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国民革命忠烈祠简介

国民革命忠烈祠简介

台湾之忠烈祠,为祠庙建筑,乃为奉祀为中华民国殉职并有其重大忠贞事迹且足资衿式的阵亡官兵、警察及人民而设立。[1]目前约有廿余座,都由官方管理,大抵而言各县市有其一;大多利用日治时期原有神社就地改建成北方宫殿式建筑,仅少部分建物外观仍保有神社旧貌。[2]

台湾所在各座忠烈祠,渊源来自1930年代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该类型祠庙首度出现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本专门负责褒扬该事变阵亡将士之功勋。到了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订定出“各县设立忠烈祠办法”,忠烈祠一词才被广泛地使用。

今忠烈祠建物仍有正殿、牌位等设置,其入祀忠烈祠典礼及祭祀亦照规定举行。每年分别于3月29日之台湾青年节及9月3日军人节的春秋两次国殇中,各地忠烈祠均会举行春祭及秋祭,一切的典礼相当隆重且庄严,均符合国家祭典标准。[3]以2009年年为例,由首长亲临忠烈祠的该年度春祭的计有宜兰员山忠烈祠[4]、澎湖县忠烈祠[5]及台北县忠烈祠等等。[6]
奉祀对象与程序

忠烈祠入祀依据乃依内政部所颁布《忠烈祠祀办法》。凡殉职官兵、警察及人民有其重大忠贞事迹足资衿式,即可入祀;另该办法亦规定忠烈祠必须并祀古代名将及革命先烈。另外2000年3月,台湾政府也根据该办法,订定更详细的《入祀忠烈祠审查作业要点》,使各地忠烈祠入祀标准程序更为统一。
对象

国民革命忠烈祠与各县市忠烈祠祭祀对象不尽相同,各县市忠烈祠入祀烈士人数也不一,主要祭祀原籍出身、殉难或功绩彰显于当地者,整体而言涵盖下列数种:

    * 中华民国开国革命烈士:兴中会、同盟会会员,其中以黄花岗之役参役人员为代表。[7]
    * 中日战争阵亡将士:如王绍章、张自忠、佟麟阁等人。[8]
    * 台湾抗日、抗荷将官:抗荷将官以郑成功为代表。抗日台人则以苗栗事件、西来庵事件、雾社事件为代表;如花岗一郎、花岗二郎。[9]
    * 国共内战阵亡将士:如罗永年、黄百韬等。[10]
    * 台海战役阵亡将士;如彭超群、吉星文[11]
    * 殉难警察、消防、民防、义勇消防人员或依法执行公务,具忠烈事迹者。如:林永祥、张荣明[12]。
    * 殉难人民,与敌方争斗,协助军方,具忠贞事迹者。如并祀“戡乱护国时期死难军民之灵位”:[13]

程序

    * 殉职官兵:因公死亡官兵称为“忠烈殉职”官兵,由其拟入祀对象原属的军部连队,填具事迹表并造具清册,报由中华民国国防部转内政部核准。
    * 殉职警察、义勇警察、民防人员、消防人员或义勇消防人员:由拟入祀对象的机关填具事迹表并造具清册, 报由内政部警政署、消防署转内政部核准。
    * 其他殉职依法令从事于公务人员:由拟入祀对象的原属机关填具事迹表,报由各该中央业务主管机关或地方政府转内政部核准。
    其他忠烈殉难人民或依褒扬条例规定入祀者及抗战期间依办法规定入祀者,则由公正人士填具事迹表,报地方政府后转内政部核准。
牌位及祭典

忠烈祠入祀者均设置牌位,其牌位之式样及尺度皆有一定:

    * 入祀牌位一律蓝底金字,边花纹,上加牌额,下设牌座。
    * 牌位中以中文书写入祀者姓名,有官衔者具官衔,左边则书写年龄出生地籍贯,右边则述明殉难事由。
    * 牌位长度24厘米,宽7厘米,两边各宽5厘米。牌位牌额高7厘米,牌座高7.5厘米,座宽15厘米,座长则有9厘米。[14]

如经中华民国政府审查通过阵亡或因公牺牲官民可根据“烈士”身分入祀台湾各地忠烈祠后,即由拟入祀之各地忠烈祠先期制定牌位,届时通知当地机关、团体、学校派员于指定地点集合。并于入祀当天,设置中华民国国旗、白布横幅(上书殉职、殉难烈士姓名及入祀典礼名称)、乐队、军方或机关地方仪队、牌位,并邀请阵亡牺牲官民之遗族及相关团体、军警队代表参与。

入祀典礼开始时,军警应行最高礼,典礼进行地点之车辆行人均停止进行。而典礼包含奏哀乐、上香、献花、读祭文、默哀及烈士忠烈殉难事迹报告。

除了入祀典礼之外,忠烈祠都会定时举行公祭祭典。该公祭设定为中华民国国家祭典,于每年3月29日及9月3日,举行春、秋二季公祭,由当地地方首长主祭;首都忠烈祠由总统主祭。并于每年清明于圆山国民革命忠烈祠举行中枢遥祭黄帝陵祭典,县市政府则多结合春、秋二祭举行。其仪式包含演奏中华民国国歌、上香、献花、朗读祭文及主祭者(总统或地方政府首长)报告致祭意义等。




建筑形式

初期,台湾许多忠烈祠仍保留日本神社大部原貌。196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掀起文化大革命风潮,铲除旧有文化。中华民国政府遂于台湾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1966年颁布“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纲要”,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再度兴起,各地忠烈祠与孔庙即为此一时期的建筑代表。

1972年日本与中华民国政府断交,行政院内政部颁布“清除台湾日据时代表现日本帝国主义优越感之殖民统治纪念遗迹要点”,一时之间,台湾各级政府机关更大力排除日治时期残留建筑、象征符号,磨去日本天皇年号,相关徽志,改为民国年号、国徽等。许多忠烈祠纷纷改建,以钢筋水泥仿照中国北方宫殿形式建筑,覆盖青色或黄色琉璃瓦。

一般而言,忠烈祠建筑会包括牌坊、山门、前殿、正殿、纪念碑、烈士文物陈列室等主体建筑,另外还有凉亭、花园等造景。由神社改建者,部分仍可见得残存遗迹,如狛犬、石灯笼、鸟居、手水舍、社务所等,不一而足。

但桃园忠烈祠仍然保留的日式建筑的风格



TOP

台湾各地忠烈祠

国防部管辖

国民革命忠烈祠:位于台北市圆山,一般习称圆山忠烈祠,或台北忠烈祠,原址为“台湾护国神社”。原依“国民革命忠烈祠入祀办法”设置、管理,该法于2001年12月废止,改依“忠烈祠祀办法”,入祀烈士经国防部造册报请总统明令行之。该祠奉祀殉职官兵共卅九万余人。

圆山忠烈祠邻近圆山大饭店,祠内由三军仪队担任礼兵驻守,仪队交接仪式于每日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的整点执行,其中下午五点的仪式提早至下午四点四十分开始,操枪动作大约四十分钟,此为台北市特别的观光景点。

内政部管辖

依内政部“忠烈祠祀办法”办理入祀,由各县市民政局管理。

    * 台北市忠烈祠:位于台北市南港台北市军人公墓,1969年由当时行政院长蒋经国指示成立,为军人公墓祭殿。2003年入祀中法战争清军烈士。
    * 高雄市忠烈祠:位于高雄市寿山,为“高雄神社”改建。日治时期,寿山下原有“打狗金刀比罗神社”,先后改名为“打狗神社”、“高雄神社”,时久衰朽后,迁建于寿山山腰。1946年改为忠烈祠,初期原貌变动不大。1976年拆除重建为现貌。

    * 基隆市忠烈祠:位于基隆市中正公园山麓,日治时期为“基隆金刀比罗神社”,后改“基隆神社”,战后改建。
    * 台北县忠烈祠:原为中法战争沪尾之役战场,日治时期1939年建立淡水神社,战后改为忠烈祠,1968年改建为宫殿式建筑。
    * 桃园县忠烈祠:原为桃园神社,于1939年落成,是目前台湾保存最为完好的日式神社建筑。1946年改设为新竹县忠烈祠,举行“台湾革命先烈奉祀式”,将日治时期台湾抗日志士共77名,奉祀于内,其中多数为台湾农民组合与台湾文化协会成员。新竹县、桃园县分设后,改为桃园县忠烈祠,大致保留日治时期木构造和式建筑样貌。1985年一度计划拆除重建,经艺文界及地区居民奔走,而“文化资产保护法”又早于1982年施行,桃园县政府方才予以保留,并筹款重修,现列为第三级古迹。
    * 苗栗县忠烈祠:位于苗栗市猫狸山公园内,猫狸山公园原为纪念罗福星的福星山公园。
    * 台中县忠烈祠:位于丰原市,于921地震中毁坏,2003年重修落成

台中市忠烈祠牌楼

    * 台中市忠烈祠:前身为台中神社,属国币小社,战后,改设忠烈祠,1970年改建为北方宫殿式建筑,现归台中市孔庙忠烈祠联合管理所管理。
    * 彰化县忠烈祠:前身为武德殿演武场,建成于1930年10月18日,战后,改设忠烈祠。1951年台湾文学之父赖和迎祀于其内,1958年因质疑其涉及台共请出忠烈祠,1983年彰化县举行“赖和九十诞辰平反纪念会”,为赖和平反又重新奉祀。另外有员林忠烈祠前身为员林神社,战后附近广辟果园,称为百果山。
    * 云林县忠烈祠:位于斗六市湖山岩。
    * 嘉义市忠烈祠:位于嘉义公园,1915年以桧木建嘉义神社,战后设忠烈祠,1995年火灾焚毁,2000年改建为“射日塔”,基座仍作为忠烈祠。
    * 台南县忠烈祠:原设于新营医院旧址,由神社改建,后迁建于新化镇虎头埤

    * 台南市忠烈祠:前身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御遗迹所”,1920年起工改建为台南神社。战后改为忠烈祠,忠烈祠迁于健康路新址后,原址改为台南市立体育馆(体育馆于西元1991年7月拆除)。
    * 高雄县忠烈祠:位于高雄长庚医院附近,高雄县劳工育乐中心及高雄县立棒球场旁。
    * 屏东县忠烈祠
    * 宜兰县忠烈祠:位于员山乡,前身宜兰神社,原于1905年建于宜兰公园内,建筑日久颓败,迁建于员山。战后改建为忠烈祠。空军通信学校并占用该地附近为眷村,称为护国新村,1996年忠烈祠重建完成,眷村亦拆迁。建筑为闽南式,融合现代元素。
    * 花莲县忠烈祠:位于美仑山,原为花莲港神社,1981年改为北方式宫殿建筑。
    * 台东县忠烈祠:位于鲤鱼山,原为台东神社。
    * 澎湖县忠烈祠:原建于澎湖神社旧址,后迁至澎湖县文化中心旁。
    * 金门县忠烈祠:1953年由胡琏将军修筑太武山军人公墓、忠烈祠,2004年内政部与金门县政府共同改建完成。


图为台中市忠烈祠


TOP

中国大陆残留的忠烈祠

虽然中国历代均建有不少忠烈祠,但部份因为日久失修而倒塌,亦有些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只有少数如南岳忠烈祠等保存较为完好,现时大陆地区只有纪念抗日烈士的南岳忠烈祠等少数忠烈祠保存较完好。纪念抗日烈士的忠烈祠还有湖南长沙岳麓山赫石坡、纪念在长沙会战中抗日阵亡的将士的岳麓山忠烈祠(始建于1939年)以。1946年修建的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墓于忠烈祠之后的山中。位于云南腾冲县的国殇墓园内的腾冲忠烈祠,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奉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河南商城县东南郊半个店商城忠烈祠,建成于1943年7月7日,奉祀抗日战争时期陆军第八十四军阵亡将士[2][3][4]。

奉祀古代英烈的则有:位于山西省忻州逯家庄村忻州忠烈祠,创建年代不详,奉祀春秋时代晋国义士公孙杵臼[5][6]。位于江苏省无锡宜兴的周王庙奉祀出征平西而殉国的晋朝晋平将军周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