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与死神擦肩而过 粟裕在日机轰炸半夜前转移

与死神擦肩而过 粟裕在日机轰炸半夜前转移

一进江南的大门就险些遇难。那天他们在南陵城东一片空房子住下,天未亮日军3架飞机来轰炸。老乡以为他们全被炸掉了,急急跑来抢救。到了东门一看,既不见伤亡,也没有部队的影子。第三天这支部队又出现了,老乡关心地询问,他们说那天半夜粟司令就下令部队移防了。“为什么?你们司令怎么知道来飞机?”老乡们惊奇不解,队员们只是抿着嘴儿笑。  
又是若干次的谈判、交涉,确定部队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军长的确立则完全出于戏剧性的巧合。由于周恩来在上海的一家旅社邂逅阔别十载、刚刚从澳门回上海的叶挺,能让国共双方认可接受的新四军军长一职便非他莫属了。于是,一个几乎无望解决的难题,一个铁鞋踏破无觅处的军长人选,便得来全不费功夫了。这位北伐名将在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心灰意冷,流亡海外。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慨然回国,此时的他既不是国民党人又不是*人。
  新四军就这样诞生了。它的名字意味深长。
  1938年初,遍布南方八省的游击队陆续来到国民党第三战区驻地──皖南歙县岩寺。这里不是前线,除了街上多了走来走去穿黄军装的人,和其他村子没什么不同。这些红军游击队经过三年苦战,枪支破破烂烂,子弹一人仅有几发。他们在岩寺集中整训,等待第三战区的点验,补充武器与装备。
  但是,这一切迟迟无人过问。而向敌后开发的命令一道紧跟一道。与此同时,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不但划定了新四军开赴的区域,而且在这些区域四围急急忙忙派遣和任命了许多牵制武装。
  江南,似高明猎人精心设计的陷阱,又似虎与狼同时窥视的墓场。
  1938年2月,毛泽东从西北高原致电新四军:
  积极深入敌后,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独立自主创建抗日根据地。
  不能再等,也不能有任何犹豫,沦陷半年的江南在流血,日本军队在那里追杀中国百姓如同“追兔子一样,只要看见还会动的人,就开枪射击”。
  4月28日,粟裕率领300余人的抗日先遣队出发了。
5月4日,毛泽东再次致电新四军:

  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虽有困难,但比在敌前同友军一道并受其指挥反会要好些,方便些。敌情方面虽较严重,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会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这是河北及山东方面的游击战争已经证明了的。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是完全有希望的。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条件与内战时候很大不同。当然,无论何时,应有谨慎的态度,具体的作战行动,应在具体情况许可之下,这是不能忽视的……

  以上请加以考虑。

  5月下旬,新四军1支队向江南开进。6月3日进入江南。

  统领支队的,就是后来为中国人所熟知的陈毅。

  陈毅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江南陈毅”自报家门。当然,此时的江南人民还不熟悉陈毅,陈毅对江南的了解也只是在诗词歌赋的绝唱中。此人一生爱诗、爱棋、爱书,性情奔放旷达,情感浓烈透明,有倚马可待之才。戎马倥偬中他曾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但眼前的江南再不是“近湖渔舍皆悬网,白蒲人家尽种莲”的江南了。

  陈毅紧凝着双眉,率部疾行。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