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上”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压抑[约稿]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或许未曾受过最好的教育,自身的才智也许称不上最出色,但人们无不注重时刻挖掘自我潜力,竭力实现对人生美好事业的执着追求。而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工作,但却很难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意愿选择上司。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如何正确处理与上司的关系,也即怎样与上司交流互动的课题。
俗话说得好,会干的不如会说的,尽管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能力加勤奋固然很重要,但会说话,尤其是善于与上司沟通,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业绩并得到上司赏识,不仅能让自己工作起来更轻松,并且能在加薪、升职等方面给自己创造一种良好的机遇。
由于数千年封建残余的影响,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现实存在,客观上导致了人们对领导或上司的敬畏感。“惧上”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反映,但在某些情况下,折射出的是自身信心不足而凸显出的一种自我卑微感。
诸如王小姐之类白领丽人的此种“惧上”症,对于我及其身旁的人无不感同身受,也许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消除“惧上”的心理压力,虽然需要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但是,因为“惧上”的压抑而不敢、不愿在上司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意愿,仅仅凭着熟练的技能、勤恳的工作和默然的业绩,就试图在职场游刃有余、出人头地的想法,未免有些过于天真,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记得刚分配到机关那会儿,觉得自己是一个刚进单位的新手,与一般同事的相处都是谨小慎微。虽然从事文书业务的特殊性需要不断同办公室主任打交道,但每次听到主任呼叫的电话都生怕是批评、责问的语音,更谈不上主动与单位的主要领导接触交流。
有一次,单位安排整理一篇有关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报告,由于单位的打印机正在修理,我只得用钢笔誊写了一份交给主任。第二天一上班,主任通知说“头儿”找我。当时我觉得脑袋“嗡”的大了起来,心理“砰砰”跳个不停,是福是祸暂且不论,这可是我第一次被单位的“大头儿”“传唤”。尽管心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应对。
“报告是你写的”?虽然不敢正视“头儿”的眼光,但从不愠不怒的口气里,还是感到无所适从,我只是儒诺地应答着。
“创意不错,文笔也流畅,能写这样钢笔字的青年人不多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头儿”竟是如此温和地给了我肯定和夸奖,悬着的心也因“头儿”的“呵呵”微笑放了下来。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了解到“头儿”是当地有名的笔杆子,也有相当的书法水平。而且是一个讲究工作效率、处理问题从不优柔寡断的人。表面看起来“头儿”很严肃,有时还有些冷竣,但经过不断的接触、交流,尽管多数时候我是被动的,却让我感觉处在领导地位的人,某些时候的威严是一种“权位”掩饰下的“假象”。其实他们也具有平人一样的情感,也渴望与下级进行“平等”的交流。
每个人的行事方法可能与众不同,但必须了解和满足上司的爱好与习惯,这并不是所谓单纯的投其所好,而是与上司接触的一种前提。如果自己的想法、思路能够切中上司的目标和期望,以这样的话题多与上司展开交流和探讨,让上司清楚你在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我想大可不必自我压抑而对上司满怀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