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华裔作家张翎:催泪不是《唐山大地震》目的

华裔作家张翎:催泪不是《唐山大地震》目的

 电影 唐山大地震让无数观影者泪奔,也让大家记住了一个名字:张翎。这部电影就是改编自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2006年创作的小说《余震》。

  对此,张翎却淡定而自信地说:其实在《唐山大地震》出现的很多年前,我作为一个小说家就已经存在了。

  张翎现在是一个专业听力康复师,她的工作是帮助有听力障碍的病人恢复交流的技能,写作是她的业余爱好。这个爱好,源自她自小就有的一个梦想,只不过,理想和现实间隔了30年。

  对于旅居海外、坚持用母语写作的张翎来说,写作的过程,是回家的一种方式。

  催泪不是追求的目的

  问:您5月份就已经看过电影唐山大地震了。有人说它是“催泪弹”。您当时感受如何?

  张:我是五月初在冯导的工作室里看样片的,当时没有字幕,科技合成也只是部分完成。剧中的演员整体表现都不错,尤其是扮演童年方登的小演员和扮演母亲李元妮的徐帆。有些“哭天抢地”的场景,背景实际上几乎什么也没有。在这样的氛围里表演天灾之中的惊恐失措悲伤无奈,演员的功力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徐帆在戏里有很强的爆发力,把一个母亲撕心裂肺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我看到她最好的表演之一。不过我认为“催泪效果”不是小说,也不是唐山大地震自身追求的目的,眼泪是艺术和受众产生强烈共鸣时的一种自然流露。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