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 精华

本主题由 ~花溪~ 于 2011-1-7 15:22 移动
[ 回复 朱子柳 的文章 ]
文化生态平衡与武侠小说命运

评估侠文化问题的两种偏向——侠义行为:必要的社会调节机制——“五
四”文学革命的局限与后来的左倾幼稚病——文化生态平衡受破坏与侠义精
神的失落——武侠小说性质、功能的辨析——杨沫与鲁迅、老舍、台静农的
例证——旧武侠小说的疾患与金庸等新派武侠小说的功绩



事情要从远一点的地方说起。

在中国,小说曾长期被视为“小道”。而武侠小说在一些人心目中,则
大概又是“小道”中的“小道”,是小说家族里“出身不好”的一支。且不
说清末已被人称作“遗武侠之模范”(1)的《水浒传》在历史上曾一再遭禁;
直到今天,当金庸已成为全世界华文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作家,赢得
巨大声誉之际,也还有人因为他写的是武侠小说而要论一番门第出身,查他
的八代祖宗,用侠士先世曾“以武犯禁”,小说本身又贩卖“精神鸦片”来
加以谴责,警告人们坚决“拒绝”(刊登在《南方周末》1994
年12

2

的鄢烈山先生这篇文章,题目就叫《拒绝金庸》),虽然这位作者自谓并未
读过一本金庸的作品(2)。

这一事实使人震惊。

惊诧之由倒不在这位作者鼓吹“拒绝金庸”,因为既未读过作品而要表
示“拒绝”,徒见作者思维方式之奇特,于金庸本身则分毫无损;真正令人
震惊者,倒在由此看到了侠文化问题上二三千年封建社会流毒之深和近几十
年左倾思潮为祸之烈。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侠和侠文化一向受到封建正统势力的压制和打击。
大概由于侠士的某种叛逆性,先秦法家人物韩非子就认为:“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其实,侠未必动武,墨子止楚攻宋这类重大的侠行,并未用
过武力。而且自西汉起,“儒”就处于独尊的地位,“侠”则常常被看作封
建统治的直接威胁,遭到武力围剿和镇压。汉武帝一面尊儒,另一面就杀了
很多大侠,甚至将他们满门抄斩,体现着当权者对主持正义而无视权威者的
痛恨。因此,当今天有人谴责“侠以武犯禁”时,他所站的其实是封建统治
者的立场。

近代研究侠文化的专家中,也有从进步立场上把游侠当做封建秩序破坏
者这类看法。如美国华人学者刘若愚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国之侠》中就说:
“西方骑士是封建制度的支柱,中国游侠则是封建社会的破坏力量。”(3)
这话表面看来有道理,因为从与官方的关系上说,中国游侠和西方骑士确实
有所不同,然而深入一想,有关游侠的论断依然失之片面。原因在于:封建
社会中的侠和侠文化,其作用都是双重的,决不是单一的。当底层人民受权
势者欺压,处于哀哀无告状态时,侠客的出现,对官府可能是一种对抗,而
对受苦者无疑是一种解救和抚慰,避免了事态的不可收拾,缓解了社会矛盾。
借用一句现代语言,这也许近于人们所谓的“第二种忠诚”吧。从这个意义
上说,侠义行动是一种社会润滑剂,它在一定范围内抑制强暴,消弭祸端,
使已有的社会问题不致继续积累而导致爆炸,有利于生产力的稳定发展。如
果说法家的最大特点是力主法治,儒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德治,那么,源于


墨家的游侠则在法治和德治难以奏效的范围内弥合伤痛,为社会敷上一帖帖
止痛疗伤膏,作为它们的一种补充,同样起着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恩格斯
曾在《致约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