员都知道,低温保存细胞时,一般都用缓慢降温的办法把细胞保存在液氮里面。一般在加入低温保存液试剂(甘油或DMSO)后,先把细胞放在冰上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放入零下20摄氏度的冰箱,大约两个小时,然后再转移到零下80摄氏度的冰箱,24小时后,就可以转移到液氮(零下196摄氏度)长时间保存了。
  
    这是条件不允许的一般实验实的做法。如果是严格的医院或商业公司做低温保存业务,他们可能会用控制降温速度的仪器,让细胞的降温速度在每分钟下降2到3摄氏度。
    
    缓慢降温的目的是尽量让细胞失去水分,水分越少,细胞在降温过程中或在后来恢复温度的过程中受到冰晶的伤害就越少。
    
    这是生物学里面人人都知道的简单的常识。
    
    可笑的是这个方市民,反其道而行之,说应该是"快速降温“,并且讲得活灵活现,头头是道,俨然一个“低温保存细胞的高手”。好像他在保存细胞时真是这么“快速降温”的,如果他在实验室里这么做,不知方市民后来在恢复细胞时,有没有检查过他的细胞的成活率。他老板要知道他一直是这么做的话,肯定要气晕的,不会给他博士学位的。
    
    那么快速降温为何不好?方下面的讲法糊弄外行,当然是不在话下。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方舟子的说法是外行,是个“半料子”的说法。快速降温,水分子还没有来得及结冰,所以就不会对细胞形成伤害,似乎很有道理。问题是,你是如何降温的,你将来还得如何恢复温度是不是?你的目的不是保存在零下196度,而是将来要把这个细胞拿出来重新用。那么在从零下196度恢复到室温的时候,如果细胞里面有大量的水分子,就会形成冰晶,破坏细胞。事实上,低温保存的最大破坏就是在恢复温度的时候形成的冰晶对细胞的破坏。所以,你只有在保存时,通过缓慢降温,把水分先排出细胞,将来在温度恢复时,对细胞的伤害才能减到最小。
    
    这是方市民无法理解的。有严格的学术文章,做过缓慢降温以及极快速降温来保存老鼠胚胎的比较实验,结果发现,缓慢降温保存的胚胎的存活率要大大高过快速降温保存的老鼠的胚胎的存活率。
    
    方的说法偷偷把一些垃圾科普文章翻译过来,我敢肯定,方一定没有向他自己说的那样低温保存过细胞或用他的方法成功低温保存过细胞。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