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哪一位情报人员让周恩来在临终前依旧牵挂?

哪一位情报人员让周恩来在临终前依旧牵挂?

  他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的特派员,也就是所谓中统特务在上海的最高负责人,但又与*人关系密切,事事处处听从周恩来的调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既是花花公子,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但又为了营救中共领导人,却不惜一掷千金,以命相搏。周恩来、陈赓称他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但也有人称他为国民党侦探、残害革命志士的刽子手……


  他叫杨登瀛,原姓鲍,名叫鲍君甫,一直到他担任“中统”驻上海的最高负责人以后才化名叫杨登瀛。


  上海滩上“兜得转”的人物


  杨登瀛是广东人,辛亥革命前后,受革命潮流的影响去日本留学。他在日本读完了中学,又考入了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听过日本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的讲课,并受到很大的影响。回国后即参加了“五四”运动,以后又加入了国民党,是国民党内的左派。杨登瀛在上海日本人办的洋行里做事,他年轻博学、风流倜傥,又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交际很广。他与日本人办的几家通讯社,以及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巡捕都有往来,与国民党在上海的许多要人都很熟悉。“五四”运动时又结识了当时的工作运动领导人后沦为大叛徒的顾顺章,通过顾顺章又结识了许多*人。总之,他是一个在上海滩上非常“兜得转”的人物。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
接到黄弟洪的来信,蒋介石心花怒放,当即将信批给徐恩曾,要徐派人找到黄弟洪,将他带到南京。徐恩曾即派专人将信转交给杨登瀛去办。杨登瀛接过信,声色不露,一面把信给了黄弟洪,一面又让连德生将消息告诉了陈赓。后来,黄弟洪也没有逃脱人民对他的严厉惩处。


1930年秋天,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任弼时不幸被捕,他在公共租界巡捕房里上了电刑,但他坚贞不屈,绝不低头。陈赓急忙找到杨登瀛,要他设法营救,杨登瀛在德大西菜社请兰普逊吃了一顿大菜,席间杨登瀛对兰普逊说:“任弼时是他手底下的人。”兰普逊半信半疑,但最后还是卖了个人情,将任弼时释放了。出狱后不久,任弼时就去了湘鄂西苏区……

周总理最后保护了他

1931年初,化名李士珍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在自己的寓所被捕,同时被公共租界巡捕搜去了一箱文件,其中有不少机密文件,党组织知道后,即派陈赓动用一切关系设法营救,首先要将这些文件拿出来。此刻的兰普逊,正在为这一箱文件犯愁:他不识中文,又不便将这些文件拿给外人看,于是又想到了杨登瀛。陈赓获悉这一信息,当即让杨登瀛将刘鼎介绍给兰普逊,刘鼎精通英文,他拿起一叠叠文件用流利的英文对兰普逊说:“这不过是一个学者的手稿。”兰普逊大失所望,刘鼎趁机将最机密的几页纸偷偷藏进自己的口袋,以后又堂而皇之地拿了一叠“手稿”说是带回家去鉴定,第二天又把这叠文件换下将另一叠稿子带了去。接着,党又通过老*员黄慕兰请大律师陈专皋出面将关向应保了出来。

1931年4月25日,中央负责保卫工作的负责人、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在汉口被捕,随即叛变。幸亏这一消息由徐恩曾身边的中共地下党员钱壮飞首先获悉,他匆匆赶到上海向周恩来作了报告。党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开始了中央各机关大搬迁。

陈赓找到杨登瀛说:“此地不能久留。我们在上海的机关大都已经转移了。你快想办法到外地躲一段日子。”

杨登瀛用手抹了飘落在脸上的雨滴,完全镇静了下来:“我哪儿也不去,就呆在家里!不相信顾顺章就斗得过张道藩!”

陈赓说:“你实在不想离开上海,那就要有一个思想准备……万一顾顺章咬住你,你就反咬他,别的一句话也不要多说,今后*总归要得天下的,到那时候我们决不会忘记你。”

杨登瀛也动了情:“不管今后我是否能看到你们得天下,有你这句话,哪怕明天叫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后悔交了你这样的朋友。

也在这天早晨,徐恩曾亲自带领大批特务从南京赶到上海,大肆搜捕*人。当天下午,杨登瀛就被捕了。他被关在狱中半年之久,什么话也没有说。1932年“1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