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从《洛杉矶之战》看科幻电影的忧患意识

从《洛杉矶之战》看科幻电影的忧患意识

2011年被媒体誉为是科幻特效年,到目前为止有两部电影最引人关注,一部是重燃赛博朋克风的《创战纪》,另外一部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的《洛杉矶之战》,前者带人们进入冷酷的电子乌托邦,或者则提前为观众们预热了“世界末日”的到来,并且巧妙的把种族入侵、资源掠夺、反战意识投射到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题材上去。《洛杉矶之战》在内地上映一周,票房已经突破亿,成为整个春季档乃至2011年最卖座的电影。

源自恐惧与思考

科幻小说的诞生起源于雪莱、拜伦和妻子、女友们的午夜怪谈,也就是说科幻题材与恐怖之间有脱不开的关系。上世纪30、40年代的科幻电影基本就是科学怪人或者是吸血鬼的变种;到了50年代,随着各种诡异UFO照片的问世,外星人开始成为科幻电影上的主角。最近正在上映的《洛杉矶之战》就是以1942年洛杉矶市炮轰UFO事件为灵感写就的故事。早期的科幻电影与恐怖电影有相近的地方,但不同的是,恐怖片仅仅是刺激人们的恐惧神经,而科幻电影所要表现的,却是人们对于恐惧背后的思考。就以外星入侵题材为例,它所反映的就是当时人们对于科技力量和未知领域的某种兴奋、紧张和恐惧感。

由内而外的思辨精神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科幻电影看的就是视觉冲击,然而从类型片的角度出发,科幻电影带有的反思性其实大大超越其他电影非科幻电影的视角都是以人为中心,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广到世界范围,科幻电影的思维则更像是一种发散的网状形式,题材的视角也都是通过他者最终定位到人类身上的。

《洛杉矶之战》是个很好的例子:与外星生物相比,地球人总是会有让人啼笑皆非的致命弱点,攻击力也不如那些外星来客。但是反观这场战斗,电影中的海军陆战队小分队始终和外形军团打得难解难分。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自己星球难以过活,外星人也不会跨越数百亿光年的距离来地球打仗了。《洛杉矶之战》把外星人到来的目的设置为掠夺地球上的水资源,这同样也是人类在未来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面对地球上日渐稀缺的各种资源,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去邻国侵略,到另外一颗星球上去掠夺,还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呢?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每位观众的心底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既是《
洛杉矶之战》“粗暴”战争下的细腻本质,也是科幻电影的魅力所在。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