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发现大铁矿证明了地壳底部凝聚金属物理论
前些天在报纸上看到,南极洲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铁矿层。在晚太古代至元古代,有一条厚度达400米、长120~180公里、宽5~10公里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初步估算其蕴藏量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
这无疑是对地壳底部凝聚金属物理论的验证,也进一步验证了南半球金属物含量高的论断。那种说铁矿是靠沉积和后来地壳活动加热生成的理论不攻自破。人们还发现,在这个新发现的铁矿带北部又是一片世界级铁矿蕴藏丰富地区。这该是证明地壳底部凝聚金属物理论的时候了。但是,南极这个铁矿生成的很早,估计也有十亿年或十亿年以上,这一时期地壳底部温度很高,只能凝聚像铁这样凝聚温度很高的金属。要证明凝聚其它各种金属,有可能还缺少些说服力。若是最近几亿年生成的就不同了,特别是近亿年来,随着地壳底部温度的降低,其它金属物也大量凝聚。从大洋扩张形成玄武岩层洋壳以后,因洋脊的形体构造对散热非常有利,使其底部有很低的温度,难以凝聚的金属铀也开始凝聚,为创造我们这个世界储存了足够的能量(以后人们总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很难找到什么事物和这层铀凝聚层无关)。因为铀的衰变生热,达到一定厚度后,超过凝聚温度就不再凝聚。接着就是金、银、铜、铁等金属的凝聚,随着年代越久远凝聚的越厚,下沉越明显,现在许多较深的大洋地壳,都是几千万年至一亿年以上。所凝聚的金属层厚度就不是几百米的问题了,它的厚度要用千米做单位。否则又怎么有如此大的压力,不断下沉呢?
我想在这里多说几句:尊敬的地球科学,地质科学的专家、学者,恕我直言:您多年来使用的沉积地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无法适应火成地质的研究需要了,什么是实证科学,要怎么证明?对待火成地质还非得像搞沉积地质那样,找块石头,看是什么年代生成,来自什么围岩之中的方法来证明吗?到头来还是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是如何生成的。那种瞎子摸象的科研方法,是永远也解不开现在这些世界性地质难题的。有些地质学家看到太平洋岛屿喷发的岩浆,化验一下金属含量不高,他没有想到,经过成千万年的在洋壳底部流动凝聚,金属含量又怎么能高呢。那么经过精密测试地球密度分布,结果又证明以大洋为主的南半球密度很高,这个证明还不够吗?除了洋壳主要是由密度很大的金属物构成的,还会有别的可能吗?还非得将洋壳钻透才能证明吗?六、七十年代美国搞的深海钻探,若是成功钻透洋壳。也就没有今天说这些的必要了。当时也是不知道南半球的密度很大这个情况,所以没有揭开这些谜底。
洋底有火山爆发了,就说那块的洋壳底部活动了,好像别处都是凝固不动的。若问为什么活动又说不清,其实道理很简单,假如洋壳底部不是活动的,呈现流体态的,那么大面积的洋壳板块,如何能运动,可以说不光是流体态,而且流动性还很好呢,否则洋壳不会经过运动还保持完整。洋壳往往只有几千米厚,先不谈洋壳主要是散热好的金属物构成的,就是玄武岩构成的经过千万年不断散热,底部的岩浆也会凝固呀。那么又为什么没有凝固呢?没有加热会有不凝固这种可能吗?您又如何证明是怎样加热的呢?也有些高明的专家学者承认有核物质参与,但是您发现火山喷发的岩浆中有很高的核物质含量吗?那么微少的放射性元素能把洋壳底部长久的加热吗?很显然洋壳底部凝聚了铀。这就是实证。很多问题以前几篇文章都有论述,不再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