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西安临渭区“社管办”被疑以罚代管 人员领半薪

西安临渭区“社管办”被疑以罚代管 人员领半薪

  临渭区“社管办”被怀疑以罚代管

  属二级事业单位 人员只领一半工资

  本报渭南讯 (记者 石俊荣) 本报近日报道了临渭区“社管办”编制8人54人上班近70人领工资的消息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记者在当地采访时获悉,不少群众及其他部门认为,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社管办”有以罚代管的嫌疑。

  人员只领一半工资

  消息见报当天,临渭区委一位领导给记者打电话说,人事编制问题复杂,请求记者从稳定临渭区大局出发,暂缓报道,等待相关部门的结果出来后再继续跟踪。临渭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社管办”主任同斌洲给记者解释说,“社管办”67个人都在上班,另外有3人关系调到单位随后又调走了。因为是“差补”单位,财政上只付给上班人员一半工资,其余的一半是靠罚款。按照财政纪律,罚款先交纳到财政局账上,再由财政局全额拨下来到“社管办”发放工资。

  至于网吧老板反映开个票据就把钱拿走的问题,同副局长承认,一些处罚没有形成案卷,程序确实存在问题。

  据介绍,为了加强网吧的“管理”,“社管办”派一个人盯一家或者两三家网吧,执法人员专门派驻网吧,但还有未成年人上网,且发现一个未成年人上网就对网吧罚款3000元,两个罚款6000元,再多了就要网吧关门。对于屡犯者为什么只罚款不关门,他说,执法中很多问题不能硬来,但是绝对不是“放水养鱼”。他希望引起上级的重视,全额保障上班人员的工资,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系二级事业单位

  昨天,某网站发表文章称,临渭区委、区政府发表声明,认为报道中所说的编制8人54人上班近70人领工资的消息与事实不符,而是“早在1998年临渭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原有8人编制,随着近年来文化市场的繁荣,每年编制都有增减,目前共有67名在编人员,实际在岗57人(5人休产假,5人抽调外单位),实际领工资人员为66人”。记者就此声明向担任多年区长、现任区委书记杨炳拓求证时,杨说自己正在台湾,让记者联系区委主管宣传的领导。主管宣传的领导讲,自己才从外地回来,尚不了解进展情况,但是立即安排给记者回复。

  昨天下午,该区区委宣传部给了记者一份没有盖章的“回复”称,“临渭区‘社管办’是区文体旅游局二级事业单位,下设一个办公室和5个稽查队,其中城区网吧稽查队3个,农村网吧稽查队1个,城区文化稽查队1个。”他们管理305家单位,包括84家网吧,53家音像图书店,12家歌舞KTV娱乐场所,115家音乐茶座、麻将馆和41家印刷企业及其他产业。除在编的67人外,“社管办”还发放临时工、门卫的工资。

  被怀疑以罚代管

  记者了解到,临渭区重罚轻管造成未成年人上网等问题屡禁不止,渭南市相关部门去年曾向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汇报过临渭区“社管办”人员臃肿、以罚代管的问题,但是事情到临渭区后就不了了之。编制8人的说法即来源于此。2004年4月19日晚,渭南市文化、公安、工商、临渭区政府4家联合检查临渭区网吧时,临渭区“社管办”有人当场否定市上的决定,造成检查组所到之处不少网吧闻风关门的闹剧。

来源:西安晚报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