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让子弹飞》飞去了哪儿?

《让子弹飞》飞去了哪儿?

听说自从《让子弹飞》开始飞之后,已经出了好几篇“史上最好的影评”。不得不说,这个酷酷的片名不仅仅像颗子弹,更类似片中那枚大地雷,一头扎进密密麻麻的圣诞贺岁档,炸出一片惊呼、炸碎一地幻想,炸起了漫天的银子,也晃瞎了那些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和狐狸精。在电影上映之前,万众翘首盼望,动作整齐划一。在我记忆中,国人对一部电影怀有如此之大的热情仅在我上小学时的某年出现过——因为那部叫《泰坦尼克号》的大片里有裸女;电影上映的前两天,笔者搜索了十几页评论,负面评价仅只三条,不足百一之数;经过一个周末,“史上最好的影评们”都火了,永远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的文化人也开始冒出来,提出他们深刻的隐忧;围观群众适时地表示出后续热情,这时候,盗版碟和盗链出现了……声称决不看国产影片的某些人果断点击,原来所谓“坚决不看”,只是因为电影竟然要卖票吧。不知道我这种观影体验大家有没有,看到马贼冲出来的时候,晃眼间以为带头的人脸上蒙了个三道杠,莫非他是大队长?脖子上也没红领巾啊?跑近了一看,是九筒……虽然眼神不好不是丢人的事,但还是没好意思把这事告诉一起看片的小朋友。听到发哥叫黄四,我就等着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不会把他娘请出来说几句什么。毕竟他娘是花艺界的名人,有道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嘛!从唐朝就在园林局有一定的地位,说话是很有分量的。片中另一位女星苗圃应该就是归她管。可能你觉得我这种体验是无聊和无趣的,甚至根本算不上观影体验。我只是想说明,先看电影,很多个人化的感受才能够凸显。而很多人的习惯却是先看大量的评论,并且带着一个意见领袖的观点走进电影院。唯恐自己站错了队,表错了态,落了俗套,成了笑柄。带着一篇已经被你认可的影评去看电影,欣赏的意味荡然无存,只是去对号入座了吧。“这就是他说的那什么什么”,“哎,还真是这样”……一场电影结束了,您的检验想必很成功,可以回去说於我心有戚戚焉了。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