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苏军用以击败德国军队的怪招及损招

苏军用以击败德国军队的怪招及损招

当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向苏联发起进攻时,苏军措手不及。武器装备库中老旧居多,新武器严重不足,军队刚刚扩建,战力低下。苏军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了。与之相对的是当时全世界第一的德国国防军及党卫军。

  当时的苏军有500万人,15000辆坦克,2万架飞机。看上去是吓唬了不少人,可当德军发现苏军坦克中的大部分是轻的只有10吨左右的坦克时,才松了口气。德国空军也在空中发现了大批的苏军双翼作战飞机时,也不禁笑出声来。德军与之对应的是360万人,3600辆坦克,4000架作战飞机。另外还有各仆从国军队。从德军的训练水平,军官素质,空地联合,火力联合来看,当时的苏联确实凶多吉少了。英国估计苏联只能撑二个月,美国更好,认为苏联一个月后就完了。

  当时间跨入1945年5月9日时,德国不复存在了,德军无悔的投降了。此时的世界对苏联充满了好奇。都想知道苏联是如何度过1941年1942年1943年那些难忘的岁月的?仔细研究苏德战场就会发现,苏军用了不少其它国家想都没想到的战法对抗着德军,还相当有效呢。
  
  战争爆发二周后,苏军对击败德军不敢再抱企图了。随即而来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挡住德军的攻势?可苏军当时确实是乱得够呛。在战后,有不少人指责斯大林的大清洗是造成这一切的恶果。这有失公道。"闪电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新出现的战法,战术思想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德军的战术并不是全部依靠坦克,还必须依靠空军的支援,及各部队的通信联洛相互配合,以及坦克的维修力等等。也就是说,德军在战争初期的胜利除了作战部队的作战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能力水平。工厂必须造出坦克飞机大炮,部队中必须有人会修理这些技术装备。还得有人会熟练的使用那些装备。这个就不是1941年的苏联所拥有的了。苏联的新武器都是在1940年研制成功的。到战争爆发时,数量不足不说,人员训练水平也差强人意。
  
  如果斯大林不清洗军官的话,只能说苏军打的比较好一点,损失小一点,让德军伤亡重一点而己。但要说阻止住德军进攻,那可不现实。当时的欧洲第一强国法军都只打了42天,何况苏军。德军当时的地位如同现在的美国军队一样。

  当苏军认识到必须想法阻止德军时,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具然是:命令部队死守阵地,不经命令不许撤退。所有人员不许投降,被俘者一律按投敌罪论处。这就逼的部队不得不跟德军拼命。被德军包围的苏军只好死守阵地。结果只能是一个,被德军消灭。这使德军在战争初期获得巨大的战果。这是个损招。但却很有效。德军取得这个巨大的战果的代价是:时间。等把苏军前线部队消灭后才发现俄国的冬天来了。苏军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部队若是让他们撤退,能一路撤到西伯利亚去。强有力的部队是在实战中锤练出来的。只有用军队去硬碰德军了。好在500万军队的损失也换来了德军伤亡118万。也使德军丢去了在东线的全面进攻力。

  在意识到只有靠数量来压倒德军后,苏军下一步要作的是:提高武器产量。一般人都认为苏联战胜德国靠的是人多。笑话,八国联军打北京时,咱中国军队多不多呀,人多打不过德国军队的,得靠武器装备的数量来压倒德军。1942年1月,苏军在战前存下来的那15000辆坦克,2万架飞机包括那500万军队全报销了。1942年的首要任务是为新组建的苏军提供武器装备。特别是重武器。苏联在那一年生产的飞机坦克大炮具然是德军的三倍。苏联重工业跟本比不上德军。再拼命也不可能作到这一步呀?答案是:苏军为取得数量优势,简化了生产工艺。飞机用木头作机身,(金属不够)飞机发动机只能飞十几个小时(为了生产的更多),坦克里的部件能减就减,只要能开炮能开动能挨几发炮弹就行。但有一条,作战效能不能减。所以苏联的武器比德军武器简陋多了,可数量上去了。这数量上优势却意外适应苏德战场上的大作战大损耗的特点。苏军飞机只能飞十几个小时,可在苏德战场上,一半以上的苏军飞机在飞完这十几个小时前就被击落了。苏军坦克在出工厂上战场后就得挨德军的炮弹,(德军射击水平比红军高)一路打一路修。10万辆坦克自行炮保证了红军能横扫德军而不怕德军给己方造成的损失。所以造得再好的飞机坦克在苏德战场上都得经得起损耗。苏联用这种简化生产工艺以便提高产量的办法,确是战争史上的创举。走得确是一条奇路,出的怪招。后果是,德军不得不于比自方多几倍的苏军坦克飞机作战。有经验的飞行员坦克组成员在与苏军作战中虽成绩显著,但损失却越来越大,当超出德军承受力时,德军就走下坡路了。

  把122,155毫米大炮架到坦克底盘上。当反坦克武器使用。这正是个惊人的创举。德军虽也将这种口径的大炮装上坦克底盘,但并不多见。因为这种自行炮打坦克当时不被看好。苏军偏偏非要大规模的装备这种自行炮以对付德军的重型坦克。事实证明,这完全正确。苏军坦克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突破敌方阵地,进入敌后,但不是与德军的坦克作战,(除非德军坦克集团逼上来)而是破坏敌后方交通线。在1943年后期,这种战法是对的。苏军的坦克部队当时还不够强大。与德军坦克相遇是在付出代价的。苏军连这个代价都不愿承受。直接找敌后勤部队交战,德军坦克部队虽强,没油没炮弹也只能成活靶子。德军坦克部队的反击,总是向苏军的突破口发起进攻。苏军的大口径自行炮进攻力不行,(自行炮本来就是提供火力支援)但防守起来却相当轻松。152,122毫米大炮能在德军重型坦克炮的射程之外消灭敌任何型号的坦克(现在也没有任何一辆坦克能经得住152炮弹)。这使德军的坦克往往损失惨重。


  这几个小聪明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办法损是损了点,土是土了点,可当时的德国就是想不到。战争总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有一定道理...................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