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决堤质疑:城里石坝农村土坝?
抚河之殇
6月25日,唱凯堤坝上,一车一车的石料正不断往决口处倾泻,未来6天内将有5万立方米土石方被抛到这个长达400米的决口。
决口地处抚州市唱凯镇张家村和何家村。4天前的21日晚,唱凯堤决口,直径先从30米扩展到50米,最后宽度长达400米左右。
“无论如何,6天之内一定要堵住决口。”抚州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聂福仙对记者表示。尽管已连续两个昼夜没有合眼,但她表示,25日到28日才是各级单位真正的工作重点期,既要防洪保堤救人,又要封堵决口。
与正在倾倒的石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00米决口两侧的唱凯堤并非是水泥石头构造,而是土质结构,只有堤坝上面有少量鹅卵石。
封堵现场指挥人员介绍说,唱凯堤原是沙土堤坝,经不起重型车辆碾压,指挥部只能先修补路面,十多辆重型车辆正在作业,修补强固路面。
这样的土坝能否防洪成为当地居民的疑问,细心的居民发现,抚河唱凯堤坝是土坝,抚州市区的抚河堤坝却并非土坝。
在1982年,唱凯堤坝已溃坝过一次,到了1998年堤坝还被漫坝过。一个有如此“丰富”洪灾经历的堤坝再次面临着决口的尴尬。
令人疑惑的还有,作为抚州十一五重点项目,唱凯堤从2006年开始就每年招标加固,并定于2011年全面完成,但唱凯坝总体初步设计方案到2010年却尚未完成。
唱凯堤的现状或是中国众多中小河流治水的一个缩影。
2010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透露说,“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水利部因此将“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5月24日,国家防总防汛抗洪救灾紧急视频会议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会上也特意指出,“我国灾害防御体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
会后,国家防总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江西、湖南、福建等11个省(区、市)进一步强化江河堤防圩垸、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巡查与险情抢护,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和错峰作用,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向四川省加派一个工作组,协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由于资金缺口而行动迟缓的固坝计划,以及河道管理的相对滞后,在当务之急的抗洪抢险过后,如何巩固和提高治水能力仍是难题之一。
一. 决口之前:唱凯堤已连续加固五年
从2005年到2010年,唱凯堤坝已经连续加固了5年时间,尚剩下一年不到的时间即将完成加固时决口了。决口宽度最大时达400多米。
经历过一次溃坝,一次漫坝,唱凯堤在常人眼里理应会“吸取教训”,不是固若金汤的,也应该是比较坚实。
南昌县抚河边的村民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唱凯堤不倒,我们下游的堤坝也会倒,唱凯堤倒了分流了下游的压力。”
堤坝安全性已经让江西省方面担忧。来自江西省防总的最新统计是,江西省现有16条圩堤决口。
唱凯堤是其中之一,是抚州市唯一一个十万亩以上圩堤,总长81.8公里,保护耕地12.29万亩,保护人口高达14.5万人。
这个堤坝或本不应该决口。
早在4月20日,抚州市市长张勇视察唱凯堤时,“要求加大堤防加固力度,努力提高工程防洪标准。”
这个加固工程早在4年前就已经开始,一直在继续。
据本报多方了解,2004年和2005年,江西省水利厅以赣水建管字[2004]255号和[2005]15号文正式同意唱凯堤加固计划,并于2005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
《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亦指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临川区唱凯堤和其他万亩以上圩堤除险加固工程。”
这个加固工程被抚州作为十一五重点水利工程,十一五即2006年到2010年。
这就意味着从2005年到2010年,该堤坝已经连续加固了5年时间,尚剩下一年不到的时间即将完成加固。
抚州当地也的确在一步一步地进行工程加固。
本报获得的2005年的“唱凯堤加固工程”招标消息显示,当时对唱凯堤B标、C标进行了招标,中标价为176.3万和114.9万元。
到了2007年,加固工作则进行到“圩堤的护坡、涵闸、排堤泵站、渠道改造等”。
据抚州的规划,2007年完成唱凯堤第5期,2008年完成第6期,2011年力争全面完成。
到了2008年,抚州市仍在继续就后续加固工程进行招标,但到了2010年,令人十分奇怪的是,这一年,抚州市水利局则指出“要完成(唱凯坝)加固总体初步设计”,并争取续建资金。
此时,按照原计划加固工程只剩下不到一年即将完成,为何总体初步设计方案还没出台,对此,本报记者25日联系抚州市水利局,该局以人员都已外出救灾为由拒绝了采访。
连续加固了四年的唱凯坝的决口留下了诸多迷局,是质量问题还是其它?
二. 决口原因: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过低?
在大坝现场看到,唱凯堤非常宽,可供大约两辆汽车并排驶过,因此看上去抵御洪水能力不弱。但问题出在哪里?
尽管有人认为此次决堤可能是因为加固工程未结束,这是导致决口的一个原因。
但这或不是唯一一个原因。
抚河是赣江的支流,也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全长80多公里,防洪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大坝现场看到,唱凯堤非常宽,可供大约两辆汽车并排驶过,因此看上去抵御洪水能力不弱。
尽管唱凯坝为土坝,上海市城建院一位工程师25日告诉本报记者,估计也有可能土里掺杂了石灰等来提高抵抗力。
不过最终却没能抵抗这次洪水,当地用50年一遇来解释此次洪水的威力,而前两次洪水经历,当地则用的是“建国以来最大洪水。”
这是唱凯堤决口的一个原因,按照抚州官方的设计,正在加固的唱凯坝完工后达到“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蔡其华在唱凯坝决堤后就指出,“汛后唱凯堤要顺河势、固堤防,做到一劳永逸”,“要迎水面做好护岸护坡,堤防建设列上国家计划,全面达标。”
这或意味着唱凯坝现在的标准并没有全面达标,事实上,唱凯堤坝这种现象在其它地区或并不少见。
国家防总负责人近期也称,“特别是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一旦发生大洪水极可能出现险情。”
这种防止标准过低带来了不小的问题,“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的70~80%,死亡人数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2/3,成为防汛抗洪工作的薄弱环节。”陈雷在今年的水利局局长会议上就列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担忧的数据。
这初步表明,与大江、大河相比,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河防洪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江西,除了抚河,还有信河、饶河、修河等中小型河流,在全国范围内长江、黄河、淮河等类似抚河这样的支流更是数以百计。
若抚州堤坝按照50年一遇洪水设计,则或可能不会决口。
对此,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按照计划,国家将对分布在1700多个县,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保护人口和耕地面积较多、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2200条中小河流(段)进行系统治理,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三. 唱凯堤何以长草?
唱凯堤决口之后,在抚州,人们发现有钢筋水泥的堤坝主要集中在城区,而乡镇堤坝则基本处于土堤状态,堤坝一侧则长着草。
对很多中国城市而言,经过城市的大坝,很多堤坝和市政工程一道被修葺一新,但农村部分仍有一部分等待加固。
类似的,中国有2200条河流的治理的努力或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因为大部分中小型河流处于农村地区,如今这块防洪基础相对薄弱。
江西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在5月份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我省中小圩堤和水库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工程老化,险情时有发生。”而这些大部分地处农村。
据当地一位张姓村民反映,他们也见到过对大坝进行维护,主要是加宽了,还有就是加高了。当地老百姓形象地说,一旦一只老鼠钻个洞,洪水来了冲冲“就变大了。”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方面一位教授从学术角度印证这样的看法:土坝“比较容易出现管涌”,进而造成决口,继而扩大。
由于是土坝,且缺乏坚固的护坡,因此相对较容易决口。但为何唱凯坝到现在都没有护坡呢?
2005年的“唱凯堤加固工程”招标消息亦显示,当时招标的项目覆盖了罗针镇、唱凯镇、云山镇,加固内容为块石固脚三处、水闸翻修一处、堤基射水造墙一处;C标:块石固脚四处。
这个招标公告里只提出“块石固脚”,也即在堤坝下面放置一些石头来削弱水对堤坝的冲击,但并没有出现诸如“砼块护坡”等项目。
显然,这极大地降低了对洪峰的地块能力。
但临川区唱凯堤除险加固工程(应急)招标中的工程也位于昌凯镇隔壁的罗针镇,主要做“块石固脚、砼块护坡”,但由于洪水阻道,无法现场查看。
25日,记者致电抚州市临川区抚河河道堤防管理局,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中央拨钱了就修,没钱就可能不修。”
当记者问及堤坝是否一定要安装砼块护坡等,该工作人员表示,“当然能安装肯定是最好的,没钱也没办法。”
记者询问是否是只整修了城区部分,为何唱凯部分还是土坝的时候,该人士则表示需咨询防汛指挥部。
本报亦了解到,江西省水利厅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为唱凯坝进行过质量检测,但本报致电该单位求证该公司检测的是那一段,质量如何时,该单位并未回答。
除了不堪重负的土坝之外,在专业的土木工程人士看来,如果堤坝平时加以维护和监管,唱凯坝决口的可能性会降低不少。
有当地居民就在网上发帖表示,唱凯堤决堤口处附近曾有个采砂场一直在采砂。
25日,记者咨询了江西省水利厅负责“水利咨询”人员,该人士表示,治砂一般由水利局负责。
挖沙显然是对河床最大的破坏,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
当地媒体也曾报道过当地的采砂行为,在从南昌前往抚州的路上,沿途遍布的河道里的确有采砂船的存在。
四. 加固资金短缺?
唱凯堤B标和C标加起来也不到300万投资,不及抚河大道滨水景观工程投资的1/10。
除了对农村水利“有意无意”的忽视之外,在抚州市临川区抚河河道堤防管理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资金成为回答的关键词。
资金是建设大坝的核心问题,具体运作中包括资金来源、资金去向、资金额度等。
资金去向是唱凯堤坝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同济大学一位教授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很多城市都将城区段防洪大坝修得很豪华,但农村段就相对“有些薄弱”。
在这位教授看来,城市段可以美化环境,带动周边地产开发,这是典型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想法,“但洪水不会主动选择在城区段决口啊?哪里薄弱就在哪里决口”。
“抚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局的抚河大道滨水景观工程招标”公告就显示,这个包含了“绿化工程、园路、广场及码头、管理房、给排水、景观照明”工程投资约3000万元。
而唱凯堤B标和C标加起来也不到300万投资,不及抚河大道滨水景观工程投资的1/10。
这或显示,部分地方在主观态度上缺乏对水利、对农村水利的关注。
与资金分配问题相比,资金来源问题更值得关注,在地方政府看来,缺乏资金的制约也限制了地方兴修水利。
因为充裕的资金对于水利工程至关重要。
“清朝每年固定的河工‘岁修银’占到全国财政支出的1/10,是当时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曾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任彦升在其刚刚出版的《后知后觉》第一章节中这样描述道。
以2008年的临川区唱凯堤除险加固工程(应急)招标为例,据了解,当时这样招标的直接原因是“建设资金已落实”。
据记者多方了解,一般堤坝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三个来源,类似于抚河这种级别的河流,一般由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提供资金。
《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就规定,河道整治和建设工程所需资金除国家安排的部分资金外,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
不过,《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则规定,(加固计划)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所需资金和物料。
在实际操作中,据记者了解,只要列入国家计划的,一般中央的资金会很准时下拨,但部分地方配套资金有时却很难跟得上。
按照江西省方面的统计,到2009年底,专项规划内668座病险水库批复总投资69.76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1.64亿元(其中中央36.48亿元,省级8.08亿元)。
这显示地方配套资金并不十分巨大,但对于一些地方而言,由于很难带来经济效益,投入“这么大笔资金”却是个大问题。
“有的地方配套资金严重不到位,甚至采取虚假手段应付上级检查,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带来一系列问题。”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今年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作总结讲话时严厉批评这种现象。
这其中,地方的主动性受到了一次考验。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八十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过程中,水利又一次下马,水利资金被大大削减,中央划拨到各省的农田水利资金很多都挪到别的方面去了。”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