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看完《观音山》的后记:青春需要阳光

看完《观音山》的后记:青春需要阳光

      没有人愿意埋藏自己的青春,没有人愿意忘记曾经走过的叛逆,没有人不会为自己的精彩鼓掌,没有人不愿在现实中挣扎跳脱。看《观音山》:祭奠早已不再的懵懂,细数用青春捆绑自己的那些解不开又逃不掉的感情线;那些丢不开又放不下的凌乱的酸甜……看完电影,会有一种淡淡的伤,因为过去的永远不会再拥有。
      青春一代的挣扎和迷惘,荷尔蒙迷乱的城市和生活。没有太多的人物,没有复杂的线索,没有奢华的场景,没有庞大的制作。单纯的观音庙里,上演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情和很单纯的爱……
      张艾嘉的戏总是让人看着很踏实,并不夸张的放大着简单而真实的人物,《观音山》也一如既往。一场冥冥中的车祸,成就了一个无法面对死掉儿子的母亲。被孤独缠绕戛然而止的快乐,那个不被打扰的破碎的车,在许巍的歌声中显得更加悲悯。被三个青春骚动的年轻人扰乱的生活,差一点点被绝望吞噬的生命,在相遇的奇妙作用下,彰显着别样的温情。也许是观音庙的魔力,让这个悲情的妈妈有了敢于正视自己的机会,起码在最后选择离开的那一刹那,她是幸福的。
     范冰冰跳脱了美艳华丽的外表。即使生活的需要,让她必须时而假发套,时而紧身衣,但大部分的格衬衫,破丝袜和一条短裤,加上摇滚范儿十足的黑靴,让整个人物的性格特质显得尤为的突出。酒瓶爆头;献给同性的肆无忌惮的吻;在父亲面前疯狂摧残自己的行为,让你对她摇滚青年的定位坚不可摧。也许范冰冰在刻画南风的同时也再表达一个充满力量的自己,对朋友的爱,对家人的爱,对情人的爱,不卑不亢。
     不知道是懦弱还是责任,让陈柏霖在剧中的表现总是显得若即若离。对南风割不舍又受不来的情,对父亲放不下又提不起的爱,对生活赐予的残酷表现的放纵和麻木。也许这就是导演的需求,让一个不被看清的焦点映射生活中细节。其实有些事情,还是不被看穿好。
      不知道是懦弱还是责任,让陈柏霖在剧中的表现总是显得若即若离。对南风割不舍又受不来的情,对父亲放不下又提不起的爱,对生活赐予的残酷表现的放纵和麻木。也许这就是导演的需求,让一个不被看清的焦点映射生活中细节。其实有些事情,还是不被看穿好。
      我最喜欢《观音山》中的“肥皂”,相信也会有很多人羡慕“肥皂”的洒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去面对,输不起的赌注就置之不理,不愿提起的家人就统统回避。即使一败涂地,也有自己的方式来消遣对生活的不满。也许“肥皂”的出现让整个相对沉重的故事注入了些许的光辉。青春不只需要狂妄也需要阳光,哪怕一点点就足够了……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