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之子怎么都投向了共产党
蒋介石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前保定军校老同学段云峰中将的两个儿子,先后进入了侍从室;更没有想到堂堂将门之子怎么都投向了*
蒋介石的侍从室,作为当时中国最重要、最核心、最机密的一个单位,真是侯门深似海,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如果要进到侍从室里去工作,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当时,成天仰望着这个光彩夺目的“圣殿”,想方设法要跻身进“圣殿”去陪侍君王的人,多得不计其数。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上来说,谁能进入侍从室,谁就是“党国”最忠诚可靠的栋梁,就是蒋介石最信得过的人,就身价百倍,无尚荣光。
从经济上来说,侍从室待遇优厚,每个月的月薪比所有党政军机关多加发半个月,还有服装费等额外补贴,逢年过节“委座”还有赏赐。至于“隐性”收入,对有的人来说谁也弄不清。据当过侍卫官的人著书披露,送钱送物以求巴结者大有人在,到高级饭店宾馆吃喝玩乐、享受免费招待等等,则是家常便饭。
从仕途上来说,进了侍从室,前程灿烂自不待言,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干上几年,离开时凭“委座”恩赐,提升官职是不成问题的,捞个“肥缺”干干也是小菜一碟。
正因为有上述种种“优越性”,多少人对侍从室趋之若鹜,多少人找关系走门路,削尖脑袋往侍从室里钻。
但是,蒋介石对侍从室人员的任用,却控制得特别严。尤其是参谋、秘书、机要、警卫等人员,都要亲自看审查表,都要亲自谈话,进行当面考核,不让下面越俎代庖。
蒋介石的用人标准,历来有“黄、陆、浙”之说。而对进侍从室的人员,还有特别的标准。
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黄埔军校、陆军大学出身。如不是,则要看他在蒋政权中干了多少年,表现如何。
其次,要看这个人的籍贯在哪里,家境如何,浙江人优先考虑。据段仲宇说,他进侍从室二组以前,二组成员大都是浙江人,其他省籍的人极少。
最后,还要看保荐人是谁,与自己的亲疏如何,任用人与保荐人是什么关系,等等。
中国古代历来反对任人唯亲。而蒋介石对侍从室的用人标准却一反古训,实际上强调的是任人要“亲”,越“亲”越重用。如侍卫长(后任军务局长)俞济时是交通部长俞飞鹏的侄儿,而俞飞鹏则是蒋介石的表兄弟;曾任副侍卫长兼侍三组组长的蒋孝先,是蒋的族孙辈;蒋介石的亲随侍从副官蒋孝镇,和蒋孝先是兄弟辈;蒋孝先在西安事变中被打死后,继任侍三组组长的王世和,是奉化人,和蒋有亲戚关系;侍二处秘书周鸿涛,是蒋经国的表弟;在侍从室任机要秘书达十多年之久的俞国华,其父俞镇臣和蒋介石是结拜兄弟;侍从秘书陈舜耕,其父陈杏佳与蒋介石是结拜兄弟,姐姐陈志坚和蒋介石妻子毛福梅是结拜姊妹……这么多沾亲带故的人集中在侍从室,有力地说明了蒋介石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
看到这里,读者自然明白:蒋介石对进入侍从室的人员,一定要确信其绝对忠实可靠,保证万无一失以后,才能批准任用。他蒋介石是绝对不会让一个不放心的人侍奉在侧的。否则,那该多危险呀!
那么,本书主人公段伯宇、段仲宇昆仲,是河北人而非浙江人,和蒋介石又不沾亲带故,他俩为什么能先后进入侍从室工作,并开创了同胞兄弟都在这个核心单位工作过的绝无仅有的记录呢?
笔者认为,这和段氏兄弟的父亲段云峰中将不无关系。早在1907年,段云峰就和蒋介石是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前身)的同班同学。也许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对故人的关照,蒋介石终于批准段氏兄弟先后进入了侍从室。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向读者简单地交代一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一段历史烟云。
蒋介石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纵横捭阖长达20多年之久,最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视“军”如命,笃信“有军就有权”、“有军就是草头王”的古训,在任何情况下都抓住军权不放。他的发迹,也源于军事。而保定军校,是他军事生涯中第一次获得正规军事学历的摇篮。段氏兄弟的父亲段云峰,则是他在保定军校时的同窗学友。
在中国军事史上,保定军校占有重要的一页。和黄埔系一样,保定系是庞大的国民党军队的支柱之一。
保定军校的前身叫陆军速成学堂,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由北洋武备学堂改名而来的。
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甲午战争的惨败,八国联军的入侵,使清朝统治集团从屈辱中醒悟过来,深感有国不能无防,而国防的基石在于有一支强大的、足可抗御外侮的军队。因此,清政府拨出巨款开办军事学堂,大力培养后备军官。1902年6月9日,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他着手抓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编练新军;二是开办军事学堂。
保定处在京广铁路线上,北距京城180公里,东北距天津150多公里,是直隶(后改河北)省会所在地。保定历来驻有重兵,平时则为练兵基地,便于一旦有事时能策应京、津。开始,袁世凯将他的总督府设在保定,并在保定陆续开办了一些军事学堂和短训班,其中最有名的是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该校划归陆军部管辖,改称陆军速成学堂(又称陆军协和学堂、通(全)国速成学堂)。
蒋介石和段云峰,都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进入陆军速成学堂的。
段云峰,字巍霄。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直隶省保定府蠡县东孟尝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中农)家庭。其父段梦龄,母戴氏,生有两子一女,大儿子云炎,次子云峰。段梦龄自幼饱尝贫穷失学之苦,尽最大努力让两个儿子先后入私塾读书。段云峰6岁就上了本村私塾,15岁考入本县高等小学肄业,17岁考入保定陆军小学堂,19岁转入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这一年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
也许,这是一种机缘,使段云峰和素昧平生的蒋介石能够相聚;也许,这种机缘使他的两个儿子30多年后能够到蒋介石身边工作,从而造成了兄弟俩为“断送”蒋家王朝半壁江山尽了力的历史壮举。
蒋介石当时的名字叫蒋志清。19岁那年(1905年)4月间,他东渡日本,原拟学习陆军,因未得到清政府陆军部保送,乃转入清华学校。7月30日,孙中山在东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高高地举起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大旗。同盟会中有个关键性人物叫陈其美,是陈果夫和陈立夫的叔叔,浙江湖州人。蒋介石于是年结识了陈其美,这对他后来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1906年冬,蒋介石在日本学军事的抱负未能实现,怀着伤感的心情回到了奉化溪口。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在老家听到了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好消息,这就是清政府陆军部在保定创办的陆军速成学堂向各省招考学生。总共招生名额是1140名,分配给各省的是:直隶、江苏等五个省各60名,浙江、山东、河南、安徽等十个省各40名……具体条件是“未毕业的武备学生及按选验格式考取文理清通良家子弟”。
段云峰这时正在保定陆军小学堂就读(请读者注意:这个小学堂不是现在的小学校,而是按军事学历区分的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是专门培养军队干部的)。段云峰本人生前在一份材料中曾写道:“19岁(注:1907年)转入陆军部速成学堂,光绪三十四年(注:1908年)毕业。”
蒋介石就没有段云峰那样幸运,他必须“按选验格式”参加考试。
蒋介石匆匆忙忙赶到杭州,一打听,40个招生名额中有26个分配给了武备学堂和弁目学堂的保送生,公开招考的只有14个名额。而此时云集杭州报考者多达千人,粥少僧多,竞争十分激烈。这可难坏了蒋介石。
屋漏偏逢连夜雨。临考之前蒋介石又突然生起病来。但他咬紧牙关,凭坚强的意志参加了考试。勉强考完笔试,讵料考试官面试时,问他几岁?他据实回答后,考试官当即告诉他,未满20岁,按规定不能录取。
千载难逢的机遇难道就这样轻易放弃?蒋介石当然不甘心。他向考试官力陈自己虚岁已满20,平时身强力壮,足可完成报效国家的神圣使命,云云。考试官听他说得在理,又看他个子长得很高,双目炯炯有神,于是点点头,同意予以录取。
命运之神真是对蒋介石格外垂青!这次录取几乎决定了他一辈子投身军旅的命运。
浙江奉化地处东海之滨,河北保定远在燕赵腹地,两地千里迢迢,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就有1100余公里。蒋介石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经过长途跋涉,备尝艰辛,于次年(1907年)夏季到达了保定。
陆军速成学堂校址在保定城东关外,由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筹集世资”建成。袁世凯在一份奏折中说:“学堂为培养人才之地,规模不宜为隘……经营年余……共计盖造大小房屋五百七十三间,统共合料银二十二万三百四两有奇。”该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校园外有一道护城河,柳树围绕,安静肃穆。校门向南,有三间高大门楼,石砌高台阶,对面有相应的高大照壁,门前还矗立着一对高大的石狮子,蔚为壮观。学校西面有一个大操场。学校大院内有两棵并立的千年古柏,树高五丈多,两树相距七八尺,中间悬一铜钟,作息以敲铜钟为准。大院东西是回廊。回廊后面开着许多小门,通向教室和学生宿舍。教室、宿舍是砖瓦平房,宽敞,实用,方便。
蒋介石学的是炮兵科,段云峰学的是步兵科。
一个世纪前的军队,不像现在有原子弹、导弹、飞机等高精尖武器,而以炮兵作为最新式的武器装备。那时,炮兵被誉为“战争之神”,对决定战争胜负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蒋介石很了解甲午战争中国军队的那段惨败史。本来,清军北洋舰队的军港威海卫,建有十几座炮台,主要装备是24厘米口径的德国克虏伯大炮,火力很强,足以抵御日军。谁知日军偷偷地从要塞背后的陆地发动进攻,先将炮台占领,尔后将夺到的十几门大炮集中火力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导致了我方的大失败。再如日俄战争,开始时日军向旅顺发动进攻均被俄军优势火力所阻。日军遂从国内调来18门旋转式28厘米榴弹炮,战局顿时从劣转优,最后大败俄军。清政府鉴于列强“船坚炮利”才能屡屡得手,故而也将建设炮兵作为当务之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选学了炮兵科。
段云峰之所以选学步兵科,他认为从传统的军事理论观点来看,解决战斗的最后关键还是要靠步兵,大炮即使再有能耐,但抓不到俘虏。
莘莘学子,风华正茂。大家相聚在一起,常常议论时事,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时,清廷腐败达到极点,各国列强肆无忌惮地侵略我国;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高举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大旗,革命风暴在各地风起云涌。这时的蒋介石,在军校里因其没有辫子而备受瞩目。
清朝入关后,为了使汉人归附,下令薙发,不服从者杀头。段云峰先生在解放后写的一份自传性材料中,抄录了当年流行的一首“志事诗”,诗曰:
闻说头当剃,何妨也剃头。
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头仍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