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哈利波特7》所有人心疼的问题少年

《哈利波特7》所有人心疼的问题少年

比起2007年那个擦肩而过的“史上最年轻奥斯卡影帝”,瑞恩·高斯林估计更在意那些演员、导演能发声的“独立电影”,好莱坞大制作一向不太是他的菜,“就好像你费劲儿演完一部戏,然后剪辑完成才发现,哎,怎么跟我想的差那么多?”就是这性格,让他在2009年和《可爱的骨头》的导演、拍过《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不欢而散,男主角转手他人,不过2011年貌似不错,不仅跟老帅哥乔治·克鲁尼一起主演了“冲奥”热门《3月15日》,另外一部他主演的、拿了戛纳最佳导演奖的《亡命驾驶》,也将在9月上映。

  只爱独立电影的“怪咖”

  《时代周刊》曾唤他做“怪咖”,因为他好像总是游离在好莱坞之外,热衷拍些没什么商业前途的独立电影,“这些戏真是拍得我热血沸腾。嗯,非要说个不爽的地方,那就是当你拍的时候,就大概知道观众看不见它们。”

  脱离了强大的好莱坞电影流水线、仅靠导演、制片人来谋求前途的独立电影,宣传效果当然有限,不过,好在它们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带来了好莱坞大片之外的另一种层次感,而此类影片的粉丝,并不吝啬于将“独立电影小生”的名号,赐给刚过而立之年、演技却直逼梅尔·吉布森、罗伯特·德尼罗的高斯林。

  他演活了太多人。2001年的《

哈利波特7

》,他是自卑而令人不安的反犹太极端分子;2006年的《半个尼尔森》里,他是令人着迷的历史老师,以及滑向毒品边缘的瘾君子;陷入《充气娃娃之恋》(2007)后,他是自闭忧郁到让所有人心疼的问题少年;走到2010年的《蓝色情人节》,他演的被“七年之痒”击溃的中年丈夫,再次纠结到无以复加。

  沉浸在这些小人物的内心深处,对高斯林而言是件“自由且能带来勇气和灵感的事儿”,大概因为年轻,他还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更看重演戏本身产生的愉悦感,所以当其他人在为奥斯卡觥筹交错之时,他却跑到乌干达拍了一部关于当地童子军的纪录片,而《半个尼尔森》让他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对他而言最大的感受也只是,“好吧,这下大家不得不去看看这部他们原本没想去关注的电影了!”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