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主旋律影片的突破与创新 《岁岁清明》

主旋律影片的突破与创新 《岁岁清明》

 明前的龙井茶味道极好,那碧绿的茶叶,在纯净的暖水中悠然浮沉。清亮的茶汁上,香气如袅袅薄雾,柔柔地打着旋儿飘出杯子,你深长地吸一下,足可以陶然。接着你轻抿一口,会被那清淳的草香镇住,你会惊讶茶的嫩叶竟如此让人荡气回肠。在淡雅中蕴含令人久久回味的香醇,是明前龙井茶独有的韵致。
  看到影片《岁岁清明》,犹如回到梅家坞,又看到了晨雾缭绕的茶树,闻到了弥漫在茶山的清香,身上又撒上了温柔细细的春雨。让我惊讶的是,这竟然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将惨烈与柔美、让血腥和诗情、把深仇和永记心头的初恋搅拌在一起,清香和苦涩一起轰击你的心头,成为一首不会忘怀的歌。这是编导者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次创新,一次对“主旋律”题材突破性的创作。我以为很值得电影界做一次认真的讨论,给出应有的评价。
  影片以一个农家少女的情窦初开为切入点,以一场必然失败的初恋为故事的主线,以恬静的诗意抒写普通人之间的朴实真挚的情谊。编导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中国几千年来所遵行的生活方式:和平、渐进的田园诗般的生活。这个生活方式曾经在上世纪30年代被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热情地赞美过,他还以此抨击西方的生活方式,并且说,假如全世界都能实行中国的这种生活方式,就不会有杀戮、侵略和争夺。
  这当然是种善良的空想。但是影片的编导者,正是以这平和安逸的场景反衬出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暴行打碎了美好的一切,从现实到梦想。这是编导者匠心所在。全片绝大部分都是叙写这和平恬静,结尾的突变,才更加令人深省。
  我以为,这部影片确实说出了抗战的意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只有过一次整个民族奋起抵抗另一个民族企图毁灭我们的战争,这就是抗日战争。侵略者的炮火轰毁了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活方式,妄图毁灭我们的文明,把我们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当我们全民奋起,就谁也不能把我们战胜。全民抗战的精神,为民族的存亡而斗争的气概,永远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所有为民族而牺牲的先烈都不该因他们的出身和职业的不同而被否定。尹逸白的牺牲,正是全民族一致抗战的注脚,其意义值得肯定。至于少女的初恋,那份真挚、纯朴,淡淡的打动人心的幽怨,也是生活真实的写照,是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那些诗意的田园生活、铺满画面的翠绿,正是对侵略者滔天罪恶的抗议!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