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切儒家经典,它之所以不堪应用,或者说,之所以造成一个不堪入目的2000年的烂摊子,只因为其中缺少两个字“平等”。儒教骨子里,或者说核心就是等级不平等,根子是谬种,结出来的只能是毒瘤。[儒教的教条采用的是多重标准,一面是驾御人民(顺民、为上),另一面是教人民服从驱使(奴役、卑躬屈膝)。]
儒教的“仁爱”,讲的是不平等的爱,君上施予,臣民感恩的爱。百姓养活了君王,反过来还要感恩戴德,是不平等的“爱”。
儒家的“义”,也是不平等的义。为什么君王的思想理论就是义、还是民族大义?臣民们的权益就是“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们总是被迫服从大局,服从义。这很不公平。
儒教的“礼”,即是规则规矩,更是不平等的规则,这里没有对规则的公正裁判,只有“刑不上大夫”双重标准,它的等级性连说都不用说。2000年来中国的所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没有一条是平等的规则。
儒教的“智”,愚民政策贯穿整个中华秦以来的历史,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实际并不是要搞平等教育,而是把所有臣民都纳入他的奴化教育系统。并不是与道家墨家等不同观点平等讨论学术问题。后来更是独尊儒术、垄断舆论,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其结果是注定了中国人民至宋朝以来的近代史,无法踏入工业化道路,内斗不止,鄙疑一切)
儒家所提倡的“信”,虽说要求所有人都讲信用,而实际只是要求臣民们遵守,对于君上,因为没有使君主对失信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讲信用的只是被统治者,君主们从来也不为不守信用受到过惩罚。(制定规则让别人遵守,个个争当做制定规则的人。无比的优越感)
“忠”是最明显的不平等条约,无庸赘言。“孝”和“耻”也一样没有平等的内容。我认为,中国文化中这几个点,如果在平等的前提下,那还是很好的东西。抽掉了平等的前提,这些“亮点”都是极毒品,只有毒害精神的作用。这毒害不但强烈,而且长效。(不是对国对民的忠,是唯上为奴为婢的忠)
而今之计,不能指望孔教来救中国,只有实行“平等”才能救中国。政治平等,人人皆可参政议政。经济平等,国营民营一视同仁。教育平等,学术论点平等交流讨论,在真理面前不受意识形态的左右。文化平等,各种流派观点,允许平等自由发表和传播,并非专门张扬一种而压制和隔绝其他。人格平等,没有理由强迫平民一定要听孔导师的,一定要奉圣谕行事。
平等的中国,才是现代的中国、正常的中国。[指鹿为鹿]